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9)
- 2023(1228)
- 2022(1007)
- 2021(1017)
- 2020(780)
- 2019(1567)
- 2018(1561)
- 2017(2998)
- 2016(1551)
- 2015(1762)
- 2014(1647)
- 2013(1541)
- 2012(1584)
- 2011(1503)
- 2010(1583)
- 2009(1541)
- 2008(1446)
- 2007(1232)
- 2006(1115)
- 2005(999)
- 学科
- 管理(6522)
- 业(5327)
- 企(4854)
- 企业(4854)
- 济(4385)
- 经济(4375)
- 财(2646)
- 务(2293)
- 财务(2291)
- 财务管理(2289)
- 企业财务(2259)
- 土地(2229)
- 方法(2166)
- 法(2140)
- 数学(1880)
- 数学方法(1861)
- 制(1674)
- 环境(1456)
- 学(1376)
- 农(1361)
- 体(1266)
- 资源(1240)
- 划(1226)
- 问题(1189)
- 技术(1184)
- 体制(1134)
- 贸(1028)
- 贸易(1028)
- 理论(1026)
- 易(1014)
- 机构
- 学院(22640)
- 大学(22398)
- 管理(8405)
- 济(7497)
- 经济(7292)
- 理学(7107)
- 理学院(7042)
- 管理学(6940)
- 管理学院(6907)
- 研究(6137)
- 中国(5462)
- 京(4552)
- 财(4352)
- 农(3746)
- 科学(3549)
- 业大(3512)
- 江(3451)
- 财经(3444)
- 中心(3215)
- 经(3112)
- 所(3096)
- 北京(2911)
- 农业(2850)
- 州(2705)
- 范(2658)
- 师范(2640)
- 研究所(2628)
- 财经大学(2553)
- 省(2353)
- 法学(2275)
共检索到34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蔡晓东
作品公开展示包括现场展示和传播展示两种形式,传播展示作品则对版权人和作品使用者利益的影响更大。随着电视广播、有线电视、移动视听设备、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新兴传播手段飞速发展,传统的复制权、表演权、发行权已不足以保护版权人的利益和满足作品使用者获取信息的需要,公开展示权与发行权、复制权相比较更适合保护网络作品传播展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淑琴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我国《著作权法》经过修改以后赋予著作权人的一项新权利。随着数字图书馆的迅速发展,该著作权利与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关系问题日益成为学界讨论的话题。如何在尊重著作权人的权利基础上,正确平衡社会公众利益,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性质,探讨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建议。
关键词:
信息网络传播权 数字图书馆 版权保护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丹君 段蓓虹
本文认为作为社会文化教育公益机构的数字图书馆,应当提供作者与以读者直接交流的信息平台。数字图书馆要肩负起信息导航的职责,并大力加强原生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与传播,在网络环境下成为作品创作与传播格局中举足轻重的中坚力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欧宁 真溱
本文把握著作权法利益平衡的价值精髓,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有关图书馆数字作品合理使用的条款的特点和立法内涵,并从法理学的角度深入研究了这些规定的合理性,力图为图书馆工作者在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工作中依法处理版权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图书馆 数字作品 合理使用 规范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先蓉 常嘉玲
技术发展带来作品传播手段的不断变革,我国著作权法列举式的保护方式已不能满足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作品传播者权利保护的最大化需求。通过对网络作品传播者权利保护现状分析,指出主要存在门户网站权益遭受侵害严重、数据库拥有者合法权利保护不足、社会化创作者权利请求不受重视等问题,并从维权与授权相结合、建立多元保护机制、引入弹性授权方式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完善媒介融合环境下网络作品传播者的权利保护。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邓灵斌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出台对于健全我国的法律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对条例中与图书馆相关条款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图书馆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合理使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方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汪琼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是对图书馆权利的限制,涉及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共享、资源整合等图书馆通行服务方式。本文分析在条例许可的范围内,合理利用图书馆权利的方式,对与条例冲突的图书馆现行服务方式的转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信息网络传播权 图书馆权利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蒋永福
从知识产权制度所具有的私权与公权背离的特性出发,指出信息网络传播权必须受到限制,并指出这种限制应遵循公共利益优先、代际伦理和法定许可三大原则。认为公益性的数字图书馆是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网络传播行为因而具有正当性,而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过度保护,必然损害公共利益。根据利益平衡原则,提出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应该尊重数字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权利的观点。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秦珂
文章通过对2006年《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图书馆界发生的部分典型网络版权纠纷案件的审理焦点、抗辩理由、影响案件走向的因素以及规避责任风险若干重要规范的分析与阐释,使图书馆能更深刻地认识法律法规的立法背景和本意,正确理解法律法规内涵,科学把握利用版权行为的边界,不断完善版权管理体系与机制,有效防范侵权风险,及时化解版权危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秦珂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我国法律制度中为图书馆合理使用数字版权开了立法的先河。十年来,《条例》对图书馆的立法意义、缺陷以及创新等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研究与争议,焦点集中在合理使用制度的价值取向、立法技术、适格主体、属性定位、标准的定性和定量、收费与合理使用适用等方面。国内学术界对图书馆合理使用制度的探讨呈现出敏锐性、开放性、应用性和广泛性等特征,但是对行业性版权政策、纠纷诉讼案件以及立法进路多元化的研究较为薄弱。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马福华
沈从文是作品在海外翻译较多且得到广泛接受的中国现代作家。海外翻译与传播使沈从文的作品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其文学价值也得以拓展和延伸。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沈从文作品在海外的翻译传播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不同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翻译传播特点。研究沈从文作品的海外翻译传播对于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
沈从文 海外翻译传播 接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雪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的运用愈加普遍。在博物馆的文物展示和传播工作中,已经开始运用数字化技术创新展示和传播形式,带给人们更好的观赏体验。因此,在博物馆工作中融入数字化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从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的定义、特点、意义和途径这四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博物馆 文物 数字化技术 展示和传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