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08)
- 2023(7891)
- 2022(6524)
- 2021(6317)
- 2020(5126)
- 2019(11652)
- 2018(11550)
- 2017(21740)
- 2016(11853)
- 2015(13180)
- 2014(13311)
- 2013(12892)
- 2012(12220)
- 2011(11163)
- 2010(11688)
- 2009(11074)
- 2008(11450)
- 2007(10637)
- 2006(9667)
- 2005(8656)
- 学科
- 济(55263)
- 经济(55170)
- 农(48711)
- 业(42025)
- 农业(32550)
- 管理(27398)
- 企(21824)
- 企业(21824)
- 方法(19504)
- 业经(18582)
- 数学(16016)
- 数学方法(15736)
- 中国(14057)
- 农业经济(12365)
- 学(11640)
- 制(11403)
- 发(11176)
- 地方(10681)
- 财(10452)
- 策(9812)
- 发展(9669)
- 展(9649)
- 村(9447)
- 农村(9427)
- 理论(9255)
- 贸(8770)
- 贸易(8765)
- 体(8525)
- 易(8514)
- 收入(8105)
- 机构
- 学院(178004)
- 大学(174600)
- 济(73025)
- 经济(71462)
- 管理(66859)
- 研究(61238)
- 理学(57957)
- 理学院(57314)
- 管理学(56088)
- 管理学院(55792)
- 农(51602)
- 中国(48502)
- 农业(39060)
- 科学(37789)
- 京(37029)
- 业大(33111)
- 财(32057)
- 所(31575)
- 中心(29172)
- 研究所(28481)
- 江(27481)
- 财经(24998)
- 范(24783)
- 师范(24594)
- 农业大学(24105)
- 北京(23039)
- 经(22737)
- 州(21746)
- 经济学(21019)
- 省(20641)
- 基金
- 项目(113435)
- 科学(88876)
- 研究(85626)
- 基金(81798)
- 家(71832)
- 国家(70652)
- 科学基金(59543)
- 社会(55092)
- 社会科(51378)
- 社会科学(51366)
- 省(45192)
- 基金项目(43114)
- 教育(38029)
- 自然(36582)
- 划(36432)
- 编号(36340)
- 自然科(35728)
- 自然科学(35716)
- 自然科学基金(35109)
- 资助(32762)
- 成果(30094)
- 农(30052)
- 部(25499)
- 发(25001)
- 重点(24919)
- 课题(24024)
- 创(23023)
- 国家社会(22539)
- 性(22147)
- 制(21663)
共检索到275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许艳丽,谭琳
目前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不是物质和养老意识的绝对匮乏和不足 ,而是由养老关系中相对比较的结果引起的物质和精神的相对匮乏和不足 ,由此导致有意的养老行为匮乏。利用公平理论分析家庭养老关系 ,探讨被养人和供养人的公平感觉和行为。文中深入研究了良性、恶性家庭关系的形成 ,公平感家庭关系的形成。最后根据公平理论 ,通过调整养老关系双方的投入和产出 ,提出改善家庭养老关系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丕国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人际关系调查量表》对500名不同年级的在校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随着年级的增加,家庭经济状况对个体的影响呈现一种倒U型的趋势,而大学阶段正处于顶点位置。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时期是对个体进行人际关系引导与教育的关键时期,只有安全度过了这个时期,个体才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而健康的人际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俊良
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四川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计6121936人,其中居住在乡村的老年人口达4874482人,占全省总计的79.62%。因此,老年人的问题主要在农村。同时,农村老年人中又只有极少数居住在集体养老机构和取得国家或社区(乡、村集体)的帮助,其余绝大部分老年人只能居住在家庭中,依靠子女、亲属或老人自己提供养老费用度过晚年。现阶段,农村养老模式呈现出以家庭养老为主的、社区和国家供养为补充的特点。据调查,大约3/4的农村老人接受子女的供养,1/2的老人有一定数额的自己劳动收入,仅1/5的老人可获得数额不等的国家和社区的资助。因此,农村老年人的问题主要是老年人家庭供养问题。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农村养老以家庭保险为主,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养老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这是我国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农村养老保险的指导方针。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望超凡 甘颖
女儿参与赡养娘家父母已经成为了农村社会的普遍现象,通过对强村的实地调研发现,家庭性质的变迁是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村家庭的变迁路径是一个宗教性弱化、社会性弱化和生产性改变的过程,这导致家庭逐渐朝向单纯的生活单位转变。家庭性质变迁在形成儿子养老危机的同时,也释放了女儿的养老潜力,从而形成了女儿参与养老过程的新现象。同时,在激烈的变迁中农村家庭依然保持了相当的文化韧性,这构成了对传统儿子养老模式的结构性支撑,并给予了行为主体实践能力发挥作用的博弈空间。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儿子和女儿的实践能力对比和行为取向共同发挥作用,一起塑造了当下"共同赡养、儿女分工"的新型家庭养老秩序。
关键词:
农村养老 女儿养老 家庭变迁 农村社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升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农村老人的养老已成为一个重要且急迫的问题。基于对四川珠镇的调研,研究发现,农村老人家庭的养老经济基础已从传统的“土地保障”变成了“土地保障+社会保障”的混合型模式,由此构成了“半耕半保”的新型农村老人家庭养老经济基础。“半耕半保”的经济基础建立在三层逻辑基础上:第一,农村老人养老保险收入的持续增加使得养老保险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第二,农村家庭从“三留守家庭”向“空巢家庭”转变所导致的“老人农业”萎缩,务农收入降低。第三,农村老人家庭“生存型消费”的低消费特点。在老龄化、少子化、城镇化背景下,“半耕半保”保障了农村老人家庭经济的“低强度”均衡,具有基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半耕半保”改变了传统农村老人以“土地自养”的模式,通过务农和养老保险收入的结合,构筑了一种“自养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其保障了农村老人的老年生活,有利于农村家庭发展能力的提升,降低了我国的养老成本,因此应予以重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吉峰
本文利用湖北省潜江市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失能等级、照护者资源与生计活动等因素对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人的失能等级对照护者压力的影响作用最强;照护者人力资源、生计活动是影响照护者压力的重要因素;而老人其他子女资源、社区资源与家庭经济资源对缓解照护者压力的影响作用较小。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缓解照护者压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失能老人 家庭照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仇小玲 屈勇
在农村社会生活中,人情一直是建构和维系人际关系最为重要的纽带。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关中的定村在生产领域中发生了明显的人际关系变化,并主要表现为村民在生产活动中出现了从"叫人"到"雇人"的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反映了市场化背景下农民思想观念的改变,表现为人际交往对象的扩展以及交往中理性因素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传统人际关系在农村社会生活中的渐变,表现为人情和面子仍然是理性交往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叫人 雇人 人际关系 关中农村 人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红阳 赵煌
在家庭化迁移背景下,家庭再嵌入正在成为随迁老人及其家庭面临的重大问题与现实挑战。成功的家庭再嵌入不仅有利于随迁老人顺利市民化,而且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随迁老人家庭再嵌入的动力在于:贫困倒逼、创造美好生活与正哺延续。随迁老人家庭再嵌入的现实张力来自生活模式的碰撞、日常的生活博弈以及刚性约束的打破。通过考察随迁老人家庭再嵌入的动力与张力可以发现,随迁老人责任日益核心化,但在家庭中的地位却呈现边缘化。解决好农村随迁老人家庭再嵌入,首先应积极营造随迁老人贡献的正面宣传;其次要积极构建家庭内部的民主机制;最后要构建专业化支持体系,帮助随迁老人顺利融入家庭。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熊吉峰
以湖北潜江为例,研究了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的抱怨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龄、与老人关系、家庭年收入是导致照护者产生抱怨的首要因素;子女数、失能等级对照护者抱怨的影响力不容忽视;老人的其他子女资源与社区资源对缓解照护者抱怨的作用还有待强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熊吉峰 陈以博
通过对湖北潜江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的实地考察,利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探讨了农村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护给照护者生计带来的破坏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照护者年龄、文化、健康、老人失能等级、失能老人年龄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作用力较大;而失能老人的子女资源与社区资源等因素在保护家庭照护者生计方面的效果十分微弱。基于此,提出了保护照护者生计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彭鲁闽
一、公平理论基本原理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六十年代从社会比较理论中提出的。该理论主要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工作积极性产生的影响,是国外著名的激励理论。亚当斯认为,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与对工资报酬的满意程度有关,而职工对工资报酬是否满意又是一个社会比较过程。职工对个人报酬是否满意不仅受绝对报酬的影响,即个人实际收入绝对值的影响,而且受相对报酬的影响,即个人实际收入与他人收入的比值的影响。这种公平关系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曼丽 刘筱红
随着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国(政府)进入了家庭养老供给层面。国对家承担了更多责任,这是善治发展的必然逻辑。但在家庭养老责任分配上,国与家的责任边界该划在哪里?这个边界的模糊会导致家国责任的相互推诿。通过对福利国家理论、自由主义福利观点与福利多元主义的论述,指出了三种理论在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应用中的困惑。为保障农村老人的权益,在元治理指引下,首先从物质赡养、精神赡养以及赡养人的法律责任上明确了家国责任边界;其次从制度设计、法律惩戒、政策支持以及文化倡导上明确了国在家庭养老中的责任;从提高责任意识、遵从道德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屈晓兰 陈袁佳 陈屈峰
采用出生次序及同胞性别组合调查问卷和儿童关系评估量表对湖南乡镇小学1117名高年级儿童进行调查,探讨出生次序及同胞性别组合对乡镇二孩家庭儿童人际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1)亲子关系,男-男组合母子支持性关系最差。(2)师生关系,次子质量低于长子,特别在男-男、女-女组合中;男-男组合的长子和次子以及女-女组合的次子师生关系质量较差。(3)同伴关系,男-女和女-男组合中男孩支持性关系好于女孩;次子比长子同桌关系更消极;女-女组合的同性朋友关系好于男-男和女-男组合;女-女组合次子的同性与异性朋友关系具有高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