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88)
- 2023(4437)
- 2022(3698)
- 2021(3707)
- 2020(3015)
- 2019(6877)
- 2018(7083)
- 2017(12853)
- 2016(7534)
- 2015(8648)
- 2014(9017)
- 2013(8483)
- 2012(8081)
- 2011(7203)
- 2010(7499)
- 2009(6918)
- 2008(7192)
- 2007(6986)
- 2006(6231)
- 2005(5735)
- 学科
- 济(26183)
- 经济(26138)
- 管理(22971)
- 业(20982)
- 企(16899)
- 企业(16899)
- 方法(11101)
- 农(9336)
- 中国(9304)
- 数学(8912)
- 数学方法(8711)
- 财(8066)
- 理论(6944)
- 学(6603)
- 制(6531)
- 农业(6257)
- 业经(5999)
- 教育(5649)
- 劳(5631)
- 劳动(5614)
- 贸(5241)
- 贸易(5235)
- 教学(5203)
- 务(5145)
- 财务(5126)
- 易(5109)
- 财务管理(5098)
- 银(4780)
- 企业财务(4765)
- 银行(4765)
- 机构
- 学院(106486)
- 大学(105558)
- 济(37849)
- 管理(36785)
- 经济(36728)
- 研究(33155)
- 理学(30753)
- 理学院(30352)
- 管理学(29493)
- 管理学院(29309)
- 中国(27151)
- 京(23058)
- 科学(21066)
- 财(20112)
- 江(18489)
- 所(17471)
- 农(17358)
- 中心(16259)
- 范(15460)
- 财经(15335)
- 师范(15280)
- 研究所(15245)
- 州(14927)
- 业大(14808)
- 北京(14669)
- 经(13755)
- 技术(13529)
- 农业(13506)
- 省(12602)
- 师范大学(11900)
- 基金
- 项目(61538)
- 科学(47373)
- 研究(46011)
- 基金(42830)
- 家(36802)
- 国家(36385)
- 科学基金(31072)
- 社会(27399)
- 社会科(25622)
- 社会科学(25616)
- 省(24734)
- 教育(23383)
- 基金项目(21989)
- 编号(20432)
- 划(20287)
- 自然(20249)
- 自然科(19838)
- 自然科学(19834)
- 自然科学基金(19467)
- 资助(18827)
- 成果(18040)
- 课题(14593)
- 重点(13754)
- 部(13358)
- 大学(12410)
- 项目编号(12382)
- 性(12307)
- 年(12237)
- 创(12152)
- 发(11996)
共检索到174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宪
劳动契约是典型的不完全契约,一般认为自利的工人仅仅只会做出最低程度的努力水平,而近年来的实验与行为经济学发现工人的选择并不完全符合自利的假设,工人的努力程度还会受到其公平偏好的影响,由于工人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获利状况,故企业在制定工资水平时应该考虑工人对公平的诉求。
关键词:
公平工资 不完全契约 利润 激励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攀艺 尹君
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传统经济学以"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不能作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本文将建立在行为经济学基础上的公平偏好引入劳动关系,并研究其如何影响劳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的公平偏好可以显著提高其与企业之间心理契约的稳定性,进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并通过经验性分析揭示了公平偏好改善劳动关系的微观传导机理,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理论借鉴,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
公平偏好 心理契约 和谐劳动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袁卓群 秦海英 杨汇潮
本文通过实施一个不完全缔约环境下的市场交易实验,研究了公平偏好和多重参照点效应对缔约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缔约人的行为同时受到自利偏好和利他偏好的双重影响,而且自利偏好的强度高于利他偏好;(2)缔约人依据多重参照点对自己的权利状态做出判断,禀赋、愿景和社会比较因素对缔约人的权利参照点水平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愿景是三个参照点中影响力最强的参照点;(3)能够影响缔约人行为的多个参照点之间也会对彼此的作用产生影响,具体来说,契约参照点与禀赋参照点之间存在替代效应,而契约参照点与愿景参照点之间存在互补效应;(4)缔约人对契约的自愿接受程度越高,契约参照点对缔约人行为的影响越显著。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 公平偏好 多重参照点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彭移风 宋学锋
劳动合同是员工与企业双方利益关系的基本准则,心理契约则是双方精神上的依恋与融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郑君君 许明嫄
在风险融资市场中,由于风险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问题不可避免。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规避这一问题。考虑到现实中风险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都是有限理性的个体,结合行为经济学和委托代理理论,针对具有公平心理偏好的风险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构建一种新的支付模式,通过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为风险投资者建立合理的支付契约提供依据。
关键词:
激励机制模型 公平心理偏好 风险投资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覃燕红 尹亚仙 魏光兴
引入公平偏好,构建了供应商与零售商进行Stackelberg博弈的回购契约模型,采用逆向归纳法分析了批发价的制定、回购契约的协调性以及供应链成员的公平偏好行为对批发价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否考虑公平偏好,回购契约都不能实现供应链协调且公平偏好行为不会影响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此外,供应商提供的批发价随着零售商公平偏好系数的增加而降低,但随供应商公平偏好的增加而升高。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郑文智 陈金龙 胡三嫚
以劳资互信和相互投资型劳动关系对组织绩效的积极作用为背景,以中国民营企业中的劳资关系为例,基于中国情境设计相应的测量量表,通过对中国28个省754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借助SPSS和LISREL统计软件,研究劳动契约、员工参与、纵向信任与劳资相互投入的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契约对员工的超额付出有积极作用,员工参与对企业的额外投入有积极作用。加入纵向信任后,劳动契约对认知信任、员工参与对情感信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纵向信任在劳动契约、员工参与与相互投资型劳动关系之间具有部分的中介作用。因此,实现相互投资型劳动关系需要外部社会保障系统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双管齐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慧文
对劳资契约剩余占有的不均是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水平较低的重要表现。不完全劳资契约条件下,对剩余权利的占有带来剩余收益。劳动者获取契约剩余收益的多寡取决于占有剩余权利的多少,而剩余权利的配置取决于劳资双方谈判能力的高低。既定的劳动供求关系下,劳资双方谈判能力的高低主要受制于一定的制度环境,它和制度偏好成正比。本文主要从制度偏好对谈判能力和劳资契约剩余分配的作用机制入手,阐明我国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较低、契约剩余份额较少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水平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严玲 赵黎明
公共项目的本质是一组利益相关者围绕公共需求,共享项目资源而缔结的长期性契约。公共项目契约与市场契约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项目契约是通过要素市场而形成的,但是项目契约与市场契约相比,不是依赖于社会分工和各利益主体的比较优势,而是依赖于形成项目契约的项目团队之间合作生产带来的效益和产生的财富。回答了公共项目的本质以及项目与市场的边界,就使项目具有了可分析性,奠定了项目治理理论的基石。文中最后指出了基于公共项目治理理论的代建绩效改善途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丁晓安
在经济社会领域,公平与效率总是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特定的关系束,这种关系束的相互性决定了公平与效率的相互性。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理念里,公平是一种以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为依托,以实现特定的目标为结果的游戏规则,这种游戏规则决定了游戏的均衡解——效率;效率是在由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合意规则之下以实现特定目标为结果的游戏的可能均衡解。契约理性所体现的是,当事人在意见一致所约定的游戏规则之下达成以实现特定目标为结果的有约束力并可强制执行协议的过程,这一过程将当事人意见一致所约定的游戏规则和规则之下可以实现的特定目标融入到了一个统一的框架:公平与效率都是基于"经济人"理性及理性预期下的契约...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契约理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小芳
由于我国社会习俗、文化、价值观等非正式约束与正式约束的不匹配,导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些非正式约束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关系经济降低了正式劳动合约的作用;集体主义制约了正式契约关系的拓展;等级制不利于建立平等的劳动契约关系;人治不利于劳动契约按法律的手段有效实施。正式制度只有在与非正式制度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我国劳动关系契约化中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不相适应会带来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它将影响我国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进程;影响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及其效果;它使劳动合同的作用难以发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沈永建 范从来 陈冬华 刘俊
《劳动合同法》是否提高了企业劳动力成本,一直存有争议。本文以2001—2013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劳动力成本总量和结构两个层面研究了《劳动合同法》对微观企业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影响。《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企业劳动力成本已经处于快速上涨期,本文没有发现足够的证据表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改变了微观企业劳动力成本总量的上涨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五险一金比例的增加对劳动力成本总量上升具有增量影响,但这可能并不是《劳动合同法》造成的,而更可能是由《社会保险法》及《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所致,《劳动合同法》强化的是对上述两项法规的执行。但是,由《劳动合同法》实施带来的职工维权环境的改善以及地方政府对企业执行《劳动合同法》不同程度的干预,导致企业五险一金比重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分样本看,《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总量和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正处于争议中的《劳动合同法》是否提高企业劳动力成本提供了实证证据,对以"三去一降一补"为基本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实证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沈永建 范从来 陈冬华 刘俊
《劳动合同法》是否提高了企业劳动力成本,一直存有争议。本文以2001—2013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劳动力成本总量和结构两个层面研究了《劳动合同法》对微观企业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影响。《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企业劳动力成本已经处于快速上涨期,本文没有发现足够的证据表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改变了微观企业劳动力成本总量的上涨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五险一金比例的增加对劳动力成本总量上升具有增量影响,但这可能并不是《劳动合同法》造成的,而更可能是由《社会保险法》及《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所致,《劳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邹碧海 张宝生 游静
基于公平心理客观上对协同主体决策过程的影响,引入F-S公平心理模型,构建了信息系统集成知识创新决策模型。得到结论:对于具有公平偏好心理的原系统服务商而言,其努力水平受嫉妒心理的影响,且随着嫉妒心理程度的提升而降低,道德风险随着努力水平的降低而增大;当原系统服务商付出最优努力水平时,它能有效规避道德风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强 魏光兴
在市场需求是非线性随机且受零售商努力因素影响的一般情形下,引入通常被忽略了的渠道成员的公平偏好心理特征,研究设计能够协调双渠道供应链的包含努力成本分担参数的改进回购契约。结果表明:即使考虑渠道成员的公平偏好心理特征之后,只要参数取值恰当,改进回购契约就能够协调双渠道供应链。通过数值算例进一步分析了在协调双渠道供应链的改进回购契约下公平偏好对渠道成员利润或效用的影响,发现公平偏好会使零售商遭受负效用且公平偏好强度越大负效用也越大,从而使零售商在供应链整体利润分配中占据更大的份额,即零售商利润随公平偏好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制造商利润随公平偏好强度的增大而减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