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86)
- 2023(2558)
- 2022(2213)
- 2021(2154)
- 2020(1979)
- 2019(4578)
- 2018(4484)
- 2017(9158)
- 2016(5241)
- 2015(6067)
- 2014(6020)
- 2013(6024)
- 2012(5639)
- 2011(4964)
- 2010(5264)
- 2009(5151)
- 2008(5501)
- 2007(5056)
- 2006(4677)
- 2005(4608)
- 学科
- 业(25165)
- 企(24680)
- 企业(24680)
- 管理(23527)
- 济(20644)
- 经济(20592)
- 财(15731)
- 务(12532)
- 财务(12523)
- 财务管理(12507)
- 企业财务(12182)
- 方法(11439)
- 数学(10187)
- 数学方法(10097)
- 制(7984)
- 体(5920)
- 公司(5508)
- 体制(5297)
- 业经(4497)
- 农(4015)
- 中国(3903)
- 银(3695)
- 银行(3693)
- 行(3366)
- 融(3279)
- 金融(3279)
- 策(3213)
- 税(3072)
- 学(2939)
- 法(2924)
- 机构
- 大学(75856)
- 学院(74082)
- 管理(31014)
- 济(29931)
- 经济(29264)
- 理学(26050)
- 理学院(25881)
- 管理学(25604)
- 管理学院(25462)
- 财(20427)
- 研究(20337)
- 中国(19128)
- 京(15440)
- 财经(15416)
- 经(13970)
- 江(12504)
- 财经大学(11586)
- 中心(10540)
- 北京(10208)
- 州(9911)
- 商学(9823)
- 所(9766)
- 商学院(9762)
- 科学(9558)
- 经济学(8623)
- 会计(8206)
- 融(8103)
- 范(7975)
- 研究所(7960)
- 师范(7907)
- 基金
- 项目(39947)
- 科学(32098)
- 基金(30755)
- 研究(29805)
- 家(25369)
- 国家(25122)
- 科学基金(22799)
- 社会(19663)
- 社会科(18723)
- 社会科学(18720)
- 基金项目(15979)
- 自然(15131)
- 自然科(14822)
- 自然科学(14818)
- 教育(14626)
- 自然科学基金(14609)
- 省(14106)
- 资助(13779)
- 编号(12193)
- 划(12027)
- 成果(11362)
- 部(9975)
- 教育部(9223)
- 性(9121)
- 人文(9001)
- 重点(8387)
- 项目编号(8336)
- 大学(8257)
- 制(8254)
- 科研(7849)
共检索到123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辉
公司股东股利分配请求权虽然作为股东的一项权利确立下来,但立法的粗糙与实务操作的不规范,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理论研究的空缺等,严重影响了股东的这种物质性权利的实现。实际上,通过解析股利分配请求权的两种权利属性——期待权和既得权,该项股东权的分层次保护获得了依据;通过重构股利分配的公司利润基础以及利润分配方式等提供了该项股东权实现的充实基础;税收成本以及资本投资性质的研究角度使股利分配更具有可操作性;而法律责任机制的完善是最后一道保障。在此基础上,公司股东的股利分配请求权才获得了完整的意义。
关键词:
股利分配请求权 既得权 期待权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林峰
第一,政府管制与公司自治的平衡。《公司法》属于私法范畴,必须强调公司自治。一般认为,凡主体一方是国家或公共团体的法律为公法;凡主体之间关系是平等的或用于保护个体利益的法律为私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楼玉华
一.问题的提出鉴于公司中持多数股份的股东侵犯持少数股份的股东之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理论界对少数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手段和救济措施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对资本多数决原则的限制、设立独立非执行董事、对股东大会决议的监督、派生诉讼以及强制公司收买少数股东的股份等。但对少数股东请求解散公司之诉讼则关注颇少,而且我国的公司法不论是在法律规范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对这方面的规定和保护都还是空白。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少数股东的解散请求权又急待保护。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巧红 周红利
上市公司合并中经常会涉及现金选择权,它和《公司法》规定的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在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存在争议。本文认为现金选择权只是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应当被包含在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范围内,而不应与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并轨使用。最后本文提出完善我国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制度的立法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江秀梅
目前,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的债转股仅限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为数不多的大型国有企业之间发生的债权转股权,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的公司制企业陆续出现了将债权转股权的要求,由于缺乏相关的明确规定,导致在这些企业中,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春生 王哲瑛
以2008~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连锁股东对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连锁股东的存在显著提高了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连锁股东的存在发挥了治理协同作用,从而促进了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的提升,这一作用体现在连锁股东具有的资源效应和监督治理效应增强了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意愿和分配能力。进一步分析表明,连锁股东对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的提升作用在红利税改革后更为明显,且连锁股东的存在并未导致公司超额分红。本文不仅为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影响因素提供了来自连锁股东视角的新证据,而且对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中连锁股东到底是发挥治理协同效应还是竞争合谋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对实践中如何更好发挥大股东的作用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人杰
在我国这样一个尚未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形成投机性股市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的上市公司分红水平普遍较低,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较差,而不在于"高度散户化的非理性格局",因此应当重新审视中小投资者的市场作用,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问题摆在应有的位置上,并适时调整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监管政策。为此,需要通过加强监管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市场结构和资本约束机制,健全以实现股东实质平等原则为政策取向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法律制度,在监管政策中贯彻公平原则,形成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规制体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廖珂 崔宸瑜 谢德仁
本文基于2003-2017年间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在"高送转"与现金股利之间如何选择的影响。本文发现,当控股股东进行了股权质押时,上市公司更可能推出"高送转"的利润分配方案,回避或降低现金股利的倾向更高,这与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对"高送转"与现金股利之间偏好差异一致;这一关系在控股股东质押股份比例越高、质押股权面临的平仓风险越高时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在公司股利政策选择方面的经济后果,并为市场投资者对"高送转"以及现金股利的不同偏好提供了增量证据。
关键词:
股权质押 “高送转” 现金股利 控股股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爱菊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是股东大会表决方式演进的产物,其价值目标在于保护少数派股东。文章阐述了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背景考察,提出完善我国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适用程序的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凡 陈国奇
公司出售重大资产时,若赋予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不仅可以帮助少数股东退出公司,还具有防止事实合并、向经营董事施压、调和多数股东与少数股东之间的矛盾、保护股东公平投资价值等功能。而且,仅仅依靠公开的股权转让市场,无法给予少数股东充分救济。因此,不应当以股份回购请求权仅仅具有救济功能为由,否定在股份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出售重大资产时赋予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必要性。
关键词:
资产出售 异议股东 股份回购 美国公司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白俊 李婷玉 杨茜雅
本文以2010—2021年交易所网络互动平台“问答”板块上的互动数据为样本,采用关键词提取技术构建“股利关注”指标,实证检验了中小股东“股利关注”对企业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股东“股利关注”显著提高了企业现金股利分配水平。机制检验表明,中小股东“股利关注”通过提高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进而促进现金股利分配。异质性检验发现,中小股东“股利关注”对上市公司现金分配的促进作用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分析师关注度高、所处行业竞争程度强以及投资者保护水平高的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春玲
文章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分析了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在选择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过程中的博弈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建立适度股利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控股股东 中小股东 股利 博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县华 范庆泉 吕长江 张新
本文研究了外资持股比例和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主导下的内在机理与影响。本文利用2002~2009年428家涉及外资持股的公司数据构造动态面板模型,采用GMM-SYS和MSL的方法对其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外资偏好选择高股利分配的上市公司,而且这种偏好受到公司治理水平的影响,同时外资也促进了上市公司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本文还发现,外资对现金股利的"追逐"有可能产生双刃剑的影响,即在解决"低成长机会公司"投资过度问题的同时,又加剧了"高成长机会公司"投资不足问题。本文的结论对资本市场中外资角色的把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春玲 蒋顺才
对控股股东股利分配行为的监管,是监管部门和控股股东之间的博弈过程。均衡分析发现,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C越小、控股股东进行侵占造成的外部损失W(ζ)越大,控股股东进行规范分配的概率越大;控股股东持股比例L越高、对控股股东违规处罚的力度K越大,监管部门监管的概率越小。
关键词:
监管部门 控股股东 监管 股利分配 博弈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慧林
股东矛盾冲突经常引发撤资纠纷。《公司法》沿袭了股东不得抽逃出资的立法理念,没有规定股东撤资权,法院一般都驳回股东的撤资请求。但是,实践中确实存在不允许撤资即不得救济的司法困境。在探讨了立法的不足及建立股东撤资权的合理性,并提出股东撤资权行使条件的基础上,认为股东履行了出资义务后,如加入公司的目的根本无法实现,在不影响第三人利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诉讼行使撤资权。
关键词:
有限责任公司 股东 撤资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