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41)
2023(3816)
2022(3202)
2021(3129)
2020(2805)
2019(6702)
2018(6625)
2017(12813)
2016(7164)
2015(8259)
2014(8324)
2013(8567)
2012(7553)
2011(6627)
2010(6823)
2009(6820)
2008(7476)
2007(7006)
2006(6488)
2005(5979)
作者
(20215)
(16775)
(16691)
(15907)
(11000)
(7959)
(7819)
(6417)
(6214)
(6188)
(5695)
(5659)
(5617)
(5295)
(5289)
(5022)
(4975)
(4960)
(4946)
(4928)
(4158)
(4088)
(4047)
(3941)
(3873)
(3703)
(3686)
(3620)
(3419)
(3286)
学科
管理(41812)
(36858)
(36767)
企业(36767)
(27944)
经济(27904)
(18530)
(16287)
财务(16264)
财务管理(16238)
企业财务(15731)
方法(15471)
数学(12525)
数学方法(12477)
(8304)
业经(6592)
(6539)
(6314)
经营(6148)
(6144)
人事(5769)
人事管理(5769)
理论(5470)
(5412)
决策(5326)
公司(5317)
计划(5169)
中国(5042)
体制(4941)
资源(4933)
机构
大学(104956)
学院(103332)
管理(48969)
(41450)
经济(40404)
理学(40318)
理学院(39999)
管理学(39681)
管理学院(39445)
研究(27451)
中国(26456)
(25792)
(22164)
财经(19255)
(17448)
(16134)
商学(14603)
科学(14598)
财经大学(14508)
商学院(14496)
北京(14364)
中心(13690)
(13676)
(13388)
公司(12011)
研究所(11718)
经济管理(11287)
经济学(10995)
业大(10856)
(10470)
基金
项目(59518)
科学(47365)
基金(44944)
研究(43253)
(37732)
国家(37397)
科学基金(33892)
社会(27409)
社会科(26109)
社会科学(26099)
基金项目(24190)
自然(23527)
自然科(22863)
自然科学(22858)
自然科学基金(22480)
(21562)
教育(20378)
资助(19441)
(17900)
编号(17762)
成果(14537)
(14201)
教育部(12644)
人文(12587)
重点(12371)
项目编号(12026)
(11870)
科研(11530)
大学(11474)
(11442)
期刊
(50430)
经济(50430)
研究(29126)
(26562)
管理(23182)
中国(22192)
科学(12294)
(12251)
金融(12251)
学报(12133)
财经(10484)
财会(9909)
会计(9346)
大学(9292)
(8850)
技术(8804)
学学(8445)
(7085)
教育(7083)
通讯(6956)
会通(6922)
经济研究(6753)
业经(6726)
图书(6643)
资源(5974)
问题(5820)
国际(5734)
技术经济(5703)
现代(5615)
经济管理(5399)
共检索到168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云鹤  
本文在"现金流-成长机会"框架下,通过直接度量管理者代理行为及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对导致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理性与非理性两类范式进行了区分检验,进一步考察了产品市场竞争对管理者代理及过度自信引致过度投资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中国企业过度投资问题,部分是由管理者滥用企业资源的行为所致,部分是由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所致。产品市场竞争能够有效抑制两类行为导致的过度投资,且产品市场竞争通过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导致的过度投资效应显著。本研究为过度投资的管理者两类行为解释范式提供了新的证据,并为今后公司投资效率提高、公司治理机制完善提供了新的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戚拥军  冯楚立  尹开国  
本文以2010-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公司过度投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的提高不仅不能缓解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反而还会加剧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可以适当缓解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这些经验证据从侧面证实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过度投资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问题,最佳的治理措施是引入独立董事等观点,不能简单对其进行激励和监督。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克慧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过度投资行为,这种过度投资行为的原因解释均是从代理理论进行的。行为金融学认为,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也会引发过度投资问题。本文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过度投资的假说在我国上市公司身上是成立的,即使存在融资约束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也会产生过度投资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柏  琚涛  
基于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这一外生冲击事件,研究管理者理性行为、非理性偏差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以及金融危机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现金流—成长机会"框架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管理者理性的代理问题与非理性的过度自信均与企业投资正相关;金融危机会同时抑制管理者理性和非理性导致的企业投资增加,但对管理者理性行为的冲击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金融危机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于企业投资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恢复常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军训  石晨萱  
本文基于自由现金流理论和过度自信理论,选用创业板2009—2017年样本数据,实证分析创业板IPO超募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传导机制和影响效应。研究发现:IPO超募融资对投资效率有负向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在IPO超募融资与投资效率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效率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而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不论是投资不足还是投资过度,IPO超募均是通过管理者过度自信作用于投资效率;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投资过度样本中对中介关系起到调节作用,但在投资不足样本中没有呈现出调节作用。本文研究结论证明了由资本市场资金错配产生的IPO超募并不利于企业成长,丰富了自由现金流理论,为我国进一步加深市场化发展提供新的监管视角。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黄莲琴  傅元略  屈耀辉  
随着行为公司金融的兴起,管理者非理性尤其是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与公司财务决策关系的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基于中国制度背景,以2002年至200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观测值,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债务政策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采用Tob it和Logistic回归模型,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利用税盾拐点考察公司的债务政策。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显著影响公司的债务政策,公司税盾拐点随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强而降低,表明过度自信管理者将实施更为激进的债务融资策略。利用OLS回归模型检验过度自信管理者实施的债务政策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公司绩效随债务税盾拐点的降低而下降,意味着如果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马润平  李悦  杨英  张文静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出发,以2002~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心理因素对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对它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现有的公司治理机制并不能对这种非效率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中国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也对如何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艳林  
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认知偏差是产生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重要诱因。公司治理能否发挥相机治理功能有效弱化管理者过度自认心理,减少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产生的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行为,相关研究结论并不统一。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角度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投资效率的相关文献,对公司治理如何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如何影响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产生的非投资效率投资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从治理角度提出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效率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唐蓓  
公司并购的"成功悖论"引发人们对公司并购行为的重新审视。从行为经济学中的管理者非理性假设出发,实证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特征与公司并购投资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显示,出于自身利益的长远考虑以及公司并购普遍败绩的现实,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对并购投资表现出较为谨慎的态度。但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与管理者的自信程度高度相关,说明并购投资行为实际上同时受到自由现金流以及管理者自信程度的双重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文芳  
本文以2006—200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对管理者政治联系形成路径分类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其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影响。结果发现,管理者政治联系对其过度自信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与来自政府(部队)工作经历形成的政治联系相比,来自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身份的政治联系更易于导致过度自信,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更是如此。当公司所在地市场化进程不同时,上述影响有所不同。研究认为,虽然管理者政治联系有助于缓解制度约束(产权性质、市场化进程不平衡)给企业发展带来的障碍,但随之产生的过度自信会导致管理者更为关注"关系能力",并不利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向强  康岚  
文章以我国沪深A股2003年~2012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发的过度投资具有治理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外部监督者假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晓荣  付晓月  
本文以2010-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非效率投资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呈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可以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大机构投资者和稳定型机构投资者能够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正相关关系,而小机构投资者和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则没有起到抑制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晓荣  付晓月  
本文以2010-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非效率投资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呈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可以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大机构投资者和稳定型机构投资者能够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正相关关系,而小机构投资者和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则没有起到抑制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红渠  赵添喆  
管理者在企业决策中有着重要的话语权,管理者过度自信容易导致企业过度投资。以2013-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是管理者过度自信显著提高了企业过度投资水平,降低了投资效率;二是过度自信管理者具有较强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企业内部充裕的自由现金流会强化过度自信管理者的过度投资倾向;三是公司董事会治理效果欠佳,不能有效抑制过度自信管理者的过度投资行为。为此,企业管理者要通过学习、自我纠正及外部监督等方法来调节对自我的不正确认识,避免产生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菊花  隋姗姗  
过度自信替代变量的选择是行为金融学的一大难题,本文就该领域主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从管理者过度自信及金融市场投资者过度自信两个角度回顾和评述相关研究及其所使用的界定和度量方法,由此引发对过度自信衡量标准和模型的思考,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