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19)
2023(2592)
2022(2166)
2021(2066)
2020(1789)
2019(4248)
2018(4082)
2017(7930)
2016(4315)
2015(4943)
2014(4706)
2013(4717)
2012(4147)
2011(3339)
2010(3523)
2009(3266)
2008(3458)
2007(3146)
2006(2786)
2005(2501)
作者
(10513)
(8778)
(8772)
(8085)
(5744)
(4095)
(4083)
(3267)
(3199)
(3052)
(2906)
(2886)
(2828)
(2668)
(2643)
(2627)
(2585)
(2570)
(2549)
(2525)
(2149)
(2098)
(2012)
(1986)
(1976)
(1953)
(1907)
(1831)
(1767)
(1676)
学科
(24444)
企业(24444)
(24364)
管理(23834)
(14964)
经济(14935)
(12633)
(10935)
财务(10932)
财务管理(10907)
企业财务(10593)
方法(8803)
(7995)
数学(7574)
数学方法(7553)
(6158)
体制(5912)
公司(5145)
(5096)
银行(5096)
(4747)
业经(4457)
人事(4293)
人事管理(4293)
(4235)
金融(4234)
技术(4111)
(3826)
经营(3633)
(3438)
机构
大学(56131)
学院(56055)
管理(26973)
理学(23453)
理学院(23311)
管理学(23197)
管理学院(23089)
(22844)
经济(22377)
(15425)
中国(14055)
研究(12765)
财经(11706)
(10733)
(10730)
财经大学(8988)
商学(8974)
商学院(8933)
(8151)
中心(7032)
会计(6952)
北京(6568)
经济管理(6500)
(6487)
公司(6289)
经济学(6098)
(6054)
工商(5991)
金融(5868)
科学(5741)
基金
项目(35086)
科学(28892)
基金(27281)
研究(26173)
(22572)
国家(22386)
科学基金(21049)
社会(17802)
社会科(16997)
社会科学(16996)
基金项目(15098)
自然(14153)
自然科(13888)
自然科学(13887)
自然科学基金(13692)
(13208)
教育(12426)
资助(10914)
(10662)
编号(10163)
(8710)
成果(8172)
教育部(8074)
人文(8015)
(7977)
(7593)
(7536)
重点(7511)
项目编号(7396)
创新(7338)
期刊
(23491)
经济(23491)
(16495)
研究(15843)
管理(11445)
中国(10538)
(9062)
金融(9062)
财会(6775)
财经(6272)
会计(6072)
学报(5664)
科学(5601)
(5159)
大学(4978)
学学(4889)
通讯(4642)
会通(4641)
技术(3870)
经济研究(3831)
业经(3527)
(2945)
(2892)
教育(2859)
之友(2839)
(2736)
经济管理(2707)
现代(2617)
理论(2581)
问题(2527)
共检索到84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曦  周林彬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认为公司法监管可以提高公司绩效,但是法律的过度监管也会损害公司管理层的积极性,对于投资者保护不能以损害公司管理层的积极性为代价。我国现有公司法实施体制应该充分发挥有利于公司管理层辩护的司法体制的功能,并引入商业判断规则,而不应过度依靠行政执法(证监会执法),以实现投资者保护与管理层保护的平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鹏  
保险业"新国十条"明确指出险资是股票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并要求险资主动介入资本市场以助推其长期稳定发展。近期"险资频繁举牌"事件却让公众纷纷侧目,一时间险资成为众矢之的。险资举牌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凸显了我国这一领域监管规则存在诸多短板,为解决险资短期操作和"血洗董事会"等问题,应从保险监管和证券监管两个角度着力。前者从负债和资产两个端口同时发力,负债端注重提高保险产品风险保障额度,回归"保险姓保"的本质;资产端则注重加强偿付能力充足率监管,实现资产负债匹配,引导险资进行价值投资。后者要从完善险资和一致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建亚  马鹏飞  
本文以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监管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借鉴小额信贷发展较好国家对小额信贷机构法律监管的经验基础上,对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完善我国小额贷款公司法律监管的思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坤坤  
完善保险公司内控及治理结构对于防范经营风险、保障公司安全稳健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保险公司内控及治理结构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认为监管部门应从深化保险公司体制改革、健全治理制度、加强高管人员监管等方面推动保险公司完善内控及治理结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斌彬  
2008年5月出台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解决了我国小额贷款公司以往无法可依的发展问题。然而,该文件对小额贷款公司的金融服务特性不够重视,在监管上存在主体定位不准、法律依据不足和核心规则缺失三方面的缺陷。为此,我国今后立法应确定小额贷款公司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属性,明确银监会的监管主体地位,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在我国更好、更快地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鹏  
保险业"新国十条"明确指出险资是股票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并要求险资主动介入资本市场以助推其长期稳定发展。近期"险资频繁举牌"事件却让公众纷纷侧目,一时间险资成为众矢之的。险资举牌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凸显了我国这一领域监管规则存在诸多短板,为解决险资短期操作和"血洗董事会"等问题,应从保险监管和证券监管两个角度着力。前者从负债和资产两个端口同时发力,负债端注重提高保险产品风险保障额度,回归"保险姓保"的本质;资产端则注重加强偿付能力充足率监管,实现资产负债匹配,引导险资进行价值投资。后者要从完善险资和一致行动人举牌规则,准确评估险资股票投资集中度风险、强化险资信息披露义务、建立穿透式监管规则入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施维  
按1993年12月29日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将于1994年7月1日付诸实施。为便于国有外贸企业进行经营机制转变和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本刊特就《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设立、组织机构、股份发行和转让等方面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施维  
52、股份有限公司如欲将其股票上市应符合哪些条件? 答:应符合下列条件: ①股票已经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 ②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③开业在三年以上,且近三年连续盈利; ④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如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比例可为15%以上;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施维  
28、发起人股款募足应进行哪些工作? 答:股款募足后,发起人应请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出具证明,并于30天内主持召开公司创立大会。在召开大会的前15天应将会议日期通知认股人或予公告。 29、创立大会应有多少认股人参加方可举行,该大会行使哪些职权? 答:创立大会必须有代表股份总数二分之一以上的认股人出席方可举行。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袁碧华  
2005年修改通过的新《公司法》,是一个符合我国实际较为成熟的法律文本。但反思新《公司法》,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因法定准用制不周延而导致的结构性失衡,应予以调整;对中小企业关注不够,有限责任公司应更凸显自治和简化;一人公司的过度规制易导致逆向选择,且在适用法人格否认制度上存在实际的困难,其各项制度价值的平衡还需要继续探讨;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移植过于超前,应更重视建立滥用公司法人格的积极防御机制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平  许冰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在其实施的七年多时间里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毋庸讳言 ,其部分条文设计的先天不足及指导思想的偏差 ,使得它与时代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文从公司的设立条件、独资公司的取舍与规范、公司的治理结构以及如何在公司法中加强诉讼保护等方面 ,对公司法的修改与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以期对我国公司制度的成熟和发展有所裨益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慧  
<正>2024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简称新《公司法》)正式施行。本次修订是我国对公司法体系的持续完善,体现了立法层面对经济发展现实需求的精准回应。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新《公司法》对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简称董监高)相关制度做出大幅度调整、优化,涵盖了任职资格、信义义务、违信责任等方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世辰  韩卫平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公司法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对我国公司法有重大的意义,其吸收了日本公司法中一些比较先进的制度,如一人公司、授权资本制等。将修订后公司法的部分内容与日本公司法进行比较,以期对新公司法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