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50)
- 2023(4052)
- 2022(3444)
- 2021(3505)
- 2020(2966)
- 2019(6886)
- 2018(6779)
- 2017(13277)
- 2016(7350)
- 2015(8787)
- 2014(8736)
- 2013(8441)
- 2012(7960)
- 2011(6856)
- 2010(7124)
- 2009(6998)
- 2008(7526)
- 2007(7173)
- 2006(6505)
- 2005(6083)
- 学科
- 管理(33587)
- 业(32307)
- 企(31443)
- 企业(31443)
- 济(27493)
- 经济(27449)
- 财(16888)
- 方法(14801)
- 务(14588)
- 财务(14568)
- 财务管理(14539)
- 企业财务(14126)
- 数学(12225)
- 数学方法(12003)
- 制(7729)
- 业经(7045)
- 理论(7035)
- 中国(6121)
- 学(6063)
- 体(5753)
- 公司(5224)
- 农(5139)
- 策(5062)
- 体制(4999)
- 人事(4858)
- 人事管理(4858)
- 划(4799)
- 和(4788)
- 技术(4766)
- 银(4571)
- 机构
- 大学(113287)
- 学院(110175)
- 管理(44639)
- 济(39415)
- 经济(38422)
- 理学(37785)
- 理学院(37462)
- 管理学(36760)
- 管理学院(36563)
- 研究(30822)
- 中国(26780)
- 财(24706)
- 京(23985)
- 财经(18805)
- 科学(18284)
- 经(17029)
- 江(16496)
- 中心(15738)
- 所(15428)
- 北京(15199)
- 业大(14306)
- 农(14160)
- 财经大学(14144)
- 州(13731)
- 研究所(13423)
- 范(12867)
- 师范(12661)
- 商学(12439)
- 商学院(12348)
- 经济学(11375)
- 基金
- 项目(65312)
- 科学(50973)
- 基金(48360)
- 研究(46576)
- 家(41431)
- 国家(41089)
- 科学基金(36297)
- 社会(28775)
- 社会科(27168)
- 社会科学(27164)
- 基金项目(25538)
- 自然(24664)
- 自然科(24150)
- 自然科学(24144)
- 省(23988)
- 自然科学基金(23756)
- 教育(22531)
- 资助(21150)
- 划(20199)
- 编号(19534)
- 成果(18059)
- 部(14719)
- 重点(13865)
- 项目编号(13824)
- 大学(13390)
- 教育部(13075)
- 创(12737)
- 科研(12716)
- 人文(12554)
- 性(12246)
共检索到171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嘉南 黄登仕
本文是关于不对称信息下的公司内部资本预算理论研究的综述。文章首先介绍了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之上的公司资本预算的模型框架;接着讨论了建立在不同激励思想基础之上的单部门模型,并评价各模型对实证研究结果的解释能力。之后对多部门模型的理论研究予以简要介绍,并对单部门模型和多部门模型的共同特征予以总结,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资本预算 信息不对称 激励方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鲁勇睿
通过对美国内幕证券交易执法机制的简要分析,并对照中国内幕交易执法中出现的主要障碍,可以发现监管者与违法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与激励不对称是内幕交易管制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因而,中国当前打击内幕交易的努力可以重点从执法信息建设、加强证券账户管理、调动社会力量、创新行政裁判制度等四个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
内幕交易 信息不对称 激励不对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白世春
信息不对称是当前约束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障碍。本文提出,消除信息不对称、提高透明度的核心在于构建双向激励机制:一是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调整剩余控制权分配比例,为民营企业披露真实信息创造市场条件;二是在金融体系内合理分担信息搜集成本,建立风险与激励相对应的信息搜集机制。与之相配套,还应大力推进人民银行征信体系建设,一方面用激励约束机制使企业提供真实信息,另一方面使金融机构能够以更低的成本、高的效率得到更完整的企业信息。
关键词:
双向激励 民营企业 信息不对称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徐和 马士华 石宁
在正常订单和紧急订单供应商共存情况下,分析制造商的最优订货策略。正常订单供应商采购提前期较长,需在销售期前进行订货。紧急订单供应商交货期较灵活,但交货期长短与成本相关且该成本信息为其私有信息。考虑在此条件下制造商的订货策略(与正常订单供应商)和激励合同设定问题(与紧急订单供应商)。最后,比较了紧急订单供应商的存在与否对制造商的订货以及利润的影响。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 激励合同 随机模型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周建亨 江月 毋博
垃圾分类的环保政策现已在全国各大城市逐一展开,然而调查显示,仍然存在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不够以及对分类过程敷衍了事的问题。因此为了研究政府如何激励居民在参与中付出努力,本文首先建立了事前委托代理双方均不了解分类能力的纯道德风险模型,接着从现实出发建立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同时存在的混合模型,激发居民努力的同时针对逆向选择的参与,从政府收益的角度考虑是否对居民进行甄别。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双重信息非对称的激励成本比单一道德风险更高。但是当环保者努力获得奖励的概率满足一定条件时,逆向选择的存在反而使政府更有利。当环保者努力获得奖励的概率较高以及居民普遍素质较高时,政府应该选择忽略信息甄别的统一激励政策下制定最优奖励方案;当获得奖励的概率居于中等水平以及居民能力高低参差不齐时,采用两套激励策略进行信息甄别获得收益会高于不甄别居民类型带来的政府收益。我们还发现环保者获得奖励的概率处于比较中等以及较低时,其积极带动作用较小,为了保证居民参与政府不得不提高奖励,对非环保者的激励会产生浪费,因此政府应仅考虑鼓励居民努力分类的统一激励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延利 刘丹
运用数学分析和博弈论的方法,设计激励机制的数学模型,并引入对监控机制的分析,从而扩展了激励机制的理论框架。分析结果表明:监控机制与激励机制具有相关性,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替代作用,都能激励或引导代理人努力工作。因此,在制定报酬契约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激励机制与监控机制的作用。监控机制的引入,不仅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在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激励机制 监控机制 委托代理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如国 李玉龙
企业低碳减排中的低碳技术和减排努力程度属于私有信息时,政府需要甄别其碳减排的真实能力并对其减排努力实施有效的激励。针对上述问题,运用博弈论和激励机制理论,建立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并存且企业低碳技术为连续类型下的企业低碳发展的激励契约;对比分析了只存在道德风险单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并通过数值仿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双重信息不对称时,政府的期望收益减少,企业的减排努力程度降低而收益增加;政府应针对不同技术类型的企业设计差异化的契约激励模式,不但可以起到自我选择的甄别作用,还能诱导企业提高低碳努力程度。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祝建军 叶蓓
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的典型特征,而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耀东
我国目前自然垄断管制改革的根本问题是激励性过度和不足并存 ,它取决于价格机制的激励程度的选择。从这个角度上 ,管制实际上是立法者、管制者和被管制企业及消费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互动的合约关系 ,其中管制者与被管制企业之间的合约关系决定了整个管制的效率。从激励性管制改革实践来看 ,我国公共事业部门以价格管制为导向的改革存在价格急剧上升等问题 ,因而应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制度安排 ,发挥各类管制工具的相关效能
关键词:
不对称信息 激励性管制 资本回报率管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洪结银 张艺
在积累性创新链中,创新收益在序贯创新者之间的分配是一个重要的激励问题,一个良好的创新激励机制应该使得积累性创新的利益在序贯创新者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假定,研究了积累性创新中最优专利许可费大小和时序决定问题。与Green&Scotchmer、Scotchmer的结论不同,我们发现,事前专利许可并不一定能够解决先期创新者对后续创新者的敲竹杠行为。本研究为现实中观察到的一些产业中事后专利许可现象提供了理论上的解释。
关键词:
积累性创新 信息不对称 敲竹杠 激励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得前
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影响:其一,造成了纳税人的逆向选择;其二,造成了税制的扭曲;其三,加大了税收的征收成本。应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减少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关联博弈和重复博弈可以有效地激励纳税人诚实纳税。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纳税人 税务机关 逆向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建华 李录堂
基于一种辩证思维的方式,运用演绎推理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和探讨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仅对学界长期以来在信息不对称消极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补充与扩展,而且重点研究了信息不对称的正向激励作用,分析了其能动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黄金信息分割点"的概念,指出行为痕迹的挖掘和利用是在一定限度内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激励功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霞
特许经营当中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当市场需求受到双方广告努力水平的影响时,便有可能出现特许方和加盟商的双边道德风险。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在假设受许人具有私人成本信息的情况下,分析特许权使用费率的最优特许合约特征。研究表明,在完全信息条件下,最优的特许合约意味着双方收益的比取决于他们各自的广告有效性,一方收益随着对方广告有效性的提高而增加;当受许人存在私人成本信息时,最优特许合约使得广告有效性更高的一方获得较高收益。
关键词:
特许经营 双边激励 委托代理 契约设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冉翠玲 杨桂元
针对由单制造商和单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提出了供应链双方需求信息对称情况下的激励机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供应链双方在需求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运作策略模型。制造商通过折扣,运用激励相容机制使销售商诚实申报需求信息,使得供应链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供应链成员实现双赢。数字试验结果表明:①所提策略是有效的;②该策略不仅能提高制造商利润,而且也能改善销售商的利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本江 徐晨 周雄伟
针对电子市场中一个再制造商和一个销售商(回收商)组成的二级逆向供应链,分信息对称、只有努力信息不对称即只存在道德风险、努力和能力信息都不对称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并存三种情况,文章讨论了电子产品逆向供应链的契约设计问题,厘清了各种情形下再制造商与回收商的最优契约构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