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21)
- 2023(5295)
- 2022(4143)
- 2021(3945)
- 2020(2809)
- 2019(6775)
- 2018(6365)
- 2017(10305)
- 2016(6977)
- 2015(7887)
- 2014(7994)
- 2013(6985)
- 2012(6404)
- 2011(5841)
- 2010(6016)
- 2009(5123)
- 2008(5064)
- 2007(4692)
- 2006(4257)
- 2005(4127)
- 学科
- 教育(18720)
- 济(14897)
- 经济(14879)
- 管理(13435)
- 中国(11962)
- 业(11063)
- 银(10813)
- 银行(10812)
- 行(10008)
- 制(9356)
- 企(8997)
- 企业(8997)
- 理论(6845)
- 业务(6736)
- 制度(6720)
- 度(6720)
- 方法(6532)
- 财(6268)
- 教学(6139)
- 数学(5801)
- 银行制(5779)
- 数学方法(5721)
- 融(5521)
- 金融(5521)
- 发(4847)
- 学(4667)
- 发展(4397)
- 农(4279)
- 展(4275)
- 务(3816)
- 机构
- 大学(84878)
- 学院(79158)
- 研究(30602)
- 教育(26761)
- 济(25961)
- 经济(25139)
- 管理(23984)
- 中国(22456)
- 范(21086)
- 师范(21012)
- 理学(19969)
- 理学院(19652)
- 京(19649)
- 管理学(19259)
- 管理学院(19071)
- 师范大学(17653)
- 科学(15367)
- 财(15243)
- 所(14289)
- 江(14138)
- 中心(14005)
- 银(13523)
- 北京(13480)
- 银行(13033)
- 研究所(12808)
- 职业(12420)
- 行(12322)
- 技术(11782)
- 财经(11692)
- 州(11365)
- 基金
- 项目(48656)
- 研究(44440)
- 科学(40236)
- 基金(32416)
- 教育(29474)
- 家(26755)
- 国家(26380)
- 社会(26341)
- 社会科(24753)
- 社会科学(24747)
- 科学基金(22435)
- 编号(20284)
- 成果(19650)
- 省(19547)
- 划(18700)
- 课题(17631)
- 基金项目(15736)
- 年(15300)
- 规划(13300)
- 部(13201)
- 资助(13147)
- 重点(12659)
- 性(12594)
- 项目编号(12388)
- 教育部(12385)
- 自然(11851)
- 发(11664)
- 自然科(11563)
- 自然科学(11561)
- 度(11490)
共检索到141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Lea Kuusilehto-Awale Tapio Lahtero 胡淼
本文讨论了芬兰实现教育公平、质量与发展的三条途径:(1)芬兰对全球教育改革运动(GERM)挑战的尝试性回应;(2)在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的PISA评估中,芬兰作为一个成功的案例对同样的挑战给出了不同的回应;(3)芬兰教育政策、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对教育成就的影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欣 陈新忠
卓越的社会流动性,可以使贫寒子代与富庶子代不受父辈阶层束缚,拥有大致相等的机会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处境,而教育通常被认为是促进社会流动性提升、减少社会不平等的主要路径。芬兰以卓越的社会流动性和"教育世界第一"的美名著称,这与其紧紧围绕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和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促进教育发展和社会公平密不可分。其主要教育行动包括:学校系统的全免费制度、无差异学校、路路通式教育体系、高师资标准;政府系统的援助性财政计划、规范型政策法规、信任型指导体制、劳动力预测网络;社会系统的第三方教育评估、企业积极支持、公民社会组织等。
关键词:
社会流动性 教育公平 教育质量 终身学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景时 邓猛
实施全纳教育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兼顾教育公平与质量是实施全纳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芬兰全纳教育的成功显示:同时实现公平与质量这两个目标是可能的。本文探究了芬兰全纳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运行机制,提出芬兰全纳教育的成功依靠三方面因素:渐进的改革方式;完备的教育服务体系;高度分权的教育管理模式。
关键词:
全纳教育 芬兰 公平 质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路珂
《全民拥有优秀教育者计划》是美国联邦政府于2014年7月制定的一项有关公平配置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政策。该计划旨在加强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帮助各州、各学区为优秀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提供多方面支持,其主要内容包括实施"公平配置教育者综合计划"、建设"公平配置教育者支持网络"和发布"公平配置教育者文件夹"。这一计划关系到今后美国州一级优秀教师资源配置与师资建设的具体措施。它的出台虽受美国政局影响,但仍显示出当代美国"从公平走向卓越"的教育政策导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威廉G.蒂尔尼 戈鑫
认为研究生教育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教师的质量、学生的质量及教育培训的方式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最重要要素;分析了一门高质量的研究生课程所面临的挑战;对实现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提出了五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质量 课程评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洁 梅岚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芬兰教育秉承北欧福利国家的政治理想,将"公平"作为教育的首要原则和目标,为芬兰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进入90年代以后,在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之下,芬兰教育开始走向市场化,逐步凸显"效率"原则的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适应新一轮的国际化浪潮,芬兰政府于2011年正式颁布新大学法,强调"福利制度"与"市场化机制"的"合作"导向。由此,"公平"、"效率"与"合作"成为全球化进程中芬兰教育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
芬兰教育 公平 效率 合作 核心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皮拥军
作为OECD成员国,韩国和芬兰的经验表明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并非不可兼得,而且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将有力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考察了两国在追求教育质量的同时追求教育公平发展的经验,以期对我国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乃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教育公平 韩国 芬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滕琚
从20世纪90年代的名不见经传到如今的PIsA名列前茅,是什么创造了芬兰的教育奇迹?萨尔博格在《芬兰经验:世界能向芬兰学习什么》一书中向世人揭示了其中的奥秘。与全球教育改革中的主流路线不同,芬兰采取了"第四条道路"的路线,在芬兰社会中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构成这一良好生态环境的有三大支点:全社会拥有的教育共识;;社会各界对教育界以及教育内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高度信任;;最优秀的研究型师资队伍。这三大支点恰恰是我国教育改革比较薄弱,亟待进一步加强的环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其晴 周谊
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是芬兰当前职业改革的一个重点,有其政策背景,取得了许多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预测劳动力市场技能需求、劳动力市场技能需求融入职业教育供给中、劳动力市场主体参与职业教育、学习与工作领域紧密结合等。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劳动力市场 芬兰经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德胜 潘凤
借鉴芬兰职业教育创新机制、职业教育质量管理和国家核心课程设置与改革等成功经验,开发高职数学职业模块,其中,文化意识、创新意识、系统意识应成为数学职业模块校本开发的要义。职业模块是对现有数学课程进行补充和加强,注重培养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注重思维品质和数学方法意识的训练,在实践中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建模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其晴 周谊
加强学生指导服务是芬兰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举措。这一做法拓宽了学生了解职业教育和工作生活信息的渠道,降低了芬兰职业学校学生的辍学率,具体做法为:明确学生指导服务的核心地位;分阶段进行学生指导,关注学生心理问题;配套实施多项"国家项目",以推动学生指导政策;注重法律监管,设置指导顾问。
关键词:
芬兰 职业教育 学生指导 改革经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窦卫霖 刘应波
本文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近10年来全民教育(EFA)全球监测报告的分析,总结了UNESCO推进教育公平的客观历程,揭示了全民教育旨在促进教育公平的本质。同时,通过分析国际社会在促进教育公平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困难,为我国提高教育公平水平提供借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玲 周钧
从国家、大学、学院三个层面分析芬兰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在国家层面,教育部和芬兰高等教育评议会负责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管理,促使大学开展以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的评议机制,确立教师的选拔制度以保证生源质量。在大学层面,大学注重参与评估,提高教师研究能力;设立高等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注重教师教育课程建设,提升教师学历水平;利用反馈系统,保障课程质量。在学院层面,注重师范生培养单位之间的合作,保障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在实践课程方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完成实践性任务相结合,保障实践类课程质量。
关键词:
芬兰 职前教育 教师教育 教育质量保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丁瑞常 刘强
芬兰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发展以20世纪90年代为分水岭。在此之前,芬兰实行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教育督导系统。20世纪90年代,芬兰开展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以地方自治为基础的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废除教育督导制度,并形成了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合作性和服务性的以教育评价网络为核心的新型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芳芳
作为全球竞争力和创新力多年排名第一的国家,芬兰高度发达的职业教育质量被认为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秘诀。芬兰经验表明:完善的教育评估和管理机制、学习结果评估、以国家核心课程为基础的评估、职业技能评估、能力导向的资格评估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需要我国加强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机构建设、建立多方共治的质量评估机制、加强产出导向职业教育质量评估、评估结果需注重描述性判断为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