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99)
2023(5027)
2022(4383)
2021(4509)
2020(3868)
2019(8824)
2018(8764)
2017(16501)
2016(9544)
2015(11222)
2014(11535)
2013(11097)
2012(10426)
2011(8930)
2010(9297)
2009(8745)
2008(9450)
2007(8802)
2006(7718)
2005(7042)
作者
(25859)
(21652)
(21292)
(20400)
(13752)
(10364)
(9869)
(8230)
(8168)
(7924)
(7276)
(7039)
(6930)
(6925)
(6845)
(6669)
(6282)
(6235)
(6207)
(6194)
(5423)
(5205)
(5149)
(5108)
(5007)
(4941)
(4788)
(4676)
(4351)
(4311)
学科
管理(39869)
(36005)
(34014)
企业(34014)
(31330)
经济(31260)
(30008)
(17205)
财务(17187)
财务管理(17128)
企业财务(16442)
方法(14862)
财政(12310)
(11884)
数学(11868)
数学方法(11681)
(9805)
中国(9287)
(8786)
(8721)
理论(8566)
体制(7604)
业经(7532)
(7325)
(7118)
教育(6424)
(6291)
制度(6286)
(6072)
银行(6063)
机构
学院(131241)
大学(130211)
管理(48935)
(46542)
经济(45265)
理学(41294)
理学院(40892)
管理学(40118)
管理学院(39889)
研究(37287)
(36008)
中国(32698)
(27325)
财经(23883)
(22163)
科学(22137)
(21415)
(19332)
中心(18249)
(17625)
北京(17434)
财经大学(17318)
(17281)
(16307)
研究所(16169)
师范(16119)
业大(15687)
(14417)
技术(14229)
商学(14086)
基金
项目(72795)
科学(56154)
研究(55552)
基金(51532)
(43153)
国家(42699)
科学基金(37382)
社会(33297)
社会科(31246)
社会科学(31237)
(28412)
教育(27709)
基金项目(27313)
编号(24657)
自然(24444)
自然科(23909)
自然科学(23904)
自然科学基金(23497)
(23050)
成果(22328)
资助(22225)
课题(16561)
(16537)
(16214)
重点(15904)
项目编号(15889)
大学(15078)
教育部(14725)
(14506)
人文(14368)
期刊
(60115)
经济(60115)
研究(42825)
(38117)
中国(31690)
管理(20100)
学报(19288)
教育(18877)
科学(16051)
(15584)
大学(15403)
学学(14270)
(13441)
金融(13441)
财经(13260)
财会(12139)
技术(11428)
会计(11407)
(11239)
农业(9927)
经济研究(9151)
业经(8948)
通讯(8602)
会通(8573)
(7465)
图书(7448)
(7202)
财政(7202)
问题(7028)
(6738)
共检索到216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谭宗宪  
公司理财与政府的关系、利害关系人的关系不仅表现为一定的经济关系,而且还表现为一定的政治关系,公司理财中客观存在着政治行为。公司理财中的政治行为具有提高公司理财效率和阻碍公司理财目标实现的正负效应。发挥其正效应,规避其负效应,必须规范公司理财的政治行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文维虎  
近几年,我国金融理财脱实就虚严重,全国金融理财规模90万亿元。主要在赚取快钱、炒作热钱、同业倒腾资金,引起舆论诟病。如何围绕实体经济和民生需求搞好金融理财,寻求"本位财产",避免美国2007年的"次级债务"危机在中国出现,这需要金融行业的创新思维。本文提出"本位财产"概念,探源本位财产与金融理财,旨在"新常态"与"L"型环境下,寻求核心的、受到各方普遍欢迎的本位财产,达成现代金融理财围绕本位财产而开展的目的,避免理财的过度虚拟与泡沫酿成危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文维虎  
近几年,我国金融理财脱实就虚严重,全国金融理财规模90万亿元。主要在赚取快钱、炒作热钱、同业倒腾资金,引起舆论诟病。如何围绕实体经济和民生需求搞好金融理财,寻求"本位财产",避免美国2007年的"次级债务"危机在中国出现,这需要金融行业的创新思维。本文提出"本位财产"概念,探源本位财产与金融理财,旨在"新常态"与"L"型环境下,寻求核心的、受到各方普遍欢迎的本位财产,达成现代金融理财围绕本位财产而开展的目的,避免理财的过度虚拟与泡沫酿成危机。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储俊  
利率互换是20世纪80年代三大金融创新业务之一。虽然其产生的历史不长,但“在为银行间债券市场提供新的交易工具的同时,也为利率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提供了新的渠道”,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金融机构的青睐。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和演变,利率互换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运用于融资、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结构管理等诸多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钟高  罗曼  
随着近年来财务丑闻的不断出现,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完善的公司治理对于规范企业财务行为的重要性。文章首先对公司治理和理财行为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的理财行为;最后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规范企业理财行为的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邵希娟  杨建梅  
行为成本是放松了公司财务理论中理性人假设后产生的一个新概念,它是公司管理者由于认知和心理因素造成的非理性行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损失厌恶、过度自信、锚定效应等一系列行为特征容易导致行为成本,了解有关行为决策、行为公司理财的理论有利于避免行为成本,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谭宗宪  
社会治理的权利本位原则,为公司理财中坚持权利本位原则提供了政治前提。在权利本位原则下,能有效地激发公司利益相关者强烈的权利意识和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公司理财绩效。本人认为坚持权利本位原则,主要从建立权利制约权力的公司制衡机制、实现利益相关者满意的理财目标、转换公司理财的“人性”立场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孟焰  李连清  
一、关于公司理财目标的主要观点综述1.公司利润最大化观点。由此派生的观点还有每股收益最大化等。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公司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公司的财富增加越多,越接近于公司的目标。事实上,这种观点片面地将利润理解为公司的财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没有考虑利润取得的时间;二是没有考虑所获利润与投入资本额的关系;三是没有考虑获取利润所承担风险的大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春根  
20世纪80年代以来,治理理论开始在政治学和经济学界,特别是在公司治理领域倡导起来。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发端于现代企业制度所引发的所有权和实际控制权分离以及因之出现的委托代理关系,旨在建立激励与约束并重,权责利明确的内在制衡机制。财政作为受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海  
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网上银行关于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指出了我国银行业发展网上个人理财业务的必要性 ,并初探了网上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趋势和制约因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斌卿  李心丹  
家族企业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论文以所有权和控制权为两维对家族企业做了严格的定义和划分,并把研究对象界定在拥有高控制权的家族式企业。通过将家族式治理和公司理财分析范式结合分析,家族式治理中的网络式组织结构、封闭式的股权结构和作为家族意愿体现的董事会治理机制对家族企业理财行为产生影响。家族式治理对公司理财行为产生正面影响,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和家族企业所处环境的变化,家族式理财必须进行变革:非家族化的理财方式变革,家族规则与现代市场游戏规则的融合,引入有效专家理财制度,以及对家族式理财的扬弃。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常叶青  柳雪梅  
我国传统财务管理学注重研究公司的财务管理活动,对商事信托的理财实践重视不够。本文在比较商事信托和公司制度的基础上,对信托理财和公司理财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尚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对财政定位及其职能作用的认识超越了传统的经济学局限,回归了财政的本质属性。认识来自于实践。财政认识的突破来自于与时俱进的财政实践。梳理、总结和提炼财政实践,通常是财政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新中国成立以来,从计划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