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9)
2023(7459)
2022(6304)
2021(5663)
2020(4537)
2019(10617)
2018(10411)
2017(19819)
2016(10836)
2015(12251)
2014(12352)
2013(12531)
2012(11866)
2011(10643)
2010(11076)
2009(10332)
2008(10460)
2007(9739)
2006(9147)
2005(8669)
作者
(31512)
(26225)
(26167)
(24652)
(16857)
(12342)
(11844)
(10161)
(9929)
(9616)
(9035)
(8769)
(8680)
(8517)
(8310)
(8020)
(7772)
(7582)
(7553)
(7552)
(6776)
(6579)
(6327)
(6158)
(6011)
(5917)
(5900)
(5813)
(5436)
(5121)
学科
(53656)
经济(53611)
管理(39222)
(36407)
(29207)
企业(29207)
地方(19400)
中国(17509)
方法(16135)
(14966)
(14937)
业经(13256)
数学(13218)
数学方法(13159)
地方经济(11756)
农业(11050)
(10787)
银行(10775)
(10386)
(10273)
(9858)
(9812)
财务(9779)
财务管理(9754)
(9584)
金融(9584)
企业财务(9239)
(8646)
(8308)
(8226)
机构
学院(152930)
大学(149424)
(66081)
经济(64538)
管理(59465)
研究(55291)
理学(47477)
理学院(46900)
管理学(46394)
中国(46377)
管理学院(46053)
(33890)
(33846)
科学(31740)
(28536)
(26625)
中心(25846)
研究所(25085)
(24272)
财经(24259)
北京(22206)
(21814)
(21802)
(20659)
师范(20467)
(20399)
(19867)
经济学(19409)
业大(19136)
农业(18372)
基金
项目(88330)
科学(69095)
研究(67990)
基金(61297)
(52382)
国家(51860)
科学基金(44379)
社会(42912)
社会科(40757)
社会科学(40749)
(36240)
基金项目(31915)
教育(30351)
(29313)
编号(28182)
自然(26372)
自然科(25715)
自然科学(25713)
(25576)
资助(25320)
自然科学基金(25254)
成果(23505)
发展(21068)
(20685)
课题(20650)
重点(20023)
(18815)
(18398)
国家社会(17442)
(17279)
期刊
(88653)
经济(88653)
研究(52397)
中国(40671)
(28968)
管理(27933)
(23668)
(20471)
金融(20471)
科学(19968)
学报(19373)
教育(18942)
农业(15998)
业经(15312)
技术(15290)
大学(15271)
学学(14103)
经济研究(13675)
财经(12402)
问题(10862)
(10819)
(10227)
技术经济(8551)
会计(8363)
商业(8209)
经济管理(8138)
现代(8106)
世界(7992)
图书(7976)
(7751)
共检索到267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克敏  刘博  
Stein(1989)和Shivakumar(2000)研究了公司应对投资者打折的盈余管理策略;Fan(2007)研究了公司区别于低质量冒充公司的盈余管理策略。基于此,本文认为,公司间业绩差异会影响公司应对低质量公司冒充及投资者打折的盈余管理策略。针对中国上市公司公开增发业绩门槛变化,本文研究发现,公司公开增发前确实通过可操控应计向上盈余管理,且随着业绩门槛提高公司间业绩差异缩小,公司应对低质量公司冒充的盈余管理激励减弱,进而应对投资者打折的盈余管理水平下降,反之亦然。本文研究表明,高业绩门槛因传递公开增发公司间业绩差异缩小的信息而具有抑制公司盈余管理作用,即高业绩门槛可以筛选高质量公开增发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湛  蔡方  
以2003~2006年和2009~2013年公开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盈余分布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探究上市公司在公开增发过程中是否存在应计盈余管理或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以及其与政策监管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辅之以对照实验研究法,以两个期间内非增发上市公司为对照样本,探究监管政策对两种盈余管理行为的导向性。研究发现:公开增发上市公司在两个政策适用期内均有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发生;而监管政策规定的不同阈值水平对盈余管理起到不同的导向作用;随着相关监管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完善,公开增发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更加谨慎。研究中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用以检验两种盈余管理行为与政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对照实验研究法验证两种行为与政策变量之间可能的因果关系,从而在统计学意义上确认了后者对前者的导向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章卫东  刘珍秀  孙一帆  
文章采用大股东与小股东代理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公开增发新股与定向增发新股中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由于大股东在股权再融资中存在获取私人利益的动机,上市公司在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前都存在盈余管理现象,但公开增发新股前进行的是正的盈余管理,而定向增发新股前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与定向增发新股的类型有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俞静  徐霞  
本文针对定向增发的不同发行对象,将上市公司分为大股东组和机构投资者组,分别研究两组的盈余管理行为和定价效率。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组在定向增发前偏向于正向盈余管理,并且机构投资者组首个交易日的折价率显著高于大股东组,说明针对大股东的定向增发会计盈余被操纵的机会小,具有更高的定价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晓亮  王鑫  
本文以2013年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2013当年及前两年盈余管理对公司2014年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当年及前一年,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盈余管理,管理层实施了向上的盈余操纵;同时,增发当年的盈余管理使公司之后一年的业绩上升,而增发前一年的没有产生影响。这一发现将可以为政府加强对定向增发公司的监督提供参考,同时丰富完善现有的研究成果。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晓溪  刘静  王克敏  
本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增发前分类转移与由此产生的核心盈余异象。研究发现,针对增发公司业绩门槛法规变化,公司公开增发前分类转移增强,可操控应计盈余管理减弱,核心盈余持续性下降,核心盈余异象增强。研究表明,公开增发业绩门槛变化使公司偏好以分类转移方式虚增核心盈余,从而改变核心盈余结构,引起核心盈余持续性下降,进一步造成投资者高估公司未来价值,导致核心盈余异象。本文不仅发展了盈余管理与盈余异象研究,还充实了不同盈余管理方式成本收益权衡的研究。同时,本文丰富了分类转移动机研究,且本文结论有助于投资者对增发公司正确估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梦瑶  
自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以来,业绩承诺成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采用较多的权益保障方式,但是受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制度完善程度较低等因素影响,标的企业在执行业绩承诺过程中存在投机行为。当承诺业绩无法实现时,被并购企业极有可能采取盈余管理方式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粉饰,以降低补偿额度或规避业绩补偿情况的发生。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会对并购企业利益造成严重损害,造成资本市场"污染"。鉴于此,本文通过实例对定向增发式并购业绩承诺期间的盈余管理进行剖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鑫  范利民  唐菁菁  
本文选取2010—2012年参与定向增发的部分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定向增发的资金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定向增发资金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无论定向增发的对象是大股东还是其他特定投资者;在参与定向增发的公司中,实施了OPM战略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低于未实施OPM战略的公司;在实施OPM战略的公司中,营运资金绝对值规模越大,其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彭圆圆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研究样本,从并购重组特定视角分析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决策的盈余管理行为及其对财务绩效与市场反应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并购前的盈余管理受到并购融资方式的影响,与非定向增发融资相比,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融资实施并购前倾向于进行负向盈余管理,尤其在面向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定向增发时更为明显。进一步从市场反应与财务绩效角度研究发现,定向增发对象以及并购前盈余管理对并购财富效应无显著影响,但是定向增发融资方式对上市公司未来财务绩效的改进有显著正面影响,并购财务绩效改进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尤其是面向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改进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晓亮  俞静  
本文就定向增发盈余管理问题和盈余管理对股票流动性影响进行研究。笔者运用修正Jones模型计算可操纵应计利润,对2006—2012年定向增发公司和与之相对应配对样本可操纵应计利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非定向增发公司相比,定向增发公司在增发前一年和当年向上的盈余操纵力度更大;对盈余管理与增发后第一年股票流动性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与非定向增发公司相比,定向增发公司股票流动性更好;盈余管理导致股票流动性下降;定向增发加大了盈余管理对股票流动性下降幅度。该研究弥补了定向增发股票流动性研究的不足,为政策监管部门加强对盈余管理监管及制定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俞静  徐霞  
相比于非定向增发,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前主要进行向下的盈余操纵,股权集中度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负向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显著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负向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正相关。在定增股解锁前,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制衡度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相比于定向增发前都显著增加,上市公司主要进行的是向上的盈余操纵,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正向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和制衡度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不再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梅  许凤玉  
以我国2014-2016年的制造业A股定向增发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修正的Jones模型中加入总资产报酬率来衡量应计盈余管理,采用异常现金流、异常生产成本、异常酌量费用三个指标衡量真实盈余管理,考察公司规模对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同时存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且两者显著正相关;公司规模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都显著正相关。提出的建议包括: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监管机制,完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以有效抑制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亮  郭树龙  俞静  
以基准日为2014年第三季度的定向增发新股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季度数据研究大股东操控下的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权衡选择。为了克服定向增发类型的自选择和样本偏误问题,采用了倾向得分与双倍差分法构造反事实,从而在拟实验环境下分析大股东操控下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基准日前上市公司同时使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操纵盈余,向大股东增发实现向下操纵,向机构投资者增发实现向上操纵;在基准日之后上市公司通过真实的盈余管理方式向上操纵盈余。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证券监管部门、中介机构对盈余管理行为的认识,加强公司治理、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星  吴璇  田高良  
利用经PSM匹配后的A股公司定向增发样本,研究发现:(1)公司定向增发当年存在正向盈余管理行为;(2)当向机构增发时,增发后一年(增发股解锁年)存在正向盈余管理,而当向大股东增发时,增发后第三年(增发股解锁年)存在正向盈余管理;(3)无证据显示公司在定增前进行了盈余操控。增发组与对照组在增发股解锁年的账面业绩不存在显著差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可能是为了掩饰实际业绩的下滑。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婕  潘安娥  
本文以2011~2012年A股实施定向增发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国有控股权视角,考察了定向增发当年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国有控股股东在定向增发时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且其程度显著强于非国有控股股东。定向增发对象不同时,盈余管理方向与国有控股权有关,当只有机构投资者认购时,国有控股股东倾向于向上盈余管理行为,而非国有控股股东多采用向下盈余管理行为。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更为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契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