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43)
2023(3855)
2022(3181)
2021(3240)
2020(2682)
2019(5935)
2018(5748)
2017(11286)
2016(6401)
2015(7371)
2014(7158)
2013(6664)
2012(6428)
2011(5616)
2010(5835)
2009(5749)
2008(6120)
2007(5773)
2006(5203)
2005(4749)
作者
(18090)
(15252)
(15156)
(14334)
(9901)
(7391)
(6932)
(5952)
(5750)
(5516)
(5211)
(5077)
(4921)
(4913)
(4754)
(4612)
(4608)
(4500)
(4459)
(4436)
(3820)
(3745)
(3737)
(3494)
(3458)
(3446)
(3436)
(3308)
(3218)
(3029)
学科
管理(28782)
(27274)
(26490)
企业(26490)
(22836)
经济(22791)
(14000)
(11988)
财务(11979)
财务管理(11958)
企业财务(11623)
方法(11593)
数学(9509)
数学方法(9342)
(7263)
(6118)
业经(5633)
(5473)
公司(5397)
(5193)
体制(5171)
中国(5040)
(4480)
(4433)
人事(4414)
人事管理(4414)
理论(4316)
技术(4017)
(3611)
经营(3395)
机构
大学(93490)
学院(92015)
管理(36518)
(32766)
经济(31996)
理学(31502)
理学院(31182)
管理学(30557)
管理学院(30400)
研究(27717)
中国(23437)
(19853)
(19674)
科学(16777)
财经(15278)
(14221)
(14186)
(13880)
(13785)
中心(13224)
业大(12725)
北京(12422)
研究所(12332)
财经大学(11483)
(11161)
农业(11061)
(10940)
师范(10811)
商学(10769)
商学院(10694)
基金
项目(56150)
科学(44520)
基金(42167)
研究(39639)
(36726)
国家(36390)
科学基金(31747)
社会(25801)
社会科(24304)
社会科学(24295)
基金项目(22352)
自然(21466)
自然科(21000)
自然科学(20996)
(20913)
自然科学基金(20645)
教育(18893)
(17734)
资助(17370)
编号(15626)
成果(13961)
(12985)
重点(12614)
教育部(11412)
(11286)
(10985)
人文(10890)
(10872)
大学(10800)
科研(10778)
期刊
(39815)
经济(39815)
研究(26144)
(19764)
中国(19590)
学报(16478)
管理(15235)
科学(14405)
(13889)
大学(12983)
学学(12334)
(9396)
金融(9396)
教育(9353)
农业(9113)
财经(8476)
(7141)
财会(7013)
技术(6639)
会计(6480)
业经(6063)
(5900)
经济研究(5648)
问题(4758)
通讯(4757)
会通(4742)
(4565)
(4358)
业大(4308)
技术经济(4140)
共检索到142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舒婷  
公司章程规定事项的范围渐渐扩大,使得公司章程对公司治理做出合乎个案的安排,从而保证公司治理的针对性、公平性和效率性,确保公司的有效运行。通过对累积投票制相关问题的分析,探讨公司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一是章程规定事项的扩张,使得公司治理在更大范围内享有自主权,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二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累积投票制以及减损累积投票制的相关制度设计,都可以在章程中有所体现。因此,通过对章规规定事项的取舍和选择,可以实现具体情境下的公司治理目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磊磊  陈伟忠  刘敏慧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公司章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小股东自我保护机制,小股东可以通过影响公司章程条款的方式来增进自身的福利。以表决权自我救济为例,小股东如果能够通过自主谈判将累积投票条款设置进公司章程,就可以在没有违背多数表决有效原则的情况下,将有限多次的分散投票聚拢为一次性的集中投票,增加所推人选进入董事会的概率,从而使得内部人对公司的控制力相对下降,公司被恶意掏空的可能性也相应变小。实证结果也显示,2003~2008年期间,自主在公司章程中设置累积投票条款的A股公司,发生内部人占用资金的情况显著偏少,实证结果还显示,小股东在公司章程中进行的表决权自我救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法律法规的外部救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淑梅  
我国大股东对中小股东侵害行为非常普遍 ,究其根源 ,上市公司中的一股独大、《公司法》对表决权的规定简单、现有表决权存在缺陷、中小股东法律意识淡漠是主要原因。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在《公司法》上明确赋予小股东一定的权利 ,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 ,在法律上推行强制性累积投票权制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侯东德  
在公司契约理论之下,公司章程乃是作为公司参与者之间的长期关系契约而发挥对公司事务的安排作用,这印证并超越了契约说的观点。具体功能上,公司章程具有对内的权利分配功能和对外的公示功能。而公司章程对股东权的配置为权利分配功能至关重要的部分,决定着股东权利的分配和行使,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司章程对股东权的配置功能,提倡契约自由、鼓励股东自治,我国应该借鉴英美公司法上公司章程的二元结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念  韩维芳  
选择沪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对投资者保护的程度。研究发现,早期自愿给予股东权力的上市公司占很小。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愿提升投资者保护水平的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此外,公司的股权特征和投资者结构也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作用。在股东权力的大小上,民营企业高于国有企业,有基金持股的企业高于没有基金持股的企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双庆  
为了保持公司组织及行动的相对稳定并防止多额股东滥用表决权 ,本文就公司章程修改的限制作了探讨。公司章程修改的限制包括修改程序限制和修改内容限制。修改程序限制有修章提案权的机构与人员限制 ;修章的组织机构、议事方式、表决程序限制 ;新章程的核准生效限制。修改内容限制有不得删除“绝对应载事项” ;非经股东同意 ,不得变更该股东的既得权 ;非经股东同意 ,不得给该股东设定新义务 ;非经股东一致同意 ,不得给部分股东设定新权利 ;不得侵害少额股东权利 ;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不得违反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之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孔东民  刘莎莎  
基于深交所的一个自然试验,本文考察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程度的提升是否影响公司盈余行为,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中小股东参与在公司治理中扮演何种角色?对公司而言,中小股东参与扮演了外部监督角色?还是给管理层带来压力而扭曲了公司行为?研究发现,中小股东参与度高的公司更倾向操纵盈余。我们利用滞后变量回归、PSM以及IV回归控制内生性,结论不变;进一步,当企业存在融资或内部交易需求、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投资者整体教育水平较低时,公司更有可能通过操纵盈余来迎合中小股东。本文研究结论具有明晰的政策含义,即在赋予中小投资者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刁秀春  
公司自治的表现形式之一为公司章程自治,从公司自治和公司章程自治的关系入手,阐明二者内在联系更具理论价值。意思自治原则作为公司自治的理论基础,必须把握其发展演变。从公司章程的性质入手,确定了公司章程自治的这一内在因素。本文认为,公司章程是公司法人的自治规则,自治规则说弥补了契约说和权力法定说之短处,同时兼有契约说和权力法定说的长处,认为公司章程是公司的自治规则,是公司及其成员的最高行为准则,不仅可以保持章程的意思自治的本质,还可以约束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公司高管,又能为建立公司参与人利益的机制提供依据,达到更好保护少数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目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伟华  姚艺  王春燕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敌意收购事件的频发,许多上市公司在公司章程中设置了反收购条款,本文以2007-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PSM-DID的准自然实验法,实证检验了公司章程中设置反收购条款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设置反收购条款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设置反收购条款显著增加了第二类代理成本,但对第一类代理成本和研发投入无显著影响。因此,在我国大股东控股占主导的背景下,设置反收购条款维护了控股股东利益,使得实际控制人掏空上市公司的动机更强,不利于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本文的研究为上市公司科学合理地设置反收购条款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对监管机构加强上市公司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亦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柳建华  卢锐  孙亮  
国外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公司章程中设置自治型条款可以提升公司价值。但长期以来,我国公司章程形式化和趋同化现象严重,自治空间有限。现行的《公司法》鼓励公司自治,赋予上市公司更多的自治权,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实际修订其公司章程条款,这为我们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章程自治的有效性提供了好的契机。本文以2005~2012年的沪深股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章程中董事会对外投资权限的设置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司章程自治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具体而言,降低公司董事会的对外投资权限可以抑制公司的过度投资倾向,这种抑制作用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表现更为明显,但过低的投资权限设置也会导致投资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狄  
从国美案中董事会推翻股东会决议这一不同寻常的事件引出问题,以公司章程在公司分权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落脚点,分析股东会和董事会在职权分野中的管制与自治之维。并通过对章程自治与公司法管制的矛盾阐述,以及对公司法第38条和47条兜底条款的限制性解读,论证了法定分权的互补性对于理解公司治理体制的动态特征是非常关键的,章程治理必须在其中寻找边际平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袁春生  牛世魁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后敌意收购事件频发,众多上市公司纷纷在公司章程中设置反收购条款。现有文献尚缺乏从外部监督者视角讨论审计师如何看待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研究。基于中国资本市场反收购实践,手工收集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数据,实证研究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设置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设置中的管理层自我保护性防御增加了治理风险,提高了审计费用。机制检验表明: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设置通过加剧代理冲突和信息不对称增加了审计风险与成本,进而提高审计费用,而并非反收购条款设置后的审计意见购买。考察截面上的差异性后发现,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提高审计费用的现象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和法律环境较差的地区、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公司中更显著。考察审计费用增加后的经济后果发现,审计师能够通过增加自身努力提高目标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并且资本市场整体对审计费用的增加表现为审计质量信号。从审计定价角度研究审计师对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设置的反应,丰富了反收购条款经济后果和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审计师有效降低执业风险和上市公司合理设置章程条款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武荣  车彦军  
从高校和学生的一系列纠纷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学位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位授予标准模糊、学位授权审核不规范、学位授予单位内部审核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学位授予决议程序违反行政法原则,缺乏对学位申请人的救济制度等诸多问题。文章从"刘燕文诉北京大学不予颁发博士学位"(1)一案入手,着重讨论高校学位审核授予程序中学位授予的投票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玉凤   袁春生  
董事提名权条款作为反收购条款之一,修订该条款不仅会影响外部控制权市场治理作用的发挥,而且会影响内部董事会治理作用的发挥。本文运用2009~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董事提名权条款修订是否为控股股东掏空的手段,并分别从内外部治理机制视角揭示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提高提名董事持股比例促使控股股东超额委派董事比例加大、控制权转移风险降低,从而诱发了关联交易形式的控股股东掏空。拓展性分析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及两权分离度较高时提高提名董事所需持股比例会导致更严重的控股股东掏空;设置董事提名权持股时间限制条款会进一步加剧掏空效应;提升独立董事比例和股权制衡度则会缓解董事提名权条款修订导致的掏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