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
- 2023(699)
- 2022(617)
- 2021(629)
- 2020(586)
- 2019(1502)
- 2018(1409)
- 2017(3311)
- 2016(1860)
- 2015(2267)
- 2014(2212)
- 2013(2285)
- 2012(2004)
- 2011(1638)
- 2010(1691)
- 2009(1692)
- 2008(1857)
- 2007(1742)
- 2006(1572)
- 2005(1454)
- 学科
- 企(15152)
- 企业(15152)
- 业(14858)
- 管理(12530)
- 财(8841)
- 务(8611)
- 财务(8611)
- 财务管理(8600)
- 企业财务(8414)
- 济(7604)
- 经济(7585)
- 方法(5570)
- 公司(5012)
- 数学(4896)
- 数学方法(4889)
- 制(2949)
- 体(2680)
- 体制(2631)
- 业经(1797)
- 经营(1705)
- 组织(1610)
- 国公(1570)
- 跨(1570)
- 跨国(1570)
- 跨国公司(1570)
- 策(1496)
- 划(1480)
- 决策(1394)
- 技术(1348)
- 保险(1315)
- 机构
- 大学(27191)
- 学院(27138)
- 管理(13182)
- 理学(11699)
- 理学院(11640)
- 管理学(11570)
- 管理学院(11521)
- 济(10982)
- 经济(10806)
- 财(7868)
- 财经(6199)
- 经(5671)
- 中国(5640)
- 研究(5200)
- 京(5168)
- 商学(4918)
- 商学院(4901)
- 财经大学(4790)
- 会计(4711)
- 公司(3940)
- 会计学(3508)
- 江(3444)
- 会计学院(3365)
- 北京(3324)
- 工商(3210)
- 学会(3188)
- 经济管理(3099)
- 融(3005)
- 金融(2882)
- 经济学(2860)
共检索到39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曹巍 谢焕瑛
公司的敌意接管曹巍,谢焕瑛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证券市场的规范成熟和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的日趋深入,市场接管作为一家企业(公司)通过资本市场收购另一家企业(公司)的资产(股份)以获得对其控制权的有效方式,已经在经济运作中出现’T。1993年IO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守刚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守明 王爱民
1932年,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在他们创造性的实证研究中提出了被称为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命题。其假说是,由于股份公司中股权的广泛分散,企业的控制权已转入管理者手中,而企业的所有者"已被贬到仅是资金提供者的地位。随着企业这个黑匣子"被打开,经理层控制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曹巍 许英
浅析产权交易过程中的敌意接管曹巍许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一、由“中策现象”引起的思考1994年,“中策现象”在国内经济界掀起喧然大波。香港中策公司(上市公司)在短短两年间,斥资33亿人民币,成功地接管了国内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180余家国有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庆红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中由于大多数公司股权集中,敌意收购并不多见。但是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特别是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敌意收购的对象在扩大,收购方式在拓展,收购资金在增加,敌意收购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上市公司应该加强反收购意识,警惕敌意收购的来临。
关键词:
敌意收购 反收购 法规 股权分置改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毕夫
聚拢庞大的社会资本继而精准的抄底,卡尔·伊坎驱动着敌意并购的战车四处出击,使之落下了一个"企业掠夺者"的骂名。卡尔·伊坎所到之处无不令CEO和董事长们提心吊胆,而让人引项侧目地是,如今已是耄耆之躯的卡尔·伊坎还并不打算在遭遇非议之中停下自己咄咄逼人的脚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晨
由于当前国有股减持的大势所趋、外资并购的遍地开花以及2 0 0 2年底证监会新颁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对要约收购的鼓励、对上市公司董事会反收购提议和决策权的限制①[1 ] ,上市公司的反收购陷入了被动。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能力是迫在眉睫的。政府应规定一些切实可行、经济有效的反收购措施,给予目标公司适当保护;而上市公司则更应致力于从内部完善治理结构,MBO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关键词:
胜利股份 敌意收购 反收购 MBO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辉 徐志超 吴启涛 陈思竹
文章以敌意归因风格的视角,探讨"为什么一些员工对组织的情感承诺水平总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这一现实问题。通过对四家企业的468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构建并验证了敌意归因风格对组织情感承诺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敌意归因风格对员工的组织情感承诺有消极的影响;领导—下属交换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中介的作用;心理授权和组织支持感在领导—下属交换关系对情感承诺的影响过程中分别起着部分的中介作用。文章最后探讨了研究结果对管理实践的启示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功星 周星 涂红伟
消费者敌意是指消费者对特定的国家或地区持有的反感或憎恶情绪,且这种反感或憎恶主要源于国家或地区之间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军事冲突、经济摩擦、外交纠纷等事件。在当前国际经济往来日益密切的背景下,消费者敌意作为影响消费者产品原产国评价和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围绕消费者敌意的概念界定、维度和测量、引致因素以及影响结果等问题,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消费者敌意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 原产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胜军 宋亮
国家之间由于政治经济问题导致消费者互相抵制来自对方国家产品的现象在市场上普遍存在,以往的学者在研究此类现象时提出了消费者敌意概念,但并没有对消费者敌意不同维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做进一步分析。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把消费者敌意划分为国家稳定敌意、国家临时敌意、个人稳定敌意和个人临时敌意四个维度,同时探讨不同敌意维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并提出管理建议。
关键词:
消费者敌意 消费者购买意愿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瑞花 吕永波
师徒制知识共享作为组织内知识转移,尤其是隐性知识转移的重要方式,却在组织内更多以知识囤积或知识排斥的知识共享敌意形式存在。基于师徒制知识共享敌意的效用分析,采用复制动态的非对称演化博弈刻画了组织内师徒制知识共享敌意的演化趋势。研究发现,当师傅群成员知识囤积的负效用超过其正效用、且徒弟群成员知识排斥的负效用大于其所付出的成本时,才能通过有效降低师徒制知识共享敌意来提高师徒制知识共享对组织的贡献程度;组织采用一定的激励机制对于降低师徒制知识共享敌意的发生效果显著。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定核
敌意收购与非法收购辨析胡定核"宝延事件"发生后,部份人士认为宝安公司强烈进攻式的收购方式带有很强的敌意性,是一种违法行为。实际上,这是混淆了敌意收购与非法收购两个不同的概念。敌意收购是与善意收购相对的一种收购方式,是指在目标公司不愿意的情况下,当事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辉 徐志超 吴启涛 陈思竹
文章以敌意归因风格的视角,探讨"为什么一些员工对组织的情感承诺水平总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这一现实问题。通过对四家企业的468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构建并验证了敌意归因风格对组织情感承诺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敌意归因风格对员工的组织情感承诺有消极的影响;领导—下属交换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中介的作用;心理授权和组织支持感在领导—下属交换关系对情感承诺的影响过程中分别起着部分的中介作用。文章最后探讨了研究结果对管理实践的启示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袁胜军 宋亮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消费者敌意和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两个变量,探讨其对日本品牌、国产品牌和第三国品牌的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者敌意能够强化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消费者敌意、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与日本品牌的产品购买意愿存在负向关系;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与国产品牌的产品购买意愿存在正向关系,但对第三国品牌的产品购买意愿没有影响;消费者敌意对国产品牌和第三国品牌的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因品牌和产品类别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关键词:
消费者敌意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 购买意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璐珞
从企业广告的角度,研究在华经营的日本企业如何降低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产生的消费者的敌意、强化中国消费者对日本品牌的正面感知、进而提高积极态度和购买意愿。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本文提出两个影响消费者对日品牌态度的核心变量——原产地效应和消费者敌意,分别对消费者态度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因此,相关企业可以通过理性诉求、国际性诉求和个人主义诉求,避免感性诉求、民族性诉求和集体主义诉求,以强化原产地效应的正面影响,并削弱消费者敌意的负面影响,最大程度地改善消费者的态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