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18)
2023(4644)
2022(3984)
2021(3945)
2020(3304)
2019(7914)
2018(8141)
2017(15668)
2016(8465)
2015(9732)
2014(9791)
2013(9277)
2012(8292)
2011(7616)
2010(7986)
2009(7359)
2008(7307)
2007(6513)
2006(5649)
2005(4971)
作者
(23704)
(19801)
(19611)
(18656)
(12631)
(9297)
(8837)
(7777)
(7446)
(7152)
(6782)
(6593)
(6287)
(6136)
(6060)
(6052)
(5861)
(5689)
(5563)
(5556)
(4975)
(4956)
(4776)
(4560)
(4422)
(4395)
(4381)
(4344)
(4089)
(3779)
学科
(35801)
经济(35769)
管理(23852)
(21683)
方法(19920)
(19727)
企业(19727)
数学(17104)
数学方法(16607)
理论(9927)
(8830)
中国(8590)
(7598)
业经(7593)
(6858)
(6102)
教学(5564)
(5351)
(5314)
贸易(5310)
地方(5133)
(5131)
技术(4964)
(4918)
(4896)
(4789)
银行(4788)
农业(4766)
(4621)
金融(4620)
机构
学院(120999)
大学(119782)
管理(48616)
(45841)
经济(44803)
理学(42057)
理学院(41643)
管理学(40489)
管理学院(40282)
研究(36068)
中国(27099)
(25388)
科学(22981)
(20884)
(17878)
(17472)
业大(17136)
财经(16728)
中心(16703)
(16549)
研究所(16321)
北京(15831)
(15725)
师范(15587)
(15101)
技术(14577)
(14484)
经济学(13967)
农业(12969)
(12856)
基金
项目(80764)
科学(63844)
研究(59502)
基金(57472)
(49733)
国家(49343)
科学基金(43137)
社会(36333)
社会科(34443)
社会科学(34432)
(32985)
基金项目(29531)
教育(29463)
自然(28317)
自然科(27715)
自然科学(27711)
(27335)
自然科学基金(27177)
编号(25809)
资助(24689)
成果(21116)
重点(18397)
课题(17853)
(17282)
(17157)
(16603)
项目编号(16069)
创新(15968)
大学(15304)
科研(15151)
期刊
(47773)
经济(47773)
研究(32092)
中国(23066)
管理(18258)
教育(17739)
学报(17253)
(16331)
科学(15910)
(14750)
技术(13394)
大学(13146)
学学(12129)
农业(10065)
(8265)
金融(8265)
统计(8258)
财经(8156)
经济研究(7951)
业经(7907)
(7536)
图书(7370)
(7032)
决策(6835)
情报(6717)
技术经济(6276)
职业(6260)
理论(6225)
问题(5892)
(5853)
共检索到171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尹  蒋立琦  
关键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尹  赵小康  
文章评述了3个公开源情报常用定义和其他解释。对公开源情报涉及的5个方面分别进行了综述,包括素材获取渠道、生产者与用户、技术和工具、公开源情报的价值和贡献、公开源情报的争议。总结了文献中的不足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小康  
针对对公开源情报的认识、评价问题,以及西方情报界将其作为重要的情报类别之一予以广泛认同和积极实践,而国内相关研究还未深入的问题,重申在情报学和情报工作中引入Intelligence概念的观点,介绍公开源情报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以及国外政府、军事、执法、学术、商业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现状,指出公开源情报的价值及其在我国开展的意义,并对其不足与相应对策做出简要阐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晓  靳晓宏  
[目的/意义]数智时代下,新信息技术的出现,新社会需求的产生,以及社会组织体制的变革等,都会导致情报流程的嬗变。重建现代化情报流程,将数据提炼为情报,再将情报转化为目标问题的应对策略从而实现情报为决策服务的使命,是数智环境下情报工作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方法/过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环境促进了情报流程的变革,也使情报工作呈现出新的特征:多源数据计算成为情报新趋势;即时情报响应满足决策新需求;破解信息迷雾辨识博弈新环境;探索场景驱动催生情报新感知等,在此基础上将情报工作归纳为三种类型,并对其新内涵进行阐述。[结果/结论]为适应新环境下情报工作需求、情报工作特征所对应的三类基本情报工作类型和任务,构建适合数智时代的现代化情报流程模型,将数智时代情报工作关联的情报流程描述为需求分析和明确、情报感知和获取、知识发现和研判、情报转化和传播、情报评价和反馈5个阶段,并列举各子流程对应各环节的实现要素。数智时代对情报流程的重塑,有助于情报工作更好地承担起科学技术的引领任务,更好地为构建智能决策情报体系服务。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秉  周佳胜  
安全情报感知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支撑。为弥补传统安全情报感知的循证不足,基于循证安全思想,开展循证安全情报感知研究意义重大。首先,在明确了循证安全与安全情报感知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循证安全情报感知的概念。其次,从理论层面出发,构建循证安全情报感知模型,并解析其内涵。在此基础上,以疫情情报感知为例,开展循证安全情报感知模型的应用分析。研究发现,从循证安全视角看,安全情报感知旨在通过安全信息、安全情报与最佳安全证据的转换开展安全管理。循证安全情报感知是循证安全与安全情报感知的集合体,它可为循证安全理论与安全情报感知的融合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晓波  魏巍  
[目的/意义]工程化视角下的情报工作开创了大数据环境下情报工作的新范式,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可为工程化思维下的情报工作提供系统化、整体性的引导分析工具,提高情报工作的品质和效率。[方法/过程]以霍尔三维结构的思想和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构建工程化思维下情报工作的霍尔模型,提出工程化情报工作的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结构,通过分析霍尔活动矩阵,并以竞争情报的规划阶段为例,在霍尔三维结构上的某一点揭示模型的指导意义。[结果/结论]模型从整体上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工程化情报工作所涉及的构成要素、工作流程以及组织管理活动,从理论上指引工程化视角下的情报工作有条理、有程序、有步骤地解决问题。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苏新宁  朱晓峰  崔露方  
为了更好地发挥情报体系在突发事件应急决策中的作用,本文运用生命周期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了应急情报体系的基础理论,构建了应急情报体系的理论模型。首先,运用知识图谱软件,全面梳理了应急情报体系的已有研究;接着,分析了应急情报流的情报输入、情报输出和情报工作内容;进而,界定了应急情报体系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最后,构建了三种应急情报体系理论模型:基于组织角度的链状模型、基于情报内容角度的环状模型和基于应急决策角度的V状模型。研究表明,生命周期方法拓展了应急情报体系的研究范围和思路。今后需要针对基于生命周期应急情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尹  尹放  
公开源情报在带来丰富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分析人员能力不足的问题。文章在对情报分析二重性、分析人员认知偏见和思维定式阐述,以及对众多相关的信息和情报分析方法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组、群"概念的公开源情报分析方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宇琪   周庆山  
[目的/意义]互联网开源信息具有海量、多源异构等特点,如何从中及时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对信息加以情报利用一直是情报研究和实践应用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提出一套开源的学术会议领域信息抽取框架,解决信息抽取语义理解和关联融合的问题,并将其应用于情报研究中,为解决情报分析的智能应用提供工具和方法。[方法/过程]采集网络上新闻报道的内容,采用预训练语言模型方法挖掘学术会议事件信息,提出面向特定领域的信息抽取框架,实现会议名称及其举办时间、地点、出席人物、发言人物信息的抽取,并进行实际的情报利用研究案例分析。[结果/结论]相较于单一抽取实体的方法,抽取会议核心元素更具有情报关联性和准确性,可以更好地对开源热点事件发现和跟踪监测、目标人物轨迹动向分析等研究提供方法,为情报分析应用和情报研判奠定基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如江   陈鑫   任前前  
[目的/意义]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强烈冲击。为响应国家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更好地完成情报工作,以满足用户的情报需求,已成为当前情报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方法/过程]基于供需理论提出从数据供给侧(Supply)、智慧情报分析中台(Analysis)、情报需求侧(Demand)三方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情报工作范式模型——SAD范式模型,深入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情报工作机理,并结合国际前沿项目案例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情报工作的前瞻性融合发展。[结果/结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情报工作范式模型SAD,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情报工作的各个环节,提高情报工作效率,为情报工作范式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萍  李鹏  
对数字图书馆开源软件评价模型进行分析,选取两种较为典型的数字图书馆开源软件评价模型的通用部分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优缺点,最后结合国情及数字图书馆建设需要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对策。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曾进群  杨建梅  陈泉  
复杂网络为开源软件社区组织结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以codeplex开源社区中的C#小社区为例,首先建立了项目-生产者加权二分网络和生产者加权合作网络模型,并构造了相应的零模型,其次对这两个网络模型的复杂网络指标进行了分析,发现权重网络更能反映开源软件社区的组织结构特征,最后对这些网络指标的经济学意义进行了解释和讨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兰秋  姚伟  刘建准  
首先阐述4个情报收集过程中情报行为的设计理念:系统设计理念、需求导向理念、人机交互理念和认知心理理念以及两个情报行为的设计方法,即情境式和参与式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情报行为进行设计。最后,构建面向社会预警的情报收集过程中的情报行为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晓峰  程琳  蒋海玲  
[目的/意义]微政务信息公开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源泉,从公平偏好角度进行分析,不仅顺应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有助于推动微政务信息公开顺利开展。[方法/过程]通过量化上下级政府微政务信息公开收益,文章构建了微政务信息公开的动力模型,并基于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条件,讨论了公平偏好程度、参考依赖因子、固定成本、风险规避度、代理成本等动力因素与微政务信息公开之间复杂的作用关系。进而,以《人民日报》2016年排名前10的政务微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信息对称条件下,构建动力模型取决于参考依赖因子、固定成本和下级政府的公平偏好系数;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构建动力模型取决于下级政府风险规避度和代理成本。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段尧清  冯骞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分析方法,从理论上分析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的相关概念,从中总结出与公众满意度较高程度相关的潜变量:感知价值、预期、政府形象等,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理论模型。同时,探讨下一步研究的大致方向和所需条件,为下一步的调查验证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