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63)
2023(7245)
2022(6110)
2021(5569)
2020(4723)
2019(10532)
2018(10236)
2017(19913)
2016(11036)
2015(12467)
2014(12177)
2013(11855)
2012(11016)
2011(9913)
2010(10023)
2009(9778)
2008(9998)
2007(9123)
2006(8282)
2005(7886)
作者
(32291)
(27105)
(26980)
(25691)
(17423)
(13014)
(12244)
(10408)
(10347)
(9845)
(9344)
(9196)
(8981)
(8931)
(8857)
(8280)
(8139)
(8062)
(7971)
(7897)
(6778)
(6764)
(6674)
(6333)
(6290)
(6037)
(6023)
(6004)
(5539)
(5391)
学科
管理(45239)
(40853)
(39624)
经济(39523)
(37880)
企业(37880)
(21029)
方法(16995)
(15651)
(15407)
财务(15389)
财务管理(15358)
企业财务(14841)
数学(14286)
数学方法(14147)
(11603)
业经(10443)
(10265)
体制(10103)
中国(9981)
(8639)
(7905)
(7700)
银行(7667)
(7363)
金融(7361)
(7219)
环境(7042)
技术(6715)
(6370)
机构
大学(161972)
学院(159239)
(64333)
经济(62973)
管理(60304)
研究(54841)
理学(51444)
理学院(50936)
管理学(50210)
管理学院(49930)
中国(43140)
(36841)
(34245)
科学(31726)
(28184)
财经(27989)
(27393)
(25360)
(25189)
研究所(24898)
中心(24531)
业大(23013)
北京(21487)
农业(21476)
财经大学(21030)
(20073)
经济学(19873)
(19242)
(17948)
(17791)
基金
项目(102592)
科学(81057)
基金(76465)
研究(73267)
(67533)
国家(66992)
科学基金(57236)
社会(48150)
社会科(45558)
社会科学(45544)
基金项目(39815)
(38794)
自然(37446)
自然科(36530)
自然科学(36515)
自然科学基金(35927)
教育(33856)
(33400)
资助(31385)
编号(28033)
(25074)
成果(24458)
(23931)
重点(23695)
(21491)
教育部(20727)
(20494)
创新(20287)
国家社会(20274)
(20021)
期刊
(74749)
经济(74749)
研究(49194)
中国(35374)
(33462)
学报(28005)
(25831)
管理(25469)
科学(24846)
大学(21788)
学学(20765)
(17358)
金融(17358)
农业(16821)
财经(15232)
教育(14755)
(12919)
技术(11522)
经济研究(11423)
业经(10832)
财会(9833)
会计(9606)
问题(9522)
(8975)
(8633)
(7778)
业大(7343)
国际(7324)
世界(7305)
理论(7124)
共检索到249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程宗璋  
在国际公司界,“经理中心主义”的崛起已经成为令人关注的现象。在“经理中心主义”的背景下,公司经理权日益得到扩张与强化。因此,从完善公司治理角度而言,建立有效的公司经理权约束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国应结合我国公司的独特现状来构建公司经理权的约束机制。其中,发挥股东、职工和债权人三大利益主体的积极作用至为关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诗才  
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项基本与重要职能。当前 ,由于首发、增发、配股募集资金发行标准的相对降低 ,上市公司通过一、二级市场筹资变得更为容易 ,导致许多上市公司盲目发行 ,为“圈钱”而增发 ,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在分析募集资金被滥用的现状后 ,剖析了上市公司募集资金被滥用的内外诸项成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措施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贺绍奇  
定向增发是上市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一种主要手段。但定向增发认购协议中锁定期权的安排很容易被上市公司控制者滥用作抵制敌意收购、排挤异议股东的手段。尤其是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仍然普遍存在"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等现象的情况下,这种滥用很容易发生。我国目前法律对这种滥用的规制还非常薄弱,存在诸多缺陷,亟待完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立志  刘超颖  
“郑百文”、“中科创业”由于个别大股东的操纵,股价大起大落直至崩盘。不仅中小股东欲哭无泪,银行也是讨债无门。我们将个别股东利用公司的独立人格与股东有限责任,逃避法律义务、谋取非法利益的现象称之为公司法人人格的滥用。作为银行信贷管理,有必要对此问题予以关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亚军  胡宏雁  
在华跨国公司不仅对"知识产权滥用"的界定存在分歧,而且对于"知识产权滥用"的使用似乎也有泛滥之势。本文遵循私益与公益相对平衡的原则,通过梳理、解读在华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的典型行为,借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反垄断法等,对在华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治理提出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政永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每天接触大量的数据。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统计应该恰当地应用到它能起作用的地方。既不能把统计神秘化,也不能把统计作为掩盖实事的陷阱。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发现有许多统计数据被误用和滥用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去批判和辨别这些数据。以偏概全的样本2011年1月初,凤凰网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主办的一项关于国人生活信条的大调查——"征集中国人的信仰",凤凰网在网上发布了调查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宁  
2005年我国公司法引入"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并确定适用该制度的核心要件为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的行为,但学界对滥用行为的内涵理解不尽相同。滥用公司法人独立性行为应当包括公司资本严重不足和股东与公司人格高度混同两类,其适用前提必须是该行为存在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实质结果,且债权人应当履行其作为理性经济人的适当义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曾亚敏  张俊生  
本文检验了自由现金流假说和内部资本市场假说对中国上市公司收购动因的解释能力。分析结果显示:收购发起公司在收购后的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变动均与收购前所持有的自由现金流显著负相关,而与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无关,结论支持了自由现金流假说。这意味着,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实施的股权收购更多的是投资过度的表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郝淑华  
高等学校属于国家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依法行使对学生的管理权。由于高校学生管理权具有强制性、单方性及自由裁量性等特点,再加之我国相关立法欠缺、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原因,该项权力极易被滥用,导致学生权益受损现象频繁出现。为此,必须从强化自律、加强法制、完善高等学校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等方面入手,对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权的滥用予以控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惠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著作权法律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著作权保护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界限。著作权的专有性或法定垄断性决定了著作权滥用往往会涉及限制竞争问题。为防止著作权的滥用,著作权的行使必须受到相应的以反垄断法为中心的法律控制。因此,积极借鉴外国经验,构建我国著作权滥用反垄断法控制体系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叶姗  
目前,法学界对"税权"概念的概括力和抽象性仍存有争议,然而,"税权"概念之于税法,犹如"权利(力)"概念之于理论法学,是重要而真实的。税权理应作为税法规范的价值核心和税法实践的理论起点,税权的"权力"定位使得其分权制衡尤显必要。税权行使的事前规制倚仗纵横细分下的制衡:横向上税立法权与税执法权分立;纵向上中央税权与地方税权并存。税权滥用的事后规制则有正当行使受阻的救济与不当滥用引起的诉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郡  张博芳  
我国自2007年开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上市公司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后不得转回,这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盈余管理的现象。然而,许多上市公司却因此将盈余管理的对象转到了存货等流动资产项目上。文章以房地产企业万科A为实例,深入剖析上市公司利用存货跌价准备调节利润的行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上市公司存货跌价准备滥用现象的治理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玲妹  
知识产权是一面双刃剑,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知识产权也存在滥用的问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上的垄断行为都同知识产权的滥用分不开,而且这种趋势还将有蔓延的可能。为防止跨国公司滥用其正当获得的知识产权,从反垄断法的视角对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法律规制,以期对知识产权行使中有效竞争秩序的建立有所裨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利明  
统计是一种从数量上认识客观世界的有力工具。但是,倘若运用不当,即使是科学的技术,也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会成为谬误的护身符。实际上,在我们周围,误用统计数字或滥用统计方法的现象是不乏其例的,这不能不影响到统计科学的严肃性和统计分析的准确性。本文就此摘取几则实例,披露谬误所在,以期引以为鉴。1.百分点与百分率。去年,某省内甲乙两个厂家签定了一份价值为60万元的紧急供货合同。合同有关条款规定:如果乙方不能按时履约而延期交货,需赔款给甲方造成的停产损失。推迟一周交货,赔偿金比例为1%,以后每推迟一周提高一个1%。结果预定交货期的第二周,甲方根据乙方未能如期履约的事实,向乙方提出索赔,乙方也同意赔偿。但因各自所确定的赔偿金额不一致,甲方坚持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丰羽  汤珂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法技术结合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后已被应用于自动化或辅助决策、精准匹配和趋势预测等诸多生产或管理活动中。伴随其在商业和公共管理等领域的广泛深刻运用,因算法权利异化导致的算法滥用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担忧和重视。算法滥用存在针对不同主体的诸多现实或潜在的危害与弊端,足以影响到数字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数字经济时代引致出针对算法进行规制和监管的需求。不同于传统的规制和监管的范式与手段,针对算法进行规制监管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通过分析当前典型的算法规制思路与治理范式,结合算法规制监管的实施特点和痛点难点,本文针对性地提出建立以广义算法公开为基础的分场景算法审查、监管和评议的综合技术规制框架;建立在算法伦理基础上的外部监管问责、平台责任义务相结合的法规体系;建立以个体数据赋权为主要形式的健全维权途径、强化维权意识和配置个人算法权利的数据主体算法权利保障;建立算法设计主体价值与算法相关主体价值收敛协同发展、强化算法设计者社会责任的具体实现路径,以图探求适合中国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算法规制体系建设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