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33)
- 2023(14168)
- 2022(12357)
- 2021(11533)
- 2020(9724)
- 2019(22046)
- 2018(21611)
- 2017(42066)
- 2016(23030)
- 2015(25517)
- 2014(24998)
- 2013(24638)
- 2012(22367)
- 2011(19974)
- 2010(19529)
- 2009(17908)
- 2008(17489)
- 2007(15074)
- 2006(13141)
- 2005(11454)
- 学科
- 济(87101)
- 经济(87002)
- 管理(71444)
- 业(68073)
- 企(58241)
- 企业(58241)
- 方法(43368)
- 数学(37718)
- 数学方法(37383)
- 财(27719)
- 农(23285)
- 中国(21497)
- 贸(20448)
- 贸易(20442)
- 易(19974)
- 学(19784)
- 业经(19679)
- 务(19131)
- 财务(19072)
- 财务管理(19042)
- 企业财务(18181)
- 环境(17279)
- 地方(16334)
- 农业(15484)
- 制(15477)
- 技术(14579)
- 和(14322)
- 划(14286)
- 理论(13929)
- 出(13183)
- 机构
- 大学(323936)
- 学院(321082)
- 管理(130659)
- 济(126139)
- 经济(123616)
- 理学(114903)
- 理学院(113706)
- 管理学(111838)
- 管理学院(111297)
- 研究(104382)
- 中国(76612)
- 京(67939)
- 科学(66993)
- 财(57646)
- 农(55960)
- 业大(52273)
- 所(52213)
- 研究所(48105)
- 财经(47405)
- 中心(46947)
- 农业(44346)
- 江(44048)
- 经(43330)
- 北京(42207)
- 范(40030)
- 师范(39538)
- 院(37981)
- 经济学(37823)
- 州(36093)
- 财经大学(35647)
- 基金
- 项目(230106)
- 科学(180023)
- 基金(168636)
- 研究(162336)
- 家(149052)
- 国家(147843)
- 科学基金(126596)
- 社会(103557)
- 社会科(98182)
- 社会科学(98155)
- 基金项目(90810)
- 省(88974)
- 自然(84672)
- 自然科(82641)
- 自然科学(82617)
- 自然科学基金(81161)
- 划(75456)
- 教育(73637)
- 资助(68711)
- 编号(64436)
- 重点(51233)
- 部(50615)
- 成果(50607)
- 创(47997)
- 发(47672)
- 科研(44831)
- 创新(44767)
- 课题(43279)
- 教育部(43152)
- 国家社会(42746)
- 期刊
- 济(128904)
- 经济(128904)
- 研究(88621)
- 学报(57840)
- 中国(53770)
- 科学(50101)
- 农(49724)
- 管理(45087)
- 财(44459)
- 大学(42943)
- 学学(40873)
- 农业(34507)
- 教育(29081)
- 融(24523)
- 金融(24523)
- 技术(24182)
- 财经(22750)
- 业经(21384)
- 经济研究(21315)
- 经(19206)
- 业(17748)
- 问题(17359)
- 科技(16720)
- 版(16334)
- 图书(15858)
- 业大(15327)
- 理论(15114)
- 技术经济(14804)
- 贸(14510)
- 资源(14230)
共检索到447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果平 陈玉荣
文章以环保部公布的16大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例,研究了公司环境治理对环境资本支出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董事会层面环境治理机制的存在导致了更多的环境资本支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迪 金荣学
环境治理效率不高的一个原因在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偏低。以2015年我国(大陆地区)29个省级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支出为研究对象,运用DEA三阶段模型,评价我国省级政府的环境治理支出效率。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存在效率损失,且各省支出效率差异显著,东部地区的环境治理支出效率要高于中西部地区。部分地区的效率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地方政府应在提高管理水平和优化资金规模方面双管齐下,促进支出效率的改进。财政分权、文盲率和工业化水平均对环境治理支出效率有显著的负效应,而经济发展水平、环保机构分布密度对支出效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根据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得分,将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效率分为四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红
在当前我国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污染防治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情景下,研究地方环境保护支出与大气污染治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29省区2006-2016年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测度了大气污染水平,并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地方环境保护支出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地方环境保护支出提高,将使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水平下降,进而降低全局大气污染水平,有利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随着地方环境保护支出的增加,财政分权会减缓本地区乃至全局大气污染水平,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水平。为了治理大气污染,本文提出了各地方政府要加强生态环境意识,重视环境治理,继续推进大气污染的区域协同治理等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金荣学 张迪
近年来,我国政府环境治理支出规模不断增加,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我国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支出效率。此外,还选取财政分权度、人均GDP、城市化率、工业化率等指标作为不可控外生变量,运用受限因变量Tobit模型实证检验影响我国政府用于环境治理支出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省级政府环境治理支出的效率较高,但差异较大;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环境治理支出效率最高,其后依次是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大多数省份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说明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支出已超过最优规模,投入的资金并没很好地用于改善环境,存在效率损失;财政分权、城市化率和工业化水平阻碍了支出效率的提高,而人均GDP...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鑫 李明辉
利用2007-2013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用六个公司治理指标汇总成的综合性指标来度量公司治理水平,同时用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指数来度量地区法治环境,进而考察了公司治理和地区法治环境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1)公司治理水平与资本结构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地区法治环境与资本结构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在法治环境较好的地区,公司治理对资本结构的正向影响作用有所削弱。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法治环境 资本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征宇 朱平芳
本文从效用最大化目标出发,在同时考虑了地方政府间策略博弈与跨期预算约束的条件下,说明地方环境支出的供给路径应满足的动态方程可以被包含在一类空间动态面板模型中。为联合揭示空间效应的异质性与时间动态路径的非对称分布,本文提出该模型的工具变量分位点估计步骤。基于2002—2006年中国276个地级市构成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所建模型与方法检验了地方政府在环境政策上的竞争和博弈行为。主要的实证结果包含:地方环境支出的同期外溢效应在中高分位点上显著为正,且随着分位点的增大而不断增强,但就全局而言此效应并不强烈。环境支出增长在较低水平上依靠时间上的累积,但随着支出水平提高直到某一阈值后,地区间竞争成为拉动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彦辉 孙祥栋
文章构建包含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等能源环境因素的E-DSGE模型,探讨多元技术进步与环境治理支出在实现我国“双碳”目标中的作用机理,对多元技术进步中全要素生产率、能源利用效率、减排技术进步与环境治理支出的经济与环境效应进行动态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在助推经济发展方面效果显著,但不利于碳排放量下降等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政府环境治理支出在有效治理碳排放的同时,对经济发展存在短暂的抑制效应,但从长期来看仍是促进效应。减排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方面均可发挥积极作用,但效力不强。将多元技术进步与环境治理支出相结合,可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双重目标,且成效显著。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平 黄嘉慧 王玉乾
利用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10-2012年环境报告书,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及管理激励三个维度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公司治理影响环境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对环境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但我国重污染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仍存在一些缺陷,严重影响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开 王冰
基于公共产品供给视角分析政府间环境保护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对环境治理的影响,结合中国特定的体制改革背景,将转移支付纳入理论模型,分析不同转移支付方式对环境治理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中央与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支出责任划分与环境治理效果存在"倒U型"关系,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环境保护支出分权处于"倒U型"曲线的右侧;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对环境治理效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中央专项转移支付对环境治理效果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应适度加强中央政府环境保护事权与支出责任,建立政府间环境保护权责划分的动态调整机制;优化转移支付结构,降低专项转移支付比重,规范一般性转移支付方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思霞 薛钢
本文从企业技术效率和健康资本的角度,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了地市级企业技术效率,基于联立方程组检验了环境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和传导机制。研究结论表明中国环境公共支出中用于科研等技术开发性资助支出较少,没有对企业的技术效率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现阶段中国环境规制水平普遍偏弱,制度质量和环境公共支出规模未能形成有效的外部创新激励,预期中的"波特假说"效应并不显著。但是,受益于地方政府环境公共环境支出的外溢性效应,居民健康资本不断积累,有效提高了人力资本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谦 李超
文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对中国2007-2015年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效率进行测度,并根据效率测算结果构建Tobit模型分析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全国整体及各省(市)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效率均没有达到完全有效,且效率水平不高;多数省(市)财政环境保护支出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减;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距;财政分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和人口规模对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效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人口受教育程度对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珺 余朝晖
利用中国2007—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比较分析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与环境污染、财政环境保护支出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再实证检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与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对其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论为:第一,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呈稳定的倒"U"型,当前各省份的观测值基本上处于曲线的左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降低环境污染的作用并不明显;第二,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呈稳定的倒"U"型,当前各省份的观测值已处于曲线拐点处与曲线的右侧,对降低环境污染的作用明显,且降低环境污染的作用显著优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第三,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已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下降阶段。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环境治理投资 财政环境保护支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宝顺 刘京焕
持续的环境污染制约着城市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城市环境的公共品特征需要地方财政的大量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因此提高环境治理的财政支出效率是解决目前财政投入资金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对我国地方城市环境治理财政支出效率进行了评估,并实证检验了影响财政支出效率的环境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环境治理财政支出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世辉 程宸
资本性环保支出是发挥环境治理的前端污染防治功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以2012—2018年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资本性环保支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公众环境诉求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资本性环保支出与企业价值呈“U”型关系,当支出水平达到一定规模时,能够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且从长期来看,这一关系仍然成立;公众环境诉求对资本性环保支出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资本性环保支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通过企业创新和企业声誉实现,费用性支出则未能对企业价值起到显著作用。研究结果为政府加大环境规制力度、引导公众参与环境治理以及为企业管理层转变对环保投资的认识、科学选择环境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其发 郭淑华
[目的]探究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提升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行为的综合影响,明晰村民参与行为的激励机制,从而激发村民积极参与,可持续以相对较低成本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方法]基于社会资本与政府规制整合视角,收集云南省278位村民的调研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探讨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机理,并采用Process插件检验政府规制在社会资本影响村民参与行为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1)社会资本显著正向影响村民参与行为;(2)道德责任感与群体认同感显著正向影响村民参与行为,并在社会资本与村民参与行为之间均起部分正向中介作用;(3)政府规制在村民社会资本与其参与行为之间部分起调节作用。其中,激励型规制起负向调节作用,存在对社会资本的挤占效应;而约束型规制调节作用不显著。[结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过程中应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以提升村民社会资本、提高村民的责任意识和群体认同感,减少激励型政策的挤占效应并慎用约束型政策,引导村民逐步实现自治,从而提升村民参与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