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3)
2023(12701)
2022(10602)
2021(9618)
2020(7805)
2019(17752)
2018(17491)
2017(32763)
2016(17890)
2015(20156)
2014(20292)
2013(19879)
2012(18938)
2011(17268)
2010(17902)
2009(16679)
2008(16707)
2007(15356)
2006(13901)
2005(12974)
作者
(51705)
(42961)
(42772)
(40394)
(27665)
(20470)
(19611)
(16493)
(16380)
(15498)
(14791)
(14593)
(14096)
(13808)
(13698)
(13158)
(12653)
(12452)
(12422)
(12369)
(11112)
(10546)
(10359)
(10037)
(9852)
(9656)
(9635)
(9598)
(8731)
(8592)
学科
(74583)
经济(74460)
管理(50991)
(47275)
(37611)
企业(37611)
中国(26300)
(22695)
地方(22474)
方法(21337)
业经(19597)
(19514)
(18956)
(16946)
金融(16944)
数学(16877)
数学方法(16654)
(16025)
银行(16000)
(15555)
农业(15024)
(14966)
贸易(14951)
(14474)
(14165)
(13097)
(12898)
环境(12742)
(11925)
技术(11765)
机构
大学(254130)
学院(253601)
(106214)
经济(103761)
研究(95643)
管理(91262)
理学(75545)
理学院(74549)
中国(74048)
管理学(73461)
管理学院(72939)
(56716)
科学(54514)
(53949)
(48445)
中心(43358)
研究所(43013)
(41933)
(40738)
财经(40121)
(36979)
北京(36944)
师范(36633)
(36153)
(34923)
(33459)
业大(33315)
经济学(32536)
农业(31199)
(29677)
基金
项目(158180)
科学(124250)
研究(122675)
基金(111518)
(96946)
国家(95670)
科学基金(80578)
社会(77730)
社会科(73507)
社会科学(73492)
(62298)
基金项目(57668)
教育(56298)
(52425)
编号(50588)
自然(47747)
自然科(46528)
自然科学(46517)
自然科学基金(45664)
资助(44938)
成果(44391)
(39746)
课题(37288)
重点(36458)
(35359)
(34344)
(32966)
发展(32485)
国家社会(32185)
(31930)
期刊
(134116)
经济(134116)
研究(86397)
中国(65035)
(41400)
(40072)
教育(37966)
管理(37841)
学报(36070)
科学(34356)
(31029)
金融(31029)
大学(28592)
农业(27167)
学学(26052)
技术(22633)
业经(22142)
经济研究(20372)
财经(20046)
问题(17505)
(17339)
国际(15410)
(15350)
图书(14632)
(14602)
世界(14287)
(13036)
论坛(13036)
现代(11943)
科技(11692)
共检索到425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琴  
世界各国争相规划、制定或实施国家资格框架制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保障社会公平和平等的实现。通过引入通用术语、认可先前学习、搭建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沟通衔接的框架,国家或地区资格框架提高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保障了学习者灵活的学习方式和个性化学习的开展。从国际范围来看,国家资格框架制度在建设中也遭遇一定的问题:框架使用的术语过于复杂;雇主参与的程度有限;拓展职业教育进入高等教育的通道可能与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发生冲突。要构建我国国家资格框架,需要分阶段构建融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资格框架;建立推进利益相关者达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田田  周微  
对俄罗斯、印度、南非、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国家资格框架建设进展进行分析,发现4国国家资格框架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值、资格认证以能力为本位、资格的获取倾向多元化、多举措保障资格的质量、终身教育为其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共性特征。借鉴其经验,我国要把建立国家资格框架作为教育基本制度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整合力量加快开发进程,以促进各种教育类型的互认互通,使资格证书体系基本接轨国际,并确保资格框架高质量的实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  黄晓玲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国家资格框架的建立和实施已成为世界趋势。梳理世界主要国家(地区)资格框架的基本内涵、发展历程、结构要素、支持条件和运行发展,对我国在建立国家资格框架中,确立资格框架发展的终身教育理念和基本追求、根据教育和社会现状准确定位和规划资格框架、科学设计实现特定目标的资格框架基本结构、协调资格框架制定和实施中多责任主体的关系、切实完善资格框架有效运行的各种支撑条件,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满足个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箫  
文章选取了欧盟共性参照式、澳大利亚多元整合式和日本逐层递升式的国家资格框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框架具有透明可比性、层级定位清晰、衔接多元贯通、体现终身教育的共性特征。我国国家资格框架开发要借鉴这些典型国家的有效经验,在框架的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上,遵循顶层开发要合理、框架导向要国际、统筹管理要协调、社会参与要广泛的原则,以有效整合职业教育的现有资源,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雪萍  郝人缘  
为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满足终身学习发展需要,欧洲国家借助欧洲框架计划大力发展国家资格框架。欧洲国家资格框架呈现出覆盖对象的全面性、指标体系的等级性、发挥功能的双重性和参与主体的多样性等特点。该框架的实施对教育机构改革、非正规教育发展、劳动力技能匹配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我国在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发展终身学习时应从颁布法律条例、成立专门机构、制定衔接标准以及重视教育投入和学习结果等方面借鉴欧洲国家的成功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青松  
南亚国家重视通过资历框架建设推动本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通过对南亚八个国家资历框架的发展模式、资历级别、能力标准、学分体系、政策立法和组织管理等维度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南亚国家资历框架既有本土特色,也有国际共性。与此同时,南亚国家已经开始探索区域资历框架建设,以此促进成员国的教育质量提升和认证评测机制匹配。基于南亚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经验,对我国资历框架建设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第一,秉持开放包容,加快我国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步伐;第二,聚焦本土特色,整合现有局部资历框架建设经验;第三,强调系统规划,构建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的完整体系;第四,开拓国际视野,积极探索与国际资历框架的对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忠  
1995年南非颁布了《南非资格署法》,目的是成立南非资格署和实施国家资格框架。南非国家资格框架的突出特点是建立了完善的标准制定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和资格管理信息系统。2009年南非颁布《国家资格框架法》,调整框架等级水平和部际分工,建立质量委员会。南非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国家资格框架,其经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启明  
当前,印度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NVEQF),并在哈里亚纳邦进行了试点实施。该框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设立国家职业标准,设计多重路径,实行"先前学习认定",广泛推动行业参与,开发学分框架,实施学分积累和转换,试图打通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就业市场之间的通道,这为我国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初庆东  常俊英  王殿君  
职业资格与学位学历、专业职称以及职业技能鉴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我国职业资格制度与个体职业发展脱节,职业资格标准设置不统一,职业资格政府主导的治理机制没有改变以及职业资格的国际互认进展缓慢。基于此,引入国家资历框架是完善职业资格制度的重要工具手段。澳大利亚、南非、英国分别是衔接型、变革型、改良型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代表,在国家资历框架建构中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在职业资格制度改革中,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加强职业资格制度的顶层设计,明确其功能定位;建构职业资格与学位学历、资历互认及等值机制,突出职业资格标准设计的职业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属性,分类建立不同资历衔接办法以及完善职业资格的质量监督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洁  
国家资格框架是一个国家建立在普通教育、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之间相互沟通和衔接的基本标准及制度体系,在沟通教育系统和劳动力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资格框架的建设总体上看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无论是在理论探索还是在实践方面,我国还处于学习探索和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推进新时代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要在国家资格框架建设工作中下功夫、求突破,特别要在完善框架、构建标准体系、实现技术、国际化和试点工作等方面拿出真招实策,包括逐步推进和完善国家资格框架,建立具有公信力的国家资格标准体系,构建资格框架技术平台,纵观国际、放眼未来,边试点、边完善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佳   王忠昌  
国家资格框架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议题,也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的重要制度保障。随着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外部发展日渐受阻、内部体系日渐完善以及国际合作日渐拓宽,菲律宾政府建立了菲律宾国家资格框架。其发展经历了探索阶段、完善阶段和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兼具独立性与衔接性、工业部门的参与、完善的保障体系、信息化管理和国际化发展等特点。借鉴菲律宾国家资格框架的经验,我国国家资格框架建设需进一步加快立法工作、建立管理机构、构建信息平台、整合探索经验以及重视国际对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匡瑛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中撰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梳理了英国和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的嬗变历程,剖析了其对高等职业教育向多层次发展的影响和内在关联,总结了其共性规律和发展趋势。英国国家资格框架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1.1997年首次建立五级国家资格框架(NQF),形成二级高职体系,实现了NVQ和GNVQ资格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雪萍  李默妍  
为提高证书等级划分的科学性、实现与欧洲资历框架的完全对接、培养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人才,法国在2019年建立了新的国家资历框架。法国国家资历框架涵盖各级各类证书,与先前经验认证制度紧密相关,由法国能力署统一管理,其基本架构包括证书的涵盖范围、证书的等级划分与衔接、对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的认证以及对证书的管理。法国国家资历框架具有彰显证书整合功能、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吸收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等特征。法国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的经验对我国构建国家资历框架不乏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炳雄  
在欧洲教育一体化和终身学习的推动下,欧盟启动欧洲资历框架建设。欧洲资历框架以资历和培训经历互认以及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为制度支持,意在为各国建立一个可供参考的统一的终身学习资历框架,从而推动跨国界、跨机构学习。欧洲资历框架建设过程中框架设计强调统一和畅通,组织实施中政府部门、院校和企业界的协商机制及经费与立法保障等诸多方面对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设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思玉  
欧洲终身学习资格框架是全球最成熟和先进的区域资格框架之一,2017年欧洲理事会对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提出建议,对该框架的内容、与国家资格框架的衔接标准和程序以及质量保证原则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修订,欧洲终身学习资格框架与国家资格框架建设进入了新阶段。欧洲范围内的国家资格框架已增加至43个,大多数为综合性框架,且涵盖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授予的资格,国际资格也陆续纳入国家资格框架。全面分析欧洲资格框架修订的主要内容以及欧洲各国资格框架建设的新进展,深入进行欧洲各国资格框架的比较研究,可以为我国国家资历框架构建和职业教育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