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6)
- 2023(13314)
- 2022(11804)
- 2021(11306)
- 2020(9549)
- 2019(21985)
- 2018(22000)
- 2017(42772)
- 2016(23240)
- 2015(26064)
- 2014(25673)
- 2013(24988)
- 2012(22340)
- 2011(19927)
- 2010(20070)
- 2009(18642)
- 2008(17782)
- 2007(15373)
- 2006(13242)
- 2005(11351)
- 学科
- 济(87533)
- 经济(87431)
- 管理(68441)
- 业(64890)
- 企(56544)
- 企业(56544)
- 方法(44951)
- 数学(39453)
- 数学方法(38750)
- 财(24017)
- 农(22267)
- 中国(21229)
- 业经(19597)
- 学(18907)
- 务(16643)
- 财务(16564)
- 理论(16550)
- 财务管理(16540)
- 地方(16146)
- 制(15773)
- 企业财务(15742)
- 贸(14912)
- 贸易(14902)
- 农业(14757)
- 易(14469)
- 和(14124)
- 技术(14032)
- 环境(13218)
- 划(12681)
- 银(11856)
- 机构
- 学院(318150)
- 大学(317085)
- 管理(129650)
- 济(119531)
- 经济(116805)
- 理学(113481)
- 理学院(112304)
- 管理学(109933)
- 管理学院(109381)
- 研究(98442)
- 中国(72525)
- 京(66605)
- 科学(62989)
- 财(55453)
- 所(48662)
- 农(48188)
- 业大(47777)
- 财经(45081)
- 中心(44963)
- 江(44610)
- 研究所(44417)
- 北京(41756)
- 范(41406)
- 经(41004)
- 师范(40998)
- 农业(37767)
- 州(36973)
- 院(35999)
- 经济学(34606)
- 技术(34432)
- 基金
- 项目(221953)
- 科学(174678)
- 研究(161838)
- 基金(160612)
- 家(139275)
- 国家(138105)
- 科学基金(119907)
- 社会(99725)
- 社会科(94523)
- 社会科学(94496)
- 省(87826)
- 基金项目(85288)
- 自然(80223)
- 自然科(78431)
- 自然科学(78415)
- 自然科学基金(76961)
- 教育(76108)
- 划(73722)
- 编号(67561)
- 资助(67299)
- 成果(53823)
- 重点(49236)
- 部(48241)
- 创(46502)
- 发(45801)
- 课题(45667)
- 创新(43180)
- 科研(42677)
- 项目编号(42125)
- 大学(41847)
- 期刊
- 济(125927)
- 经济(125927)
- 研究(88803)
- 中国(56508)
- 学报(49628)
- 管理(47202)
- 科学(45553)
- 农(43562)
- 财(42798)
- 教育(38333)
- 大学(37522)
- 学学(35321)
- 农业(30649)
- 技术(28782)
- 融(24494)
- 金融(24494)
- 业经(22262)
- 财经(21191)
- 经济研究(20323)
- 经(17920)
- 图书(16988)
- 问题(15780)
- 业(15739)
- 科技(15521)
- 理论(15296)
- 技术经济(15130)
- 统计(14469)
- 版(14428)
- 实践(14167)
- 践(14167)
共检索到447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健柏 徐珊 刘笃池
借鉴F-S模型,将公平偏好理论融入到纳入股权激励的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中,通过概率化模型的参与约束条件进行分析,为研究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害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结果表明:在双重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中,股权激励的引入使得经理人同时具备所有者和经营者双重身份,能有效地激励经理人。并且,经理人的公平偏好感会使这种激励效果更加显著,一个具有较高公平偏好感的经理人愿意接受的股权比例也相对较高。在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中,给公平偏好的经理人授予适度的股权激励,使其与中小股东保持一致的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抑制控股股东掏空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秦华 张好雨 柳瑞禹
在高管薪酬水平过高、企业内部薪酬差距过大的背景下,从纵向公平偏好的视角研究了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和薪酬激励机制,假设员工是具有嫉妒和自豪两种纵向公平偏好的风险规避者,设计了代理人具有纵向公平偏好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如下结论:当总经理的预期净收入高于员工时,其期望效用随着员工纵向公平偏好强度的提高而减小;当总经理的预期净收入低于员工时,其期望效用随着员工纵向公平偏好强度的提高而增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向秋华 黄健柏 钟美瑞
本文系统概述了自私自利假设下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中产生的困惑和可控博弈实验对标准经济假设之下所做出预言的背离,从而提出改变传统的自私自利假设,把非公平规避、互惠偏好等社会偏好融入到标准经济模型中的思想。以此为基础,来构建行为激励契约或行为委托—代理分析框架。在这种分析框架构建过程中,具体借鉴实验经济学、神经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激励契约行为分析框架可以更好接近现实生活和应用于实际情况中。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蔡闽
本文梳理了基于互惠公平和不公平厌恶公平偏好在委托多代理和团队激励契约方面的实验研究,分析了互惠公平对多代理人激励实验和收入对比效应实验的激励不足问题,对管理会计控制机制和组织行为学团队激励公平感的相关实验进行理论分析。基于此得出,在多代理人激励中存在纵向互惠偏好下的激励机制和横向不公平厌恶偏好下的激励机制,可以建立一个包含薪酬划分、绩效分配、业绩评价自主裁量权的实验框架。三个实验代表三种不同的激励契约,为研究两种公平偏好激励的相互作用、激励效力的比较、最优激励契约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
公平偏好 激励契约 横向激励 纵向激励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潘颖 刘广生
笔者基于双重委托治理框架,以2004年~2007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就股权激励效应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有助于公司业绩提高;中小股东对大股东制衡力越强,股权激励实施的效果越明显。同时,最终控制人的产权类型对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影响显著,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对于私人控股上市公司,其股权激励比率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更加敏感,其股权制衡能力的增强更有助于改善激励效果。
关键词:
双重治理 股权激励 激励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雪 张玉明
文章主要分析了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首先,界定了研究的变量。以主营业务利润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其次,以每年年底董监事持股率加上经理人持股率,管理层持股比例对主营业务利润率、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产生显著影响,而且对总资产收益率的促进作用明显。通过三个模型的分析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是正向的。
关键词:
委托代理 管理层激励 企业绩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晏艳阳 金鹏
文章基于国企委托人公平偏好的性质,将公平偏好模型拓展至隐性激励和显性激励并行的环境,研究了国企高管的最优激励组合。结果表明,为了降低高管收入分配不公平给政府带来的效用损失,同时避免因显性薪酬减少引起的效率损失,政府主管部门倾向于用隐性激励来替代显性激励,且用于替代的隐性合约随着这种公平偏好强度的增加而大幅增加。这表明使用隐性合约有利于在兼顾激励效率的基础上缓解政府的社会公平约束。但隐性合约的作用受限于政府主管部门对高管贡献的主观评估能力,评估能力越低,政府薪酬规制政策的效果越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慧辉
笔者采用委托代理模型,以股东为风险中性、经理人为风险厌恶为基本假设,分析了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两种股权激励形式的激励作用。结果显示,当限制性股票无偿赠送给经理人时,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大于股票的激励作用;为激励经理人采取股东希望的行动,股票期权对股东的经济成本低于限制性股票对股东的经济成本。这一结论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方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理达 叶青 楚建乐
我国被动房的发展正处于由示范试点向初始推广过渡的关键节点上,研究其激励对策显得迫切而重要。基于地方政府视角,分析被动房初始推广下委托-代理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被动房初始推广的激励模型,分析两种策略下的激励方式,设计相应的激励对策,并提出地方政府制定有效的激励合同应从多方位激励、政府约束和风险分担三个关键点入手,以期使被动房达到最理想的推广效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亚楠 付桂彦
长期以来,上市公司委托代理带来的问题层出不穷。本文从股权激励机制在我国的起源出发,分析了股权激励机制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发展现状,并以海信电器公司为对象,实证研究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系统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机制方面面临的问题,并从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市场两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委托代理 管理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文强 贾生华
针对双重委托代理问题,本文构建了"股权激励-代理成本-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模型,将三者纳入了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并运用2006-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代理成本的影响,以及代理成本在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能显著地提升企业绩效并能有效地抑制第一类代理成本,但对第二类代理问题的治理效应并不显著;第一类代理成本在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即股权激励是通过抑制第一类代理成本的作用路径间接地对企业绩效产生促进效应,而第二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并未显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畴镛 黄贝拉
供应链金融是近年来兴起的用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金融创新之一,但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多以经典的委托代理模型为基准,忽略了供应链金融参与方之间存在着互惠性偏好的倾向。文章简要回顾了委托代理理论的发展脉络,结合行为经济学家Rabin提出的互惠性偏好理论,对委托代理模型进行了行为经济学层面的拓展,以当前流行的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与协作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互惠性偏好引入前后各方的收益情况。文章首先构建了经典的HolmstoRm和milgRom模型,研究了核心企业和协作企业均为理性经济主体情形下的博弈收益情况;其次,通过将互惠性偏好引入到HolmstoRm和milgRom模型中,比...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互惠性偏好理论 委托代理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小平
通过对职业教育投资活动中投资者、培训者和学习者三方的委托代理模型以及双边激励与学习者之间的收益分享结构模型的分析,以学习者和培训者的双边激励条件作为各方参与的条件,计算出了学习者效用最优化、培训者效用最优化下的职业教育投资收益分享结构。
关键词:
职业教育投资 委托代理 双边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