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9)
2023(12443)
2022(10568)
2021(9949)
2020(8476)
2019(19222)
2018(18871)
2017(36858)
2016(19809)
2015(22084)
2014(21833)
2013(21330)
2012(19173)
2011(17012)
2010(16893)
2009(15581)
2008(15283)
2007(13354)
2006(11463)
2005(10448)
作者
(53316)
(44812)
(44476)
(42485)
(28558)
(21441)
(20231)
(17216)
(16911)
(15942)
(15195)
(15132)
(14255)
(14040)
(13954)
(13817)
(13226)
(13190)
(12919)
(12835)
(10983)
(10716)
(10698)
(10280)
(10044)
(10031)
(9906)
(9651)
(8960)
(8700)
学科
(75971)
经济(75842)
管理(66663)
(62885)
(55253)
企业(55253)
方法(37744)
数学(33375)
数学方法(32923)
(28605)
(21009)
(19738)
财务(19687)
财务管理(19648)
中国(19204)
(19171)
企业财务(18869)
业经(17297)
(14607)
(14176)
(13763)
银行(13746)
(13205)
贸易(13196)
(12996)
(12902)
金融(12899)
(12895)
技术(12716)
农业(12425)
机构
大学(274093)
学院(271672)
(113273)
经济(111020)
管理(109157)
理学(94667)
理学院(93758)
管理学(92233)
管理学院(91706)
研究(84307)
中国(65658)
(58244)
(55013)
科学(48189)
财经(46044)
(41987)
中心(40823)
(40815)
(39905)
(39408)
业大(37593)
研究所(35793)
经济学(35736)
财经大学(34748)
北京(33510)
(32774)
师范(32420)
经济学院(32301)
(31711)
(30997)
基金
项目(186076)
科学(149253)
基金(139509)
研究(136171)
(120447)
国家(119488)
科学基金(104986)
社会(89744)
社会科(85296)
社会科学(85281)
基金项目(73691)
(71153)
自然(68134)
自然科(66628)
自然科学(66609)
自然科学基金(65434)
教育(64234)
(60017)
资助(56680)
编号(53314)
成果(43368)
(43077)
重点(41565)
(39594)
(39440)
教育部(38036)
(38009)
国家社会(37974)
创新(37095)
人文(36907)
期刊
(118722)
经济(118722)
研究(78991)
中国(51226)
(49543)
管理(42193)
学报(39918)
科学(37066)
(34873)
大学(32137)
学学(30305)
(27795)
金融(27795)
教育(26973)
技术(23706)
财经(23703)
农业(22826)
(20239)
经济研究(18677)
业经(18409)
问题(15942)
财会(14605)
(13221)
理论(13095)
会计(12691)
(12415)
技术经济(12411)
(11789)
实践(11774)
(11774)
共检索到397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兴权  
在公司制度中,自由与强制的张力关系与公司人格正当性基础之间有内在联系。随着公司人格正当性基础经由了从"特许"到"效用"再到"责任"的演变,公司中的自由和强制在不断被消解,增加公司自由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我国应当坚持不断减少公司法中的政策性强制的立法思路,改进立法技术,并不断消解这些强制对公司本质的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培雨  
对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的判定、识别也需要对法律语言、规范类型、价值取向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惟有如此,才可能得出正确的至少是有说服力的结论。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较为流行的公司法规范类型化的理论,并对之进行分析、评价,然后提出了强制性规范司法识别的相应途径和方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湘淳  
控制股东的忠实义务有助于抑制控制股东的不当行为,保护公司、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我国公司法对控制股东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与忠实义务功能相同,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忠实义务,但在义务主体、义务适用场合、义务内容与审查等方面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美国特拉华州控制股东忠实义务可被概述为控制董事会、主导公司决策的股东在利益冲突交易中负有公平交易的义务。在对忠实义务的审查中,特拉华州法院将公司治理程序与司法审查有机结合,兼顾了自由与公平两种价值,是其最值得批判性借鉴之处。设置妥当的关联交易治理程序,构建兼顾自由与公平的司法审查方式,亦是我国控制股东忠实义务法律制度完善的核心命题。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燕  
是否选择全面强制审计模式是当前《公司法》修改中的热点话题。对英国公司法下审计模式演变历史的考察显示,公司法对民间审计模式的调整一直在进行,目的在于实现审计效益与成本的平衡。我国《公司法》不应拘泥于某一种理念,而应从现实出发选择最适宜的法定审计模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喻术红  常春  
在司法实践中,因绩效考核导致的劳资纠纷数量十分庞大,严重影响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指导案例183号”为该类纠纷的解决提供了实践参照,但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诸如,对用人单位绩效考核进行司法审查的正当性何在?审查限度如何确定?如何构建具体的审查规则?基于实现“绩效法治”、避免“绩效侵害”、促进“绩效分配正义”以及消弭“绩效纠纷”等四个目标之须要,裁判机构对用人单位绩效考核进行司法审查具有充分的正当性。在具体审查路径方面,裁判者应当遵循“实质与形式审查并重,合理性审作为合法性审查之补充”的原则,并从考核规则的制定、考核规则的内容及规则的执行过程三个方面依次展开审查。如此,既能保障绩效考核良性运行,又不至于造成司法过度之窘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相昌  
公司法人制度赋予公司以独立的人格,一方面使公司股东在经济活动中承担有限责任,降低了股东投资风险,调动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股东承担有限责任,也为股东利用公司法人资格、规避法律、逃避契约义务、损害债权人利益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从理论上探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内涵、特征、适用情形和条件,在实务中结合我国现实条件,提出构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建言,将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制度,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顺利确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兄来  李希  
设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新公司法的一个重要修改亮点。这项制度的确立将有利于完善我国公司法人制度,防范滥用公司制度的风险,保证交易安全,保障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本文重点探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范围,以期该制度在实践中正确适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付娆  
2013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修订为中国的企业制度增添了巨大的活力,它还为公司的自治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但机遇和风险并存。如何在最低注册资本认缴制的背景下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权益,文章对中俄两国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专注于特殊类型的法人——俄罗斯补充责任公司,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实施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确立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规定当股东滥用公司控制权,利用有限责任来逃避债务时,由股东承担连带责任。本文从实践出发,论述了公司法人人格制度滥用在税收领域的表现、在税法中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就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税法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插三  
破产法中的实质合并规则与公司法领域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都适用于公司形式被忽略或滥用、公司之间事务混同从而形成另一个自我等情形,都否认了公司独立性,二者之间容易混淆。但是,实质合并规则主要考虑如何平衡处于不同地位的债权人之间利益,是对被合并主体独立性的全盘否认,本质为破产法的清偿程序,其目的在于如何实现公平分配;而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则基于特定事件要求股东对特定债务承担责任,否定的是股东有限责任,其目的在于对有限责任滥用提供救济。在学理及实务中均应对二者进行严格区分以准确适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云杉  
本文探讨了当下基础教育出现的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理念型教育模式——"博放教育"。这不仅意味着中国社会的中上阶层与中下阶层在继承人的培养与精英的塑造策略上出现明显的分歧,也意味着教育最核心的部分发生了断裂:即教书与育人的分裂。本文先检讨了博放教育的制度逻辑——减负简单地将兴趣与努力对立,选课以差异性替代了共同性的培植,走班制提出集体之外成长;继而剖析博放教育背后的民情风尚:惟新是从切断了时问链条,平等否定了纵向的秩序,也否定了教育的权威性;最后诘问:看似摇摆于外在的严苛与内在的虚妄之间,实则严苛与虚妄内外合一,无根与无限互为因果。在此情势下,教育的正当性究竟何处安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小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人形式运用的广泛与深入,公司法人的人格特性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出现了种种异化,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众尤其是法人企业的债权人利益。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并不是对法人独立人格全面的永久的剥夺,相反却是对法人制度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我国完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既包括在司法审判中运用判例,也包括从立法上作出规定,同时还要从法律的基本原则上来加以补充完善,从而使公平原则得以落实。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晓苏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如果公司的股东没有真正地将财产经营权转让给公司,而是借助股东有限责任的保护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破坏公司法人格制度所代表的风险与收益合理匹配机制,公司的债权人和其他各方利害关系人的经济利益可能会因此受到严重侵害。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司法界因此而产生了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司法实践和法理研究。由此产生的会计理论问题是,用于限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会计主体假设不能成立或者部分地不能成立;导致的会计实践问题是,如何确认和计量由于公司法人格否认而产生的所有者权益减损和补偿金额。在我国,个别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行为通常伴随着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对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维护国家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健宇  
2014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公司法》,其中的公司司法解散制度规定仍存在起诉条件过于严格、法定解散事由语焉不详、恶意诉讼防御机制缺失等问题。本文以日、德、英、美、中五国的公司法为比较蓝本,围绕公司司法解散的适格原告、起诉条件、法定事由、滥用诉权的防御措施等要件,从立法规定、体系构建和程序设置的异同上进行比较,在借鉴法治发达国家司法解散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若干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东升  崔乃文  
"学院"是欧美大学为在本科教育中实施自由教育而单独建制的组织。从法国的"艺学院"到德国的"哲学院",再到美国的"文理学院",构成了学院组织制度演变的基本脉络。近代以来,知识的性质经历了从古典学术到现代学术的重大变革,相应地,自由教育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进而导致学院组织制度的结构和功能在法、德、美三国发生了不同的变革。考察学院组织的历史演变发现:采用不同的组织制度来处理高等教育的基本矛盾,形成了欧陆和美国两种不同的国家高等教育体系;自由教育是欧美高等教育的核心,也是研究型大学的心脏;学术转型时期,对旧制度进行创造性转化是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