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88)
2023(7996)
2022(6687)
2021(6248)
2020(5280)
2019(11844)
2018(11398)
2017(21312)
2016(11892)
2015(13247)
2014(12724)
2013(12583)
2012(11100)
2011(9702)
2010(9590)
2009(8987)
2008(9431)
2007(8435)
2006(7461)
2005(6655)
作者
(35934)
(29983)
(29846)
(27909)
(19021)
(14429)
(13386)
(11768)
(11235)
(10437)
(10188)
(10007)
(9582)
(9378)
(9341)
(9339)
(8984)
(8883)
(8735)
(8723)
(7663)
(7388)
(7092)
(6756)
(6750)
(6713)
(6593)
(6494)
(5998)
(5913)
学科
管理(50703)
(46847)
(42234)
企业(42234)
(40532)
经济(40471)
方法(21466)
(21077)
数学(18182)
数学方法(18083)
(16823)
财务(16801)
财务管理(16773)
企业财务(16101)
(10883)
(10754)
业经(10581)
(9484)
中国(8927)
(8682)
(8271)
贸易(8267)
(8063)
(7728)
农业(7716)
人事(7712)
人事管理(7712)
银行(7693)
技术(7351)
(7275)
机构
大学(166568)
学院(165313)
管理(70613)
(63665)
经济(62312)
理学(60498)
理学院(59851)
管理学(59047)
管理学院(58731)
研究(51092)
中国(42620)
(34381)
科学(33632)
(33535)
(32894)
业大(28393)
(26428)
农业(26282)
财经(26181)
(24897)
中心(24892)
研究所(24181)
(23994)
北京(20866)
商学(19886)
财经大学(19789)
商学院(19724)
(19481)
(18479)
(18303)
基金
项目(113855)
科学(89762)
基金(85926)
(77937)
国家(77316)
研究(74598)
科学基金(66600)
社会(48595)
自然(47355)
基金项目(47186)
自然科(46325)
自然科学(46310)
社会科(46188)
社会科学(46175)
自然科学基金(45564)
(43119)
(37443)
教育(34025)
资助(34017)
编号(27819)
重点(25724)
(25117)
(23870)
科研(23288)
计划(22925)
创新(22360)
(22107)
(21575)
教育部(21200)
成果(20857)
期刊
(67226)
经济(67226)
研究(42132)
学报(31589)
中国(30700)
(30465)
管理(28450)
科学(28168)
(26897)
大学(23151)
学学(22398)
农业(17523)
(15744)
金融(15744)
财经(13198)
(12140)
技术(11785)
(11109)
业经(10906)
经济研究(10654)
财会(10598)
会计(9885)
教育(9330)
(9315)
问题(8402)
资源(8200)
业大(8119)
商业(7986)
科技(7868)
技术经济(7784)
共检索到240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远慧  王佳丽  韩琳  艾雨琪  
文章以2007—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会计弹性、竞争性特征、规模特征、盈利特征、负债特征、成长特征、营运特征7个角度,系统考察公司特征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综合类、建筑业、传播与文化业、批发零售业、采掘业、信息技术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个行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会计弹性小、行业竞争性高、规模小、盈利性低、债务水平低、成长性高的公司更倾向于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操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广奇  韩洋  
以2009~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成本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会减弱企业的成本粘性。从具体方式看,更低的异常经营现金流、更低的酌量性费用及更高的异常生产成本均会降低企业的成本粘性。从操纵方向看,管理者基于保盈动机、扭亏动机会实施向上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前者会显著减弱企业的成本粘性,后者的减弱作用并不明显;而管理者基于利润平滑动机会构建向下的真实交易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企业的成本粘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广奇  韩洋  
以2009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管理层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成本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会减弱企业的成本粘性。从具体方式看,更低的异常经营现金流、更低的酌量性费用及更高的异常生产成本均会降低企业的成本粘性。从操纵方向看,管理者基于保盈动机、扭亏动机会实施向上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前者会显著减弱企业的成本粘性,后者的减弱作用并不明显;而管理者基于利润平滑动机会构建向下的真实交易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企业的成本粘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良杰  
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现状及其实现手段,指出目前企业盈余管理实现手段已从传统的操纵性应计利润转向真实盈余管理,并且从企业的透明度、激励和监督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昱晨  杨永淼  
本文以2010-2015审计署公告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验证了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国企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政府审计的介入能够有效改善国有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行为。通过分组研究得出结论:政府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抑制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差别。在正向盈余管理组,政府审计的介入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而在负向盈余管理组,政府审计对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起不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静  
一、引言已经大量的研究表明股权再融资的公司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盈余管理现象(Rangan,1998;Teoh et al.,1998;Shivakumar,2000;DuCharme et al.,2004;张继伟,2006;张祥建,2006;洪明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垒  张翠芳  丁黎黎  
本文以2007—2019年沪深A股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经营财务绩效真实性视角实证分析了非金融上市公司持股银行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金融上市公司持股银行能够降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公司经营起到了治理作用;这一治理效应在市场化水平高的外部区域环境以及存在两权分离的内部治理情境中更加明显。机制分析发现,非金融上市公司持股银行可通过抑制第一类代理问题缓解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贺亚楠  杨紫琼  郝盼盼  
本文从R&D费用操纵的角度,以200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企业增加异常性R&D费用进行真实盈余管理,表现出向上的R&D操纵。进一步研究发现,当2018年R&D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后,企业向上进行R&D费用操纵的程度有所增加;区分异常性R&D费用是否大于0的样本后,加计扣除政策的效果较为复杂,对于异常性R&D费用大于0的企业,该政策加剧了其进行向上R&D操纵行为,对于异常性R&D费用小于0的企业,则抑制了其人为减少R&D费用的程度,表现出积极的政策效果;除此之外,相比于高新技术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向上的R&D操纵程度更强。本文的结论可以为政府完善R&D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提供参考性意见,确保该政策真正激励企业的创新活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静  包育红  
从理论和制度两方面分析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动因,认为由于制度上的缺陷和不完善,在某种程度上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了诱导作用。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应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确定,从监管的角度,从外部审计的角度进行治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彬  
公司治理结构和盈余管理行为均是目前学术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关于二者间互动关系的研究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治理结构如何影响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频率和幅度;盈余管理作用下的会计信息质量变异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潜在影响如何。文章着重就公司治理结构的各个子系统(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管理层特征等)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进行全面的梳理,以期有利于对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守祥  陈晓婕  
本文选取2013-2015年首次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分析了创业板市场股权激励下不同手段的盈余管理操纵行为。研究明:创业板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前一年,存在明显的负向应计盈余管理;股权激励的实施强度与应计盈余管理无显著关系,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不同的股权激励模式会影响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且实施混合激励模式的公司其应计盈余管理程度会比仅实施单一激励模式的公司更高;随着公司规模和高管薪酬的增长,高管会倾向于采取应计盈余管理,相应地减少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独立董事的任命一定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谢柳芳  朱荣  何苦  
我国的创业板市场于2009年正式开启,为新创高科技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融资渠道,但由于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出现了发行价格偏高、市盈率虚高、超募率较高、风险较大等突出问题。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发布修订的《创业板上市规则》,完善了创业板的退市制度。本文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个视角,研究退市制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有显著的盈余管理行为,但退市制度出台前后期间的盈余管理方式不同:退市制度出台前,公司主要实施应计盈余管理;退市制度出台后,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显著增加,且主要实施销售操控的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应计盈余管理显著减少。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创业板上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剑明  
本文选择沪深两市2000年至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CEO、CFO背景特征相似性对企业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EO、CFO在任职时间景特征上的相似性对企业盈余管理产生正向影响,教育水平上的相似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EO、CFO在盈余管理活动决策过程中的合作关系,但这种影响受到管理者风险规避心理的影响而更多的表现在负向盈余管理方面。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何威风  
本文在管理者异质性基础上,运用相似吸引理论,研究了高管团队垂直对特征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两种关系如何受到管理者权力和激励、控制人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长—总经理性别和学历差异会导致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董事长—总经理任职时间差异则有助于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而董事长—总经理年龄差异则不会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长—总经理垂直对特征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之间关系受到了总经理权力和激励、控制人性质的影响。本文为盈余管理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对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乃至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发展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霞  
本文以2001-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讨论了面临监管压力时企业如何选择盈余管理行为,并进一步分析董事会特征对盈余管理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企业面临监管压力且分类变动受限时,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和董事会规模扩张会降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董事增加持股会加大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当企业面临监管压力且应计盈余管理受限时,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会降低真实盈余管理的可能性,独立董事比率高、董事持股比率大会增加真实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