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94)
2023(17296)
2022(15117)
2021(14302)
2020(11997)
2019(27769)
2018(27380)
2017(51780)
2016(28118)
2015(31805)
2014(31448)
2013(30756)
2012(28056)
2011(25006)
2010(25176)
2009(23263)
2008(22676)
2007(19291)
2006(16854)
2005(15151)
作者
(78635)
(65759)
(64950)
(62141)
(41904)
(31329)
(29639)
(25675)
(24952)
(23288)
(22478)
(21952)
(20718)
(20701)
(20102)
(20097)
(19601)
(19315)
(18812)
(18716)
(16124)
(15965)
(15795)
(15003)
(14625)
(14559)
(14500)
(14384)
(13132)
(12762)
学科
(106995)
经济(106840)
管理(88448)
(82284)
(71055)
企业(71055)
方法(50893)
数学(43779)
数学方法(43194)
(35095)
中国(28409)
(27879)
业经(25177)
(24398)
(23622)
财务(23539)
(23527)
财务管理(23462)
企业财务(22414)
地方(19417)
农业(18431)
(18372)
贸易(18355)
理论(18047)
(17841)
技术(17606)
(17411)
(17063)
银行(17019)
(16851)
机构
大学(390619)
学院(386915)
管理(156847)
(153220)
经济(149925)
理学(135845)
理学院(134395)
管理学(132074)
管理学院(131358)
研究(126503)
中国(97156)
(83129)
科学(77100)
(75839)
(62296)
财经(60037)
中心(59481)
(58971)
业大(56397)
(56269)
研究所(56146)
(54722)
北京(51883)
(49779)
师范(49287)
(46698)
农业(45954)
经济学(45759)
(45418)
财经大学(45079)
基金
项目(268509)
科学(212591)
基金(197284)
研究(196256)
(171803)
国家(170410)
科学基金(147758)
社会(123857)
社会科(117391)
社会科学(117359)
基金项目(105074)
(103173)
自然(97379)
自然科(95079)
自然科学(95058)
自然科学基金(93349)
教育(90409)
(87443)
资助(80659)
编号(80108)
成果(64903)
重点(60191)
(59890)
(55833)
(55563)
课题(53999)
创新(52177)
科研(51933)
教育部(51799)
(51402)
期刊
(163038)
经济(163038)
研究(114328)
中国(77048)
(62135)
学报(60664)
管理(57568)
科学(55275)
(52100)
大学(46586)
学学(43607)
教育(40823)
农业(35979)
(33414)
金融(33414)
技术(33366)
财经(29242)
经济研究(26218)
业经(25840)
(24822)
图书(22142)
问题(20597)
理论(20211)
(19310)
财会(18876)
实践(18513)
(18513)
(18102)
科技(17886)
会计(17790)
共检索到572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方红星  孙翯  金韵韵  
本文利用沪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2003—2005年年度报告中自愿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相关数据,立足于公司特征和外部审计角度,针对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总体水平较差,但在2003—2005年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上市公司是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与是否在海外交叉上市、是否聘请"四大"进行外部审计、资产总规模、资产净利率、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总人数的百分比显著正相关,与外部审计意见类型显著负相关,与监事会规模、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以及样本年度正相关;在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的因素中,是否海外交叉上市、独立董事占董事总人数百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方红星  孙翯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2006年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为契机,利用2006年年报资料,对沪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及其动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沪市上市公司未按照《指引》的要求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监事会报告、重大事项和公司治理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较多,详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较少;在海外上市、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较大、外部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控制人为国有和规模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有较强的动机披露内部控制情况的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吴劭堃  
本文对我国2006年沪市上市公司年报中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发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进。但仍存在不足,仅有部分公司的董事会出具关于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也只有很少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关于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评估报告,而且披露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同时还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财务报告质量、公司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伟  金微微  
一、引言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事件的不断出现使上市公司的信誉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早在1992年,COSO委员会就建议,由管理当局或其指定人员定期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同时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的审核报告。安然事件发生后,美国国会于2002年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开始强制披露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我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发展晚于英美,2006年上交所、深交所分别颁布了《上市公司内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晓文  
本文选取2009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650家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的公司特征与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盈利能力越好的公司越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公司财务杠杆较高和同时发行B股的公司无意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公司的流动性与公司是否聘请四大会计事务所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洁  
本文利用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2011年的数据,不但进一步检验了传统的审计费用影响因素,还实证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审计费用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是否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与审计费用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是否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与审计费用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会对审计费用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洪灵  张立燕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内部控制管制政策的演进与变革,有关我国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行为的研究日益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以上海证券交易所2008-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自愿性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的经验结果表明,公司控制风险因素和外在披露压力共同决定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自愿性披露行为,鉴证报告的自愿披露有着丰富的信号发送功能。经验结果为强制性披露框架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监管的重点方向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常京萍  郭淑娟  齐洪花  
文章采用抽样方法,对沪市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中进行了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特征作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该类公司经营业绩较好、国有股持股比例较高、独立董事比例较高、内部控制鉴证或自评报告意见全部为内部控制有效、审计意见全部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并分析了形成该特征的原因,得出对证券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外部审计机构的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青云  王建玲  
本文以沪市844个公司披露的2008和2009年年度报告为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状况进行研究。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总体上处于低水平阶段,政府控制型企业与环境敏感型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数量均高于非政府控制型企业与环境不敏感企业,强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在2009年的表现比2008年要差,但是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数量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玉凤  王火欣  曹琼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密不可分、双向互动,并对公司代理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以2008年6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依据,设计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ICIDI),并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和代理成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与显性代理成本呈不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隐性代理成本变量总资产周转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作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观测的财务绩效变量ROA和ROE均显著正相关,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显性代理成本抑制作用不显著,对隐性代理成本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显性代理成本和隐性代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红英  周露露  
本文以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政府控制、审计师选择与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控制公司更倾向于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对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具有积极影响。研究表明,监管部门通过推动国有控股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来发挥示范作用,有利于增强我国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动机,审计师自身声誉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自愿披露动机。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海梅  
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是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目前由于多种原因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不足。本文以沪市主板97家上市公司2011年度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样本,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现状和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杨清香  俞麟  宋丽  
本文以2006-2009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具有明显的市场反应,但从不同侧面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从披露内容看,内部控制有效引起股票价格上涨,而内部控制缺陷则引起股票价格下跌;从披露类型看,强制性披露较自愿性披露更具有价值相关性;从披露详略看,详细披露会引起股票价格上涨,而简单披露则不一定。此外,与单独的强制性披露或自愿性披露的市场反应相比,内部控制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交互影响的市场反应更加显著。据此本文认为,在进一步加强强制性披露的日常监管的同时完善自愿性披露的激励政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享  
我国自2001年起要求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内控信息仅限于监事会对公司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内控制度发表独立意见(以下简称监事会意见),由于这项披露是作为公司依法运作情况的一个内容要点来对待的,作用极为有限。2006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发布《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6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年报通知》),要求上市公司在2006年年报的"重要事项"部分,说明公司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情况(以下简称内控情况说明),并鼓励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邵毅平  钟晴  
近年来,会计造假案时有发生,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质疑,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财务数据正面临着巨大的信任危机。本文选择由赊销行为产生的应收账款为检测点,对沪市A股上市公司2004年年报中披露的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的静态财务数据和动态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一些笔者的看法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