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6)
2023(5850)
2022(5005)
2021(4557)
2020(4075)
2019(9631)
2018(9693)
2017(17518)
2016(9647)
2015(10492)
2014(10202)
2013(10167)
2012(9492)
2011(8800)
2010(9388)
2009(9106)
2008(9124)
2007(8168)
2006(7856)
2005(7673)
作者
(28469)
(23554)
(23262)
(22717)
(15173)
(11281)
(10687)
(9229)
(9035)
(8715)
(8186)
(7980)
(7980)
(7880)
(7756)
(7395)
(7027)
(7020)
(6991)
(6736)
(6233)
(5987)
(5944)
(5747)
(5467)
(5402)
(5303)
(5300)
(5006)
(4795)
学科
(35956)
经济(35890)
管理(25758)
(22295)
(20013)
企业(20013)
(12244)
中国(12222)
(11329)
方法(11244)
(10317)
(9362)
数学(8869)
(8723)
数学方法(8618)
业经(8445)
教育(7937)
理论(7757)
(7361)
银行(7338)
体制(7242)
地方(7195)
(7072)
(6813)
金融(6813)
(6050)
(5925)
(5921)
贸易(5917)
税收(5747)
机构
大学(133345)
学院(128606)
研究(53776)
(50750)
经济(49530)
管理(43247)
中国(41769)
理学(35366)
理学院(34862)
管理学(34022)
管理学院(33753)
科学(32864)
(31215)
(28667)
(28418)
研究所(25501)
(25385)
(23914)
中心(23897)
北京(20746)
(20012)
财经(19996)
师范(19743)
农业(19719)
(19557)
(19208)
业大(18829)
(18207)
(18014)
师范大学(16112)
基金
项目(77489)
科学(60076)
研究(56856)
基金(54961)
(49678)
国家(49215)
科学基金(40335)
社会(34662)
社会科(32518)
社会科学(32507)
(29506)
教育(27584)
基金项目(27058)
自然(26161)
(26021)
自然科(25522)
自然科学(25509)
自然科学基金(25068)
资助(23464)
编号(22813)
成果(21554)
重点(18542)
课题(17774)
(17336)
(16686)
(15689)
(15115)
科研(14817)
大学(14723)
教育部(14708)
期刊
(65915)
经济(65915)
研究(49381)
中国(38735)
教育(25824)
学报(24343)
(23813)
(23093)
科学(21261)
管理(20180)
大学(18477)
学学(16426)
(16319)
金融(16319)
农业(14590)
技术(11327)
财经(10856)
经济研究(10847)
(9449)
业经(9302)
图书(9079)
(8434)
问题(8125)
(7671)
书馆(7085)
图书馆(7085)
(7026)
国际(6971)
世界(6458)
(6448)
共检索到232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边新灿  
林林总总的高考改革,它的社会动因和价值取向是什么?其演进遵循着怎样的内在逻辑?政治(经济)动因、教育动因和文化动因是高考改革的三大动因,社会也经历了相应的三个因素驱动阶段;公平选才和科学选是贯穿高考制度完善和改革演进的两条主线,其实质是公平和效益的关系。三个动因和两条主线构成了高考改革的内在逻辑,值取向的分歧点和统一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正确处理科学选才的教育功能与促进公平的社会功能的关系,是深化高考改革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基本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革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改革高考的形式和内容,改革招生录取体制机制等。高考承载着促进公平的社会责任,推进高考改革需要多方面改革的协同推进和社会的广泛支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段斌斌  
我国博士教育自创立之时便走上了普通招考的选才之路,它对公平选才的重视超越了对有效选才的关注。由于专业笔试的局限性、外语笔试的高筛选度以及综合面试的形式化,导致普通招考存在有效选才的制度缺陷。频繁的制度改良并没有根本触动笔试的"筛选器"功能,也未带来令各方均满意的优质生源。申请审核制度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并加强科研能力考察,极大降低了"误选风险",进而增进了博士选才的有效性,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侵犯平等入学机会、权力缺乏有效约束等现实问题。为此,应取消毕业院校与学科排名的报考限制,完善招生组织与考核评分的实施细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边新灿  蒋丽君  雷炜  
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一体四面"。"一体"是:以学生为本体,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四面"是:"融通",取消文理分科,实现知识融通,跨越非黑即白的两极思维习惯;"综合",实行综合评价,拓宽评价的宽度,改变"唯分数论"线性评价模式;"过程",探索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延伸评价的长度,破解"一考定终身"难题;"选择",扩大选择,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扭转"共性淹没个性"局面。高考改革面临众多两难问题,处理好科学性、公平性和可行性的各要素平衡就形成各种两难;制约新高考改革的两对最基本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文君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柯春晖就此接受了记者专访。《教育与职业》:请简要介绍《实施意见》的出台背景。柯春晖: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邵光华  吴维维  
新高考改革的两个主要亮点是选考和一科两考,但一些专家对此两点并不看好,认为选考面临学科间分数不等值,一科两考存在诸多危险,提议暂缓实施。通过对选考和一科两考存在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发现:选考困境的根本是物理学科选考失衡,根源在于物理学科自身学习难度大,而其他选考科目之间不等值问题不突出,妥善解决物理选考问题是完善选考制度的关键;同时一科两考的危险并没有研究者所说的那么大,尤其是英语考试接近水平参照考试水平,英语两考并裸分计不会带来大的问题。高考公平与否的判断应以高考改革价值取向为标准。建议在完善选考制度方面,对物理学科给予特殊"待遇",可通过高校适当限定专业科目选择或规定必考选考科目来调节,或缩小改革"步伐"改任意选考为提供固定选考科目组合;英语一科两考应继续实施,最好是只按等级制赋级而不计入总分,而该等级作为不同层次高校录取的自主要求;对选考科目的一科两考建议可暂缓。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本文认为高考改革存在着一系列的两难问题 ,较突出的有统一考试与考查品行的矛盾、统一考试与选拔专才的矛盾、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矛盾、保持难度与减轻负担的矛盾。如果只看到问题的一面而忽视另一面 ,就有可能使高考改革走弯路。必须在全面研究和长期规划的基础上渐进地推行高考改革 ,才能使之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进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钢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原则,将高考更好地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服务选才是高考的基本功能和使命,也是高考存在的客观要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高考的改革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历史方位的变化关系全局、影响深远,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决定高考改革的战略定位和核心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
[期刊] 改革  [作者] 汤焕磊  沙世蕤  
《改革》2009年第1期发表了于立、于左的文章《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与社会稳定的关联度》。针对该文观点,《改革》编辑部收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宁学院经济与管理系、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WTO事务中心的专家学者的争鸣文章,现予编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郑若玲  
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 ,是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高考录取分数线的调整由于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口、就业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具有很大的难度和重大的影响。高考录取分数线的调整既不能只追求“考试公平”,也不能完全倒向“区域公平”,只能在兼顾二者的同时 ,求取相对公平的最大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懋元、李小强在《教育研究》第3期撰文指出,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种社会机构不断产生和消失,但总的来看,社会机构消失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它们过于保守、不能创新、不能因应社会而惨遭淘汰;二是它们过于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贾康  钱国玉  苏明  刘尚希  刘荃  
建设中原经济区已经相继列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并推动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对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道路的大胆探索。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其内含的"两难"矛盾和已有的国内外负面案例都提示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将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和艰巨任务。为此,需要在尊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基础地位的同时,充分、合理调度政府各项调控手段,特别要发挥财税政策在机制创新、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雪中送炭和解决复杂矛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区域、层级间的"区别对待"弹性和"针对性"调控力度,切实增强农业生产在资源竞争中的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虞立红  
自主招生不是替代高考,而是高校招生制度的组成部分,它丰富了高校招生制度的内涵,是符合国情的,是利校利生的。制定与选才目标相匹配的选才方法,对考生加以有效甄别,切实选拔具有学科特长、专业发展潜质的优秀学生,实现高校生源的多样性。形成规范招生的高压态势,营造诚信、公平、公正的招生氛围,让高校招生回归到科学选才的道路上,让好政策发挥出重要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盛大林   吴星晔   钟笑寒  
新高考改革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考试科目,但考生为追求高分而进行的策略性科目选择也可能导致意料之外的政策后果。本文研究了科目选考机制下的纳什均衡。研究表明,科目选考制度存在多重纳什均衡的问题,且其中一些均衡可能会导致选考不同学科的人数比例差异过大。选考科目保障机制能够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