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6)
2023(4958)
2022(4318)
2021(4170)
2020(3551)
2019(8280)
2018(8004)
2017(16583)
2016(9136)
2015(10116)
2014(10127)
2013(9949)
2012(9315)
2011(8366)
2010(8575)
2009(8063)
2008(8483)
2007(7642)
2006(6990)
2005(6469)
作者
(24264)
(20296)
(20148)
(19304)
(13463)
(9671)
(9202)
(7767)
(7614)
(7582)
(6716)
(6700)
(6663)
(6631)
(6466)
(6165)
(6128)
(6118)
(6052)
(6008)
(5049)
(5007)
(4908)
(4722)
(4613)
(4578)
(4557)
(4545)
(4065)
(3945)
学科
(38354)
管理(36866)
(35483)
企业(35483)
(34801)
经济(34734)
(18895)
方法(17401)
数学(15378)
(15222)
数学方法(15221)
财务(15209)
财务管理(15190)
企业财务(14738)
(10132)
(9300)
(9237)
业经(7791)
中国(7564)
(7081)
(6651)
贸易(6647)
(6516)
体制(6106)
(5990)
银行(5987)
农业(5772)
(5604)
公司(5592)
(5547)
机构
学院(129180)
大学(127562)
(55063)
管理(54800)
经济(53893)
理学(46848)
理学院(46488)
管理学(45958)
管理学院(45707)
研究(38771)
中国(33149)
(31951)
(25670)
财经(24219)
(22036)
科学(20036)
(19817)
(19091)
中心(18323)
财经大学(18066)
北京(16638)
研究所(16355)
(16350)
商学(16209)
商学院(16083)
(15700)
经济学(15484)
业大(14589)
(14325)
师范(14218)
基金
项目(76125)
科学(61472)
研究(57673)
基金(57238)
(47708)
国家(47269)
科学基金(42295)
社会(36745)
社会科(34977)
社会科学(34969)
基金项目(29667)
(28338)
自然(28208)
自然科(27608)
自然科学(27602)
教育(27175)
自然科学基金(27166)
资助(24978)
编号(24078)
(23950)
成果(20593)
(18318)
教育部(16340)
(16228)
重点(16173)
人文(16164)
课题(15947)
(15542)
项目编号(15473)
(14962)
期刊
(64108)
经济(64108)
研究(40768)
(28756)
中国(23631)
管理(22276)
(18679)
金融(18679)
(14539)
科学(14139)
学报(13808)
财经(12735)
教育(11522)
大学(11327)
学学(10745)
(10631)
业经(10560)
经济研究(10131)
技术(10075)
农业(9602)
财会(8989)
会计(8112)
问题(7636)
(7249)
国际(6698)
理论(6491)
技术经济(6342)
现代(6334)
通讯(5965)
会通(5952)
共检索到201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瑞龙  魏梦  
本文试图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来解释公司股利政策。利益相关 者理论认为,公司是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缔结的“契约网”,不仅包括投资者,还包括 与企业相关的出资人。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要求权有明示的,如员工的工资契约,也 有暗示的,如顾客得到的售后服务承诺。正是非投资人利益相关者的暗示要求权使得 他们的利益也应在公司的财务政策中得到体现。本文则从理论以及国外的实证结果 两个方面给出了公司股利政策的利益相关者解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国柳  李伟铭  蒋顺才  
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利用2004—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经验数据,从代理冲突和博弈的角度分析了利益相关者与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各方在股利分配上存在政策博弈现象。博弈的结果表现为具有控股股东的公司比其他公司具有更高的现金股利支付率;具备再融资条件的公司比其他公司具有更高的现金股利支付率;第一大股东参与管理的程度越低,现金股利的支付率越高,但这一特征并不显著。同时,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少分现金股利的倾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阳阳  
本文选取2008年沪、深地产类上市公司有关变量数据,对沪、深两市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的现状进行统计,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沪、深地产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结合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变化及对股东利益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沈华珊  叶护华  
现代公司财务理论证明,在公司本身存在良好的投资机会时,较低的股利支付率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但是如果在公司长期实行低股利政策甚至不发放股利的情况下,公司的增长率未能达到与留存收益率相符的水平,则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闵超  
除英美外,在世界大多数大企业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大企业中,主要的代理问题是控股股东掠夺其他股东问题,掠夺的手段包括私下向特定股东高价回购股票、大量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等。从国内外众多研究来看,公司控股股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利用股利政策谋取私利的行为,在投资者保护较好的国度里,控股股东利用股利政策时要考虑其他股东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魏志华  吴育辉  李常青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深入考察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治理效应、投资行为偏好,以及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之间是否存在异质性。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更高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发挥了积极的监督效应;(2)高派现上市公司吸引了更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显示机构投资者将现金股利视为其构建投资组合的关键要素,遵循了"谨慎人规则";(3)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现金股利的监督效应、股利偏好方面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揭示着我国各类机构投资者可能存在趋同的投资风格;(4)我国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将现金股利...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王晓梅  
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委托代理问题的直接经济后果就是股东利益受到损失。因此,建立怎样的公司治理机制来控制公司内部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文章通过研究发现,股利政策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适度的股利政策可以缓解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并降低公司的权益融资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全山  
股利政策与上市公司资本成本之间存在的一定联系,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与其资本成本为研究对象,分析股利政策对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股利分配多少与资本成本显著正相关、股利稳定性与企业资本成本之间显著性不显著,并就此提出了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靳庆鲁  宣扬  李刚  陈明端  
相比于其他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无需缴纳红利所得税,这一制度背景为检验股利的"顾客效应"假说提供了契机。本文发现,控制其他因素之后,社保基金持股比例与公司股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一关系同时反映了股利需求方(社保基金)与供给方(上市公司)的行为:一方面,上市公司根据社保基金持股制定其股利政策;另一方面,社保基金选择股票时也会考虑上市公司往年的股利分配。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国有与民营企业迎合社保基金发放股利的动机存在差异:民营企业更多受到经济动机的驱动,而国有企业分红更多体现政治动机。总体上,本文的发现验证了"顾客效应"假说,表明红利税是影响公司股利决策的重要因素,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向  
本文采用深沪两市2014-2016年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与多元回归模型,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最常见的心理特征视角出发,分析在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对现金股利分配意愿和现金股利分配力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考虑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条件下,公司的成长性越高,现金股利分配意愿越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分配意愿之间的关系不确定;而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公司里,公司的成长性与现金股利分配力度正相关,在不区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情况下,公司的成长性与现金股利分配力度负相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寿福  李志军  
异质性决定了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方面会有不同的表现。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0年的样本,本文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考察了异质机构的公司治理功能,检验了独立机构与非独立机构持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促进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提高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相对而言,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并造成了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效应也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只有独立机构投资者才能发挥积极的公司治理功能。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李长春  
文章就我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偏好与公司股利分配政策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市场投资者普遍喜好股票股利和混合股利,对现金股利反应较为冷淡;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以股票股利和混合股利为主。在此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文章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对投资者偏好和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分别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小青  阮秀云  
本文基于2003年至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代理问题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的上市公司发放越多的现金股利,且机构投资者越稳定,影响程度越大。半强制分红政策政策实施以后,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力度变小,但是机构投资者稳定性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机构投资者,特别是稳定性高的机构投资者,能通过干预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减少公司的代理问题,这为相关部门缓解公司治理问题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海  
股利的发放来源于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 ,因而股利支付水平与公司收益之间必然有一种紧密的联系。但这种联系会随着公司收益水平的波动发生相应的变化 ,反映出不同收益水平的公司在决定股利政策时对各种因素所做的不同考虑 ,包括对投资资本的权衡、对吸引投资者的权衡等。本文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 ,对股利政策与上市公司的收益水平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原因进行了研究 ,表明我国市场化程度已有改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龚香林  方雪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