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32)
2023(14566)
2022(12780)
2021(12052)
2020(10022)
2019(22831)
2018(22668)
2017(43972)
2016(23780)
2015(26554)
2014(26310)
2013(25653)
2012(23149)
2011(20815)
2010(20633)
2009(19342)
2008(18514)
2007(16184)
2006(14100)
2005(12357)
作者
(65903)
(54665)
(54324)
(51681)
(34789)
(26133)
(24663)
(21276)
(20812)
(19388)
(18576)
(18322)
(17175)
(16971)
(16737)
(16687)
(16393)
(16165)
(15576)
(15565)
(13437)
(13302)
(13040)
(12466)
(12180)
(12144)
(12090)
(12033)
(10938)
(10690)
学科
(90540)
经济(90399)
管理(74004)
(66709)
(55995)
企业(55995)
方法(39269)
数学(33582)
数学方法(33188)
(26092)
(25468)
中国(23082)
(21300)
业经(21130)
(18675)
农业(16895)
(16339)
地方(16334)
财务(16264)
财务管理(16229)
(15627)
贸易(15618)
理论(15537)
企业财务(15347)
(15195)
(14951)
银行(14907)
环境(14599)
(14455)
(14377)
机构
大学(328973)
学院(327816)
管理(132205)
(128789)
经济(125938)
理学(114656)
理学院(113453)
管理学(111594)
管理学院(111000)
研究(105964)
中国(79355)
(69166)
科学(64498)
(62510)
(51640)
(50842)
财经(49664)
业大(48677)
中心(48547)
(47506)
研究所(46860)
(45114)
北京(43269)
(42776)
师范(42414)
农业(39562)
(38738)
经济学(38522)
(38237)
财经大学(37082)
基金
项目(226874)
科学(179182)
研究(169099)
基金(165146)
(142844)
国家(141668)
科学基金(122556)
社会(106627)
社会科(100926)
社会科学(100906)
(88027)
基金项目(87943)
自然(79118)
教育(77719)
自然科(77237)
自然科学(77222)
自然科学基金(75817)
(74058)
编号(70232)
资助(66901)
成果(57027)
(50346)
重点(50180)
(47651)
(47416)
课题(47188)
(45278)
创新(44396)
教育部(43738)
国家社会(43570)
期刊
(141231)
经济(141231)
研究(97092)
中国(62095)
学报(50166)
(48481)
管理(47770)
(46598)
科学(46264)
大学(38635)
教育(37748)
学学(36260)
农业(31781)
(28911)
金融(28911)
技术(27499)
财经(23949)
业经(23936)
经济研究(22112)
(20391)
问题(18002)
图书(17079)
理论(16641)
科技(15672)
(15456)
(15333)
实践(15297)
(15297)
现代(14862)
技术经济(14801)
共检索到474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柳歆  孟卫东  程瑶  
住房公积金制度增加了公积金贷款职工的福利,但公积金的低存低贷利率使得未贷款职工面临较高机会成本,导致公积金制度有"劫贫济富"的嫌疑,社会公众对公积金制度公平性的质疑甚大。本文基于公平理论,分析了两类职工的相对收益,揭示未贷款职工的相对收益率要低于贷款职工,不利于激发职工缴存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公积金的归集;从社会资源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出发,提出基于利率调整对未贷款储户进行补偿的机制,并就如何补偿进行研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爱民  马国丰  
本文从我国住房公积金的本质和功能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尤其是上海市的住房公积金供求管理机制,并与住房公积金管理完善的国家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了问题及差距所在,得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有利于这一制度的健康运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广春  
自20世纪90年代初推出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惠及尽可能多的城镇居民一直是相关各级各类官方文件及实际运行所紧盯的目标之一。但是刚刚公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6年年度报告》及其他相关信息和数据表明,公平性或普惠性似乎成为该制度很难企及的一个目标。住房公积金缴交环节中的低覆盖率和使用环节中的低个贷户率则是两个典型的脚注。本文以对这两个数据的趋势分析为主线梳理住房公积金的公平性问题、成因和因应之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广春  
自20世纪90年代初推出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惠及尽可能多的城镇居民一直是相关各级各类官方文件及实际运行所紧盯的目标之一。但是刚刚公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6年年度报告》及其他相关信息和数据表明,公平性或普惠性似乎成为该制度很难企及的一个目标。住房公积金缴交环节中的低覆盖率和使用环节中的低个贷户率则是两个典型的脚注。本文以对这两个数据的趋势分析为主线梳理住房公积金的公平性问题、成因和因应之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万卉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紧建设对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笔者联系工作实际,分析了收入分配、制度建设、政策脱节和个别公积金管理中心管理不善等问题造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不公平表象,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等消除住房公积金公平性缺失现象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万卉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紧建设对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笔者联系工作实际,分析了收入分配、制度建设、政策脱节和个别公积金管理中心管理不善等问题造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不公平表象,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等消除住房公积金公平性缺失现象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俊兰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房地产业的膨胀发展,市场化住房资源配置的缺陷逐渐暴露,低收入者的购房消费受到房地产市场的排斥,此时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一种增强居民购房能力的保障性制度,理应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保障功能,提升居民购房市场参与能力。但目前公积金制度存在缴存不平衡等一系列不公平现象,对中低收入群体的购房保障效果略显不足,偏离了其原本的功能定位。基于此,从公平公正视角下,推动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完善极具必要性。由王先柱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一书,是一部系统研究住房公积金制度理论基础以及实践内容的学术专著,全书共八个篇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丽巍  李志飞  
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缺乏对未能使用贷款的中低收入储户的利益补偿量化机制。本文以收入效应作为使用贷款和未使用贷款储户从公积金制度中获益的衡量标准,推导出两类储户的绝对和相对收入效应,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使用贷款和未使用贷款的参缴者获得的基于其贡献大小的收入效应不对等,以中高收入群体为主使用贷款的参缴者不仅可以冲减存款利息损失,往往还能获得增值收益。最后在公平、权责对等的原则下,按照单位贡献收入效应无差异的标准给出了利益补偿模型,回答了对未使用贷款参缴者"如何补偿"和"补偿多少"等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智华  方正  
住房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建立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住房分配制度、促进居民住房改善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住房公积金制度难以与时共进,受到各方质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下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住房公积金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新常态下,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有限,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权益未能有效保障;公积金发展不平衡,缴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卫兵  李昕  
文章运用上海、广州、天津等14个城市2010年住房公积金数据,利用数据包络法计算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效率,结果表明:各地管理效率存在差异,上海、广州、天津等9个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相对有效,杭州、南京等5个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相对无效。进一步研究发现立法不完善、外部监管不力、缺乏统筹机制、业务模式和工资标准不一致是管理效率存在差异的原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齐鹏  王先柱  
公积金制度是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公积金制度能有效促进住房体制改革,缓解日趋紧张的住房供需矛盾,对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导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住房的消费和投资双重属性构建跨期消费模型,运用城市微观调查数据,从住房消费和住房投资两个角度分析公积金对居民购房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公积金制度对住房消费和住房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够提高居民的购房倾向;第二,住房消费、住房投资和公积金制度之间的偏效应与居民收入水平有关,公积金显著提高了高收入居民的购房倾向;第三,在一线和二三线城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昊  冯长春  宋祥来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全国住房公积金投资结构的变化过程,分析了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的收益和风险状况,指出利率风险是住房公积金投资组合的主要风险,构建了基于久期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利用最新的银行存款和国债利率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半年期定期存款和3年期凭证式国债具有相对较高的投资价值,当两者按照8∶2的比例构成住房公积金投资组合时,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学国  
近年来,住房公积金贷款作为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的主体,已成为广大城镇职工、居民个人购房贷款首选的贷款方式,但随着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大,贷款风险也不断增强。为此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使住房公积金贷款稳健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立军  李文秀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排放过程中具有流动性,每个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向周边地区扩散,因此,每个地区既是本地区排放的受益方又是其他地区排放的受损方,相互交织的损益关系,使碳生态补偿中的主客体对象难以划分。本文基于排放权配额的分配和碳汇总量的测度构建起地区碳生态账户的"借方",将实际排放作为其"贷方",基于这种"借贷"关系厘定补偿对象并展开碳生态补偿的研究,形成如下结论:一、从全国层面看,基于全球补偿的会计平衡下,中国存在排放"赤字",需支付补偿。二、从东中西部的区域层面看,西部在全球和国内补偿会计平衡的两种方案中均为需获得补偿的地区,而东部则均为需支付补偿的地区,中部刚好介于二者之间。三、从地区层面看,两种方案下辽宁、河北和山西为需支付补偿最高三省,云南、四川和广西为需获得补偿最高的三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