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22)
2023(3106)
2022(2407)
2021(2535)
2020(1978)
2019(4652)
2018(4743)
2017(7439)
2016(5324)
2015(6064)
2014(6237)
2013(5379)
2012(4957)
2011(4670)
2010(4935)
2009(4131)
2008(4159)
2007(3766)
2006(3512)
2005(3248)
作者
(11813)
(9861)
(9623)
(9598)
(6156)
(4770)
(4705)
(3976)
(3838)
(3644)
(3429)
(3310)
(3136)
(3109)
(3098)
(3096)
(3034)
(2989)
(2870)
(2855)
(2715)
(2531)
(2452)
(2449)
(2348)
(2285)
(2227)
(2191)
(2019)
(2017)
学科
教育(18334)
(11628)
经济(11618)
中国(10515)
管理(8247)
(7242)
理论(6275)
教学(5533)
(5506)
企业(5506)
(4873)
方法(4873)
数学(4265)
数学方法(4181)
(4126)
发展(3857)
(3749)
(3734)
(3417)
(3252)
改革(3162)
思想(3096)
研究(3093)
高等(3044)
技术(3037)
政治(2960)
思想政治(2820)
政治教育(2820)
治教(2820)
德育(2797)
机构
大学(68419)
学院(63110)
教育(25956)
研究(25885)
(19841)
师范(19778)
(18863)
经济(18231)
管理(17708)
师范大学(16590)
(16046)
理学(15305)
理学院(15014)
管理学(14630)
管理学院(14476)
科学(14253)
(12477)
中国(12032)
研究所(11382)
职业(11203)
北京(11055)
(11018)
技术(10657)
中心(10395)
教育学(10049)
(9657)
(9196)
(8269)
财经(7669)
职业技术(7625)
基金
项目(38573)
研究(35788)
科学(32356)
教育(25921)
基金(24921)
(20714)
社会(20710)
国家(20381)
社会科(19304)
社会科学(19301)
编号(17091)
科学基金(16979)
成果(16843)
(16264)
(15886)
课题(15529)
(13301)
基金项目(12181)
规划(11448)
(11046)
重点(10451)
教育部(10394)
(10197)
资助(10086)
项目编号(10004)
(9811)
(9529)
自然(9091)
研究成果(9049)
自然科(8895)
期刊
教育(44195)
研究(30495)
中国(22164)
(19259)
经济(19259)
职业(10658)
技术(9434)
学报(7391)
科学(7171)
(7056)
大学(7021)
技术教育(6988)
职业技术(6988)
职业技术教育(6988)
(6012)
管理(5721)
高等(4987)
(4863)
论坛(4863)
学学(4820)
成人(4674)
成人教育(4674)
(4551)
高等教育(4417)
农业(4150)
财经(3924)
发展(3801)
(3801)
职教(3621)
(3478)
共检索到104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顾明远  
近几年来教育公平问题受到社会极大关注。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导致的。一个国家在教育资源极度贫乏时,只能集中资源办好一批学校,以便快出人才。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初重点学校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勇  
无论区域教育改革如何推进,教育公平始终是理论和实践聚焦的热点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使得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的关系问题被广为关注。本刊刊发一组从区域教育改革的校际均衡、体制均衡、学校文化、校本课程等不同角度探讨教育公平如何在区域内实现的文章,以期能够引发读者对如何理解均衡发展的实质、如何通过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等问题的更为深入的思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鑫  王明雪  郑宇  
先进的合规文化具有强烈的导向引领性,它不仅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沿着合规的道路稳健发展,也是合规管理追寻人人合规、事事合规、时时合规的终极愿景。因此,建设一流商业银行更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不断丰富合规文化的内涵,培育先进的合规理念,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着力构建宣传教育,制度建设,强化执行、监督检查、整改纠偏,考核奖惩"六位一体"的合规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陆璟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从三个方面评价教育公平:学习结果的平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克服学生背景的学习公平。用上海2009年PISA数据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上海在学习结果平等上优于OECD平均,但在教育资源分配的垂直公平上仍存在不足,学生经济社会背景占优势的学校仍然能够获得较多、较好的教师资源;在克服学生背景的学习公平上,学生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对上海学生个体的阅读成绩影响低于OECD平均,但学校之间生源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并且对学校平均成绩有极显著的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倪小敏  
教育公平是英国基础教育的重要问题。20世纪以来,对基础教育公平的诉求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从消除阶级差异造成的教育机会、教育过程的不平等,到抛弃智力的遗传决定论造成的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到促进更大社会流动的职业成就的平等,再到现今寻求消费权和公民权的平衡,迈向有差异的平等。这一演进过程体现了英国教育公平理念嬗变的轨迹——从追求共性的平等向更加符合人的差异性的平等曲折前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辛涛  田伟  邹舟  
基础教育质量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最终体现,如何对教育质量公平状况进行科学测量是教育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教育结果公平的测量起源于经济领域,常用的方法有计算绝对差异量数、相对差异量数以及对相对差异量数进行分解,其中核心的方法是相对差异量数分解,它深刻反映教育的不同侧面对教育结果的影响。本文以实际数据为例计算了这三种统计指标,结果表明,学生个体差异是造成教育结果不公平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永军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中存在诸多不公平现象,一个良善的社会应当有一个好的制度设计,确保教育公平。首先,在观念上要将教育公平视为当今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优先确保;其次,在社会体制上,要建立和完善促进教育公平的相关强制性制度和强硬保障机制;再次,在教育过程内部,也要力求实现教育公平。此外,各级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还应当特别关注与支持民间教育公平运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彦淇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教育事业更加重视,而择校的潮流出现引起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对教育公平性造成严重影响。我国《义务教育法》中要求采用"就近入学"的升学方式,但是择校的现象屡禁不止。文章就基础教育择校视角论教育公平的意义进行分析,从择校的观点出发,分析教育公平的意义,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合理发展提供相关依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文华  
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认清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有助于我们以更现实的态度看待高等教育中的公平和效率。首先,基础教育人学机会的不均等决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远翔  宋旭光  张丽霞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基础教育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服务,其财政投入是教育发展的保障,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收敛假说,利用2010—2016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基础教育财政的空间动态收敛性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第一,不论是基础教育总体还是各级教育类型均未出现明显的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但未来教育财政投入收敛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作为初步判断为进一步实证提供支撑;第二,通过检验发现,基础教育财政投入具有空间关联和溢出效应,进而构建了空间动态条件β-收敛模型。在加入区域异质性因素和空间因素后,基础教育总体以及各级教育类型的财政投入收敛性显著存在,同时空间溢出效应随着教育层级的提高而增强,相比而言,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财政收敛情况最佳,高中阶段次之,而学前教育阶段的区域投入均衡和收敛速度有待加强。鉴于此,应当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的教育财政投入均衡水平,维持或提高现阶段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投入的区域均衡水平,进而形成整体基础教育发展的结构均衡。另外,还需关注区域间的关联互动,最大程度发挥区域联动效应带来的优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平  吴仲斌  
(一)现行基础教育供求机制的理论模型解释及其与现实的冲突 一般认为,对于教育,受教育者学到知识、技能后,增加了获得收入与享受生活的能力,从这一角度看,它具有消费(体现在收益上)的排他性;但是,个人受了教育后,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和民主水平,从这个角度看,教育具有外部性;并且在不拥挤的限度内,教育有公共商品的非竞争性。所以教育既具有公共品的属性,又具有私人品的属性,称为混合品。基础教育供求由私人决策时,由于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但是由于外部性使得私人收益低于社会收益,私人决策决定的最佳基础教育量低于社会最优量,导致效率损失。其逻辑结论是,基础教育因其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如果把其留...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彭红超   郑珊珊   高淑印   祝智庭   谢梦菲   陕昌群   钟丽霞   李永涛  
信息化是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还缺乏可操作的评估方案对其成效进行评估。对此,本研究首先从解析新时代教育公平的内涵入手,提出了可用于统计分析的操作性定义、勾勒了优弱势群体画像,并研制了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评估模型,模型包括3个体现公平需求的一级范畴、13个技术可有所作为的二级维度和28个体现有质量之公平理念的三级指标。其次,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探究模型各级指标的适切性和权重,形成了对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构建了用于计算教育公平发展指数的数学模型,模型采用三元组(Q, IEI, IQEI)的指数形式以体现“优质”与“均衡”并重的新时代教育公平内涵。最后,通过分层抽样调查了我国东中西部8个省47个区县的126所学校,探明了信息化促进不同地区教育公平发展情况:第一,信息化促进不同地区的教育公平在“均衡”方面表现优异;第二,在“有质量的公平”上达到了一般水平,但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个性教学服务”上表现不佳;第三,历经新冠疫情一役,不同地区的学校都已能够很好地提供多通道应急学习保障,并事后与校内课堂教学无缝连接;第四,不同地区学生的数字访问差异虽然很小,但因学生在校可上网学习的设备单一,这类鸿沟并没有真正弥合。为改善现状,本研究提出各地区应重点维持条件保障、酌情发展个性服务、定期监测资源公平,三管齐下提升公平指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继红  吴仲斌  
基于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基础教育的准公共品特性和外部性等理论,我国现行基础教育基本上采取的是政府统一集中供给的方式,造成了极大的效率损失。本文在建立基于“财政幻觉”的基础教育供求模型、分析基础教育政府统一“费价”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及教育需求中的利他主义的基础上,认为有效的基础教育的供给机制是:实行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双轨运行,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对贫困家庭提供统一水准、统一“费价”的公立学校以兼顾效率和公平,放开私立学校的“费价”,对进入私立学校的富裕家庭以教育代金券的形式予以补贴以改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