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47)
2023(9316)
2022(7783)
2021(7511)
2020(6312)
2019(14222)
2018(14512)
2017(26868)
2016(15563)
2015(17605)
2014(17514)
2013(16604)
2012(15456)
2011(14306)
2010(15158)
2009(14612)
2008(14419)
2007(13198)
2006(12311)
2005(11575)
作者
(41217)
(33979)
(33533)
(32623)
(21661)
(16192)
(15576)
(12914)
(12908)
(12436)
(11427)
(11221)
(10940)
(10681)
(10541)
(10388)
(10200)
(9940)
(9921)
(9776)
(8822)
(8294)
(8207)
(7814)
(7799)
(7673)
(7601)
(7556)
(6963)
(6597)
学科
(54661)
经济(54595)
管理(43360)
(36551)
(29994)
企业(29994)
中国(23362)
方法(22640)
教育(21158)
数学(19075)
数学方法(18830)
(17846)
(15854)
(14136)
理论(13977)
(12906)
业经(11746)
(11032)
银行(11028)
(10626)
(10362)
贸易(10351)
(10088)
(10006)
财务(9985)
财务管理(9962)
农业(9924)
(9517)
(9497)
企业财务(9486)
机构
大学(221442)
学院(215865)
(83650)
经济(81484)
管理(77473)
研究(72893)
理学(64964)
理学院(64232)
管理学(63169)
管理学院(62722)
中国(53012)
(48466)
(45741)
科学(39677)
(37881)
师范(37701)
(35781)
财经(34929)
(34876)
教育(33270)
中心(32511)
北京(32242)
研究所(31557)
(31356)
师范大学(30532)
(28528)
经济学(25987)
(25846)
财经大学(25670)
(25452)
基金
项目(125764)
研究(103332)
科学(99765)
基金(87477)
(73188)
国家(72422)
社会(63492)
科学基金(61515)
社会科(59853)
社会科学(59838)
教育(55015)
(48971)
编号(47086)
基金项目(44401)
(42851)
成果(42448)
资助(36292)
自然(35646)
自然科(34680)
自然科学(34669)
课题(34272)
自然科学基金(34033)
(30226)
(29591)
重点(29092)
项目编号(29065)
(27870)
(27817)
教育部(27083)
规划(26760)
期刊
(100234)
经济(100234)
研究(80010)
教育(56389)
中国(50663)
(35343)
管理(29246)
学报(26435)
科学(24391)
(23156)
(21974)
金融(21974)
大学(21303)
技术(21151)
财经(18029)
学学(17805)
业经(16460)
图书(16195)
经济研究(16123)
(15610)
农业(15558)
职业(14513)
问题(13683)
(12563)
书馆(12488)
图书馆(12488)
(11585)
论坛(11585)
理论(10685)
国际(10575)
共检索到350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庞国斌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是公共高等教育投资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与核心理念。我国目前公共高等教育投资资源配置上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十分突出,已经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在公平理论视阈下,我国公共高等教育投资资源配置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改革势在必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萍  
从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应选择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投资资源配置方式。应打破原有计划方式下政府包揽高等教育的单一投资体制,尽快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国家、个人、社会三者结构合理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金艳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使用的现状和问题,应运用经济学和计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我国高等教育投资规模和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和教育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以弥补国家公共教育经费的不足;完善教育投资评价监督机制,控制高校银行贷款规模,防范高校投资风险和债务风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鲍威  刘艳辉  
本研究利用1993至2005年省级面板数据,尝试对扩招前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性差异变化,以及不均衡格局形成的影响机制展开实证性分析。研究发现: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配置的区域差异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预算内生均支出差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内部的经费差距是导致差异上升的主因;各地高校生均支出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方财力的牵制。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地区财政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生均预算内支出的提高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则对生均预算内支出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安邦  
公平和效率作为相互对立统一的矛盾范畴,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有突出的表现。公平本属于伦理学术语,它是指人们对既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评价和判断。这里的人既可以指作为个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艳  
高考刚刚结束,有关吉林松原高考作弊成风、浙江省高校招生政策加分不公平等报道屡屡见于报端,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再一次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就其本源是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使然。文章将从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和谐现象入手,对导致高等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因素——财政资源的配置,从总量、结构、方法三个角度进行详尽地分析,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大森  
本文从阐释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入手,指出能否正确认识并恰当处理二者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关系,已成为影响当今高等教育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从三方面阐述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梁秀霞  
以探讨我国公共图书馆资源配置公平性为目的,应用基尼系数和和洛伦茨曲线,对我国31个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数、从业人数、高级职称人数、馆藏总量、本年新购藏量、财政拨款、图书购置费、计算机数、年流通人次、书刊文献外借册数、累计发放有效借阅证数、读者活动参加人次12个指标的人口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公共图书馆数、从业人数、计算机数3个指标的公平性较好,其他9个指标的公平性较差,其中图书购置费的不公平性很大。研究结论可为我国公共图书馆资源公平配置提供实证依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宛晨  周伟  
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不公平是高等教育不公平的重要表现。从资源配置层面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公平是由于国家建设的高校在区域间分配的不均、高等教育资金在校际间的分配不公平引起的。要解决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等,可采取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融通资金、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等财政手段来优化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史宏协  
以公共选择理论视角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存在三方面的问题:政府在进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公平与效率兼顾,以效率为主的原则;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资源配置上没有充分地发挥宏观调控能力,不注重资源的动态效用;"扩招"政策下的"新校区"、"大学城"存在新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解决对策:一是教育资源配置应坚持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二是对高校的公共设施建立一种资源共享的管理制度;三是资源配置方法要科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生  
本文借助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力量理论,分析了计划体制、市场体制和从政府主导走向市场调节的转型时期下教育资源配置及其效率问题。通过对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各有不同的偏向和价值取向分析,指出要根据中国当前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禀赋以及中国当前所处的特殊历史进程,来客观地选择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组合模式,最终实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良性制衡与互动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袁蕾  
伴随学费制度的确立,价格手段应参与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对高教产品进行定价。各高等学校、专业所提供教育的质量差异要求优质优价,“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收费对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的偏离而造成的拥挤效应要求专业收费加大差别。福利经济学理论证明高等教育专业差别定价是社会福利增进的过程,从而价格手段参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必然和必要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海东  
基于人口普查、教育统计等数据,文章分析了人才跨省流动背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文章利用人才培养留存率描述人才净流动状况,论证了人才的流失或流入是地区人才供给量与经济需求量错位的结果。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人才净流入,东北和中部地区存在人才净流出。各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是国家按照地区人口数量统筹规划的结果,以保证教育机会公平;但对于不同规模经济体的人才需求量来说,各省的培养规模存在相对过剩或不足,是其人才净流失或净流入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主要由省级财政负担,人才流失导致地方倾向于采取“规模优先”发展策略,仅维持较低的投入水平;而源源不断的人才流入鼓励了地方的“消极投入”策略和“搭便车”行为,投入水平低、投入力度小、教育机会少。据此,文章建议创造人才流动友好型的制度环境、向西部地区配置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以弥补其人才缺口、加大高等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力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海燕  
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差异,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地域分配均衡问题。本文以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分析样本,从高校数量、教师人员、教育投入等方面详细分析了高等教育各地区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提出缩小差异的发展建议。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康宁  
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配置资源的基本经济制度 ,使影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换的制度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本文在分析框架中引入制度环境这一外生变量 ,重点探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变化与制度环境的关联性 ,以及不同约束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变化的特点。讨论的要点为 :在原有计划配置的框架中不可能使资源再扩大 ;资源的增量主要是在市场环境中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