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3)
- 2023(16130)
- 2022(13741)
- 2021(12795)
- 2020(10914)
- 2019(24967)
- 2018(24691)
- 2017(48392)
- 2016(25795)
- 2015(28808)
- 2014(28425)
- 2013(27965)
- 2012(25305)
- 2011(22366)
- 2010(22022)
- 2009(20385)
- 2008(20058)
- 2007(17508)
- 2006(15109)
- 2005(13217)
- 学科
- 济(106239)
- 经济(106114)
- 业(99744)
- 管理(88318)
- 企(87885)
- 企业(87885)
- 方法(52668)
- 数学(43242)
- 数学方法(42703)
- 财(33085)
- 农(32297)
- 业经(31773)
- 中国(25861)
- 务(24429)
- 财务(24360)
- 财务管理(24323)
- 企业财务(23084)
- 农业(22715)
- 制(20819)
- 技术(20657)
- 理论(19814)
- 和(18848)
- 地方(18375)
- 学(18179)
- 贸(18028)
- 贸易(18020)
- 划(17557)
- 易(17513)
- 策(16893)
- 银(16075)
- 机构
- 学院(363885)
- 大学(361152)
- 管理(154299)
- 济(147613)
- 经济(144685)
- 理学(133898)
- 理学院(132608)
- 管理学(130479)
- 管理学院(129810)
- 研究(109671)
- 中国(87107)
- 京(75259)
- 财(69351)
- 科学(67044)
- 农(57306)
- 财经(56234)
- 业大(53555)
- 所(52582)
- 江(52333)
- 中心(51455)
- 经(51368)
- 研究所(47805)
- 北京(46646)
- 农业(44912)
- 经济学(43929)
- 范(43440)
- 师范(43047)
- 州(42256)
- 财经大学(42102)
- 商学(41304)
- 基金
- 项目(251160)
- 科学(199775)
- 基金(185001)
- 研究(184326)
- 家(159298)
- 国家(157927)
- 科学基金(139063)
- 社会(117684)
- 社会科(111622)
- 社会科学(111594)
- 基金项目(98565)
- 省(98045)
- 自然(91477)
- 自然科(89454)
- 自然科学(89435)
- 自然科学基金(87846)
- 教育(84112)
- 划(81126)
- 资助(76104)
- 编号(74824)
- 成果(58110)
- 部(55533)
- 重点(54826)
- 创(54166)
- 发(52487)
- 创新(49997)
- 课题(49648)
- 国家社会(48336)
- 教育部(48239)
- 科研(48207)
- 期刊
- 济(158119)
- 经济(158119)
- 研究(104277)
- 中国(61749)
- 管理(59440)
- 财(55540)
- 农(52238)
- 学报(51876)
- 科学(50017)
- 大学(40809)
- 学学(38864)
- 农业(36460)
- 技术(33598)
- 教育(32865)
- 融(32659)
- 金融(32659)
- 业经(28282)
- 财经(27330)
- 经济研究(24272)
- 经(23335)
- 业(20661)
- 问题(20498)
- 技术经济(19825)
- 现代(17726)
- 理论(17435)
- 财会(17429)
- 科技(17145)
- 商业(16781)
- 版(16060)
- 统计(15901)
共检索到517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心毅 蒲勇健 张东风
传统激励理论依据代理人为理性人的假设前提,不能很好地解决保险代理的薪酬激励问题。行为经济学研究认为行为人并非纯自利的,在考虑自身物质收益的同时还会关注收入的公平性。基于行为经济学中的公平偏好观点,构建考虑物质效用和动机公平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保险代理人存在公平偏好时的激励机制。结果表明公平偏好会改变激励契约结构形式和激励效率,"互惠"是解决代理人道德风险、促进保险市场健康发展的有利途径。
关键词:
公平偏好 委托-代理模型 激励契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秦华 张好雨 柳瑞禹
在高管薪酬水平过高、企业内部薪酬差距过大的背景下,从纵向公平偏好的视角研究了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和薪酬激励机制,假设员工是具有嫉妒和自豪两种纵向公平偏好的风险规避者,设计了代理人具有纵向公平偏好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如下结论:当总经理的预期净收入高于员工时,其期望效用随着员工纵向公平偏好强度的提高而减小;当总经理的预期净收入低于员工时,其期望效用随着员工纵向公平偏好强度的提高而增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再胜 王玉
转型期,政府主管部门为何要对国企高管薪酬进行严格的管制?文章建立了一个包含政府主管部门公平偏好的薪酬激励模型,强调薪酬管制内生于政府对社会公平问题的关注和转型期国企高管身份的模糊性。出于对国企初次收入分配的公平偏好,政府主管部门对国企高管薪酬有进行管制的冲动或倾向;而转型期国企高管的身份模糊性,直接导致其保留收入的不确定性,进而为政府主管部门实施薪酬管制提供了现实条件。
关键词:
薪酬管制 公平偏好 身份模糊 保留收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邱艾超
金融高管在多任务委托代理的行为本质是股东和监管机构作为任务的委托人,向高管提供的激励程度差异性的体现。文章采用H&M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利用2018—2019年中国股份制保险公司的调研数据,创新性地加入考核难度因素,考察了高管在经营绩效和合规性治理两项任务背后的激励动机。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受经营绩效的影响呈现“放大效应”;提高合规性治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超额薪酬,且国有企业在薪酬控制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考核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提升合规性治理水平,容易形成“制度落差”,进而会降低高管的基本薪酬。文章的研究结论有助于金融机构厘清薪酬激励效果的作用路径和完善合规方式,有助于为监管部门优化考核方式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邱艾超
金融高管在多任务委托代理的行为本质是股东和监管机构作为任务的委托人,向高管提供的激励程度差异性的体现。文章采用H&M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利用2018—2019年中国股份制保险公司的调研数据,创新性地加入考核难度因素,考察了高管在经营绩效和合规性治理两项任务背后的激励动机。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受经营绩效的影响呈现“放大效应”;提高合规性治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超额薪酬,且国有企业在薪酬控制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考核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提升合规性治理水平,容易形成“制度落差”,进而会降低高管的基本薪酬。文章的研究结论有助于金融机构厘清薪酬激励效果的作用路径和完善合规方式,有助于为监管部门优化考核方式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期刊] 预测
[作者]
蒲勇健 郭心毅 陈斌
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在许多情况下与现实不符,行为人并非单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还会关注收益的公平性。本文研究引入行为经济学中行为人具有公平偏好的研究结论,运用心理规律弱化理性假设,改进并构建新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代理人关注物质效用和公平分配情况下的最优激励契约和激励效率。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公平偏好会改变最优契约的报酬结构形式,影响激励的效率;在公平条件下建立的新互惠契约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并且是激励、保险、公平三者之间相互平衡的契约。
关键词:
激励机制 委托—代理 公平偏好 契约理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祁怀锦 邹燕
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是社会公平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重新定义和区分了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概念,并基于相对分位数计量方法对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激励效应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高管薪酬分配总体服从右偏分布,分配总体上不公平;分配的公平性趋势逐年恶化;分配不公平的公司集中度加强;相对于普通员工薪酬,高管薪酬的市场定价相对更公平;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显著影响企业业绩,且存在区间效应,从而导致了公平分配的机会成本。本文为评价高管薪酬分配的外部公平性和估算公平分配的机会成本提供了计量参考。
关键词:
高管薪酬 外部公平性 激励效应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志强 石本仁 石水平
传统经济学理论建立在自利的人性假设之上,但事实上在许多情形下,公平意识会影响人的行为。以薪酬激励合约为中介,构建不同产权基础的公司与不同经理人员特质的内生配置模型,把不公平厌恶偏好的异质性纳入到配置模型中,以310位企业经理人员作为实验对象,通过一组独裁者博弈实验和两组策略博弈实验共9 014次分配决策,检验被试几种主要类型的社会偏好,从中甄别出经理人员不公平厌恶偏好的相对强度,结合调查问卷的数据证实经理人员不公平厌恶偏好、努力水平、公司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之间由薪酬激励契约联结起来的内生配置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不同公平性偏好的行为人对于等额的薪酬不公平的反应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合约的履行效果...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文生 张艳
金融危机爆发后,长期以来备受争议的高管薪酬问题再次被推倒了风口浪尖上。美国、欧盟相继出台"限薪令"限制金融高管薪酬。我国保险公司同样存在高管薪酬过高,机制不合理等问题。从2007年开始,我国相关机构就已开始制定指导保险公司高管薪酬发放的指导意见和规定,危机发生后,更是加大了对保险公司高管薪酬机制的管理力度。但对于如何建立保险公司高管长效的薪酬激励和约束机制,尤其是在后危机时期,仍需借鉴国际经验,从多方面做出改进,从而建立保险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晓琴 李秉祥 陶瑞
文章以风险偏好和公平偏好为基础,通过考虑代理人的短期业绩和长期业绩构建代理人激励模型,揭示公平偏好及风险偏好心理作用下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分析企业最优剩余分享比例。结果表明:代理人公平偏好程度以及委托人与代理人风险偏好程度都会对代理人的努力程度以及剩余分享比例带来重要的影响,并且长短期激励薪酬分配比例不同,代理人的努力程度不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晓琴 李秉祥 陶瑞
文章以风险偏好和公平偏好为基础,通过考虑代理人的短期业绩和长期业绩构建代理人激励模型,揭示公平偏好及风险偏好心理作用下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分析企业最优剩余分享比例。结果表明:代理人公平偏好程度以及委托人与代理人风险偏好程度都会对代理人的努力程度以及剩余分享比例带来重要的影响,并且长短期激励薪酬分配比例不同,代理人的努力程度不同。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魏光兴 张舒
用行为博弈论方法建立同时考虑工作能力差异和公平偏好强度差异的团队模型,在风险规避条件下分析均衡努力和产出,并比较公平偏好和自利偏好情形的差异。研究发现,公平偏好会降低高能力者的努力水平同时会提高低能力者的努力水平,当员工能力大小比值大于其公平偏好强度比值的倒数时公平偏好能够帕累托改进团队生产,而风险规避一定会降低员工努力水平和团队产出。因此,使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公平偏好都存在差异有利于提高团队绩效,应该搭档选择公平偏好强度小的高能力者和公平偏好强度大的低能力者,同时尽量选择风险规避度较弱者,组建工作团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曹均华 邢炜 俞自由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潘蓉
公平偏好普遍存在,在风险投资中若风险企业家受公平偏好影响,将会对其行为产生较大影响。将"公平偏好"融入到传统的风险投资双边道德模型,在研究风险投资家与公平偏好的风险企业家合作的情况下,设计更有效的双边激励机制。风险企业家嫉妒心理越强烈,风险投资家在风险投资合同将给予更多的产出份额以补偿竞争性公平偏好所带来的效用就越少。风险投资家的增值服务效率越高,风险投资家会要求的产出的份额就越多;风险企业家的创造能力越强,风险投资家提供给风险企业家的产出份额就越高。
关键词:
公平偏好 双边道德风险 风险投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路军伟 韩菲 石昕
薪酬激励是缓解代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可能引发高管的盈余管理行为。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各有特点,在薪酬激励下高管对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可能存在偏好,管理层持股可能会影响高管在薪酬激励下的盈余管理偏好。研究发现:(1)薪酬激励强度越大,高管越偏好采用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但薪酬激励会显著抑制高管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实施盈余管理的行为;(2)管理层持股增强了薪酬激励下高管采用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的偏好,弱化了高管采用真实盈余管理的偏好,但管理层持股不会改变薪酬激励下高管抑制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偏好。
关键词:
薪酬激励 管理层持股 盈余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