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6)
- 2023(12214)
- 2022(10617)
- 2021(9939)
- 2020(8176)
- 2019(18870)
- 2018(18718)
- 2017(36254)
- 2016(19796)
- 2015(22184)
- 2014(22228)
- 2013(22128)
- 2012(20095)
- 2011(18192)
- 2010(18034)
- 2009(16508)
- 2008(15893)
- 2007(14072)
- 2006(12362)
- 2005(10504)
- 学科
- 济(80494)
- 经济(80406)
- 业(62944)
- 管理(54444)
- 农(47288)
- 企(41635)
- 企业(41635)
- 方法(35621)
- 农业(31387)
- 数学(31228)
- 数学方法(30912)
- 业经(21709)
- 中国(19941)
- 财(18598)
- 地方(16830)
- 学(16240)
- 制(14834)
- 贸(14538)
- 贸易(14528)
- 易(14175)
- 技术(13447)
- 发(12222)
- 环境(12136)
- 理论(12023)
- 策(11471)
- 务(11357)
- 财务(11295)
- 财务管理(11275)
- 和(11271)
- 教育(10937)
- 机构
- 学院(280758)
- 大学(278315)
- 管理(116883)
- 济(111817)
- 经济(109458)
- 理学(102739)
- 理学院(101732)
- 管理学(100098)
- 管理学院(99620)
- 研究(90982)
- 中国(67733)
- 农(64614)
- 京(58451)
- 科学(57696)
- 业大(49992)
- 农业(49630)
- 财(47000)
- 所(45179)
- 中心(42673)
- 研究所(41343)
- 江(40072)
- 财经(38290)
- 范(36358)
- 北京(36179)
- 师范(36062)
- 经(35044)
- 经济管理(33043)
- 州(32634)
- 院(32234)
- 农业大学(31333)
- 基金
- 项目(198503)
- 科学(155861)
- 研究(146749)
- 基金(143446)
- 家(124667)
- 国家(123555)
- 科学基金(106347)
- 社会(91841)
- 社会科(86674)
- 社会科学(86651)
- 省(78928)
- 基金项目(77128)
- 自然(69365)
- 自然科(67713)
- 自然科学(67702)
- 自然科学基金(66480)
- 教育(65932)
- 划(64963)
- 编号(61834)
- 资助(58296)
- 成果(48748)
- 部(43949)
- 重点(43522)
- 发(42871)
- 创(41264)
- 课题(40734)
- 创新(38389)
- 科研(37653)
- 教育部(37134)
- 人文(36997)
- 期刊
- 济(123169)
- 经济(123169)
- 研究(78486)
- 农(66621)
- 中国(52024)
- 学报(45630)
- 农业(45604)
- 科学(42087)
- 管理(37660)
- 大学(35119)
- 学学(33291)
- 财(32471)
- 教育(29830)
- 业经(26234)
- 技术(23711)
- 融(23601)
- 金融(23601)
- 业(21431)
- 问题(17384)
- 财经(17062)
- 经济研究(16843)
- 版(14987)
- 科技(14380)
- 经(14316)
- 农业经济(14257)
- 理论(14210)
- 图书(14123)
- 技术经济(13986)
- 农村(13805)
- 村(13805)
共检索到398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峰 袁俊 王猛 陈方宇
构建了一个由合作社与核心企业组成的二级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考虑合作社与核心企业具有公平心理,研究在完全理性与公平心理下的合作社质量投入以及核心企业批发价格定价决策。结果发现:合作社公平偏好行为有助于提升核心企业的定价水平以及自身的质量投入水平,但在核心企业具有公平关切时,合作社公平偏好对其存在抑制作用;同时,核心企业订货量在不同的公平心理下对定价与质量投入也存在不同的影响。在多种公平偏好影响下,供应链盟员对于利润以及公平效用的追逐程度不同将影响盟员利润、效用以及产品的质量水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峰 袁俊 王猛 陈方宇
构建了一个由合作社与核心企业组成的二级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考虑合作社与核心企业具有公平心理,研究在完全理性与公平心理下的合作社质量投入以及核心企业批发价格定价决策。结果发现:合作社公平偏好行为有助于提升核心企业的定价水平以及自身的质量投入水平,但在核心企业具有公平关切时,合作社公平偏好对其存在抑制作用;同时,核心企业订货量在不同的公平心理下对定价与质量投入也存在不同的影响。在多种公平偏好影响下,供应链盟员对于利润以及公平效用的追逐程度不同将影响盟员利润、效用以及产品的质量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聂文静 李太平 华树春
本文基于南京市和武汉市的消费者调查数据,以苹果为案例,综合运用联合分析法、聚类分析和多项Logit模型,定量研究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不同质量属性的偏好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安全属性最为重视,其次为品质、价格和感官属性;不同类别的消费群体对质量属性的偏好具有异质性,收入水平、购买频率、风险感知和当地食品安全状况对消费者偏好影响显著。最后指出尽管我国食品安全形势逐步转好,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诉求将进一步提升,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政府监管工作任重而道远。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覃燕红 向林 秦星红
针对供应商主导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建立Stackelberg博弈模型;在考虑供应商、零售商双边保鲜努力水平影响生鲜农产品新鲜度和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分析零售商公平偏好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双边保鲜努力水平和供应链协调性的影响;采用委托代理模型对"批发价格+转移支付"的组合契约协调机制进行研究,旨在增加供应链整体利益及其稳定性,更好地协调成员之间的利益。研究表明,无论是否考虑零售商公平偏好,批发价格契约均无法实现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且零售商公平偏好会进一步降低双边保鲜努力水平、使供应链偏离最优。最后基于"批发价格+转移支付"的组合契约不仅能使双边保鲜努力水平达到集中决策下最优,实现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还能实现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帕累托改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百臣 米运生 朱桥艳
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有可能导致消费者支付意愿不足、优质不优价,造成低端农产品供给过剩、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出现质量性和数量性供求结构失衡的双重矛盾。构建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可追溯制度和监测认证制度,虽然可以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增加产品可信度,但是,生产者释放的质量信息是否能与消费者对质量特征信息的微观解读和选择偏好相吻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完整获取消费者对农产品蕴涵的各个质量特征信息的认知和选择偏好,可以计算出各质量特征的价格,从而,理解市场价格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通过以供港猪肉、一号土猪肉和有机猪肉为代表的优质农产品的问卷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农产品食品的"内在属性"(包括营养、口感、品质、安全性、新鲜程度、卫生状况等)的选择权重及赋值最高,其特征价格弹性为0.1288;其次依次为"质量安全认证"信息和"广告效应"信息,其特征价格弹性分别为0.0224和0.017。这些质量特征价格排序及量值,可以提示我们重点应该加强那些能够提高其质量信息的显示与传递效率、提高其质量认证的可信任度的优质农产品及其为消费者所认可的质量特征,找出农产品供给侧结构调整的短板,实现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百臣 米运生 朱桥艳
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有可能导致消费者支付意愿不足、优质不优价,造成低端农产品供给过剩、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出现质量性和数量性供求结构失衡的双重矛盾。构建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可追溯制度和监测认证制度,虽然可以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增加产品可信度,但是,生产者释放的质量信息是否能与消费者对质量特征信息的微观解读和选择偏好相吻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完整获取消费者对农产品蕴涵的各个质量特征信息的认知和选择偏好,可以计算出各质量特征的价格,从而,理解市场价格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通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成 方向明
基于全国2501个消费者样本,采用离散选择实验法,应用随机参数模型和潜在类别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偏好及支付意愿。研究结果表明:获得产品监督检查信息、可追溯信息、他人评价信息、质量安全事件信息、质量安全知识等信息可提高消费者效用水平;消费者对可追溯信息的支付意愿最高,其次为他人评价信息和质量安全知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偏好存在异质性。所以,应尽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可追溯信息供给;逐步实现差异化、多元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应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真实性与服务的及时性。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旭 张庆
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生产商的公平偏好纳入研究视角,在考虑生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变质随机性的基础上,通过构建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了生产商的公平偏好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产生的影响,并设计了基于"风险分担+收益共享"的协调机制。研究表明,在分散决策下,生产商的公平感知系数和不公平规避系数的不同取值会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产生不同的影响,且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最优决策和利润对公平偏好的敏感程度与相应的非易腐品供应链不同;在契约参数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所设计的协调机制不仅能够实现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完美共赢协调,还能够消除生产商的公平偏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彬
近些年,随着各级政府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的加大,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政府主导的单一规制模式所付出的高成本和可能面临的"政府失灵"问题是我们取得目前规制成绩后所要及时考虑的问题。本文认为生鲜农产品产销链两端主体的小规模经营是政府规制成本高昂和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为降低规制成本,提高规制效能,应充分发挥生鲜农产品产销链上各类经营组织的质量安全约束作用,并通过各类经营组织的生成和零售业态的变革,建立起有效的质量信号传递机制和可追溯制,促进质量安全声誉机制的形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闻卉 王先甲 陶建平 曹晓刚
在零售商具有合作偏好行为的背景下,针对自然灾害影响产出的特性,设计基于"优先保证最大化社会福利的基础上促进农户增收"的灾害年的不同政府补贴政策,建立了政府、零售商和农户的三阶段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了政府的不同补贴政策以及零售商的合作偏好行为对政府的最优补贴率、零售商的最优收购价格、农户的最优生产投入量和三方利益的影响,并给出了政府的最优补贴政策。研究结果表明:(1)当零售商的合作偏好程度低于某一临界值,且"丰收年"发生的概率适中或偏高时,政府的最优补贴政策是对农户提供补贴;否则,政府的最优补贴政策是对零售商提供补贴;(2)政府的补贴政策可以实现政府、消费者和未受补贴方三方共赢的局面,但获补贴方不一定增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曹武军 樊苗
基于收益共享和损耗共担的策略,考虑价值损耗,引入期权机制,对农超对接中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问题进行研究,引入的期权契约不仅实现了供应链的协调,并且其定价参数与价值损耗相关,最后根据生鲜农产品的特征,通过数例分析对结果进行了验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梁喜 何荣双
本文在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中构建了单渠道、供应商开通直销渠道和零售商开通直销渠道3种渠道结构,以零售商为Stackelberg领导者,针对生鲜农产品在价值损耗和消费者需求等方面进行特征分析,重点探讨了市场偏好、生鲜农产品价值衰减系数和有效价值期3个参数对生鲜农产品在双渠道供应链决策中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价值衰减系数增大、有效价值期缩短,批发价格、直销价格和线下价格都会降低;零售商开通直销渠道并不会影响供应商的批发价格决策;当供应商开通直销渠道时,零售商的线下价格随着网络直销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而提高,供应商的直销价格随着网络直销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而提高;当开通直销渠道时,总利润会随着直销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而先减少后增多。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价值衰减 渠道选择 定价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洪美娜 石岿然 奚佳 高艳
考虑零售商的利他偏好特性,研究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的订货决策和供应链协调问题。引入运输损耗和新鲜度因子构建鲜活农产品供应链模型,并考察零售商利他偏好对供应链成员决策的影响。理论分析与数值算例表明:批发价契约可以实现零售商完全利他时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协调;零售商具有利他偏好时,订购量随利他偏好度的上升而上升;零售商的利他偏好度影响批发价的制定以及供应链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磊 李万明 刘晓琳 朱秋鹰
文章在公平偏好视角下研究"企业+农户"两级认证农产品供应链双边决策行为,以及公平偏好对双边主体和供应链整体效用的影响。以生产理论和Stackelberg博弈理论为基础,构建FS模型表示企业的效用函数,在Matlab7.0平台上对模型演化结果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发现,传统视角和公平偏好视角下,企业和农户的最优努力水平与认证农产品的订购价格呈正比;随着企业公平偏好程度的增加,农户的努力水平降低、效用增加,供应链利润分配更加公平。以传统视角为参照点,当公平偏好系数β0.4时,供应链的整体投入降低、效用增加,打破了"企业+农户"的合作困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尚延超
生鲜农产品生产供给的"小农经济""地域分散性"和农产品需求的"高度碎片化""口味多元化"等特征,形成了多级采购分销、小批量交易对手为主的传统生鲜农产品流通体系。传统生鲜农产品流通体系以传统农贸市场流通业为主,流通成本较高,环节冗长繁杂,流通效率低下。而将"社区团购"概念应用在生鲜农产品流通供应链环节中,通过"线上+线下"新零售多渠道渗透,健全生鲜农产品统一质量安全标准和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社群数据标签化管理,追踪用户行为、偏好及消费趋势,可以有效降低信息沟通成本,提升沟通效率和流通效率,促进供给需求资源的有效配置,在精准绘制客户画像和数据分析基础上推动"以销定产""实时匹配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