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27)
2023(10199)
2022(9150)
2021(8847)
2020(7424)
2019(17272)
2018(17185)
2017(33693)
2016(18238)
2015(20424)
2014(20270)
2013(20170)
2012(18333)
2011(16449)
2010(16187)
2009(14758)
2008(14518)
2007(12482)
2006(10872)
2005(9620)
作者
(51188)
(42289)
(41962)
(39844)
(27168)
(20244)
(19042)
(16630)
(16028)
(15065)
(14604)
(13963)
(13329)
(13200)
(12984)
(12900)
(12645)
(12615)
(12105)
(12089)
(10487)
(10248)
(10175)
(9619)
(9434)
(9385)
(9300)
(9210)
(8366)
(8293)
学科
(70595)
经济(70499)
管理(58777)
(57573)
(51431)
企业(51431)
方法(36196)
数学(31145)
数学方法(30837)
(23054)
(17693)
财务(17634)
财务管理(17611)
企业财务(16940)
(16815)
中国(16097)
业经(15946)
(15200)
(13482)
地方(12799)
理论(12610)
(11884)
(11437)
贸易(11430)
技术(11414)
农业(11375)
(11071)
环境(10372)
(10316)
(9862)
机构
大学(258357)
学院(254548)
管理(108637)
(98765)
经济(96616)
理学(95263)
理学院(94295)
管理学(92848)
管理学院(92402)
研究(79913)
中国(59452)
(54687)
科学(48957)
(46692)
(39291)
财经(38248)
业大(36743)
中心(35917)
(35901)
研究所(35627)
(34934)
北京(34810)
(34419)
(32676)
师范(32413)
商学(29184)
(28997)
商学院(28893)
财经大学(28872)
(28737)
基金
项目(175626)
科学(138843)
基金(129203)
研究(128772)
(111313)
国家(110380)
科学基金(96441)
社会(80055)
社会科(75860)
社会科学(75841)
基金项目(70162)
(66947)
自然(64757)
自然科(63287)
自然科学(63274)
自然科学基金(62168)
教育(59171)
(56756)
资助(53410)
编号(53259)
成果(42628)
(39367)
重点(38145)
(36569)
(35247)
课题(34763)
教育部(34198)
项目编号(33953)
创新(33903)
科研(33860)
期刊
(104399)
经济(104399)
研究(75155)
中国(42055)
管理(40195)
学报(38424)
(37157)
科学(35503)
(31478)
大学(29357)
学学(27421)
教育(27201)
农业(22284)
(21035)
金融(21035)
技术(20726)
财经(18562)
业经(16721)
经济研究(16164)
(15515)
图书(14755)
理论(13920)
问题(13016)
实践(12775)
(12775)
科技(12436)
技术经济(12072)
财会(11883)
现代(11723)
(11476)
共检索到359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琦   李川   彭梓倩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分析公司股利迎合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内涵、动机、表现和经济后果等方面系统梳理并评述了公司股利迎合行为的现有研究成果,并提炼了需要进一步着重研究的问题。首先,结合投资者非理性股利偏好,厘清和归纳了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内涵和衡量方法。其次,从动机、影响因素、回购场景等方面总结了公司的现金股利迎合行为,并结合股票拆分、高送转等多种方式归纳了公司的股票股利迎合行为。再次,从市场反应、信息质量、未来业绩、公司风险等角度阐释了公司股利迎合行为的经济后果。最后,从投资者非理性股利情绪指标的构建、现金股利迎合中的委托代理问题、股票股利迎合行为的差异性以及互联网环境下公司股利迎合的经济后果等多个方面指出了关于公司股利迎合行为的未来研究方向,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和监管政策的优化完善提供了指引和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晓萍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利益关系的焦点,直接影响公司股东的切身利益。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股利政策研究,采用多元视角和多种方法来探讨"股利之谜"。本文从盈利水平、增长机会、信息传递效应、代理成本及环境因素五个角度,对国内外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归纳和对比评价,提出了股利政策视角下能够融合多元影响因素的理财目标实现路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龚慧云  
本文运用股利迎合理论,在对股利溢价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即将其定义为送转股公司与纯派现公司的平均市值账面比(M/B)的差值,利用Logistic模型以及多元回归模型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是否存在理性迎合投资者热衷送转股的股利偏好的行为。研究结果发现:投资者股利需求不仅对公司送转股概率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其送转股比例的高低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因此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确实存在理性迎合投资者热衷送转股的股利偏好的行为,而迎合的目的,则是追求公司短期股价最大化,以获取股利溢价。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徐寿福  
公司治理对企业现金股利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现金股利既有可能是公司治理改善的结果,也有可能是公司治理的替代机制。本文回顾了公司治理影响现金股利政策的两类代理模型,从广义的公司治理角度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司治理机制影响企业现金股利政策的经验证据,总结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霍晓萍  
西方学者高度关注股利政策理论,从多个视角探讨"股利之谜",并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理论流派。这些流派虽已形成相对系统的理论体系,但他们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缺点,对现实资本市场的解释能力非常有限。本文对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回顾与评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庐  
本文全面回顾和评析了我国股利政策的研究进程和现状,包括从博弈论视角分析我国股利政策的决策过程,我国股利政策的内外两方面影响因素和市场反应,对我国股利政策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林川  杨柏  代彬  
基于现金股利变更的动态视角,利用2000-2013年度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分别从市场整体迎合与上市公司单个迎合方面,实证检验了迎合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的适用性。研究发现,迎合理论能够作为解释中国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原因。从市场整体状况来看,上市公司的当年度现金股利意愿与上年度的市场股利溢价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同趋势,而从上市公司状况来看,若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意愿与市场股利溢价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则更有可能变更现金股利形式以迎合证券市场投资者的需求。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知非  
市场机制与监管机制的共同作用为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决策带来了特殊的双重迎合动机。本文以1998-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资本市场自发的投资者迎合和外部监管压力下的政策迎合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决策跨期动态调整的叠加作用为视角,实证检验了双重迎合对现金股利平稳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半强制分红政策实施前,投资者偏好和预期的迎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平稳性的作用明显,而监管政策作为新的强迎合对象,不同程度的削弱了原有市场机制的作用。其中,国有企业的政策迎合动机远高于非国有企业,达标型分红作为国有上市公司逐渐"理性"的策略性迎合手段帮助股利监管政策在实施后期实现了预期效果。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颖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终极所有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研究文献的梳理,从终极所有权结构质与量两个角度归纳了国内外终极所有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研究的特点,探讨了今后该领域研究的趋势和方向。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熊德华  刘力  
本文采用1993-2006年的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数据为样本,从迎合理论的角度对上市公司股利决策行为与股票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针对现金股利支付决策的研究发现,市场股利溢价水平较高时,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支付股利;进一步,对股票股利决策的分析发现相似的结果,即股票股利溢价越高,上市公司支付股票股利意愿越强。本文的研究表明,迎合理论对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另外,政策因素对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晓红  姜百灵  张雪  
文章以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2年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公司治理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现金股利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现金股利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对过度投资有显著影响;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现金股利与过度投资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当公司治理、现金股利两因素共同作用于过度投资时,派发现金股利能显著地影响过度投资水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均  
股利分配一直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之一。由于中国证券市场尚不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方面有着与成熟市场上的公司不同的特点。本文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特点,影响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因素,现行股利分配行为的后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对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孔东民  冯曦  
基于Richardson(2006)的过度投资测度,本文考察公司的股利支付政策是否影响了企业的过度投资。我们发现:首先,对总样本而言,我国公司普遍存在过度投资的现象;其次,现金股利的派发的确能有效制约过度投资行为;第三,经常派现公司较非经常派现公司在现金股利抑制过度投资的效果上有显著增强;最后,由于管理层存在对未来现金流的一定预期,现金股利在低自由现金流的公司中能发挥更好的抑制效果。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蕾  柳建华  
基于代理成本视角的现金股利政策理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股利代理理论认为,支付现金股利能降低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成本,但有可能导致股东和债权人之间产生利益冲突。研究发现,股权集中情况下,支付现金股利也是降低控股股东与外部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手段,但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过度支付现金股利反而增加了控股股东与外部中小股东之间代理成本。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林川  
借鉴迎合理论的方法设计现金股利迎合指标,利用2007—2011年间中国上市公司样本,基于外部治理的视角,实证检验地区市场化进程对现金股利迎合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市场化进程与现金股利迎合行为间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即上市公司所属行政地域的市场化进程越高,则现金股利分配意愿与市场溢价的差距就越小,即现金股利迎合程度越高。经验证据体现了"现金股利治理性假说",表明市场化进程可以起到上市公司的外部治理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