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23)
- 2023(6378)
- 2022(5466)
- 2021(5291)
- 2020(4597)
- 2019(10961)
- 2018(10687)
- 2017(22490)
- 2016(11855)
- 2015(13895)
- 2014(13689)
- 2013(13614)
- 2012(12186)
- 2011(10895)
- 2010(11154)
- 2009(10440)
- 2008(10493)
- 2007(9423)
- 2006(8144)
- 2005(7353)
- 学科
- 济(60306)
- 经济(60247)
- 业(44455)
- 管理(42283)
- 企(39989)
- 企业(39989)
- 方法(38061)
- 数学(35506)
- 数学方法(35011)
- 财(19434)
- 务(15424)
- 财务(15394)
- 财务管理(15366)
- 企业财务(14896)
- 农(11603)
- 制(11430)
- 中国(11402)
- 业经(10449)
- 贸(10011)
- 贸易(10002)
- 易(9681)
- 融(9076)
- 金融(9076)
- 理论(8293)
- 银(8230)
- 银行(8227)
- 体(8177)
- 行(7747)
- 技术(7563)
- 地方(7418)
- 机构
- 大学(176716)
- 学院(175863)
- 济(79381)
- 经济(78055)
- 管理(76399)
- 理学(66871)
- 理学院(66367)
- 管理学(65269)
- 管理学院(64959)
- 研究(48430)
- 中国(41159)
- 财(39280)
- 京(35017)
- 财经(32180)
- 经(29469)
- 经济学(25463)
- 科学(24953)
- 财经大学(24485)
- 江(24298)
- 中心(23394)
- 经济学院(23183)
- 所(22770)
- 商学(22301)
- 商学院(22124)
- 北京(21925)
- 业大(21727)
- 农(20795)
- 经济管理(20084)
- 研究所(19885)
- 州(19595)
- 基金
- 项目(113612)
- 科学(92354)
- 基金(87680)
- 研究(81477)
- 家(74264)
- 国家(73744)
- 科学基金(66690)
- 社会(54738)
- 社会科(52339)
- 社会科学(52329)
- 基金项目(45820)
- 自然(44545)
- 自然科(43690)
- 自然科学(43684)
- 自然科学基金(42972)
- 省(42068)
- 教育(39620)
- 资助(39062)
- 划(35460)
- 编号(31773)
- 部(27069)
- 成果(24764)
- 教育部(24619)
- 重点(24572)
- 人文(23980)
- 创(23900)
- 国家社会(22832)
- 大学(22708)
- 创新(22290)
- 科研(22190)
共检索到250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唐齐鸣 文守兰 陈辉
关于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的关系,现有文献中存在着争议。本文使用国内A股市场2000-2016年间的数据,结合Moody’s KMV模型构建期望违约概率作为违约风险的代理变量,对二者关系进行重新探索。经过初步分析发现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存在显著负相关,即国内股市存在"违约异象"(default risk anomaly)。为此,本文从公司规模会为股东带来潜在利益的角度展开研究,并对"违约异象"进行了解释。结论表明:(1)在控制住公司规模的交互影响后,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表现出符合金融理论预期的正相关关系;(2)在相同违约风险下,规模越大的公司,投资者要求的违约风险溢价越小。同时,随着违约风险上升,公司规模的影响会加大;(3)在公司规模足够大时,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总体上会表现出负相关关系,这是导致"违约异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近年来我国违约事件增多以及破产制度和退市制度逐步完善,投资者势必会更加重视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违约风险 股票收益 公司规模 违约异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洪亮 张瑾 陈辉
近年来,我国的债务风险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并对资产定价产生重要影响。综合使用2004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四季度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股票价格数据,参考Moody’s KMV方法构造违约概率指标,研究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的关系。实证分析显示,在2014年之前,我国A股市场出现过"高违约风险—低股票收益"的"违约异象"。但在2014年之后,随着上市公司债务违约事件出现,违约风险—股票收益的关系逐步扭转,上述异象消失。研究还发现,上市公司是否为国企,会显著影响股票收益对违约风险的敏感性。具体而言,在2014年之后,非国企背景股票的收益率对违约风险变化的敏感性要比国企背景股票高出1倍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先知
以2003-2011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经常性损益对应计异象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投资者无法识别盈余各组成部分的持续性差异,存在错误定价,买入应计盈余最低组同时卖出应计盈余最高组的股票,在未来一年能获得8.5%的超额收益,按非经常性损益的大小进一步细分后,买入应计盈余最低且低非经常性损益组的股票,同时卖出应计盈余最高且高非经常性损益组的股票,在未来一年能获得14.4%的超额收益。
关键词:
应计盈余 非经常性损益 应计异象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饶育蕾 王建新 丁燕
本文在应计定价被高估的"应计异象"研究基础上,从投资者有限注意角度出发,将投资者分为高关注和低关注两类,实证检验两类投资者对应计定价的不同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高关注投资者由于能够充分关注到包括应计和现金流在内的盈余组成部分,因而能够对应计作出较为合理的定价;相反,低关注投资者则对应计作出过高的定价。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市场态势下,高、低关注投资者对应计定价具有不同的表现:当市场处于牛市时,高关注投资者对应计进行了合理定价,而低关注投资者则存在对应计的高估;而熊市时,高关注投资者对应计作出偏低的定价,而低关注投资者则对应计作出了较为合理的定价。
关键词:
有限注意 应计异象 应计定价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青原 张翔
盈余信息在资本市场定价行为中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0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A股市场的盈余加速(盈余增长率的变化)异象,并进一步探究该异象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A股市场整体存在盈余加速异象,且该异象不能被其他定价因子和因子模型所解释;(2)盈余加速对未来盈余增长具有增量预测能力,市场未能完全理解该信息含量导致的盈余加速异象;(3)低盈余信息质量公司的盈余加速异象更强,说明低盈余信息质量带来的高信息成本使得投资者对盈余加速信息含量反应不足。本文为A股市场盈余加速异象的存在性提供了直接证据,并从盈余信息含量和盈余信息质量两条路径解释了该异象的形成机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亚辉 牟爽 尹玉刚
竞争伴随的机遇与风险是否并如何传导到资本市场?本文从产品相似的视角测度竞争,发现竞争风险在股市被定价为高预期收益率。该溢价源于两个机制:一是基本面风险,竞争伴随着业绩高波动、高研发投入和频繁的兼并重组;二是定价风险,投资者对竞争激烈公司的盈余预期不确定性更大。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上述证据对如何通过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以挖掘增长新动能,并引导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将有所启示。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预期收益率 文本分析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叶建华 周铭山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资产增长与未来股票收益之间呈负向关系,这就是资本市场上著名的资产增长异象。本文以2000-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资产增长异象在A股市场的表现形式,并考察了投资者成熟度、信息透明度、套利风险及套利成本四类套利局限性因素能否解释这种异象。研究发现:(1)A股市场的资产增长异象不同于成熟资本市场,表现为总资产增长率正向影响未来股票超额收益率;(2)股价同步性所体现的套利风险、三年期操控性应计所体现的公司信息透明度及Amuhuid的非流动性指标所体现的套利成本,均能解释这种异象,而体现投资者成熟度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并不能对这种资产增长异象做出解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钟晓英 邵志高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应计异象和以资本支出为变量的投资增长异象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应计异象很可能主要是由投资增长引起的,应计异象属于投资增长异象的一种。
关键词:
应计异象 资本支出 股票超额收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尧 刘峰 王亚
采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模型,系统地研究企业所处的法治环境、政治关联类型以及产权性质对其违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法治环境的改善和企业的政治关联都能降低公司违规的概率,且这一效应主要体现在官员类政治关联中;从企业的产权性质来看,国有企业的官员类政治关联能够降低企业违规被稽查的概率,而法治环境的改善能够降低企业的违规倾向,从而削弱了政治关联的作用效果;对于民营企业,虽然法治环境的改善同样降低了其违规倾向,但政治关联对其违规被稽查的概率没有产生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尧 刘峰 王亚
采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模型,系统地研究企业所处的法治环境、政治关联类型以及产权性质对其违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法治环境的改善和企业的政治关联都能降低公司违规的概率,且这一效应主要体现在官员类政治关联中;从企业的产权性质来看,国有企业的官员类政治关联能够降低企业违规被稽查的概率,而法治环境的改善能够降低企业的违规倾向,从而削弱了政治关联的作用效果;对于民营企业,虽然法治环境的改善同样降低了其违规倾向,但政治关联对其违规被稽查的概率没有产生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彬
随着资本市场不断的发展,内部资本市场在企业集团内部资源配置、集团治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内部资本市场规模入手,利用企业集团多元化程度、母子公司(包含关联方)个数、关联交易总额等作为解释变量,实证研究规模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指出内部资本市场规模与绩效是紧密相关的,企业集团应根据经营需要构建适宜的内部资本市场,优化内部资本市场规模。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内部资本市场 绩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浩然 荆新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社会关系网络对公司债务违约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关系网络能够降低公司发生债务违约的概率,社会关系网络越富足,公司发生债务违约的概率越小。但是,在国有企业及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社会关系网络对公司债务违约概率的降低作用显著弱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随着由高管变更引起的社会关系网络强度的增强(减弱),公司发生债务违约的概率也相应减小(增大);在代理成本较小的公司里,社会关系网络对债务违约概率的降低作用更加明显;在各类社会关系中,银行关联对公司债务违约概率的降低作用最大;在债务违约宣告期间,具有社会关系网络的公司,市场反应更加负面。以上结论表明,社会关系网络是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梓旗 于双丽 乔桂明
选取2007—2019年沪深2 046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二值混合模型,考察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会显著加剧制造业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主要通过影响制造业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对其债务违约风险产生作用。异质性因素考察结果发现,外部融资能力能够显著缓解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规模越小的企业其债务违约风险越容易受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蕾茜 林兢 余怒涛
在特殊时期,企业有强烈的动机与媒体达成合谋,操纵媒体制造正面报道或隐瞒负面报道,以促使股价上涨。本文采用2010年3月至2018年6月中国上市公司的媒体报道数据,实证研究了企业在遭遇大规模卖空时与媒体的合谋行为。结果发现:(1)对于遭遇大规模卖空的企业,媒体的报道基调更积极,且这一现象在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企业中更明显;(2)遭遇大规模卖空的企业会通过投放更多广告来贿赂媒体,使媒体对其的报道基调更积极;(3)更积极的媒体报道基调主要是由负面报道的减少而非正面报道的增加所致;(4)大规模卖空会导致企业股价下跌,而更积极的媒体报道基调有助于提升股价,且更积极的媒体报道基调能够减轻大规模卖空对股价的负面影响。这些发现表明大规模卖空促进了"媒企合谋"。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卖空机制实施效果的认知,同时也为深入理解"媒企合谋"的动机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卖空 媒体报道 合谋 报道偏差 股票价格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良海 谢志华 周可跃
选取2001—201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以61天为窗口期,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事件的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管变更事件具有信息含量;高管变更事件既可能被市场解读为好消息,也可能被市场理解为坏消息,具体取决于市场对高管聘任的态度;变更公告发布前累积超常收益率呈上升态势,随着变更公告的发布,累积超常收益率表现为明显的下降态势;国有企业高管变更累积超常收益率为正,非国有企业高管变更累积超常收益率为负;自愿高管变更累积超常收益率为正,强制高管变更累积超常收益率为负;非常规高管变更累积超常收益率高于常规高管变更累积超常收益率。上述发现对完善企业高管聘任机制、推...
关键词:
高管变更 信息含量 事件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