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65)
2023(15707)
2022(13651)
2021(12809)
2020(10681)
2019(24286)
2018(24127)
2017(46568)
2016(25341)
2015(28007)
2014(27800)
2013(27099)
2012(24496)
2011(22102)
2010(21893)
2009(20439)
2008(19667)
2007(17148)
2006(14859)
2005(13061)
作者
(70952)
(58989)
(58663)
(55806)
(37485)
(28289)
(26654)
(22950)
(22262)
(20983)
(20003)
(19846)
(18665)
(18408)
(18281)
(18028)
(17798)
(17497)
(16841)
(16675)
(14576)
(14489)
(14067)
(13436)
(13155)
(13113)
(13049)
(12967)
(11888)
(11541)
学科
(92192)
经济(92050)
管理(76241)
(70233)
(60162)
企业(60162)
方法(41833)
数学(35720)
数学方法(35259)
(28010)
(24845)
中国(24633)
(22108)
业经(22093)
(21425)
(17857)
财务(17782)
财务管理(17747)
地方(17197)
(16979)
贸易(16971)
企业财务(16847)
理论(16705)
(16523)
农业(16224)
(15884)
银行(15840)
技术(15528)
(15397)
(15331)
机构
大学(351168)
学院(349439)
管理(136917)
(135371)
经济(132368)
理学(118942)
理学院(117594)
研究(115839)
管理学(115515)
管理学院(114866)
中国(84805)
(73620)
科学(71914)
(65916)
(57693)
(54978)
研究所(52601)
财经(52522)
中心(52020)
业大(51905)
(50256)
(47740)
(46384)
北京(45976)
师范(45929)
农业(43171)
(42448)
经济学(41037)
(40824)
财经大学(39280)
基金
项目(242537)
科学(190811)
研究(178089)
基金(176036)
(153358)
国家(152117)
科学基金(130687)
社会(112016)
社会科(106055)
社会科学(106033)
(94628)
基金项目(93468)
自然(85053)
自然科(83048)
自然科学(83029)
教育(82250)
自然科学基金(81529)
(79789)
编号(72569)
资助(71639)
成果(59303)
重点(54262)
(53526)
(50891)
(50891)
课题(49937)
创新(47439)
(46987)
科研(46398)
教育部(46218)
期刊
(148542)
经济(148542)
研究(102996)
中国(65379)
学报(56447)
科学(51272)
(51062)
管理(50525)
(50376)
大学(42762)
教育(41010)
学学(40253)
农业(34762)
(29612)
金融(29612)
技术(28669)
财经(25525)
业经(24850)
经济研究(23714)
(21768)
问题(18825)
(17514)
图书(17323)
科技(16921)
理论(16726)
(16670)
现代(16295)
技术经济(15389)
实践(15320)
(15320)
共检索到504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岳卫  陈昊泽  
以“国民皆年金”为原则,日本国民年金制度的诞生,源于《日本宪法》形成基础性、全面性老后所得保障机制的要求。近年来日本国民年金制度以公平性为主线经历多次改革,扩展主体的全面性实现水平公平,改革年金的基础性推动分配正义,以财政的可持续性及配套改革作为国民年金水平公平、分配正义的支撑。数理上代际公平问题的背后,是日本国民年金制度的国民信赖性问题。因而,历次改革将该问题的解决,落脚在财政的可持续性上。基于日本经验,保障范围的全面性是实现公共养老金制度目标的基础,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项下更应关注水平公平、分配正义与财政可持续性的关联性,延迟退休背景下公共养老金需要实现灵活性改革,基础养老金制度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应在实现各自制度目标的基础上协同。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乐川  
"国民年金"作为日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近年来逐渐表现出制度的代际不公与应参保者的年金不信等问题,整个国民年金体系的安全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日本国民年金陷入困境,与日本经济社会环境变迁、政府决策改革的失误以及劳动者对养老保障制度需求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实践证明,以政府为主导的统包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不能完全应对新时期的养老需求和风险,针对个体需求与弹性化的制度设计才是未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出路。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乐川  
建立在国民年金制度基础之上的日本国民年金基金制度,是日本政府公共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结构改革的一种措施。尽管该制度相对于传统的公共养老制度而言,有着更多个人制度参与和财务选择的自由,但是在实践中,其始终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日本国民年金基金的困境成因,在于其制度设定不能同时有效满足多数日本国民对于公共和私人化养老保险体系的实际需求。对于日本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在"私有化"改革实践中的无效问题,我国在对应的制度改革中应有所警醒并努力规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桥  
基于人口跨省流动和省级统筹视角,分析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最优上解比例。研究发现:首先,中央调剂制度最优上解比例可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上解比例体现了养老保险基金跨省调剂公平性,另一部分上解比例则提高了养老保险基金整体可持续性;其次,按最优上解比例进行省际再分配养老保险基金既能保证调剂公平性又能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整体可持续性;再次,养老保险参保赡养率因人口老龄化而持续上升背景下,即使借助最优上解比例跨省调剂基金,2050年也仍会出现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庞大缺口;最后,如果实施推迟法定退休年龄制度并且按最优上解比例调剂基金,那么能有效缓解未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负担,因此现阶段迫切需要实施最优上解比例和推迟法定退休年龄相结合的制度改革。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辛欣  
颇具特色的日本国债制度与借鉴湖南省社会科学院辛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试图对日本的国债制度进行介绍,以期对我国国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所借鉴。一、日本国债的演进步履日本从1870年开始发行国债。为了筹集必需的建设资金,当时的日本政府分别在美国和日本国...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李丹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引入PDCA循环模型进行全流程管理,评价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对该馆围绕计划、目标开展的系列评价活动进行研究,分析其原则、内容及主要方法,从中总结出规律、特点,以期为国内图书馆评估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峨  
日本国税征收管理制度●王峨日本国税征管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纳税申报、税务调查、税务稽查、税务代理的征管模式。现就日本的征税法律依据的税务管理、纳税申报和税务宣传制度、税务调查制度、税务稽查制度、清理欠税制度、税理士制度等,简介如下:一、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金红莲  
自明治维新时期建立第一所近代意义的大学以来,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经历了"二战"前、"二战"后和法人化后3个制度发展阶段。从每个阶段的特点来看,"二战"前在惯例上确立了学部教授会自治;"二战"后在法律上确立了学部教授会自治;法人化后加强了校长权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赵春红  
采用一般均衡世代交叠模型,根据现行企业年金纳税递延制度,以无纳税递延经济体为基准,研究企业年金纳税递延对不同收入家庭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收入人群由于适用的工作期税率远高于退休期税率,企业年金纳税递延将同时提高其两期消费,大幅改善其福利水平;低收入人群由于其适用的工作期税率低于退休期税率,企业年金纳税递延反而会降低其退休期消费;中等收入人群的工作期税率和退休期税率相差无几,退休期消费差别不大。这反映出现行大一统的企业年金纳税递延政策在制度设计上有失公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元  蓝欣  
文章将日本职业资格制度以管理机构为单位进行了详细的特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职业资格制度与学历制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性质、所反映的属性都有所不同,既相互关联又有所侧重,有着不同的作用。在如何处理学历与资格关系问题上,应充分理解与认识两者间的本质区别与联系,视资格类型的不同区别对待,而不能简单划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梅  黄雯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了不同的养老保险体系,这些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方式和待遇办法都有明显差别,形成了城镇"双轨制"和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因此,不同人群享受到不同的养老保险再分配方式和结果。文章在考虑了各类人群不同的工资水平和工资增长率变化的基础上,假设不同报酬率、贴现率和缴费年限对参与不同社会养老保险人群的终生受益进行比较和测算。研究认为,由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设计,养老保险的再分配效应只局限于企业职工;农村居民没有激励去选择更高的缴费档次,养老金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丁建洋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日本国立大学形成了高层次科学创新能力。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15位科学家中有10位的研发工作是在国立大学完成。科研经费制度是制约大学科学创新能力形成极为重要的因素。研究日本国立大学财政制度的历史演化过程发现,财政制度的相对自治性、均等性、稳定性及重点性等价值取向是促进国立大学高层次科学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原因。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杜岩岩  
法人化改革后日本政府实施了以国立大学运营费交付金制度为核心的法人会计制度改革。本文在深入剖析运营费交付金制度实施背景的基础上,对运营费交付金制度框架和实施成效进行系统分析和阐述,认为这一制度设计和实施方式提升了日本国立大学自主经营能力和内部治理效益,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弼成  彭珊  
日本在20世纪末对国立大学实施了法人化改革。究其原因,首先是实现日本行政改革的总体目标;其次是使大学能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激烈竞争的需要;第三是让处于持续经济衰退的日本政府将一部分公共事业推向市场;第四是为了克服国立大学内部严重的平均主义,使大学恢复应有活力。国立大学实施法人化改革之后,在组织体制、人事制度、经费管理制度、评价制度等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日本推进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历程,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设计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艳华  
教育机会公平关系到个人的职业发展与社会的公平正义。本文通过构建教育公平性的指标体系,测量了当前我国总体教育机会与各个教育阶段教育机会的平等性,结果表明城乡之间与地区之间在教育经费的分配、师资配备等方面存在极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基于"效率优先"的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如城市倾向的教育投资体制、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制度与"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等。要保障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机会,需取消或改变当前存在的不合理的制度安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