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7)
2023(14607)
2022(12496)
2021(11488)
2020(9381)
2019(21165)
2018(20614)
2017(39539)
2016(21479)
2015(23842)
2014(23507)
2013(22945)
2012(21563)
2011(19382)
2010(20132)
2009(18912)
2008(19142)
2007(17627)
2006(16029)
2005(14925)
作者
(59348)
(49584)
(49142)
(46599)
(31959)
(23535)
(22237)
(18764)
(18751)
(18088)
(16884)
(16559)
(16154)
(15962)
(15693)
(15171)
(14681)
(14500)
(14397)
(14251)
(12562)
(12157)
(11887)
(11456)
(11256)
(11152)
(11110)
(11088)
(9834)
(9757)
学科
(87199)
经济(87078)
管理(78498)
(76366)
(66430)
企业(66430)
(31478)
方法(29757)
中国(27938)
数学(24835)
(24703)
(24595)
数学方法(24561)
业经(23037)
地方(22164)
(21422)
财务(21379)
财务管理(21338)
企业财务(20543)
技术(20274)
(18349)
银行(18328)
(17599)
(17268)
金融(17266)
(16660)
农业(16402)
(16043)
(15110)
贸易(15089)
机构
学院(302155)
大学(298930)
(128455)
经济(125675)
管理(118248)
研究(102752)
理学(99574)
理学院(98567)
管理学(97275)
管理学院(96671)
中国(83094)
(68171)
(63481)
科学(56034)
财经(51028)
(50644)
(49469)
中心(47292)
(46062)
研究所(44257)
(42342)
北京(40967)
(39377)
(38633)
师范(38303)
经济学(38264)
(37535)
财经大学(37513)
业大(36922)
经济学院(34036)
基金
项目(185457)
科学(148899)
研究(143411)
基金(133796)
(113436)
国家(112379)
科学基金(98784)
社会(92535)
社会科(87895)
社会科学(87878)
(74058)
基金项目(69676)
教育(66741)
自然(60920)
(60893)
自然科(59568)
自然科学(59558)
自然科学基金(58564)
编号(58347)
资助(54250)
成果(49596)
(43687)
(43638)
课题(42266)
(41789)
重点(41682)
(40422)
创新(39859)
(37612)
国家社会(37460)
期刊
(156712)
经济(156712)
研究(100903)
中国(72753)
(56933)
管理(51537)
(40764)
教育(39835)
(39539)
金融(39539)
科学(37306)
学报(36725)
大学(29966)
学学(27844)
技术(27700)
农业(27133)
财经(26336)
业经(26267)
经济研究(24463)
(22539)
问题(19221)
(15944)
技术经济(15526)
会计(15107)
(14902)
财会(14817)
科技(14623)
现代(14593)
国际(14429)
(14270)
共检索到493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晓珊  
在外部监管相对乏力的情况下,从微观角度探索属于公司内部独有的关于现金股利政策的治理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以2011—2020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公司研发创新、内部控制质量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提高公司研发创新和内部控制质量均有助于激发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意愿,提升股利分配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司研发创新和内部控制质量会抑制公司的异常低派现行为,提高异常低派现公司的股利分配水平;公司研发创新和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其现金股利水平越趋向于行业标准。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生命周期负向调节研发创新和内部控制质量对股利分配意愿和分配水平的边际效应。文章的研究结论为公司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现金股利政策提供了思路启示和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晓珊  
在外部监管相对乏力的情况下,从微观角度探索属于公司内部独有的关于现金股利政策的治理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以2011—2020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公司研发创新、内部控制质量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提高公司研发创新和内部控制质量均有助于激发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意愿,提升股利分配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司研发创新和内部控制质量会抑制公司的异常低派现行为,提高异常低派现公司的股利分配水平;公司研发创新和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其现金股利水平越趋向于行业标准。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生命周期负向调节研发创新和内部控制质量对股利分配意愿和分配水平的边际效应。文章的研究结论为公司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现金股利政策提供了思路启示和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玉芳  
本文选择2008-2014年国内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并且将代理成本划分为投资者和企业管理层的代理成本、大股东和小股东的代理成本两大类,研究发现:国内资本市场中,内部控制质量和现金股利政策等要素,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代理成本问题,但它们之间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内部控制质量对投资者和企业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而现金股利政策却可以有效的解决大股东和小股东间的代理成本问题。同时,研究还发现,在缓解企业代理问题时,内部控制质量与现金股利的发放水平呈正相关,即两者之间不存在替代效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玉芳  
本文选择2008-2014年国内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并且将代理成本划分为投资者和企业管理层的代理成本、大股东和小股东的代理成本两大类,研究发现:国内资本市场中,内部控制质量和现金股利政策等要素,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代理成本问题,但它们之间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内部控制质量对投资者和企业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而现金股利政策却可以有效的解决大股东和小股东间的代理成本问题。同时,研究还发现,在缓解企业代理问题时,内部控制质量与现金股利的发放水平呈正相关,即两者之间不存在替代效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屈依娜  陈汉文  
本文选取2007-2016年沪深两市A股公司为样本,按内部控制质量高低分为两组,分别检验市场对现金股利分配力度的反应。结果表明,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组,现金股利分配力度与累计超额收益正相关;而在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组,两者不存在显著关系。进一步分析产品市场竞争和产权性质后发现,该效应主要存在于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组和国有企业组。因此,本文认为,投资者对不同内部控制质量企业实施的现金股利政策存在差异化反应,该结论对管理层和监管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宋玉  李卓  
本文以2002年—2004年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数据,实证检验了最终控制人的特征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最终控制人的侵害动机成反比,现金股利的支付率随着最终控制人控制权比例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U形变动;两权分离程度越小,派发现金股利的水平就越大,但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于较高的现金流量权,现金流量权比例越大,派发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水平也越大;最终控制人性质为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时,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水平更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丹珺  
本文选取2007年至2010年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终极控制人对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大小同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呈U型关系;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显著影响股利分配水平;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程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负相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魏志华  林亚清  黄寿峰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家族控制、金融发展对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发现,家族上市公司的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显著低于非家族上市公司,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家族上市公司面临着比非家族上市公司更高的融资约束。进一步地,在良好的外部金融环境中,上市公司的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显著更高,而且金融发展有助于缓解家族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问题并推动其现金股利的发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东生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问题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有必要将我国制度背景和西方的经典理论结合起来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得到更可靠的结论。本文以宇通客车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该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所形成的内部人控制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发现股利政策往往成为内部人"掏空"上市公司的重要手段,这种"掏空"行为会对上市公司的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杜金岷  杨贤宏  吴非  
现金股利政策不仅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紧密相关,也会对包括企业创新在内的企业管理活动产生实质性影响。运用2003-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现金股利分配水平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产出的提高;管理者与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减缓是现金股利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中介传导途径。从媒体关注度和融资约束的角度探讨它们是否会对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异质化效应,结果显示:当媒体关注度越高,融资约束程度越低,现金股利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效应更为明显。分属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所实施的现金股利政策对不同专利类型的创新产出呈现差别化的偏好,而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实施会对现金股利政策的企业创新促进效应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闫华红  魏永红  
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很多,家族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终极控制人,金字塔式的股权结构使其拥有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相分离,而且存在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制定现金股利政策的倾向。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并选取了2004-2008年1411家A股家族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终极控制人特征对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所研究内容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魏志华  吴育辉  李常青  
家族控制所衍生的双重委托代理冲突为公司治理研究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视角。本文以2004~2008年1378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家族控制、双重委托代理冲突对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家族上市公司具有相对消极的现金股利政策,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家族上市公司的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要比非家族上市公司低35%以上:(2)在我国两类代理冲突都会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产生显著负向影响;(3)家族上市公司具有相对消极现金股利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家族控制加剧了第一类代理冲突而非第二类代理冲突并进而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宋蔚蔚  封静  
本文以2013年-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tobit模型和logit模型及多元线性回归,考察内部控制质量、融资约束和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基于结果模型,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改善企业对现金股利的分配意愿及水平;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与企业现金股利的发放意愿及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对于现金股利的发放倾向及水平而言,融资约束对内部控制与现金股利的关系有部分中介效应。上述研究为解释现金股利政策提供了新的证据,对提高公司治理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爱国  宋理升  
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04-2006年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实际控制人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证实,实际控制人通过IPO的方式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同现金股利显著正相关,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同现金股利显著正相关,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发生分离和采用金字塔控制方式同现金股利显著负相关。而且,与通过非IPO的方式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实际控制人相比,通过IPO的方式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实际控制人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对现金股利的影响更加显著,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发生分离和控制方式为金字塔时发放的现金股利更多。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成  
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考察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对投资决策具有约束作用,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缓解股利政策对投资决策的约束。研究表明,强化公司自身内部控制建设,不断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公司的整体利益和良性发展。为了保证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外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设、执行和信息披露情况的监督,并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