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2)
- 2023(11871)
- 2022(9886)
- 2021(9224)
- 2020(7066)
- 2019(16312)
- 2018(16435)
- 2017(28651)
- 2016(16621)
- 2015(18635)
- 2014(18760)
- 2013(17483)
- 2012(16444)
- 2011(15091)
- 2010(15836)
- 2009(14270)
- 2008(14174)
- 2007(12860)
- 2006(11664)
- 2005(10977)
- 学科
- 济(60991)
- 经济(60916)
- 管理(39922)
- 业(36164)
- 企(28488)
- 企业(28488)
- 中国(25968)
- 教育(22195)
- 地方(19603)
- 农(19287)
- 方法(16779)
- 理论(16541)
- 业经(16450)
- 学(14615)
- 财(14082)
- 发(13148)
- 农业(13128)
- 数学(12564)
- 制(12371)
- 数学方法(12308)
- 银(11979)
- 银行(11965)
- 融(11729)
- 金融(11727)
- 教学(11684)
- 行(11621)
- 贸(10976)
- 贸易(10961)
- 地方经济(10602)
- 易(10492)
- 机构
- 学院(221994)
- 大学(219658)
- 济(80498)
- 研究(80223)
- 经济(78204)
- 管理(73292)
- 理学(60482)
- 理学院(59627)
- 管理学(58354)
- 中国(58148)
- 管理学院(57909)
- 京(49721)
- 科学(47212)
- 范(41590)
- 师范(41273)
- 财(40574)
- 所(40410)
- 江(38425)
- 中心(35992)
- 研究所(35821)
- 教育(35656)
- 师范大学(33042)
- 北京(32910)
- 农(31901)
- 州(31526)
- 技术(30217)
- 财经(30155)
- 院(29050)
- 职业(27522)
- 业大(27054)
- 基金
- 项目(131844)
- 研究(109629)
- 科学(103408)
- 基金(87147)
- 家(73516)
- 国家(72610)
- 社会(64905)
- 科学基金(61377)
- 社会科(61025)
- 社会科学(61017)
- 教育(57776)
- 省(55668)
- 编号(49923)
- 划(46949)
- 成果(44295)
- 基金项目(43969)
- 课题(38728)
- 资助(35208)
- 自然(34854)
- 发(34807)
- 自然科(33959)
- 自然科学(33954)
- 年(33574)
- 自然科学基金(33306)
- 重点(31506)
- 项目编号(29508)
- 部(29094)
- 规划(29021)
- 性(28948)
- 发展(28644)
- 期刊
- 济(106270)
- 经济(106270)
- 研究(80836)
- 教育(64106)
- 中国(62155)
- 财(32157)
- 农(31657)
- 管理(29725)
- 学报(28578)
- 科学(27182)
- 技术(25050)
- 大学(23050)
- 融(22659)
- 金融(22659)
- 农业(21741)
- 业经(19639)
- 学学(19587)
- 职业(17928)
- 经济研究(16459)
- 财经(14666)
- 图书(14313)
- 坛(13124)
- 论坛(13124)
- 经(12832)
- 问题(12713)
- 发(11966)
- 技术教育(11732)
- 职业技术(11732)
- 职业技术教育(11732)
- 业(11217)
共检索到372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武秀霞
从理想层面看,公平视野下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必须以正义为尺度。这有助于实现均衡化义务教育的要求,即平衡个体偏向与社会依赖、精神与物质、差异与均等之间的关系。然而学校发展所依赖的条件、教育相关人员的利益趋向以及精神的内隐性和教育的长效性等,往往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实践障碍。这种情况下,优质均衡则可能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实践之路。
关键词:
公平 正义 义务教育均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宜江 朱家存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义务教育普及化、均衡化发展实践的总结与提升。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不仅是价值引领式发展和学校优质特色化发展,也是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实践价值:关注县域推进同时,更加突出省级统筹;在采取保护型、补偿型政策举措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发展型举措;兼顾义务教育发展外延式评价,更加注重内涵式评价;持续促进义务教育内部均衡,更加注重调适义务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教育质量 教育政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自《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在政策层面由效率优先式重点发展转向公平导向下的均衡发展,在实践层面则由普惠式均衡转向优质均衡,与其相关的资源配置、经费保障、师资交流和质量监控等机制研究也开始受到关注。近十多年来,我国东部地区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而推出的委托管理、名校集团化、一校多区或一校多校等多种路径和方式,也因其各自的特征和效果而产生了引人注目的影响力,其中集团化办学战略触及到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变革,尤其值得关注。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并致力于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笔者以杭州市江干区在"名校集团化"探索基础上创建"新教育共同体"的实践以及亲身参与该区"凯旋教育集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基于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相应的政策建议是明确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部责任方,把地方促发展和中央给补偿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有质量的公平增长"为导向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发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对教育公平发展的作用,并实行相应的问责制度;建立全国通用的义务教育卡,取消义务教育学校借读费,完善异地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资助承担义务教育责任的民办学校。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佳伟 顾月华
当前,新型城镇化已成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提升全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不断推进的城镇化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教育制度、体制、规模、资源配置、学校布局、发展方式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机遇与挑战。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在区域内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理念。本文以东部较发达地区苏州市的实践作为分析对象,探索区域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背景下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义务教育均衡统筹发展的路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璐
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以教育公平理论为基石,但是教育公平理论强调的是机会、结果与状态的平等,而教育的均衡发展理念则是一个考虑到区域均衡、学校均衡、群体均衡、质量均衡、资源均衡配置和尊重差异等纬度的整体理论架构,是为了达到教育公平的目的,对相关政策、条件和资源的合理掌控与调配。本文以国际理论与实践为视角,主要从理论基础、对象层次、任务内容的纬度,探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整体理论结构。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 国际视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庞明川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袁世明 易小红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公共财政的保障力度,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围绕"学无择校,教无择生"的教育理念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多年来,辽宁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按照政府统筹、加大投入、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的思路,全面落实和办好教育的各项任务,不断探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并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支撑下,辽宁省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补短板,抓关键,提内涵,兜底线,努力缩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冯建军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实现了从权利平等到资源均衡的转变,正在从资源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优质均衡是优质和均衡的结合,是在资源均衡基础上追求教育质量的提升,旨在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教育质量体现在教育输入、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三个方面,教育质量均衡也因此包括教育输入的质量均衡、教育过程的质量均衡和教育结果的质量均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是底线均衡基础上的差异均衡,其发展是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是基本质量标准基础上的特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把基本质量标准与多元特色发展结合起来,以学校为主体,通过深化学校内部的变革,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建军
从教育均衡到优质均衡,已经成为新时期发达地区实现教育公平的先行追求。优质均衡是在资源配置均衡的基础上实现质量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质量既包含国家统一标准的要求,也包含个体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国家质量标准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因此,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表现为教育质量的底线均衡与特色均衡的统一,是在质量合格底线基础上的特色均衡、差异均衡。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育均衡 优质均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侃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制度作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的关键,对我国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我们必须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与制度重塑来实现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均衡发展,主要的措施包括,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合理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和重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制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严平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日本的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经历了以硬件均衡为内容的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以软件均衡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期以及以个性化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全球化时期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日本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由政府行政指导转变为法制化轨道,在硬件和软件均衡后追求特色和差异化发展,同时教师流动的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与完善。
关键词:
学校标准化 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 日本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定基 黄威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而学区集团管理模式则是我国众多地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式之一。本文从学区管理模式的现状和学区集团管理模式的内涵、框架与操作等方面来探讨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学区 集团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浩楠 郭绍青
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部署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新视角。聚焦城乡义务教育在课程教学、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方面均衡发展的困境,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数字化服务的优势,从平台赋能城乡学校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厘清平台赋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逻辑,并构建面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求的实践路径,为城乡义务教育教学、学习、教研的发展提供平台应用导向,在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度应用与有效供给的同时,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