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83)
- 2023(8143)
- 2022(6795)
- 2021(6049)
- 2020(4922)
- 2019(10728)
- 2018(10774)
- 2017(20357)
- 2016(10731)
- 2015(11720)
- 2014(11295)
- 2013(11137)
- 2012(10430)
- 2011(9552)
- 2010(9763)
- 2009(9164)
- 2008(8447)
- 2007(7738)
- 2006(7260)
- 2005(6797)
- 学科
- 济(66481)
- 经济(66430)
- 管理(29438)
- 业(24291)
- 方法(20046)
- 企(18019)
- 企业(18019)
- 数学(17824)
- 数学方法(17667)
- 地方(17209)
- 中国(16031)
- 农(14105)
- 地方经济(12433)
- 业经(11542)
- 学(11073)
- 财(10777)
- 农业(9735)
- 制(9441)
- 环境(8995)
- 贸(8427)
- 贸易(8419)
- 易(8070)
- 融(7866)
- 金融(7865)
- 经济学(7620)
- 发(7371)
- 银(7318)
- 银行(7309)
- 体(7223)
- 理论(7186)
- 机构
- 学院(152583)
- 大学(151038)
- 济(75993)
- 经济(74609)
- 管理(54975)
- 研究(54784)
- 理学(46237)
- 理学院(45747)
- 管理学(44966)
- 管理学院(44674)
- 中国(42321)
- 财(33604)
- 京(31050)
- 科学(29619)
- 所(27060)
- 财经(26019)
- 经济学(25471)
- 中心(24620)
- 研究所(23889)
- 江(23769)
- 经(23545)
- 经济学院(22489)
- 农(20062)
- 范(19958)
- 师范(19812)
- 北京(19775)
- 院(19231)
- 财经大学(18995)
- 州(18457)
- 业大(17859)
- 基金
- 项目(93942)
- 科学(74689)
- 研究(71947)
- 基金(68483)
- 家(58319)
- 国家(57862)
- 科学基金(49997)
- 社会(48750)
- 社会科(46294)
- 社会科学(46285)
- 省(36440)
- 基金项目(35034)
- 教育(32821)
- 划(29808)
- 编号(29172)
- 自然(29058)
- 自然科(28374)
- 自然科学(28369)
- 资助(28123)
- 自然科学基金(27853)
- 成果(23857)
- 发(21950)
- 重点(21106)
- 国家社会(20910)
- 部(20831)
- 课题(20376)
- 创(19116)
- 教育部(18620)
- 发展(18493)
- 人文(18446)
共检索到249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郭文龙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剑
在劳动保障行政管理工作中,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一直是困扰劳动保障部门的一个工作难点,因此问题导致劳动关系不稳定而引发的劳动争议在处理过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保华 于海红
我国对于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立法是从有利于劳动者的角度出发的。各地2000年之前的5年与2000年之后的5年比较,经济补偿金支付标准立法出现了不同的趋势。总体来说,以务实的态度进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立法,适当扩大其调整范围是各地相关立法的趋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静 葛莉
劳动者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金,补偿金额的标准如何,都由劳动法律法规所规定。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颁布的各种劳动法律法规对此规定不同,甚至有时相互矛盾, 使执法和司法部门在处理有关争议时感到适用法律法规的困难。完善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制度是健全劳动法律制度的迫切需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彩相 柴黎平 钱炼
依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应给予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金。对于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性质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较大的争议。劳动关系双方是否可以协商确定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数额?劳动者是否可以放弃部分求偿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特
劳动者在企业收购一家公司作为其子公司期间调到母公司的另一个子公司工作,其后因公司经营困难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在如何计发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问题上产生争议。劳动者在前一家子公司工作年限能否算作本企业工作年限是解决这一争议的关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聂辉
案情简介张某2010年2月底到某人力资源公司入职培训,5月,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至2012年4月30日止,岗位为电话营销,工作地点为某电信分局。2012年3月21日,某电信分局向人力资源公司发函,因张某严重违反单位管理制度,对通话时长弄虚作假,将其退回人力资源公司。3月25日,人力资源公司通知张某,因其严重违纪,劳动合同在4月30日到期后不再续签,终止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夏群佩 江学才
《中国劳动》2014年第12期刊登了《电子邮件能否视同书面劳动合同》一文(作者朱忠虎),笔者与该文持不同观点。笔者认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运用网络数据电文形式达成一致意见的电子邮件,应视为书面劳动合同。理由如下:从法律层面分析。《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电子签名法》第四条规定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忠虎
案情简介某电子信息研发公司(以下简称电子公司)2012年10月通过公司网站,向社会发布招聘计算机工程师信息。李某看到招聘信息后,即通过电子邮箱与该公司取得联系,咨询有关事项。某公司11月10日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回复李某岗位要求、用工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以及劳动条件等主要内容,并特别注明劳动报酬实行18万元年薪制,每月预发工资1万元,余额年底根据考核发放;社会保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程韵
从去年3月公开征求意见到今年6月29日正式通过,《劳动合同法》在这15个月中经受了从庙堂到乡野,从国内到国际的广泛关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苏高文
问:张某与公司订立的劳动合同于2012年11月30日到期,公司未通知张某终止劳动合同,但也没有与张某续订劳动合同,张某在原工作岗位继续工作,一年后的2013年12月,张某提出与公司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不同意。请问,张某主张权利会得到支持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