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42)
2023(18371)
2022(15957)
2021(15029)
2020(12857)
2019(30142)
2018(29882)
2017(57985)
2016(31601)
2015(36071)
2014(36382)
2013(35926)
2012(32931)
2011(29706)
2010(29796)
2009(27606)
2008(27409)
2007(24498)
2006(21184)
2005(18639)
作者
(93541)
(77898)
(77734)
(73870)
(49767)
(37715)
(35574)
(30714)
(29581)
(27968)
(26518)
(26229)
(24761)
(24711)
(24280)
(24246)
(23796)
(23326)
(22546)
(22427)
(19459)
(19231)
(19140)
(17905)
(17447)
(17423)
(17363)
(17343)
(15807)
(15421)
学科
(127254)
经济(127113)
管理(95403)
(92951)
(79222)
企业(79222)
方法(63630)
数学(55722)
数学方法(54890)
(36156)
(33374)
中国(31051)
(28152)
业经(27543)
(25037)
(24297)
财务(24201)
财务管理(24147)
地方(23646)
(23189)
贸易(23174)
企业财务(22905)
(22471)
理论(22059)
农业(21971)
(19980)
技术(19618)
(19042)
银行(18971)
(18496)
机构
大学(458034)
学院(456638)
管理(181000)
(179182)
经济(175192)
理学(157180)
理学院(155495)
管理学(152398)
管理学院(151614)
研究(148995)
中国(112275)
(97110)
科学(94717)
(83552)
(77522)
(76146)
业大(70953)
研究所(69266)
中心(68583)
财经(67167)
(66771)
农业(61302)
北京(61192)
(60985)
(58247)
师范(57575)
(54089)
(53976)
经济学(53424)
财经大学(50079)
基金
项目(310325)
科学(242654)
基金(224733)
研究(221256)
(197087)
国家(195467)
科学基金(167595)
社会(136779)
社会科(129552)
社会科学(129515)
(122032)
基金项目(118979)
自然(112902)
自然科(110303)
自然科学(110269)
自然科学基金(108280)
教育(103641)
(102979)
资助(95112)
编号(90435)
成果(72936)
重点(69655)
(68405)
(64685)
(63944)
课题(62233)
科研(60307)
创新(59655)
教育部(58390)
大学(57801)
期刊
(191973)
经济(191973)
研究(128944)
中国(84184)
学报(75969)
(68845)
科学(68299)
(66809)
管理(65774)
大学(56987)
学学(53813)
教育(47984)
农业(47063)
技术(40897)
(38432)
金融(38432)
财经(32942)
业经(31904)
经济研究(31036)
(28093)
(25239)
问题(24865)
技术经济(22728)
统计(22391)
图书(22346)
(22134)
理论(21507)
科技(21143)
商业(20902)
(20308)
共检索到658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揭晓小  
在对中国2769个股权收购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分析师跟踪和收购公告日效应(短期绩效)之间呈显著负向关系,但当控制公司规模时显著性消失;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负向关系是由分析师偏好跟踪大规模公司造成的,从而证明了中国分析师存在选择偏差。分析师跟踪和收购方公司的长期市场绩效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从而为分析师的长期价值发现功能提供了证据。对于中国证券分析师的选择偏差问题,本文建议用残差分析师跟踪替代分析师跟踪的原始值来解决。随着证券市场制度创新和小型公司上市成为新常态,监管部门需要规范分析师跟踪公司的规模分布,并考虑进一步放宽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标的选择范围。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烨宇  于天娇  姜志暤  
本文利用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个体数据研究券商与上市公司同地域对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偏差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北上广等地区之外的相对不发达地区,分析师所属券商与上市公司同一地域会显著降低分析师对该上市公司盈余预测的乐观偏差,这主要是由于同地券商和上市公司之间沟通交流更加便利、合作更加紧密,从而减弱了分析师为获取合作机会和更多信息故意讨好上市公司的动机。进一步研究发现,券商大股东成分不同和上市公司企业性质不同未对这一现象造成显著差异,但一个地区宏观经济环境越差,该现象越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梁毕明   徐晓东  
本文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探究上市公司ESG表现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ESG表现越好,分析师盈余预测越准确;该种关系在审计质量较差、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通过机制检验表明上市公司ESG表现能够通过发挥“信息效应”与“治理效应”来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任  樊粉芬  王纯  
为了从并购视角探究分析师跟进对第一类代理成本的影响机理,文章选取2009—2014年我国发生并购事件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收购公司分析师跟进、代理成本与企业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收购公司分析师跟进可以提高企业并购绩效;高管代理成本会降低企业并购绩效;在收购公司分析师跟进与企业并购绩效的关系中,代理成本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收购公司分析师跟进可通过抑制高管代理成本进而提高企业并购绩效。上述研究结果为分析师跟进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丰富了分析师跟进对第一类代理成本影响的研究和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维今  付冉冉  
关于卖方行业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偏差现象,本文首次提出:分析师的预测偏差同时受到部分理性和有限理性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并通过深交所主板市场数据证实了该假说。首先,公司治理水平(部分理性因素)对分析师预测偏差有显著影响;其次,在控制公司治理水平因素后,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仍然受到投资者情绪的显著正向影响;再次,对于公司治理水平高的公司,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小;反之亦然。最后,笔者利用行为金融理论解释了情绪对分析师偏差影响的机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伍燕然  江婕  谢楠  王凯  
对于卖方行业分析师(简称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偏差现象,本文结合理性和不完全理性两方面因素,基于深交所主板市场数据对分析师预测偏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对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有显著影响;公司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两个理性因素)对分析师预测偏差有显著影响;在分别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和公司治理水平后,投资者情绪仍对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于信息披露质量高、公司治理水平好的公司,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小。我们还运用行为金融学中的框架依赖偏差解释了情绪对分析师偏差影响的机理。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顾研  周强龙  
股价崩盘是当前学术界与监管层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已有研究偏重考察其成因而鲜有讨论其经济后果。本文基于首次提出的"成因治理"理论框架,实证研究股价崩盘后的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修正问题。结果显示,公司股价崩盘后,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不仅未有所减小,反而进一步加大。机制分析揭示,公司股价崩盘后,跟踪预测的分析师数量明显减少,预测偏差和分歧度明显上升,说明分析师采用了"用脚投票"的调整方式。此外,上述结果只发生在利润率降低、市场势力下降、杠杆率上升、财务风险提高的公司样本。本文从分析师视角拓展了股价崩盘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分析师动态调整行为特征的理解,并为加强分析师监管和上市公司治理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揭晓小  
区别于以往文献只研究分析师对市场绩效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文章采用2SLS模型消除分析师覆盖的内生性,基于多角度的并购绩效来考察分析师覆盖效应。研究发现,分析师的影响有从经济绩效到市场绩效逐渐减小的趋势,表明分析师更注重公司基本面和成长性,而非短期市场表现。文章进一步验证了分析师的外部约束作用,具体体现为分析师覆盖的收购方企业经济绩效显著高于非覆盖企业,覆盖企业成长性也较高,表明分析师具有价值发现功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铮  周浩  
证券分析师是证券市场的重要信息中介,而分析师发布的上市公司盈余预测普遍存在正偏差。本文从金融市场的预测行为需要参考已知的公开信息这一事实出发,考察影响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盈余预测准确性的因素。研究发现:一是上市公司的定期披露信息对于分析师预测具有很高的信息含量;二是分析师预测的精准度随时间推移逐渐提高,信息年度第一次预测偏差最大,然后逐渐收敛;三是分析师的预测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且严重依赖发布时点已知的其他分析师的预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游家兴  周瑜婷  肖珉  
现实中,分析师一方面难以坚持已见,往往随行就市改变自己之前给出的预测数字,即所谓的"变脸行为";另一方面常常盲从因袭,呈现出明显的羊群特征。本文在凯恩斯经典的选美竞赛理论框架下对此展开讨论,提供有别于已有研究的新解释,以期拓展我们对分析师预测偏差行为根源的认识。基于2004-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研究发现:(1)分析师行为存在选美竞赛现象,他们在预测时会倚重于市场上其他参与者的平均看法(高阶预期),而这也导致了变脸行为的发生;(2)分析师选美竞赛效应与其预测趋同行为密切相关,即分析师越倚重于高阶预期,其做出勇敢预测的可能性越小,羊群特征也越明显;(3)与一般分析师相比,明星分析师对高阶预期的依赖程度有所减轻,表现出的选美竞赛效应和羊群行为特征都有所减弱。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游家兴  周瑜婷  肖珉  
现实中,分析师一方面难以坚持已见,往往随行就市改变自己之前给出的预测数字,即所谓的"变脸行为";另一方面常常盲从因袭,呈现出明显的羊群特征。本文在凯恩斯经典的选美竞赛理论框架下对此展开讨论,提供有别于已有研究的新解释,以期拓展我们对分析师预测偏差行为根源的认识。基于2004-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研究发现:(1)分析师行为存在选美竞赛现象,他们在预测时会倚重于市场上其他参与者的平均看法(高阶预期),而这也导致了变脸行为的发生;(2)分析师选美竞赛效应与其预测趋同行为密切相关,即分析师越倚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姚圣  洪媛  
分析师预测存在"本地优势"的现象,高铁开通带来的空间压缩、地理易达性是否会对分析师的预测行为产生影响?基于信息不对称角度,采用地级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4年的数据,检验高铁开通前后分析师预测偏差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所在城市高铁开通后分析师对该地区企业的预测偏差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铁效应对欠发达地区企业和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企业带来的影响更加显著。此外,通过路径分析发现高铁开通显著增加了企业的分析师关注度和调研次数,揭示了高铁开通对分析师预测偏差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既是对企业层面研究高铁效应的理论补充,同时也是对分析师预测偏差地理影响因素研究的拓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逯东  黄莉  万丽梅  杨丹  
证券分析师的预测是否可以准确地代表市场预期,进而提高市场效率,一直以来都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现有研究发现,动机驱动和认知偏差等多方面因素可能导致证券分析师的有偏预测。本文从证券分析师预测偏差内涵及其测度差异的界定,导致偏差的动因以及预测偏差对信息有效性的影响等方面对预测偏差的研究脉络和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评述,同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夏范社  何德旭  
明星分析师在中国资本市场发挥重要中介作用,明星分析师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以2016—2018年手工搜集的中国明星分析师研究报告为研究样本,以明星分析师研究报告视角,研究明星分析师能否识别公司价值。研究发现:明星分析师能够识别公司价值。异质性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分组、非国有企业分组下,明星分析师与公司价值均正相关,且进一步研究发现,明星分析师识别公司价值,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中介效应结果显示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识别公司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龙文  魏明海  
本文利用我国证券市场分析师层面的数据,研究了分析师在面对公司并购行为时的乐观倾向,以及声誉和利益关联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分析师对存在并购行为的公司发布更高的评级;代表个人声誉的明星分析师对存在并购的公司发布更高的评级,但代表机构声誉的规模大的券商没有对存在并购的公司发布更高的评级;当存在承销关联、自营关联和基金关联时,分析师也未对存在并购的公司发布更高的评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我国分析师的评级越来越倾向乐观,但利益关联对分析师乐观倾向的影响却有所降低;此外,分析师对存在并购行为的公司发布更高评级的现象仅存在于信息透明度低的公司。本文的研究表明监管约束和信息透明有助于降低分析师的乐观倾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