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89)
- 2023(7763)
- 2022(6569)
- 2021(6324)
- 2020(5357)
- 2019(12606)
- 2018(12709)
- 2017(24502)
- 2016(13415)
- 2015(15213)
- 2014(15010)
- 2013(14585)
- 2012(13144)
- 2011(11323)
- 2010(12282)
- 2009(11494)
- 2008(10774)
- 2007(9578)
- 2006(8441)
- 2005(7838)
- 学科
- 济(51158)
- 经济(51095)
- 管理(40440)
- 业(39491)
- 企(35073)
- 企业(35073)
- 方法(25694)
- 数学(22470)
- 数学方法(21923)
- 财(17407)
- 农(13723)
- 务(13037)
- 财务(12996)
- 财务管理(12921)
- 中国(12894)
- 企业财务(12354)
- 审计(12174)
- 制(11385)
- 业经(11323)
- 地方(11241)
- 理论(9558)
- 学(9133)
- 农业(9072)
- 技术(7763)
- 体(7740)
- 贸(7498)
- 贸易(7483)
- 和(7235)
- 易(7197)
- 银(6931)
- 机构
- 学院(177140)
- 大学(175781)
- 管理(70266)
- 济(64595)
- 经济(62900)
- 理学(60409)
- 理学院(59781)
- 管理学(58504)
- 管理学院(58187)
- 研究(52038)
- 中国(43219)
- 京(38535)
- 财(34520)
- 科学(31263)
- 江(28602)
- 财经(26872)
- 中心(26242)
- 所(25041)
- 经(24175)
- 范(24095)
- 师范(23905)
- 北京(23697)
- 业大(23304)
- 州(23133)
- 农(23094)
- 研究所(21823)
- 财经大学(19902)
- 院(19504)
- 师范大学(19123)
- 商学(18855)
- 基金
- 项目(114342)
- 科学(90151)
- 研究(85501)
- 基金(81754)
- 家(69852)
- 国家(69239)
- 科学基金(61041)
- 社会(52387)
- 社会科(49662)
- 社会科学(49647)
- 省(45859)
- 基金项目(43457)
- 教育(41304)
- 自然(40810)
- 自然科(39833)
- 自然科学(39827)
- 自然科学基金(39072)
- 划(37840)
- 编号(36705)
- 资助(34484)
- 成果(30150)
- 重点(25485)
- 课题(25375)
- 部(24873)
- 创(23521)
- 发(23109)
- 项目编号(22786)
- 科研(22122)
- 大学(22028)
- 创新(21941)
共检索到271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燕
是否选择全面强制审计模式是当前《公司法》修改中的热点话题。对英国公司法下审计模式演变历史的考察显示,公司法对民间审计模式的调整一直在进行,目的在于实现审计效益与成本的平衡。我国《公司法》不应拘泥于某一种理念,而应从现实出发选择最适宜的法定审计模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燕
审计模式的选择是《公司法》确立法定审计制度面临的首要问题,包括审计主体与审计对象范围两个方面。注册会计师独任审计与部分强制审计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模式,体现了对审计功能及其局限性的理性认识。我国公司法不应拘泥于某一种理念,而应从实际出发,在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中实现审计效益与成本的平衡。协调与审计法的矛盾,对法定审计的范围进行合理的确定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施维
按1993年12月29日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将于1994年7月1日付诸实施。为便于国有外贸企业进行经营机制转变和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本刊特就《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设立、组织机构、股份发行和转让等方面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施维
28、发起人股款募足应进行哪些工作? 答:股款募足后,发起人应请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出具证明,并于30天内主持召开公司创立大会。在召开大会的前15天应将会议日期通知认股人或予公告。 29、创立大会应有多少认股人参加方可举行,该大会行使哪些职权? 答:创立大会必须有代表股份总数二分之一以上的认股人出席方可举行。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施维
52、股份有限公司如欲将其股票上市应符合哪些条件? 答:应符合下列条件: ①股票已经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 ②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③开业在三年以上,且近三年连续盈利; ④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如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比例可为15%以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伯琦 陈君
随着我国社会投资和公司实践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面对加入 WTO的挑战 ,对我国公司法进行完善理应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拟就我国公司设立应实行降低法定资本最低限额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杰 殷皓洲 徐光伟
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关键部门,其履职效能广受关注。新修订的《公司法》实现了审计委员会的职能入法,弥补了审计委员会履职依据在顶层制度方面的缺失,为审计委员会研究赋予了新的研究背景。本文以企业审计委员会相关研究文献为分析对象,通过构建审计委员会特征与治理功能的二维框架来整合已有研究,结果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检验审计委员会个人与群体特征能否实现预期治理功能,对预期外治理功能的探索不足;关系网络与兼任、独立董事视角与透明度研究等新兴研究视角普遍落脚于信息披露,落脚于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的研究不足。此外,本文还围绕审计委员会成员面临的关系约束与履职困境、多个会计专家的聘用动机与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咨询职能进行研究展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楼秋然
伴随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公司法规则是否以及会在多大程度上发生改变,成为立法者和学界必须提前关注并尽早研究的焦点。就理论构想而言,区块链技术具有全面重塑公司法的潜能,如通过去中心化组织的建立彻底解决两权分离问题。然而就现实而言,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集群,虽然确实可以通过"提升透明度"和"更好地制定和执行高管薪酬"两个方面增强董事行为的"负责任性",也可以通过"改善股东会议的形骸化"和"消解间接持股体系"更好地保障股东行权的效果,但是,由于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内在缺陷、公司治理顽疾难除的原因在"人的判断"不能完全通过科学技术加以替代,公司法的精神内核——解决集中管理/中心化带来的代理成本问题将继续存在。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丽梅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对公司法定公积金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公司法定公积金制度的提出,对建立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行为,确保公司真正做到自负盈亏,健康发展,都...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正浩 赵晨光
当前,中国公司债券依然按简单契约理论运行和设计,而公司债券持有人却面临着公司债券违约常态化、"爆雷"普遍化的问题,现有制度逻辑无法平衡双方之间实质上的不平等,亦无法充分保障债券持有人的利益。普通意义上的债法原理无法体现公司债券的金融商品属性;根据金融消费者理论,公司债券持有人应作为金融消费者予以特殊保护和救济。在此理论前提下,应将《公司法》第七章关于公司债券的制度规定平移统合至《证券法》统一监管规制,并在《证券法》中完善相应的债券信息披露制度,从而更好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支持公司债券制度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袁碧华
2005年修改通过的新《公司法》,是一个符合我国实际较为成熟的法律文本。但反思新《公司法》,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因法定准用制不周延而导致的结构性失衡,应予以调整;对中小企业关注不够,有限责任公司应更凸显自治和简化;一人公司的过度规制易导致逆向选择,且在适用法人格否认制度上存在实际的困难,其各项制度价值的平衡还需要继续探讨;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移植过于超前,应更重视建立滥用公司法人格的积极防御机制等。
关键词:
新《公司法》 缺陷 反思 完善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狄嬛
一、公司法中的法定审计制度公司法定审计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是当前我国新公司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此次公司法修改的重要理念是"放松管制、增强自治",这一符合历史潮流的选择必将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在尊重公司自由的同时,如何有效地防止信息不对称、降低代理成本,保护债权人以及中小股东的利益的问题也随之产生,法定审计制度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天舒
借助比较法的思路,对两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1)董事诚信义务在中国司法实践中的现实价值;(2)在何种程度上,中国公司法的立法体系可以英美法语境中的董事诚信义务为模本构建相应的法律条款。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兴权
在公司制度中,自由与强制的张力关系与公司人格正当性基础之间有内在联系。随着公司人格正当性基础经由了从"特许"到"效用"再到"责任"的演变,公司中的自由和强制在不断被消解,增加公司自由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我国应当坚持不断减少公司法中的政策性强制的立法思路,改进立法技术,并不断消解这些强制对公司本质的影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瑶
风险社会中公司环境损害表现为大规模侵权,其与公司拟制"人"的特质结合,放大了公司在环境责任问题上的负外部性。现有的侵权法没有看到自然人和法人的不同特性,忽视了其组织伦理,无法有效地实现对资本权力的控制。不能仅仅立足于受害人损失弥补依侵权法加以规制,还应基于公司法的视角进行制度设计,引导公司主动在决策过程中考虑其环境责任。中国现行公司法未在清算阶段为公司终止后显现的环境侵权预留制度空间,加之董事对第三人责任的规范缺失,加剧了公司在环境问题上的道德风险。强化公司在普通清算程序中对未决和预期环境侵权债权的保护以及董事对公司环境侵权债权人的责任,从而形成倒逼机制,无疑是公司环境责任更好的实现进路。
关键词:
公司环境责任 清算 风险社会 利益衡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