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8)
- 2023(15710)
- 2022(13086)
- 2021(12405)
- 2020(10688)
- 2019(24825)
- 2018(24494)
- 2017(47040)
- 2016(25748)
- 2015(29416)
- 2014(29133)
- 2013(29032)
- 2012(27034)
- 2011(24377)
- 2010(24428)
- 2009(23037)
- 2008(23247)
- 2007(20697)
- 2006(18007)
- 2005(16532)
- 学科
- 济(107249)
- 经济(107107)
- 管理(77233)
- 业(74637)
- 企(61694)
- 企业(61694)
- 方法(50529)
- 数学(45275)
- 数学方法(44739)
- 财(32889)
- 中国(30925)
- 制(27114)
- 农(27091)
- 业经(22259)
- 务(21451)
- 财务(21405)
- 财务管理(21353)
- 贸(21317)
- 贸易(21304)
- 易(20789)
- 银(20749)
- 银行(20720)
- 企业财务(20294)
- 学(20293)
- 行(19631)
- 地方(19006)
- 融(18488)
- 金融(18483)
- 农业(17580)
- 体(17480)
- 机构
- 大学(368214)
- 学院(364571)
- 济(155569)
- 经济(152404)
- 管理(139716)
- 研究(125651)
- 理学(119461)
- 理学院(118102)
- 管理学(116016)
- 管理学院(115319)
- 中国(102717)
- 京(78475)
- 财(76853)
- 科学(74227)
- 所(63577)
- 财经(59997)
- 农(58616)
- 中心(58481)
- 研究所(57295)
- 江(54983)
- 经(54590)
- 业大(51237)
- 北京(50078)
- 经济学(48856)
- 农业(45992)
- 范(45990)
- 师范(45555)
- 院(45320)
- 财经大学(44707)
- 经济学院(44085)
- 基金
- 项目(238643)
- 科学(188966)
- 基金(176380)
- 研究(173163)
- 家(153769)
- 国家(152576)
- 科学基金(130858)
- 社会(111638)
- 社会科(105889)
- 社会科学(105861)
- 基金项目(92636)
- 省(90319)
- 自然(84778)
- 自然科(82809)
- 自然科学(82787)
- 自然科学基金(81345)
- 教育(80064)
- 划(77430)
- 资助(73462)
- 编号(68783)
- 成果(56987)
- 部(54780)
- 重点(54121)
- 发(50213)
- 创(49181)
- 课题(47676)
- 教育部(47268)
- 国家社会(46881)
- 科研(46483)
- 制(46332)
- 期刊
- 济(169108)
- 经济(169108)
- 研究(112955)
- 中国(74436)
- 财(62259)
- 学报(55037)
- 农(52126)
- 科学(51993)
- 管理(51372)
- 大学(42119)
- 融(41238)
- 金融(41238)
- 学学(39618)
- 农业(34631)
- 教育(34616)
- 技术(30471)
- 财经(30165)
- 经济研究(27834)
- 经(25777)
- 业经(24541)
- 问题(22570)
- 业(20480)
- 贸(20314)
- 统计(18608)
- 技术经济(18156)
- 国际(18066)
- 世界(17253)
- 理论(17223)
- 版(17174)
- 策(16758)
共检索到556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廉水 吴利华 徐彦武 郁明华
转型是公司运用资源优势 ,调整产业战略定位 ,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或摆脱经营困境的重大战略行为。公司为追求价值最大化、完善产品链和分散经营风险而选择跨行业转型。公司跨行业转型艰难源于产业选择风险、业务选择风险、过程控制风险和后管理风险等。
关键词:
跨行业转型 动力 方式 风险控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彧妮 雷倩华
本文以2007~2016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跨行业经营的影响,以及在不同产权性质下这种影响的差异。结果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越高,越不倾向于跨行业经营,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企业跨行业经营的行为。但是这种抑制作用仅体现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并没有影响其跨行业经营。本文进行内生性检验和安慰剂测试等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质量 产权性质 跨行业经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冯银波 刘雨佳
在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催化下,中国民营企业逐渐将发展的目光投向广阔的国际市场,海外并购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以复星并购FOlli FOlli为例,对跨行业并购前后复星集团、FOlli FOlli集团的财务绩效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结合案例提出了中国民营企业跨行业海外并购的特点。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2018年3月12日,中注协约谈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提示频繁跨行业并购的农业类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中注协相关负责人指出,农业类上市公司固有审计风险较高,近来部分农业类上市公司,频繁跨行业投资并购,可能引致新的审计风险。中注协提示,注册会计师在年报审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事项:一是关注农业板块业务固有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充分关注公司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尤其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飞 陈彩虹
随着社会经济分工的细化与行业之间关系的重塑,行业风险传染成为诱发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行业指数数据,结合LASSO-VAR模型与BK指数方法对我国行业风险传染进行频域分解,从风险传染水平特征、结构特征以及频域特征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QAP分析、回归分析从技术关联与商业信用的角度对行业风险传染进行解释。研究发现:首先,我国行业风险传染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并且总风险传染主要由短期风险传染驱动,但风险频域结构会随着经济主体预期的调整而逐渐变化;其次,化工、机械设备等技术供给型行业在风险传染网络中为主要的风险溢出者,银行业作为资金供给型行业为主要的风险吸收者;再次,在技术关联的作用下,行业风险传染网络呈现出长期稳定的技术聚集特征,并且短期行业风险传染网络会进一步叠加非理性信息效应的影响;最后,商业信用对短期行业风险传染具有显著影响,提高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有效降低短期行业风险传染。研究结论有助于更好地认知我国行业风险传染特征与影响因素,对宏观经济监管部门防控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风险传染 频域 技术关联 商业信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晨荣 高波
基于2012—2020年中国微观企业的面板数据,探讨数字技术创新、跨行业技术溢出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显著增加了企业污染排放,跨行业技术溢出有利于污染减排,长期跨行业技术溢出的正面影响可以抵消数字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较高的环境规制强度能够缓解数字技术创新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非数字行业和重污染行业中跨行业技术溢出能够显著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创新吸收能力不足、绿色创新效率不高是数字技术创新产生污染排放的原因,跨行业技术溢出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降低污染排放。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秀华 周小莲
跨行业编目共享是图书编目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出版社、书商、图书馆对图书的分别编目导致了编目工作重复,造成了经济成本与人力成本的浪费。因此,出版社、书商、图书馆及用户应协力共建全国性跨行业书目数据网,各司其职,按统一的编目标准或数据兼容格式逐步完善、补充书目数据。
关键词:
跨行业编目 编目共享 联合编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茹 王媛 冯学钢 许鑫
文体旅产业融合是目前旅游学界最具热点的研究议题。创新企业家和创新投资是企业融合的两个关键要素。文章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文体旅上市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结构特征,构建了管理者关系、投资关系与总体关系网络。研究发现,3个关系网络均是密度较低的稀疏网络结构,文体旅企业发展较为独立。管理者关系网络中,高端人力资源的跨行业流动和转换现象较为少见,但旅游企业突破行业界限的跨行业流动性高于文化和体育企业。投资关系网络中,高中心性旅游企业数量远多于文化企业,旅游企业不仅有较高的行业内投资关联关系,更具有高于文体企业的跨界投资主动性和积极性。总体关系网络中,以华侨城、宋城演艺、黄山旅游、中体产业为代表的企业是跨行业关系网络中的核心企业,凝聚子群中"融旅""融文""融体"的跨产业关联可以总结为3种模式:龙头带动模式、品牌驱动模式以及跨界整合模式。该文将社会网络分析用于研究文体旅企业关联关系,丰富了社会网络理论在企业层面的运用,对文体旅企业人际关系构建、外部投资合作与融合模式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文体旅 上市企业 跨行业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耀辉 齐玮娜
基于中国经济"新常态"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通过理论与案例研究,理顺企业转型、专业镇转型和经济转型的内在逻辑关系,剖析专业镇企业的转型机制与转型障碍,理论上探讨如何破解转型障碍。主要结论:企业转型的本质是引入新型高质量要素,构建企业新的生产函数;企业转型决策取决于转型前后企业竞争优势提升带来的预期转型收益引导,是基于外部环境和企业自学习能力的综合判断与选择;专业镇企业转型具有外生性,企业所在集群出现创业精神衰败和新要素进入机会不足以及企业内部难以独立形成新要素,会反向固化不转型文化,共同导致企业转型障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杨子晖 王姝黛 梁方
本文结合中国投入产出表,从产业链结构这一崭新的研究视角,考察我国行业间尾部风险传染的微观驱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链结构能较好地解释尾部风险的跨行业传染关系,议价能力较高的行业将对其上下游部门输出风险。全样本期间尾部风险主要沿产业链逆向传导,而重大股灾期间上下游部门间双向传染效应更为明显。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防范尾部风险的跨行业交叉传染提出建议,从而为完善金融风险监管机制提供“产业治理”的新思路。
关键词:
尾部风险传染 产业链结构 投入产出关系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邵骏 张捷
服务业具有典型的制度密集型特征,本文基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制度背景,实证检验了政府支配经济资源的比重、非国有经济的发育程度、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城市化进程以及行业竞争程度等五个制度指标对1990—2010年全国28个省市服务业和新旧两种行业分类标准下各细分服务行业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结构构成国内服务业增长的阻碍;非国有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形成对服务产品的有效需求显著促进了国内服务业的增长;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充分的市场竞争有利于国内服务业的快速增长,而糟糕的产权保护和市场竞争环境则产生显著的负效应。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苏生 李志超 舒建平 兰召华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两种重要的金融异象,质疑了有效市场假说。本文以2000~2009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不同的形成期搭配不同的持有期下的投资策略考察了中国股市跨行业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在沪深A股市场,按下游行业收益率排序的零投资策略主要表现为动量效应,按上游行业收益率排序的零投资策略主要表现为反转效应。从短期来看,跨行业动量或反转效应普遍不显著。持有期中长时,结果的显著性明显提高。跨行业动量或反转效应通过CAPM、Fama-French、Carhart模型调整后仍然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孝松 谢申祥
通过使用多年度、跨国、跨行业的混合数据进行经验分析,本文揭示出中国频繁遭受各国反倾销的共同原因。出口激增、人民币贬值是十分重要的宏观经济因素;反倾销的非传统使用者发起对华反倾销的可能性更大,确认倾销和损害的数量更多;一国反倾销的总体状况显著影响对华反倾销的案件数量和裁定结果;中国的总体反倾销报复能力对国外对华反倾销具有较强的遏制作用;各国的关税减让幅度越高,使用反倾销措施来替代关税、抑制中国商品进口的动机越强;各国加入FTA的数量对于发起对华反倾销诉讼的数量有一定影响,而与各国裁定对华反倾销案件时确认倾销和损害的数量无关。根据经验分析结果,本文为中国应对国外反倾销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霞 张天硕 曲如晓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和跨国专利质量阶梯理论,构建了外国专利影响东道国企业出口行为的理论模型,并从同行业和跨行业视角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同行业内,外国在华专利对中国企业出口概率和出口强度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跨行业后向关联渠道中,外国在华专利对上游企业的正向影响只体现在出口强度上;而在跨行业前向关联渠道中,由于较强的竞争封锁效应,外国在华专利对下游企业出口概率和出口强度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在同行业和跨行业后向关联渠道中,外国在华专利对企业出口行为的正向影响具有一定时间持续性,而在前向关联渠道中,负向影响则仅体现在当期,不存在显著的时间滞后效应。此外,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外国在华专利不仅通过技术外溢和竞争封锁的综合效应影响企业生产率进而间接影响企业出口,而且还可以通过出口产品种类等途径直接对企业出口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本文的研究将为如何能够更加有效发挥外国先进专利的技术外溢效应,推动中国企业出口贸易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耘 钟少颖
本论文利用在沪、深两市全部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了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整体情况和分行业的研发投入特征。同时从分行业的角度分析企业规模、企业产权属性和行业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通过研发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研发投入强度要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但是还远远低于全球研发活跃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企业规模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之间呈现正U型关系,中型规模企业的研发投入弹性要低于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从企业的产权属性来看,民营企业的产权属性对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弹性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从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结构来说,行业市场集中度对行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