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78)
- 2023(9546)
- 2022(7967)
- 2021(7552)
- 2020(6097)
- 2019(13929)
- 2018(13689)
- 2017(25275)
- 2016(14741)
- 2015(16383)
- 2014(16641)
- 2013(15488)
- 2012(14354)
- 2011(13134)
- 2010(13674)
- 2009(12861)
- 2008(12991)
- 2007(11860)
- 2006(10803)
- 2005(10093)
- 学科
- 管理(47197)
- 济(44345)
- 经济(44260)
- 业(41487)
- 企(35343)
- 企业(35343)
- 教育(20464)
- 财(19517)
- 中国(19109)
- 制(16131)
- 方法(15431)
- 农(14852)
- 数学(12815)
- 数学方法(12557)
- 业经(11828)
- 务(11729)
- 财务(11695)
- 财务管理(11667)
- 理论(11579)
- 企业财务(11092)
- 策(10840)
- 体(10574)
- 学(10444)
- 银(9907)
- 银行(9902)
- 贸(9436)
- 贸易(9432)
- 行(9394)
- 易(9264)
- 农业(9214)
- 机构
- 大学(201103)
- 学院(198386)
- 济(77743)
- 经济(75716)
- 管理(71281)
- 研究(69423)
- 理学(60132)
- 理学院(59425)
- 管理学(58522)
- 管理学院(58076)
- 中国(49200)
- 财(43965)
- 京(43000)
- 科学(36566)
- 范(34451)
- 师范(34292)
- 江(33517)
- 所(33390)
- 教育(32771)
- 财经(32504)
- 中心(30916)
- 研究所(29326)
- 经(29295)
- 北京(28106)
- 师范大学(27814)
- 州(25525)
- 院(25332)
- 农(24486)
- 财经大学(23767)
- 经济学(23751)
- 基金
- 项目(120321)
- 研究(100152)
- 科学(97484)
- 基金(84851)
- 家(70935)
- 国家(70161)
- 社会(62391)
- 科学基金(60718)
- 社会科(58856)
- 社会科学(58848)
- 教育(53551)
- 省(47341)
- 编号(43709)
- 基金项目(42668)
- 划(41359)
- 成果(39990)
- 自然(35630)
- 自然科(34754)
- 自然科学(34744)
- 资助(34457)
- 自然科学基金(34148)
- 课题(33759)
- 制(29927)
- 部(29446)
- 年(28361)
- 重点(28230)
- 性(27896)
- 项目编号(26795)
- 教育部(26530)
- 发(26477)
- 期刊
- 济(92513)
- 经济(92513)
- 研究(74826)
- 教育(55453)
- 中国(52155)
- 财(36767)
- 管理(28307)
- 农(22973)
- 学报(22475)
- 科学(22106)
- 融(21561)
- 金融(21561)
- 技术(20262)
- 大学(19615)
- 财经(16885)
- 学学(16798)
- 农业(15107)
- 业经(14685)
- 职业(14595)
- 经(14470)
- 经济研究(14217)
- 问题(11407)
- 坛(10498)
- 论坛(10498)
- 贸(10425)
- 技术教育(9397)
- 职业技术(9397)
- 职业技术教育(9397)
- 财会(9322)
- 会计(9210)
共检索到324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永坤
由于教育决策主体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这就导致了教育决策价值标准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在教育政策多元价值标准中,必然要有一个主导的、首要的价值标准,这个主导的、首要的价值标准就是"公共利益"价值标准,也就是"公平"价值标准。因此,只有坚持教育政策"公平"价值标准的首要性,才能平衡各种教育利益需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达到教育的公平。
关键词:
义务教育政策 价值标准 公平 首要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魏峰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成为一个重要政策议题,其核心问题是义务教育学校标准的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标准是包括办学条件、办学过程和办学质量的体系,根据其发挥效力的范围可以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根据其效力层次可以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制定的目标是划定底线、规范发展,而并非仅仅是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的制定应注重国际视野和本土历史经验的结合,注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路径的结合,同时鼓励多元主体的参与,还需要相关配套政策的协同作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制定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过程,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孔珍 洪成文
教育公平已成为我国社会热点问题,尽管我国教育政策对于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已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我们还需要从教育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重视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加强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重视教育政策执行的信息反馈和信息追踪,构建教育政策评估的教育公平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政策 价值追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一涛
通过纯粹的市场机制调节教育资源易导致学校之间发展失衡,影响教育公平。政策制定者通过带有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的"公民同招"政策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方式进行调整。"公民同招"政策实现了部分政策目标,但是也产生了一些政策"副效应":民办学校的特色发展受到影响、学生的教育选择权受到侵蚀。为进一步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一要提高教育政策的精准性,二要提高政策的权变性,三要提高政策的系统性,在法制框架下推进教育改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路曦 朱家存
日本为了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级规模和教师配置的最大合理化,提高义务教育水准,消解基础教育不平等现象,在1958年便颁布了《公立义务教育诸学校班级编成及教职员定额数标准法》。依据此法,日本先后进行了十次"教职员定额数调整计划",逐步构建出学校班级编成与教师定额配置一体化系统,在缩小班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减少校园欺凌、避免学生辍学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梳理总结这十次调整计划的内容及其重点措施,发现该政策特点主要有:长期推进教学小班化,努力降低生师比;坚持以学生为本,采用"标准加机动"的教师编制核定模式;
关键词:
日本 班级编成 教师编制 义务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向阳
现代化的办学标准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与保障,均衡发展是制定义务教育现代化办学标准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思想。现代化办学标准的价值取向应当实现:从强调效率向追求均衡及公平的转向、从单项性办学标准向综合性办学标准的转向、从初步均衡向优质均衡的转向、从单一质量观向全面质量观的转向、从"政府管学校"向"政府办学校"的转向、从学校的被动发展向主动发展的转向。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省级现代化办学标准应当设有硬件建设、师资队伍、经费保障、办学行为、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六大领域四十五个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学校现代化 办学标准 价值转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成有信
义务教育的社会价值选择:公平·效益·稳定——兼论义务教育学校高收费的性质与危害●成有信一、义务教育的三项基本原则作为现代教育萌发点的义务教育历来是与社会公平、经济效益和政治稳定密切联系着的。因此,社会公平、经济效益和政治稳定就成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朗平 付卫东 刘俊贵
通过分析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2008年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分配水平公平问题,并探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财政中立性发现:义务教育支出绝对性差距在扩大,相对性差距在缩小,总体差距和局部差距依然存在,义务教育支出对地方经济发展依赖性程度有所降低。完善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下教育财政体制应落实"三个增长"、完善政府教育投入的评价机制,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正常增长机制等。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育财政 公平性 教育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新峰
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但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源于雄厚的财政基础,因而公共财政体制的构建成为公共服务职能强化的重要保障。在公共财政制度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中,与之相适应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面临着观念的调整、规范的重构和目标的重新定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尹力
改革开放30年来,具有中国特色的义务教育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同时在政策领域,采取了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均衡发展政策,针对社会弱势儿童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随班就读政策、"两为主"政策等,形成了相对全面的普及和救助政策体系,致力于更加公平的教育是改革开放30年来义务教育政策和法制建设的主旋律。尽管如此,还存在着义务教育发展尚不均衡、弱势儿童的受教育机会尚未得到全面保障等突出问题。为此,要强化政府的义务教育公平责任,建立和完善保护儿童受教育权利的政策和法律机制,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保障每一个儿童都能上好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孔企平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研制和实验,对于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标准》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以时代发展为背景,确定我国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价值定位,建立正确的课程导向;以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创新数学教育的目标体系;以直观经验与数学推理相结合为切入点,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理解,重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用素质教育的理念,引领广大数学教师的课堂实践和专业成长。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对《标准》的进一步修改提出五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鲍传友
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性的、多层次的概念。推进转型时期我国义务教育公平发展,需要确立正确的教育政策价值取向,要突出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坚持"义务教育优先"、关注个体的教育选择权、突出弱势关怀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政策理念,从而保障教育政策能够公平地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使所有受教育者公平地接受义务教育。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义务教育公平 教育政策取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荣馨
针对财政分权体制导致的区域间义务教育投入不公平的问题,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以推进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政策的表述和转移支付的流向体现了中央政策引导的关键点是提升西部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基于1995-2016年小学和初中省级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数据,本文结合了事件研究法和双重差分法的对比思想,利用西部和东部地区生均教育经费之间的线性关系,展现了西部地区在中央政策的影响下产生了显著的超额生均教育经费。超额生均教育经费的变化与省际间生均教育经费差异系数的变化相对应,进一步验证了中央政策对义务教育财政公平的推进有显著影响。超额生均教育经费的分解结果表明,公共财政预算是推进义务教育财政公平的主要力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瑜 秦敏
1949年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政策价值观整体上经历了从"伦理学公平"到"经济学公平"再到"社会学公平"的螺旋式发展历程,即注重差异性公平的教育机会均等时期、突显程序性公正的教育效益提升时期、关注个体间平等的教育均衡流动时期。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贯彻,以法律和制度来保障与深化教育全面性公平将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从"普及、平等"不断迈向"优质、创新"的应然价值选择。新时代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应是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即坚持"公平与优质""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目的性取向,实施"尊重差异""文化整合"共统筹的规律性选择。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教育政策 公平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雄辉
基于教育平等、满足教育需求、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投入效益、科学分享管理权力等方面的分析,制定民办教育政策要努力争取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的平等法律地位;创造条件吸引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增加可供选择的多样化优质教育资源的供应量;落实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教育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的创新;发挥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激励作用,提高财政投入教育的产出水平;落实分级负责,多部门共同承担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和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职责。
关键词:
民办教育 教育政策 政策价值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