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87)
2023(3090)
2022(2451)
2021(2509)
2020(2209)
2019(5063)
2018(4868)
2017(9840)
2016(5505)
2015(6348)
2014(6237)
2013(6205)
2012(5659)
2011(4667)
2010(4860)
2009(4621)
2008(5075)
2007(4360)
2006(3788)
2005(3407)
作者
(13200)
(11201)
(10953)
(10531)
(6962)
(5243)
(5022)
(4176)
(4128)
(4004)
(3653)
(3615)
(3607)
(3607)
(3372)
(3304)
(3282)
(3189)
(3168)
(3146)
(2763)
(2634)
(2601)
(2578)
(2536)
(2461)
(2436)
(2380)
(2207)
(2126)
学科
(27980)
(27973)
管理(27606)
(25895)
企业(25895)
(18854)
经济(18823)
(15686)
财务(15680)
财务管理(15638)
企业财务(15173)
财政(12015)
方法(10324)
(9522)
数学(9111)
数学方法(9072)
(8515)
(6670)
体制(6331)
中国(5894)
公司(5288)
(5273)
(4934)
制度(4418)
(4418)
业经(4170)
地方(3809)
农业(3680)
(3370)
(3323)
机构
大学(72581)
学院(71902)
管理(30418)
(29899)
经济(29344)
(27087)
理学(26325)
理学院(26155)
管理学(25950)
管理学院(25818)
研究(19412)
中国(17365)
财经(17197)
(15612)
(13866)
财经大学(12686)
(10310)
(9499)
科学(9468)
商学(9445)
商学院(9402)
会计(9283)
中心(9213)
经济学(9146)
北京(8910)
财政(8759)
经济学院(8286)
(7938)
(7730)
研究所(7632)
基金
项目(42480)
科学(34025)
基金(32581)
研究(32099)
(26935)
国家(26707)
科学基金(24258)
社会(21611)
社会科(20624)
社会科学(20618)
基金项目(17496)
(15457)
自然(15410)
自然科(15077)
自然科学(15074)
教育(14933)
自然科学基金(14829)
资助(13523)
编号(12882)
(12543)
成果(11649)
(10516)
(9874)
教育部(9685)
人文(9530)
(9277)
重点(8988)
国家社会(8985)
项目编号(8924)
(8557)
期刊
(33201)
经济(33201)
(30069)
研究(24321)
中国(14640)
管理(11492)
财经(9712)
财会(9363)
会计(9207)
学报(8761)
(8127)
(7863)
金融(7863)
大学(7560)
科学(7522)
学学(7264)
(6710)
财政(6710)
通讯(6451)
会通(6450)
(6046)
经济研究(5792)
(4500)
业经(4489)
技术(4365)
问题(4216)
(4027)
教育(3948)
之友(3699)
农业(3684)
共检索到114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心合  赵明  孔凡义  
财权及其配置问题是理解和研究公司财务时绕不开的话题。对公司财权问题的研究,应当以资源为主线展开。财权是公司法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地看,公司财权的来源已从股东的资本向利益相关者的资源扩展,因此公司财权的配置也应当以资源为基础展开。随着公司环境和资源结构的变迁,公司财权配置的结构也在不断转移,这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公司财权结构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改革  [作者] 季爱华  
公司治理离不开相应的治理主体,不同的治理主体所拥有的权力、利益和责任,又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财务权力的行使、财务责任的承担和财务利益关系的调适。为此,我们选择以财权配置为视角,进行治理模式的比较与分析。一、财权配置视角中的典型公司治理模式:以美、德、日、韩四国为例我们以美、德、日、韩四国为对象,从政府监管、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祝涛  
本文在对公司财权内涵基本观点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梳理公司财权形成基础及渊源并从多维视角考察公司财权结构,采用形式逻辑分析方法对公司财权内涵进行重新界定;将财权配置划分为初始配置和再配置两个层面,财务契约实现了财权的初始配置,财权的初始配置决定着再配置的走向与结果,在财权配置中居于主体地位。公司内部的授权与转授权实现了财权的再配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罗军林  张宁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所有权安排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同时也是财权配置的基本逻辑,它决定了财权配置具有动态演变性。本文分析了资本结构、公司各权利主体之间的博弈、公司规模及组织方式、技术及环境等因素是如何影响财权的动态配置。通过企业财权配置的状态依存性与相机治理机制来实现财权的配置与再配置,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性财权配置的一般框架,旨在为上市公司财权的动态配置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樊明武  李志学  
本文认为,企业财权配置就是把企业财权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加以分配,以发挥企业财权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它是企业所有权配置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合理地配置企业财权,对于提高企业财务决策效率,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总体上看,公司的财权在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的存在不仅构成公司控制权的基础,也反映了股东和债权人对公司两种不同的治理方式。从一个新的视角阐释了公司财权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股权契约和债权契约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影响,反映了所有权的控制和债务的潜在压力能够迫使经营者约束自己的行为,恪尽职守,减少疏忽与浪费,以实...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祝涛  
公司财权配置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完善需要依托丰富的理论依据作为前提条件与理论支撑,公司财权配置理论研究的理论依据包括不对称信息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公司治理理论以及股权制衡理论等。本文在梳理与回顾这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在公司财权配置理论研究中的参考价值与具体运用范畴进行设想和展望,以期拓展公司财权配置理论研究的思路与视野。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何进日  曹越  黄灿  
以不完全契约中之完备部分与不完备部分为标准,财权可以划分为基于企业公平的"通用财权"范畴和基于企业效率的"剩余财权"范畴,论证了基于企业公平的通用财权观和基于企业效率的剩余财权观。主张财权配置价值取向合理定位应是一个二元价值体系,即基于企业公平的通用财权配置和基于企业效率的剩余财权配置;在实践上表现为某项具体财权配置对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如果一项财权中通用财权占主导,那么该项财权在配置时就应侧重公平;如果一项财权中剩余财权占主导,那么该项财权在配置时就应侧重效率。在此基础上逻辑推演出"最优财权配置规则"和"最优财权配置细则"。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栋  杨淑娥  
传统的公司治理的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的“股东主权”治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投入者应独享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 关注的是股东利益保护。在该理论影响下, 公司财务治理也主要关注的是股东和经营者的企业内部财权配置, 以解决委托人如何选择或设计最优合同来克服代理问题。本文认为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由委托代理理论向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发展, 现代企业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应有平等机会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企业的财权配置不仅仅是股东和经营者的企业内部财权配置, 而应扩展到包括外部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外部财权配置, 以及为保证利益相关者财权配置实现的相机治理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萍  
基于价值管理理论,从数量方面研究财务指标或财务数据对企业业绩影响的传统财务理论,所关注的焦点主要在财务经济效率和经济性规则,而没有将产权契约关系以及制度问题纳入其中。伴随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出现了多层次、多环节的委托代理关系和企业内部代理人谋取私利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对变革传统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宗宗  邓平  
高校财务治理是高等教育发展迈入新时代的必然产物。高校财务动态治理是财务治理的继承与超越,其核心是高校财权动态优化配置。文章从财权的流入、配置、重组、再配置、监管五个方面分析高校财务动态治理与财权动态配置,认为高校财务动态治理与高校财权动态配置互促互进,财权有效地动态配置是实现高校财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丽花  徐广领  经壮  
"财权"概念是一个与"产权"相似的经济学范畴,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预决策权等。财权侧重于对财力的配置,也就是从价值形态上对资金进行配置或支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淑娥  
文章通过对企业产权的再认识 ,重新界定了企业财产权属于“他物权”中“用益物权”的一种 ,是明显与“自物权———所有权”相分离的 ,公司中的财权在两个层面 (自物权和他物权 )上均有分布或配置。文中进一步阐述了财权的静态配置与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认为 :“财务治理结构”是一种静态的理解 ,具体表现为财权配置结构和利益关系。它是由两类财务治理主体、多维度的财务治理客体及一系列财务治理中的经济利益关系构成 ;而“财务治理”则是从动态上看 ,一方面表现为财权配置中的动态制衡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形成 ,另一方面表现为新的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加入———融资结构的形成以及对现有资本结构的调整和改善。文章第三部分专题...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雷新途  王敏  
财权配置的契约安排是对企业集团初始(财务)契约的不完备性所进行的修正。财权配置的契约结构不仅决定企业集团与市场的边界,也决定企业集团内部代理成本的结构。而代理成本和财务协同效应均衡,可以实现企业集团财权配置契约结构的优化,即财权契约安排的制度净收益最大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贺正强  伍中信  
财权与产权关系紧密,但两者应该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财务治理权是从各财务主体在企业治理结构层次上,就财权分割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权力制衡关系而言的。而财务控制权是建立在契约不完全理论基础上的,但由于"剩余"的重要性、决策权的广义与狭义区分、权力实施流程等因素的影响,财务控制权有几个不同内涵。财权配置是以"贡献"与"风险承担"为基本原则,并在知识成本与代理成本共同约束下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集中与分散对称安排。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荣武  常青青  
剩余财权能否合理配置是影响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关键因素。本文将企业发展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古典经济阶段和新知识经济阶段,通过构建剩余财权配置模型,并以贡献和风险承担作为剩余财权配置的基本原则,研究发现:在古典经济阶段,物质资本贡献较大且承担企业的主要风险,大部分剩余财权应配置给物质资本所有者;在新知识经济阶段,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和承担的风险较物质资本更多,因而大部分剩余财权应配置给人力资本所有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