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43)
- 2023(5836)
- 2022(4780)
- 2021(4626)
- 2020(3555)
- 2019(8122)
- 2018(7749)
- 2017(14506)
- 2016(8022)
- 2015(9033)
- 2014(8755)
- 2013(8586)
- 2012(7934)
- 2011(7024)
- 2010(7214)
- 2009(6723)
- 2008(6898)
- 2007(6355)
- 2006(5682)
- 2005(5209)
- 学科
- 济(30114)
- 经济(30063)
- 管理(30008)
- 业(29937)
- 企(27593)
- 企业(27593)
- 财(14436)
- 方法(12939)
- 务(11729)
- 财务(11723)
- 财务管理(11700)
- 企业财务(11347)
- 数学(10855)
- 数学方法(10694)
- 制(9918)
- 业经(8470)
- 农(8290)
- 中国(7644)
- 体(7414)
- 银(6861)
- 学(6841)
- 银行(6840)
- 行(6555)
- 体制(6508)
- 地方(6427)
- 融(6382)
- 金融(6380)
- 农业(5904)
- 划(5250)
- 公司(5195)
- 机构
- 学院(115776)
- 大学(115669)
- 管理(43441)
- 济(42579)
- 经济(41643)
- 研究(38827)
- 理学(37301)
- 理学院(36853)
- 管理学(36190)
- 管理学院(35977)
- 中国(31269)
- 京(24366)
- 科学(24329)
- 财(23928)
- 所(20092)
- 农(18858)
- 财经(18719)
- 江(18407)
- 研究所(18215)
- 中心(17350)
- 经(17098)
- 业大(16437)
- 范(15220)
- 师范(15024)
- 北京(15002)
- 农业(14804)
- 州(14510)
- 院(14323)
- 财经大学(14163)
- 商学(12762)
- 基金
- 项目(75893)
- 科学(60076)
- 基金(55659)
- 研究(54684)
- 家(48924)
- 国家(48523)
- 科学基金(41565)
- 社会(34461)
- 社会科(32593)
- 社会科学(32583)
- 基金项目(29539)
- 省(29340)
- 自然(27744)
- 自然科(27111)
- 自然科学(27101)
- 自然科学基金(26627)
- 教育(25741)
- 划(25390)
- 资助(22119)
- 编号(21802)
- 成果(18707)
- 重点(17719)
- 部(17048)
- 创(16205)
- 发(15856)
- 课题(15618)
- 创新(15128)
- 性(14830)
- 科研(14699)
- 教育部(14660)
共检索到175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帅 徐宁
现代公司普遍以薪酬、股权等显性契约对其高管进行激励,但随着该类契约的局限性逐步凸现,深入探究如何发挥声誉的激励效用,是实现不同高管激励契约配置与协同的前提与基础。本文承续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对声誉提出的理论框架,通过案例研究方法,揭示了声誉的三重激励效用,即信号效用、工具效用和心理效用。并从实践层面归纳新的研究发现,阐释了激励效用的实现途径,构建了以声誉为激励物和强化物的循环性声誉激励机制,以期通过深化声誉激励的研究为公司高管激励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指导。
关键词:
高管声誉 激励效用 实现途径 案例研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帅 徐宁
现代公司普遍以薪酬、股权等显性契约对其高管进行激励,但随着该类契约的局限性逐步凸现,深入探究如何发挥声誉的激励效用,是实现不同高管激励契约配置与协同的前提与基础。本文承续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对声誉提出的理论框架,通过案例研究方法,揭示了声誉的三重激励效用,即信号效用、工具效用和心理效用。并从实践层面归纳新的研究发现,阐释了激励效用的实现途径,构建了以声誉为激励物和强化物的循环性声誉激励机制,以期通过深化声誉激励的研究为公司高管激励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指导。
关键词:
高管声誉 激励效用 实现途径 案例研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帅 徐宁 姜楠楠
通过对部分高管进行访谈,并运用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3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管声誉激励强度与公司规模显著正相关,高管人力资本在两者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声誉激励通过与显性激励的交互效应从而对公司绩效产生间接的效用,具体而言,声誉激励与薪酬激励之间存在互补效应,与股权激励之间存在互替效应;产权性质能够对高管声誉激励效用产生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高管声誉激励 效用 作用途径 交互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闫森 郭瑜桥
商业银行高管与股东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激励机制能够减少高管的投机行为,而声誉激励则是高管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不确定的市场预期业绩,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银行高管的声誉激励模型。利用不确定规划理论对模型进行了简化求解,并依据模型结果,对影响声誉激励的因素以及如何强化高管的声誉激励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高管市场和激励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声誉激励 高管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观石
保持良好的大学声誉,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文章在详细阐述大学声誉内涵及其长期性、系统性、示范性、易损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大学良好的声誉管理,有助于大学获得更大的教育市场、有助于提升大学有形资产价值、有助于拓宽大学的融资渠道、有利于激发大学内部办学活力。从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大学声誉管理意识;创造条件,健全完善大学声誉管理机制;营造氛围,提高大学人职业素质等三个方面提出加强大学声誉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 声誉管理 路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韩亮亮 杨隆华
利用2010-2013年中国451家经理人未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考察经理人声誉激励与声誉惩罚的治理有效性。研究发现:与公司业绩改善带来的声誉激励预期相比,经理人对公司业绩恶化引起的声誉惩罚预期更敏感;初始声誉水平影响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变动的声誉预期,声誉越高的经理人对声誉惩罚越敏感;所有权性质也影响经理人对公司业绩变动的声誉预期,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经理人对声誉惩罚更敏感。由此研究认为,当前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声誉治理有效性的现实选择是声誉惩罚,为了更好发挥声誉惩罚的治理有效性可以通过对经理人进行"声誉俘获"等方式来实现。
关键词:
声誉治理 公司业绩 声誉激励 声誉惩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娄贺统 郑慧莲 张海平 吕长江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所得税制度差异,发现中国的所得税规定与股权激励制度的激励效果存在冲突,主要表现为:按工资薪金所得纳税,其超额累进税制导致的高边际税率会影响股权激励效用的发挥;在行权日纳税,过重的税收负担会削弱高管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积极性,或迫使高管立即抛售股票来缴税,还容易引发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在行权日纳税还导致股权激励收益与税基不匹配。文章针对我国股权激励税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税收制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税收安排 利益冲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何干强
唯物史观为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居民收入平等关系 ,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在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阶段 ,收入差距扩大 ,有正常和不正常两种情况。从正常因素看 ,实现按劳分配收入平等目标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区分流通领域平等同按劳分配平等 ,才能明确缩小收入差距的正确途径。实现收入平等目标要以建立市场经济一般制度为前提 ,但是决定性的途径则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发展社会生产力 ,改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这需要科学地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关键词:
个人收入平等 流通领域平等 初次分配关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董华 桑宁霞
科学 -人文教育是科学教育的时代趋向 ,它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挑战 ,必须高度重视科学 -人文教育 ,赋予其应有的地位 ;把握科学 -人文教育的时代特征 ,发挥其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采取有效措施 ,推进科学 -人文教育的进程 ,最终实现国民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冯子标
近年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与此相适应,各种对策研究纷纷见诸报刊。但是,有些研究或者忽视了市场的基础作用,或者过于强调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志鹏 闫淑敏
本文通过对企业中高层女性管理者的深入访谈和编码分析发现,女性职业发展过程中并非只有中级向高级管理层晋升的玻璃天花板一层障碍,而是在不同职业阶段分别表现为心理天花板、角色天花板、组织天花板三重障碍,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三重玻璃天花板的突破路径,同时探索出女性独特的职业发展曲线。
关键词:
玻璃天花板 女性高管 突破路径 扎根理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邱灿华 徐蒙奇
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公司声誉激励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点,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引入声誉激励方法以提高物流公司对下一期博弈中收益提升的期望,从而在显性激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物流公司在本期的努力水平,形成一种显性激励与声誉机制相结合的激励模式,同时分析了物流企业声誉获得最优P值的确定依据,为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物流公司管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改进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继敏
超大城市是交通碳减排意愿最强、减排空间最大、效益最好的空间单元。目前,国内外有关碳减排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国家层面,对于超大城市交通治理的特殊性鲜有考虑。论文探讨了碳减排的激励机制,以及其在超大城市交通碳减排中的政策意蕴。指出由于一系列气候临界点的存在,边际减排收益的变化难以被有效量化,碳交易和碳税没有哪一种政策可以通过简单量化的手段被证明是更具效率的。综合考虑经济效率、社会公平、社会参与性等重要维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针对不同的减排渠道,综合运用碳交易和碳税两种手段。在超大城市碳减排这一特定问题上,需要着重考虑城市规模和交通工具的特征两个因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超大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超大城市交通碳减排的五种实现途径。
关键词:
超大城市 交通 碳减排 碳交易 碳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继敏
超大城市是交通碳减排意愿最强、减排空间最大、效益最好的空间单元。目前,国内外有关碳减排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国家层面,对于超大城市交通治理的特殊性鲜有考虑。论文探讨了碳减排的激励机制,以及其在超大城市交通碳减排中的政策意蕴。指出由于一系列气候临界点的存在,边际减排收益的变化难以被有效量化,碳交易和碳税没有哪一种政策可以通过简单量化的手段被证明是更具效率的。综合考虑经济效率、社会公平、社会参与性等重要维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针对不同的减排渠道,综合运用碳交易和碳税两种手段。在超大城市碳减排这一特定问题上,需要着重考虑城市规模和交通工具的特征两个因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超大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超大城市交通碳减排的五种实现途径。
关键词:
超大城市 交通 碳减排 碳交易 碳税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余俊萱
近年来,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上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问题,更是引起社会的议论。基于高管薪酬问题的关键性,以及社会上对上市企业高管薪酬问题的关注,有必要对现阶段我国上市企业高管的薪酬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对此进行评价。上市企业虽然仅是我国企业中的一个小的群体,但是基于这些上市企业的代表性以及数据的可得性,我们对这部分企业进行分析,同样也可以得知我国企业高管的薪酬现状。只有基于数据基础的分析,才能真正了解我国企业高管的薪酬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