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5)
2023(7481)
2022(6352)
2021(5958)
2020(5021)
2019(11331)
2018(11175)
2017(21930)
2016(12195)
2015(13553)
2014(13562)
2013(13187)
2012(12266)
2011(10907)
2010(11253)
2009(10838)
2008(11313)
2007(10541)
2006(9420)
2005(8929)
作者
(34213)
(28811)
(28677)
(27421)
(18384)
(13789)
(13163)
(11007)
(10803)
(10415)
(9844)
(9731)
(9355)
(9211)
(9198)
(8724)
(8721)
(8470)
(8423)
(8280)
(7465)
(6970)
(6968)
(6562)
(6541)
(6414)
(6396)
(6333)
(5784)
(5583)
学科
管理(47987)
(46318)
经济(46216)
(42822)
(39557)
企业(39557)
(21952)
方法(19441)
(17646)
数学(16232)
数学方法(16011)
(15804)
财务(15780)
财务管理(15748)
企业财务(15171)
(13131)
中国(12069)
(11700)
业经(11674)
体制(11435)
(9375)
(8893)
银行(8876)
(8508)
(8445)
金融(8443)
(8355)
理论(7527)
(7266)
贸易(7260)
机构
大学(179029)
学院(176065)
(72036)
经济(70400)
管理(66843)
研究(58332)
理学(57016)
理学院(56421)
管理学(55526)
管理学院(55187)
中国(45888)
(40392)
(37489)
科学(32551)
财经(30906)
(29198)
(27962)
(27471)
中心(26426)
研究所(25640)
(24912)
北京(23636)
财经大学(23030)
经济学(22507)
业大(22445)
(21692)
师范(21438)
(21436)
(21235)
经济学院(20095)
基金
项目(109584)
科学(87317)
基金(81406)
研究(81257)
(69875)
国家(69285)
科学基金(60260)
社会(53642)
社会科(50768)
社会科学(50754)
基金项目(42622)
(41347)
教育(38111)
自然(37951)
自然科(37065)
自然科学(37057)
自然科学基金(36442)
(34835)
资助(33346)
编号(31940)
成果(28027)
(26381)
(25775)
重点(24916)
教育部(22720)
(22500)
课题(22496)
国家社会(22297)
(21931)
(21907)
期刊
(86576)
经济(86576)
研究(55480)
中国(37800)
(35951)
管理(27894)
学报(26824)
科学(24612)
(23919)
大学(21595)
学学(20403)
教育(18755)
(18742)
金融(18742)
财经(16787)
农业(15473)
(14371)
技术(14017)
经济研究(13019)
业经(12280)
问题(11065)
财会(10287)
会计(9588)
(9290)
(9116)
现代(8923)
世界(8417)
国际(8269)
理论(8033)
技术经济(8010)
共检索到276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潘泽清  
日本公司的董事会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公司社区治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公司社区治理机制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企业必须实行终身雇佣制。在经济衰退阶段,终身雇佣体制面临解体的威胁,削弱了公司社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为此,日本近来在公司治理结构发生一些变化,重新修改公司法,重构董事会,引入外部董事,但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向仍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朱蕾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尹小平  徐兴  
由于外部治理机制的弱化,日本公司治理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内部化特征,一系列内部治理机制和内部化的外部治理机制构成了战后日本公司治理模式的基础。而在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中,集团主义文化产生了极强的规制作用,使战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展现出强烈而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集团主义文化影响下的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化制度变迁对中国的公司治理改革与完善提供了重要启示借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淑平  
一、日本公司财务结构的演变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的财务基础主要是公司的财务结构。它包括两个方面: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日本的主银行控制主要是通过这两方面得以实现的。一方面主银行持有公司的一定股权,以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公司治理;同时,又作为公司债务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孙丽  
日本经济萧条已历经10年之久,各种景气对策难有作为。造成日本景气对策收效甚微的原因何在?一个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是,由于新的博弈者的出现,使日本现有的主银行相机治理结构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市场竞争的要求,要使日本的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就要大胆地对银行和企业进行结构重组。日本公司治理结构变革的趋势应是在导入英美治理模式的同时,继续保持日本原有的内部管理型制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肖梦  
寻找对企业的外部监控机制──《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和银行的作用》一书简介肖梦▲发达经济中同时存在着公司控制的不同模式,而对于那些转轨中的经济又能从发达经济中学到什么?▲离开一个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它的制度与习俗的历史,去选择哪种公司治理模...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吴三强  
在欧美等国表现活跃的外国对冲基金进入日本并推行股东积极主义已有10多年的历史,然而这些对冲基金在日本发展的历程及其所取得的成效等与在美国大相径庭,这些对冲基金由活跃转为安静,对日本企业的影响也非常有限。研究指出,全球公司治理结构趋同下欧美以"股东利益至上"为代表的公司治理模式与日本"以企业为核心"的治理模式之间的巨大摩擦与碰撞,是深层次的原因所在。而这种碰撞由于两种模式下企业属性、发展基础以及政治法律的路径不同,导致短期内难以调和。这些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各国公司治理有其自身特点,在推行"股东优先"理念的时候需要因地制宜,同时也要积极引导。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朱翘楚  
随着气候变暖等全球性风险的日渐凸显,如何促进企业经营的ESG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不容忽视的潮流与课题。与ESG所倡导的“环境、社会与治理”责任不同,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经历了从相关利益者理论与股东利益至上理论的争论与竞争,最终以股东利益至上为中轴,形成了一系列的责任追究与监督机制制度。回溯日本战后的公司治理制度发展,其经历了从相关利益者、股东利益至上主义到ESG嵌入的股东利益至上的转变过程,可以为我国ESG浪潮下的公司目的讨论提供有益启示。日本在营利性社会企业与双轮驱动的软法治理上,充分展现了其对舶来制度进行本土调适的过程与方法。我国有必要结合本土特点,探究是否可通过股东长期利益判断、企业负外部性责任等工具将ESG责任融入现代公司法理论之中,营利法人与非营利法人的二分法式分类是否会阻碍真正以社会责任为目的成立的企业生存与发展,如何活用软法治理引导企业及驱动投资者开展ESG信息披露与投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杨蓉  
日本的主办银行治理模式对日本经济赶超欧美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过去作为集团内部效率监督者的银行,其重要性和有效性都下降了,这就造成了股东利益保护的严重真空。因此,促使日本对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变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建新  
本文主要从转轨经济中公司寻求外部融资时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出发,来尝试对转轨经济中公司融资与治理的制度安排进行探讨。论文运用数理经济模型对公司融资与治理结构方面不同种类的制度安排及不同形式的公司治理进行了一般的描述和分析,并对日美两国的公司融资与治理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融资制度要对公司治理发挥积极作用的基本条件是该融资制度必须内生出既具有监控动力又具有监控能力的监控者。最后针对转轨经济中公司融资与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青木昌彦   张春霖  
本文将介绍转轨经济中公司治理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在第一部分(第1~3节)中,我们概览一下转轨经济中内部人(Insiders control)控制这样一种内生的趋势。我们所说的内部人控制,是指从前的国有企业(SOE)的经理或工人在企业公司化的过程中获得相当大一部分控制权的现象。依各国的不同条件,内部人控制的程度和规模在各转轨经济中有所不同。不过,这是由公有制经济的遗产而演化出来的一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朱红军  
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科学地研究了大股东控制对于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影响,详尽地分析了不同企业组织形式对公司治理效率的作用,透析了政府在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中扮演的角色,考察了民营企业特殊的治理特征对公司控制权收益的影响。通过系统地分析上市公司治理与控制权收益之间的逻辑关系,为该领域的研究提出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并指出转轨经济中公司治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博  
对于正在演进的日本公司治理,可从金融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效率实现条件以及二者博弈关系角度来解释其变革动因与作用机制,说明两类资本应用体制变革的不同效果以及多元化治理类型的形成。研究得出,市场化融资与改进的终身雇佣相融合的企业适应了两类资本发挥效率的条件,并形成相对稳固的均衡。这一公司治理类型在保留组织协调优势的同时,更强化了市场竞争优势,显示出良好的公司治理绩效,有可能成为未来变革的主要方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山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公司治理模式改革的内容主要表现在相互持股的股权结构变化、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强化等几个方面。改革后,日本公司在股权集中度降低、董事会效率的提升、监事会独立性的增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尽管如此,公司治理仍呈现出原有模式的持续和改革并存的状态。日本的公司治理模式改革对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有诸多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