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72)
- 2023(3085)
- 2022(2509)
- 2021(2633)
- 2020(2044)
- 2019(4854)
- 2018(4746)
- 2017(7109)
- 2016(4828)
- 2015(5253)
- 2014(5402)
- 2013(4518)
- 2012(4035)
- 2011(3841)
- 2010(4013)
- 2009(3454)
- 2008(3391)
- 2007(3177)
- 2006(2843)
- 2005(2698)
- 学科
- 教育(18532)
- 业(9844)
- 中国(9178)
- 管理(7580)
- 济(7430)
- 经济(7411)
- 理论(6175)
- 农(6124)
- 企(5575)
- 企业(5575)
- 教学(5369)
- 农业(5210)
- 收入(4825)
- 学(4442)
- 分配(4093)
- 财(3861)
- 发(3787)
- 发展(3600)
- 展(3478)
- 思想(3355)
- 革(3246)
- 政治(3223)
- 改革(3130)
- 思想政治(3063)
- 政治教育(3063)
- 治教(3063)
- 研究(3033)
- 高等(3032)
- 德育(3028)
- 方法(2831)
- 机构
- 大学(58875)
- 学院(54548)
- 教育(25638)
- 研究(21586)
- 范(19103)
- 师范(19069)
- 师范大学(15934)
- 管理(14443)
- 京(13982)
- 济(13739)
- 经济(13180)
- 理学(12562)
- 理学院(12304)
- 管理学(11968)
- 管理学院(11820)
- 科学(11443)
- 职业(11074)
- 教育学(10025)
- 所(9946)
- 技术(9853)
- 北京(9838)
- 江(9499)
- 中国(9095)
- 研究所(9070)
- 中心(8542)
- 院(7799)
- 职业技术(7558)
- 州(7369)
- 财(7366)
- 教育学院(7364)
共检索到90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兴洲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手段和重要方式,其目的是通过办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教育事业进而实现减贫脱贫的战略目标,其本质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表现为教育扶贫所体现的差别正义原则和起点公平理念、权利平等原则和过程公正理念、机会均等原则和结果公正理念等方面;而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教育权利、教育条件和教育收益等,是实现教育精准扶贫起点公平正义、过程公平正义和结果公平正义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
公平正义 教育扶贫 价值追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文武
教育正义是主体对复杂的教育根本价值的合理性追求,包括机会、过程和结果平等的互利公平正义与超越公平的德性正义。教育机会公平体现为以统一标准一视同仁地实施和评估教育权利、义务和投入的平等;教育过程公平体现为以平等方式对待所有受教育者和以兜底方式使条件差、质量低的教育达到基本平等,并持续提高所有教育条件和质量、效率水平的过程;教育结果公平体现为以同一个尺度一视同仁地评估教育质量、效率提升程度的平等。教育公平是追求教育平等与提高教育质量、效率持续地相互促进的过程和状态。扶贫帮困和追求卓越的德性正义是非功利和超越互利公平的正义。追求教育正义必须把实现教育平等与提高教育质量、效率紧密结合,使教育公平正义与超越公平的仁爱德性的教育正义互为保证、相互促进。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正义 教育平等 德性正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胜利 何雨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公平,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人民谋福祉是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要充分发挥教育的民生功用,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效实施教育精准扶贫。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王亦农
公平正义关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高举的旗帜。当前很多方面的社会矛盾大量进入司法程序,人民期望通过法律手段讨回公道,讨个"说法",对公正执法的要求越来越高。司法必须以公平正义作为价值追求,做到尊重人权、平等相待、透明公开、遵守规则、理性选择,才能积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
公平正义 价值追求 法治理念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西源 舒永久
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治国方式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与方向,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特色。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为基本价值取向,以促进公平正义为基本内容。在治国方式现代化进程中力促公平正义,必须自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念为引导,走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道路,在强化制度的完善与正确执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切实解决各种非公平正义特别是收入分配问题、持续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不断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几方面下功夫。
[期刊] 改革
[作者]
丁元竹
一个时期以来,尤其是2010年以来,收入分配问题备受关注,探索更加公平的分配方式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礼红 刘焕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利益格局呈现出许多新变化,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扩大、人民内部矛盾上升等不和谐的社会问题,制约了现阶段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为此可以从调整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善民生、完善民主法治等方面构建社会利益新格局,为实现公平正义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钧跃
信用投放是信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但信用投放存在公平正义性问题。市场上的纯商业信用投放模式没能顾及弱势群体的利益,不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社会信用体系支撑的社会信用投放,本质是将守信记录经济价值化,也存在公平正义性问题。不当的信用投放模式会助长贫富差距拉大,固化社会阶层,拉大东西部地区和城乡经济差距,等等。解决非公平正义性信用投放问题,需要建立一套注重取得社会效益的、与商业化信用投放并行的公益性信用投放系统。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河 申来津
习近平公平正义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是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思想发展的最新成果。他强调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切实推进依法治国,从制度上保证社会公平正义;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公正执法,从组织上保证社会公平正义;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从技能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倡导合作共赢,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力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体现了鲜明的民本主义价值取向、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
习近平 公平正义 国家治理 价值取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经纬 吕莉媛
REDD+是国际社会达成共识的重要固碳减排机制。世界人民期盼REDD+机制能够科学、公平、正义地运行,人类的未来更加美好。但事实上REDD+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有违反公平正义的问题,深入分析其成因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从经济发展不均衡、价值判断差异大、REDD+制度建设不完善及其程序执行效率低等因素探讨了REDD+公平正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REDD+ 公平正义 价值判断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海明
主持人语:奔涌向前的数字化,预示文明图景的新发展。数字化具有的赋能效应——"数字赋能"推动、引发文明系统方方面面发生新变革、新调整,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各个领域的权益配置出现了新局面。为深入认识数字赋能的本质、属性与影响,检视数字赋能与权益配置的正义性,本期我们约请了相关学者就此发表看法,期待学界进一步的关注与探讨。
关键词:
权益配置 公平正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大建
本文的目的是对西方最主要的几种公平正义观念做一个简要而系统的梳理,以便为探讨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提供思想资源。为此目的,本文从公平正义的语义和问题、古希腊的公平正义观、近现代欧美的公平正义观、公平正义观的当代发展等方面对西方的公平正义思想做了考察。本文最后从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具体内容的调整程序和方法三个方面简述了西方公平正义思想中值得借鉴的思想资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经纬 吕莉媛
REDD+是国际社会达成共识的重要固碳减排机制。世界人民期盼REDD+机制能够科学、公平、正义地运行,人类的未来更加美好。但事实上REDD+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有违反公平正义的问题,深入分析其成因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从经济发展不均衡、价值判断差异大、REDD+制度建设不完善及其程序执行效率低等因素探讨了REDD+公平正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REDD+ 公平正义 价值判断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丽雅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发展中也积累了必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和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过程中,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实现了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转变,并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了周密的战略部署和大量卓有成效的实际工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阎德学 高勤
面对当今国际社会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公道和霸道之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合国内社会与国际社会公平正义,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公平正义思想、中国百年外交实践的公平正义观,提出以世界人民为主体的习近平国际公平正义观,积极倡导国际社会推动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国际规则平等,争取全球治理体系更加符合国际形势的变化需要,更加满足应对后疫情时代全球挑战的现实需要,更加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为增进各国政治互信、促进共同发展、引领全球治理、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