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7)
- 2023(12825)
- 2022(10598)
- 2021(10095)
- 2020(8250)
- 2019(18631)
- 2018(18456)
- 2017(34027)
- 2016(18727)
- 2015(21007)
- 2014(21029)
- 2013(20410)
- 2012(18786)
- 2011(16812)
- 2010(16793)
- 2009(15885)
- 2008(15966)
- 2007(14105)
- 2006(12558)
- 2005(11640)
- 学科
- 济(72127)
- 经济(72014)
- 管理(59206)
- 业(51468)
- 企(43571)
- 企业(43571)
- 财(33021)
- 方法(28101)
- 中国(25983)
- 数学(24697)
- 数学方法(24481)
- 制(23140)
- 农(20968)
- 体(17050)
- 业经(16949)
- 务(16539)
- 财务(16504)
- 财务管理(16456)
- 企业财务(15665)
- 银(15402)
- 银行(15383)
- 行(14702)
- 财政(14435)
- 贸(14337)
- 贸易(14328)
- 易(14073)
- 融(13842)
- 金融(13835)
- 体制(13502)
- 学(13215)
- 机构
- 大学(258831)
- 学院(257215)
- 济(114318)
- 经济(112182)
- 管理(93794)
- 研究(93723)
- 理学(79468)
- 理学院(78639)
- 管理学(77592)
- 管理学院(77101)
- 中国(74349)
- 财(63859)
- 京(55291)
- 科学(51717)
- 所(46638)
- 财经(46285)
- 经(42134)
- 研究所(41533)
- 中心(41472)
- 江(39106)
- 农(38826)
- 经济学(37040)
- 北京(35607)
- 财经大学(34186)
- 院(33999)
- 经济学院(33176)
- 业大(32976)
- 范(32948)
- 师范(32617)
- 农业(30043)
- 基金
- 项目(165458)
- 科学(131476)
- 研究(126517)
- 基金(121277)
- 家(105113)
- 国家(104268)
- 科学基金(88915)
- 社会(83276)
- 社会科(79024)
- 社会科学(79008)
- 基金项目(62363)
- 省(62307)
- 教育(59121)
- 自然(53121)
- 划(52916)
- 自然科(51895)
- 自然科学(51881)
- 自然科学基金(50999)
- 编号(50108)
- 资助(49585)
- 成果(43349)
- 部(39051)
- 重点(38171)
- 制(36844)
- 课题(36730)
- 发(35855)
- 国家社会(35844)
- 创(34814)
- 教育部(34217)
- 性(34042)
- 期刊
- 济(130102)
- 经济(130102)
- 研究(87871)
- 中国(61240)
- 财(54816)
- 学报(37488)
- 管理(37016)
- 农(36417)
- 科学(35129)
- 教育(33157)
- 大学(29947)
- 学学(27998)
- 融(27817)
- 金融(27817)
- 财经(24755)
- 农业(24267)
- 经济研究(22546)
- 技术(21672)
- 经(21407)
- 业经(18830)
- 问题(16921)
- 贸(15746)
- 世界(13858)
- 国际(13526)
- 会计(13161)
- 业(12932)
- 版(12111)
- 财会(12037)
- 技术经济(11504)
- 统计(10885)
共检索到410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余红艳 沈坤荣
基于1994年效率缺失的财政背景,效率型财政体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梳理近20年来分税制改革的推进历程,客观审视分税制改革所带来的经济绩效,结果表明:分税制改革后,伴随着经济和财政总量的累积,体制改革的"效率"目标得到了良好地诠释,经济发展对体制负面效应的融合度渐进饱和,"效率"路径的惯性持续将降低中国分税制的经济公平绩效和公共福利。鉴于此,体制公平与效率面临重新的评价与权衡,公平型财政体制将是下一轮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在诉求。
关键词:
分税制 经济绩效 财政体制 国家治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红艳 沈坤荣
第一,公平型财政体制是新一轮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制度源泉。围绕着公平与效率的论证关系,我们认为,多层次的经济结构失衡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不期而遇,表明长期持续的效率型财政体制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财政收入与经济总量增幅的下滑意味着"改革拐点"已经到来,重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为企业和居民的收入提升"造血",以结构调整为中心的公平型财政体制将创造新的经济绩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佩霞 梁茜 朱明熙
一、以主体功能区基本框架为导向重新界定民族地区事权1.淡化民族地区政府的经济建设职能。无论是从区位、人才、资本、产业基础等方面,四川省民族地区都不具优势,既有的产业优势主要体现在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以及风光秀丽、民族风情的旅游资源。从我国政府职能转型与定位上看,党中央已多次明确要推动我国政府由"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化。与发达地区相比,地处偏远、不具产业发展优势的民族地区更强烈地要求较早、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朱锡平 陈英 唐英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费短缺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拓宽教育经费渠道、提高财政投资的效率和效益、建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高等教育财政体系势在必行,并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中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既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又要立足中国国情,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探索和建立高等教育财政与管理体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欧林宏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历来注重集权与分权,其效果并不理想。当前我国经过几次重大改革后,财政效率得到了提升,今后我国应该确立以财政效率为目标的改革战略,合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预算内外、各级财政之间的关系,结合分税制和公共财政建设,以保障我国财政体制能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新波
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形势任务要求,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职能作用。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出现“挑战”“风险”等词汇,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具有的高瞻远瞩的风险意识和应对风险挑战的时代担当。近年来财政政策不仅缓释了财政风险,并立足全局配合化解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风险。在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微观主体面临重大挑战时,财税政策要助力科技创新、带动社会投资,避免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和失业率大幅攀升;同时要进一步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群体差异;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提倡厉行节约,以共享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发展中国家制度性话语权。
关键词:
新时代 新理念 财政体制改革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淑梅
在新时代,为了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以公平与效率的有机平衡为基本路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主要包括:坚持不同所有制主体产权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激发各种所有制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形成政府和市场之间适度的张力关系,通过市场竞争等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政府的监管和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追求"高含金量"的效率,实行效率变革;坚持共享发展,公平地分配改革成果。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有机平衡 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小林 徐丽萍
本文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体制四次大的改革,诠释了中国财政制度的演进和优化路径。分税制改革后,中央的财政收入具有明显的集权效应,支出则具有明显"向下挤压"的效应。两种效应的结果是县、乡两级财力薄弱,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下降。为此,引入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以平衡财力。但大量的转移支付在五级政府间流动,出现层层"渗漏"。为了提高转移支付的效率,中国政府对财政管理级次进行了"扁平化"改革。即建立"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体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杜育红 金绍梅
本文介绍、评析了美国基础教育现行财政体制的两种方法:基础拨款公式法和税基法,分析了当前美国基础教育财政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就美国目前基础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效率和公平)阐述了美国基础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趋势。
关键词:
美国 基础教育 财政体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志勇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是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思财政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探索进一步改革方向,需要对相关理论进行回顾。本文理论综述主要围绕不同时期的财政体制改革问题展开进行,对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体制改革理论综述,总结了从财政包干制到分税制改革的有关理论,对分税制改革之后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改革的主要理论进行归纳,并对相关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财政体制改革 公共财政 理论综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项怀诚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经历了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昌盛的艰辛历程,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变。财政体制改革作为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和核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谱写了经济体制改革中最为华彩的一章,为经济体制改革攻坚克难,为
[期刊] 改革
[作者]
贾康
中国财政体制如何处理集权-分权关系,为人们所反复讨论。回顾总结已有的改革,应特别注重由"行政性分权"转为"经济性分权"所内含的制度变革逻辑。分析1994年以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问题,不可陷入似是而非的"因地制宜"论和简单看待中央、地方收入占比高低,而应牢牢把握市场经济大局对财政制度规范的客观要求和中央、地方事权合理化这一"源头"问题,处理好扁平化、地方税体系建设、理财法治化与民主化、转移支付合理化等重大问题。较适当合理的中央、地方收入占比,主要应是在制度建设、机制变革中自然生成的。
关键词:
财政体制 财政制度 财政运行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中国基层政府财政改革”课题组
中国基层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一是要通过体制调整解决基层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二是要通过转移支付改革实现地区间财政支出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均衡。应设立长远目标,以及与目标相关联的评价标准,避免为了解决现有问题而产生更难解决的长期问题;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则应尽快进行。
关键词:
基层财政体制 公共服务均等化 财政分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代模 杨舜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明
财政是国家的综合职能部门 ,财政体制改革在整个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谈三个问题 ,第一是对中国财政改革的基本看法 ;第二是谈谈我国财政改革运行所面临的问题 ;第三是今后财政发展战略目标和政策思路。
关键词:
财政体制 改革 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