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53)
- 2023(7683)
- 2022(6658)
- 2021(6108)
- 2020(5420)
- 2019(12592)
- 2018(12295)
- 2017(24933)
- 2016(13674)
- 2015(15479)
- 2014(15809)
- 2013(15902)
- 2012(15070)
- 2011(13601)
- 2010(13721)
- 2009(12754)
- 2008(13049)
- 2007(12131)
- 2006(10202)
- 2005(9428)
- 学科
- 济(59426)
- 经济(59370)
- 业(39225)
- 管理(38415)
- 企(31469)
- 企业(31469)
- 方法(31287)
- 数学(28207)
- 数学方法(27979)
- 财(17322)
- 农(15486)
- 中国(14131)
- 学(12938)
- 制(12619)
- 务(11692)
- 财务(11674)
- 贸(11669)
- 贸易(11661)
- 财务管理(11646)
- 银(11330)
- 银行(11306)
- 易(11302)
- 企业财务(11172)
- 融(10716)
- 金融(10714)
- 业经(10675)
- 行(10669)
- 地方(9955)
- 农业(9821)
- 和(8339)
- 机构
- 大学(206492)
- 学院(204073)
- 济(87207)
- 经济(85377)
- 管理(77362)
- 研究(70139)
- 理学(66327)
- 理学院(65572)
- 管理学(64486)
- 管理学院(64085)
- 中国(55584)
- 京(43154)
- 科学(42745)
- 财(42149)
- 农(38375)
- 所(37083)
- 财经(33653)
- 研究所(33497)
- 中心(33233)
- 业大(31699)
- 江(30820)
- 经(30604)
- 农业(30556)
- 经济学(27891)
- 北京(27200)
- 经济学院(25403)
- 财经大学(25250)
- 范(25087)
- 师范(24779)
- 州(24418)
- 基金
- 项目(132607)
- 科学(103780)
- 基金(97758)
- 研究(93391)
- 家(85994)
- 国家(85327)
- 科学基金(72198)
- 社会(59392)
- 社会科(56400)
- 社会科学(56380)
- 基金项目(51631)
- 省(50557)
- 自然(47760)
- 自然科(46646)
- 自然科学(46628)
- 自然科学基金(45845)
- 划(43364)
- 教育(43315)
- 资助(41257)
- 编号(36940)
- 部(30602)
- 成果(30427)
- 重点(30071)
- 发(27864)
- 创(27062)
- 科研(26107)
- 教育部(26072)
- 性(25582)
- 创新(25387)
- 课题(25224)
共检索到301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邓晓兰 段从峰
本文认为由于国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尤其是短期国债具有期限短、变现性强、市场表现活跃等特点,符合公开市场操作的要求,理应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流工具。目前,央行票据作为操作工具的局限性显现,国债具有的优势可弥补其局限。长远看,随着短期国债规模的扩大,央行票据将淡出,国债将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流工具。但当前国情下,国债与央行票据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替代,二者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并存。
关键词:
国债 央行票据 公开市场操作 替代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宏
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通过有价证券买卖来吞吐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央行票据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本文分析了央行票据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的作用,指出其是我国在目前国债市场不发达、汇率制度改革不到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缺乏沟通协调机制情况下的现实选择,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基本上起到了回笼流动性、稳定通货膨胀率的作用。但是从理论和现实情况分析,央行票据具有不可持续性及操作成本过高两大缺点,应在今后的宏观调控中逐渐淡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明艺 陈飞
随着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从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公开市场操作越来越成为主要的间接调控手段。相比政策性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国债因其所具有的优势决定了其更加适合作为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本文通过中美国债比较,认为通过优化国债投资方向和国债期限结构等一系列政策手段,解决目前我国国债在发行规模、期限结构、投资者资产结构和市场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使得以国债作为主要工具更加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国债 公开市场操作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平
央行票据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用以对冲外汇占款的短期债券,是我国实施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它是我国外汇大量持续流入、国债市场不发达、央行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的产物。央行票据这种替代性操作工具和国债相比,利息成本的承担机制不同。央行票据的利息支付构成了新的货币扩张因素,呈现"反对冲"效应,增大通胀压力,其对冲操作效率也不断降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还不存在成熟的公开市场操作,未来我国应努力建设多层次发达的国债市场,以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效率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央行票据 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国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向东
国债市场发展的根本出路:公开市场操作李向东我国恢复国债的发行已13年了。在国债流通转让市场开放以前,由于国债发行规模较小,且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因此,国债发行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困难。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增大,发行方式的改革,以及国债流通转让市场的全面放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方伟 房汉廷
公开市场操作可行性分析与市场业务实施构想吴方伟,房汉廷一、引人公开市场业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1经济市场化迫切要求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化。众所周知,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基本有两种,一是依靠直接工具,二是依靠间接工具。在使用直接工具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控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永芬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兴起的公告操作方式,不仅使公开市场业务突破了对国债规模要求的限制,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公开市场业务的缺陷,提高了货币政策的运行效率。鉴于我国国债规模相对较小,远远不能适应公开市场操作要求的情况,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积极创造条件实行不依赖于国债规模且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即公告操作。
关键词:
公开市场业务 公告操作 国债规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倪志良 赵春玲
一、国债发行与货币供给 1998年和1999年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分别为3808.7亿和4015.3亿,1998年的数字尚不包括面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的30年期记账式特别国债2700亿元。2000年财政部全年累计在国内发行国债4657亿元。凭证式国债共发行三期,发行1900亿元,占全年国债发行总额的41%;记账式国债全年发行2519.5亿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于孝建
本文检验了不同操作策略下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流动性效应。通过构建并计算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指标值,根据取值区间将公开市场操作定义为五种操作策略。本文采用2006年10月至2012年3月的数据,估算了每月超额准备金,并计算出实际的公开市场操作指标值,利用排序自回归法证实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对利率有非线性影响,进一步建立非线性多阈值自回归模型,研究了不同操作策略的公开市场操作对3个月短期市场利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可分为四种策略,主要表现为防御性功能,但不存在周流动性效应。
关键词:
公开市场操作 阈值自回归模型 流动性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照南
国债交易市场与公开市场业务杨照南将国债市场与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结合起来,是强化财政金融宏观调控手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重要方面。1994年起,我国财政部不再向中央银行借款或者透支,而是采取发行1000多亿元国债的方式增加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朱强 田晓景 熊德金
开展国债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如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严格、规范、高效地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活动,需要创造哪些外部条件,以及如何在经济体制转轨期实施较为正确的操作策略,仍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此略述已见,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一、公开市场业务及其在我国的影响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启动后,对我国的经济运行具有广泛的影响: 首先,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以买卖国债的形式吞吐基础货币,可以调节商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明艺 陈飞
一、引言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买进或卖出二级市场债券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作为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相对于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而言,公开市场操作因其主动性、灵活性和微调性而备受各国中央银行青睐。尤其表现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方面,美国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玉财
目前,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目标仍为数量型,操作工具运用时间还较短,操作工具以央行票据和回购为主,但央行票据不可持续。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财富渠道和汇率渠道对产出和价格等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的公开市场操作能够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消费,但传导机制的有效性需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公开市场操作 传导机制 有效性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梅
公开市场操作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我国近20年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国债、政府性金融债券、中央银行票据先后成为主要操作工具。这些操作工具有各自的特点,也存在着不足,难以满足货币政策调节的需要。因此,在短期内,央行可以选择多元化操作工具搭配使用及创新,实现流动性管理的需要;长期来看,需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推动短期国债市场的发展,使国债成为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主导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