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8)
- 2023(11614)
- 2022(10038)
- 2021(9260)
- 2020(7830)
- 2019(18627)
- 2018(18599)
- 2017(35643)
- 2016(19589)
- 2015(22510)
- 2014(22762)
- 2013(22697)
- 2012(21439)
- 2011(19655)
- 2010(20372)
- 2009(18898)
- 2008(18857)
- 2007(17302)
- 2006(15235)
- 2005(13946)
- 学科
- 济(91508)
- 经济(91429)
- 业(52152)
- 管理(51910)
- 企(40870)
- 企业(40870)
- 方法(39646)
- 数学(35041)
- 数学方法(34445)
- 中国(26017)
- 农(25181)
- 地方(23969)
- 业经(19516)
- 财(18476)
- 学(17918)
- 农业(16900)
- 贸(16594)
- 贸易(16577)
- 易(15989)
- 制(15251)
- 理论(14239)
- 银(14238)
- 银行(14209)
- 融(13887)
- 金融(13885)
- 行(13705)
- 和(13678)
- 地方经济(13140)
- 环境(13050)
- 发(12890)
- 机构
- 学院(289675)
- 大学(286516)
- 济(118596)
- 经济(115971)
- 管理(108767)
- 研究(101393)
- 理学(92712)
- 理学院(91601)
- 管理学(89643)
- 管理学院(89105)
- 中国(76650)
- 科学(63737)
- 京(62357)
- 所(53247)
- 财(52879)
- 农(52598)
- 研究所(48184)
- 中心(46491)
- 江(45788)
- 业大(44100)
- 农业(41264)
- 财经(41234)
- 北京(40076)
- 范(39782)
- 师范(39367)
- 经(37105)
- 州(36872)
- 院(35925)
- 经济学(35814)
- 技术(32607)
- 基金
- 项目(185742)
- 科学(144773)
- 研究(135154)
- 基金(130996)
- 家(114424)
- 国家(113428)
- 科学基金(96135)
- 社会(83127)
- 社会科(78744)
- 社会科学(78720)
- 省(75572)
- 基金项目(68465)
- 教育(63536)
- 划(63283)
- 自然(62241)
- 自然科(60805)
- 自然科学(60790)
- 自然科学基金(59645)
- 编号(56326)
- 资助(55573)
- 成果(46206)
- 发(44973)
- 重点(42503)
- 部(40344)
- 课题(40307)
- 创(38496)
- 创新(35929)
- 发展(35705)
- 科研(35441)
- 展(35120)
共检索到442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忠阳 钟美瑞 黄健柏
实验经济学发现可控博弈实验均衡与标准子博弈精炼均衡预言相违背,实验经济学家把违背归结为参与者行为对"自私自利假设"的系统偏离,因此提出了诸如非公平规避、基于公平意图的互惠等非自私自利的公平偏好模型来解释这种系统偏离。对这些问题的厘清有利于公平偏好统一分析框架构建、拓展其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激励契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公平偏好 互惠偏好 准最大最小化偏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玉洁 王平心
利他行为对自利人性假设的挑战,要求经济学必须把偏好进行内生化处理。笔者首先构建了一个利他偏好内生模型,使得人类行为统一于效用最大化模式并具有了内在一致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然后对利他偏好内生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笔者认为,与利己行为不同,行为主体不是从利他行为后果而是从利他行为本身获得效用;通过整体间的生存适应性补偿机制,利他者不仅可以战胜利己者得以存在和持续,而且利他惩罚行为还为人类走出囚徒困境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
利他行为 效用 偏好内生 利他惩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红红
在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需求变幻莫测的市场中,一系列以情感为核心的品牌营销竞争策略优势突显。消费者需求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消费动机直接受情感因素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基于情感偏好的消费选择模型来研究情感对消费行为的作用机理问题。研究发现:满足消费者物质利益需求的物质品牌无法延伸,而情感品牌能够延伸;在物质利益相同条件下,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来源于情感系数的大小。
关键词:
情感利益 物质利益 偏好 消费选择模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伟宜 顾自安
在对部分省份高校学生家庭所处社会阶层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科类角度入手,文章描述了特定阶层子女对特定科类的偏好指数分布,并构建偏好模型对此做了分析。结论表明,缩小各阶层子女在不同科类中的机会差异,必须以收敛各阶层的收入差距为前提。同时,高等教育相关政策亦应做出相应调整以便为各阶层子女提供更为平等的入学机会。
关键词:
阶层 科类 偏好 机会差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晓峰 程琳 蒋海玲
[目的/意义]微政务信息公开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源泉,从公平偏好角度进行分析,不仅顺应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有助于推动微政务信息公开顺利开展。[方法/过程]通过量化上下级政府微政务信息公开收益,文章构建了微政务信息公开的动力模型,并基于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条件,讨论了公平偏好程度、参考依赖因子、固定成本、风险规避度、代理成本等动力因素与微政务信息公开之间复杂的作用关系。进而,以《人民日报》2016年排名前10的政务微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信息对称条件下,构建动力模型取决于参考依赖因子、固定成本和下级政府的公平偏好系数;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构建动力模型取决于下级政府风险规避度和代理成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波
最近很多关于跨国投资行为决定的实证研究结果都明显支持一个结论,即FDI偏好水平流动远胜于垂直流动。然而这些研究大都使用了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的相关资料,其结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FDI在中国或其他类似的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行为偏好及其决定因素,对这些国家制定正确的招商引资战略,针对不同类型的外国直接投资活动采取不同的政策,合理利用外资促进经济高质量地增长都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艳芳 张祎
文章基于实验经济学揭示的公平心理偏好,构建了公平偏好效用化的社会函数,并将社会心理效用函数融入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补偿博弈模型中,试图解决城镇化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土地补偿定价问题。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唐俊
在博弈理论框架下,运用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理论方法建立互惠行为偏好函数,探讨互惠利他行为相互作用规律。在所提出的互惠行为偏好中,参与人的互惠行为偏好不仅依赖于自己行为所表示的善意或恶意,还依赖于其他参与人行为所表示的善意或恶意。该模型描述的心理和推理过程克服了已有社会偏好函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用于经典博弈的分析。
关键词:
社会偏好 互惠行为 博弈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董志强
当代行为经济学已经确认人类存在公平心理偏好,但并未回答它从何而来。本文提出一个演化解释:人类公平偏好的根源可能在于人类早期的进化过程。通过一个演化博弈模型和随机演化仿真模型表明:(1)在一个完全封闭的族群中,公平偏好的单态社会是随机稳定的演化均衡,非公平偏好的双态社会也是演化稳定的但并非随机稳定的;(2)若同时考虑族群之间的竞争,则公平偏好的单态社会将是唯一的演化稳定均衡。其原因在于,合作机会多少与合作利益大小是此消彼长的,公平行为最能够平衡合作机会与合作利益对生存竞争的影响,从而成为个体—族群两个层面的生存竞争中最具适存性优势的行为模式。人类的公平偏好,可能源于本能性的公平行为在人类早期进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陶良彦 刘思峰 方志耕 胡骞
针对决策者偏好信息随未来潜在发展情景变化的情况,构建了偏好情景应变式冲突分析模型。首先利用情景分析技术生成了影响冲突分析的若干潜在情景,不同潜在情景下的冲突子系统共同构成偏好情景应变式冲突系统。进而将所有潜在情景下冲突子系统稳定的交集定义为情景应变式冲突模型的全局稳定。由于全局稳定条件较为苛刻,交集可能为空集,进一步从集结不同情景下偏好信息角度定义了偏好集结型稳定。具体方法是依据策略优先权法对状态打分,接着利用决策者对不同情景的重视程度集结打分值,获得集结的偏好信息,并定义相应的稳定。最后以某大型客机立项论证阶段研制周期冲突决策为例比较了这两种稳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捷 李永壮
准确把掌握细分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和选择偏好是企业获取较好市场回报的关键。本文以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数据信息为基础,针对消费者个体特征方面的多个因素变量,运用离散选择模型,研究对液态奶制品的某个特征因素作为首选因素的影响分析。同时,针对消费者某一特征因素对液态奶的多个特征因素的选择偏好的影响,给出了基于Logit模型和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和合理解释。通过对液体奶制品消费者的个体特征和选择液态奶的某一特定因素为首选因素的关系分析,以及顾客选择偏好方面的探讨,为我国液态奶制品供应链在目标市场的选择方面提供了一些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晓兰 汪贤裕
基本公平偏好模型虽然能较好地解释现实中存在的"投桃报李"等互惠互利现象,但却忽略了这样一个基础问题:这种"公平"比较的基点本身是否满足"公平性"。文章通过对基本公平偏好模型的修正,构建了双因子收入公平偏好模型,从而弥补和修正了原有模型中存在的基础假设缺失的难题。由双因子模型可得结论:双因子呈反向变化关系;双因子放大了净收入变化所带来的效用改变程度。其研究的意义在于:双因子模型能够解释基本公平偏好所不能解释的一些激励问题;定量说明了交易中委托方应当如何根据代理方双因子的特征(而非仅依据公平偏好单因子),提供合理收益分配方案,以促进合作成功。
关键词:
公平偏好 委托代理 FS模型 双因子模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董志强 魏下海 李伟成
"公平偏好演化起源"模型预设了19种要价类型,因而其中的公平偏好社会并非自然"演化"而来;同时,该模型一定程度上依赖群体选择理论。本文对其仿真模型做出重要改进,允许各要价类型在[0,1]区间上连续分布,且完全不考虑群体竞争,因而公平偏好主导整个社会将是在[0,1]区间遍历演化的结果,是真正自然"演化"而来的,无须依赖群体选择。运用不同参数进行上百次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最终的演化稳定均衡是公平偏好主导整个社会。原因在于,相对公平的要价最能实现合作机会多寡和合作利益大小的平衡,从而最具适存性。上述结果对"公平演化起源"思想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光兴
近年来的一系列博弈实验一致显示出人们具有公平偏好。现有描述公平偏好的理论模型要么强调收益分配公平、要么强调行为动机公平、要么强调收益分配和行为动机的综合公平。相比之下,基于收益分配公平的理论模型在假设的真实性和模型的可操作性之间取得了较好权衡,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公平偏好能够解释许多纯粹自利偏好不能解释的经济现象。结合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和价值观念,建立符合我国文化和经济条件的理论模型,分析公平偏好在我国人文社会环境中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对促进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和解决经济改革深层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公平偏好 博弈实验 理论模型 文献综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晓兰 汪贤裕
基本公平偏好模型虽然能较好地解释现实中存在的"投桃报李"等互惠互利现象,但却忽略了这样一个基础问题:这种"公平"比较的基点本身是否满足"公平性"。文章通过对基本公平偏好模型的修正,构建了双因子收入公平偏好模型,从而弥补和修正了原有模型中存在的基础假设缺失的难题。由双因子模型可得结论:双因子呈反向变化关系;双因子放大了净收入变化所带来的效用改变程度。其研究的意义在于:双因子模型能够解释基本公平偏好所不能解释的一些激励问题;定量说明了交易中委托方应当如何根据代理方双因子的特征(而非仅依据公平偏好单因子),提供
关键词:
公平偏好 委托代理 FS模型 双因子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