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12)
- 2023(14104)
- 2022(12255)
- 2021(11529)
- 2020(9841)
- 2019(22744)
- 2018(22485)
- 2017(43945)
- 2016(23578)
- 2015(26578)
- 2014(26228)
- 2013(25612)
- 2012(23196)
- 2011(20664)
- 2010(20584)
- 2009(19303)
- 2008(18956)
- 2007(16920)
- 2006(14256)
- 2005(12456)
- 学科
- 济(98032)
- 经济(97935)
- 业(75662)
- 管理(74264)
- 企(65823)
- 企业(65823)
- 方法(51449)
- 数学(45520)
- 数学方法(45013)
- 财(30166)
- 农(24826)
- 中国(22637)
- 务(21320)
- 业经(21277)
- 财务(21260)
- 财务管理(21212)
- 企业财务(20227)
- 贸(19622)
- 贸易(19614)
- 制(19430)
- 易(19077)
- 地方(17490)
- 农业(16494)
- 学(16167)
- 理论(15134)
- 和(15092)
- 技术(14551)
- 划(14036)
- 银(13999)
- 银行(13975)
- 机构
- 学院(331610)
- 大学(328895)
- 济(137060)
- 管理(135578)
- 经济(134392)
- 理学(118196)
- 理学院(117084)
- 管理学(115211)
- 管理学院(114585)
- 研究(99067)
- 中国(76448)
- 京(66220)
- 财(63537)
- 科学(58355)
- 财经(51776)
- 农(48117)
- 中心(47795)
- 江(47776)
- 所(47494)
- 经(47105)
- 业大(46023)
- 研究所(42925)
- 经济学(41879)
- 北京(40576)
- 范(40339)
- 师范(39947)
- 财经大学(38678)
- 州(38218)
- 经济学院(38065)
- 农业(37961)
- 基金
- 项目(223240)
- 科学(177573)
- 基金(164087)
- 研究(163903)
- 家(140704)
- 国家(139546)
- 科学基金(122548)
- 社会(104971)
- 社会科(99705)
- 社会科学(99679)
- 省(87504)
- 基金项目(86815)
- 自然(79919)
- 自然科(78155)
- 自然科学(78138)
- 教育(77578)
- 自然科学基金(76757)
- 划(73285)
- 资助(67993)
- 编号(67610)
- 成果(53432)
- 部(50421)
- 重点(49818)
- 创(47186)
- 发(46809)
- 课题(45195)
- 教育部(44264)
- 创新(43938)
- 科研(43602)
- 人文(43478)
共检索到466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翀 石昕
如何以顶层战略驱动企业进行有序扩张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通过年报文本分析构建竞争战略指标,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竞争战略与并购决策和并购合约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成本领先战略,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更可能进行并购扩张,且并购的频率更高。机制检验表明,竞争战略影响并购类型进而传导至并购合约,表现为差异化战略企业更可能进行高溢价并购和异地并购,并在两类并购中使用业绩承诺控制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差异化战略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期和衰退期时,并购动机更强且并购频率更高;在分析师关注度较低和未聘请高水平财务顾问时,更可能提高并购业绩承诺使用概率;差异化战略企业使用业绩承诺可以降低后续的股价崩盘风险。本文的结论丰富了企业战略与财务管理的交叉研究,对于理解企业竞争战略与并购决策和并购合约的关系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百强 陈占燎 韩亚东 郝恩琪
本文以上市公司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为主要数据源,基于文本分析法构造了上市公司的竞争战略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考察了竞争战略对公司税收规避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实行成本领先战略的公司,实行差异化战略的公司税收规避程度更高。上述关系在企业成长性较高以及外部融资环境较差的情况下更加明显,而在“金税三期”工程实施后以及企业名义税率较低时被削弱。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较高的融资需求、较强的风险偏好以及较低的信息透明度是差异化战略公司具有较高税收规避程度的重要机理。本文的研究结论阐明了竞争战略与公司税收规避行为的内在逻辑,丰富了公司竞争战略与税收方面的文献,对于加强税收监管与完善税收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关静怡 刘娥平
为探明股价高估的市场时机如何影响上市公司对标的公司的业绩承诺水平偏好,以及标的公司业绩承诺是否能实现,本文以2010~2020年4月A股上市公司公告的签订了对赌协议的并购交易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股价高估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收购承诺增长率较高的标的公司,且在股份支付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有可能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创造高估的市场时机。但是标的公司业绩承诺增长率越高,实现情况却越差,在收购方委托代理问题严重的情况下,更容易受股价高估驱动而收购高承诺的标的公司,随后这些高承诺并购出现业绩违约的问题更加严重。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股价高估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丰富对赌协议的经济后果研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维安 张伟 朱宇翔
竞争战略是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依靠,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分析年报文本构建企业竞争战略指标,检验竞争战略选择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成本领先战略,采取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研究发现,差异化战略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主要通过促使企业技术升级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来实现。横截面分析发现,差异化战略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在管理层短视主义较弱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中更显著。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差异化战略通过提高劳动收入份额进而提高了企业的未来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志强 曹鑫雨
文章以2012-2016年间主板上市国有控股公司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进行的重大重组并购事件作为初始样本,研究了业绩补偿承诺对混改协同效应的影响,并分离出收购方和出让方的双向激励效应。另外,也分析了非相关并购、交易双方相对规模、目标公司转股比例的大小对双方并购收益及混改协同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业绩补偿承诺有助于促进混改的协同效应,特别是在非相关并购重组中,其对并购溢价的提升更强。进一步研究表明,双方的相对规模越小、目标公司转让比例越小,业绩补偿承诺越有助于促进混改的协同效应及收购方国有股东的收益。合理有效地运用业绩补偿承诺,不仅可以节省组织的交易成本,还能降低组织的所有权成本,使得混改双方在交易中达到"共赢"的状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志强 曹鑫雨
文章以2012-2016年间主板上市国有控股公司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进行的重大重组并购事件作为初始样本,研究了业绩补偿承诺对混改协同效应的影响,并分离出收购方和出让方的双向激励效应。另外,也分析了非相关并购、交易双方相对规模、目标公司转股比例的大小对双方并购收益及混改协同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业绩补偿承诺有助于促进混改的协同效应,特别是在非相关并购重组中,其对并购溢价的提升更强。进一步研究表明,双方的相对规模越小、目标公司转让比例越小,业绩补偿承诺越有助于促进混改的协同效应及收购方国有股东的收益。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烁
党的十八大以来,智能制造的发展水平和应用规模大幅提升,对社会生产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我国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对上市公司年报进行文本分析构建了企业层面“智能制造”衡量指标,并使用美国、意大利两个国家智能制造指数的平均值作为工具变量,运用2SLS回归方法克服内生性后最终发现智能制造显著提高了公司包括生产效率、发展能力以及盈利能力在内的绩效水平。这一影响在劳动力密集度高、低技能劳动力占比高以及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有利于为政府制定智能制造相关政策以及企业采用智能制造相关技术提供借鉴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武常岐 张昆贤 周欣雨 周梓洵
数字技术进步和数字经济发展赋予了企业新的发展空间和能力,同时也带来新挑战。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将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企业自身的竞争战略选择亦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利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0—2019年数据,运用机器学习与文本分析技术构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竞争战略指标,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竞争战略选择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结果显示,虽然数字化转型整体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两者之间呈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适度的数字化转型最有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同时,企业传统的竞争战略和新型数字化业态形式存在协调问题:成本领先战略会抑制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差异化战略对数字化转型的积极作用没有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成本领先战略与数字化转型不适配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国有企业、行业竞争度较高和所在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企业样本中得到缓解。本文研究结论为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塑造新型战略认知,助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明确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饶茜 侯席培
并购重组业绩承诺违约事件频现,本文以2008年5月18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并做出业绩承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三个层次分析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到期后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化,并购标的业绩承诺达标与否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以及不同补偿方式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业绩承诺到期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会下滑;并购标的业绩达标的上市公司,比并购标的业绩不达标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更好;获得股份补偿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明显好于获得现金补偿的上市公司。期望本研究为并购重组业绩承诺政策的实施提供更为
关键词:
并购重组 业绩承诺 补偿方式 经营业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饶茜 侯席培
并购重组业绩承诺违约事件频现,本文以2008年5月18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并做出业绩承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三个层次分析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到期后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化,并购标的业绩承诺达标与否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以及不同补偿方式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业绩承诺到期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会下滑;并购标的业绩达标的上市公司,比并购标的业绩不达标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更好;获得股份补偿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明显好于获得现金补偿的上市公司。期望本研究为并购重组业绩承诺政策的实施提供更为全面的证据,也为监管机构建立更为有效的补偿机制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并购重组 业绩承诺 补偿方式 经营业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戚聿东 孙昌玲 王化成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度量指标,实证检验了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核心竞争力越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越低,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主要通过降低经营风险、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缓解代理问题三条路径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1)资源类和能力类核心竞争力均是影响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重要因素;(2)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强化核心竞争力对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作用。本文的研究揭示了核心竞争力在企业融资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丰富了核心竞争力和权益资本成本的相关文献,同时对如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夏艳春 王靖芸 林格 刘雨
在借壳交易中,对借壳方(非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执行审计的审计师可以是壳公司(上市公司)的现任审计师,也可以是新任审计师。以2011—2020年完成借壳上市并签订业绩补偿承诺的我国A股借壳交易案件为样本,检验借壳上市审计师选择对借壳公司业绩承诺实现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保留壳公司现任审计师的借壳公司相比,借壳上市交易中选择新审计师的借壳公司更可能在业绩承诺期间精准实现业绩承诺,盈余管理是借壳交易中审计师选择影响借壳公司精准实现业绩承诺的作用渠道。此外,当业绩承诺补偿方式为股份补偿以及借壳交易双方为关联方时,借壳交易中选择新审计师的公司对业绩承诺精准达标的正向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借壳上市交易中选择新审计师的公司更可能在业绩承诺到期后经历业绩滑坡,且大股东更可能在锁定期结束后减持股票。结果表明,与保留壳公司现任审计师的借壳公司相比,借壳交易中选择新审计师的借壳公司的机会主义行为更严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晓晖 秦利宾 薄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社会的重要议题。本文从供应链合作视角出发,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客户战略联盟指标,并实证检验了客户战略联盟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客户战略联盟可以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经济机制分析表明,客户战略联盟通过提高专用性资产的经济价值来激励管理层增加创新投资、通过客户信息溢出为创新提供市场和技术信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为创新提供资金等渠道促进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客户战略联盟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高科技行业、与客户地理距离更远的企业、客户集中度更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如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会芹 邹雯旭
文章以2009—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通过采用文本分析方法、机器学习技术度量出管理者短视主义指标,从而对其与战略差异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管理者短视偏差与企业战略差异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薪酬激励对企业战略差异在管理层短视这一情境下具有抑制作用,而企业金融化对这一过程有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任娟 陈圻
笔者基于283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因子分析,识别出上市公司低成本和差异化这两种竞争战略,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竞争战略、技术效率与公司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低成本战略与技术效率、公司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差异化战略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且短期内与技术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技术效率与公司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低成本战略通过技术效率作用于公司绩效的传导机制作用显著,而差异化战略是否通过提升技术效率改进公司绩效的机制未得到证实。
关键词:
竞争战略 技术效率 因子分析 DE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地方审计体制改革:“治理监督”还是“放任自流”?——来自地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可靠性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的关系网络和事务所审计行为——基于公司年报文本分析的经验证据
并购重组业绩承诺与公司绩效
MD&A创新描述与公司未来创新绩效——基于文本分析的经验证据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价值——基于文本分析方法的经验证据
产品市场竞争与信息披露质量——基于上市公司年报文本分析的新证据
跨国零售企业在华竞争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理论解释与经验证据
公司战略变化与审计收费——基于年报文本相似度的经验证据
并购重组业绩承诺与市场反应——基于浙江广厦的案例分析
数字化转型与家族企业传承期绩效表现——来自上市公司年报文本分析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