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16)
- 2023(5879)
- 2022(5019)
- 2021(4728)
- 2020(3953)
- 2019(9185)
- 2018(8931)
- 2017(16818)
- 2016(9401)
- 2015(10645)
- 2014(10925)
- 2013(10310)
- 2012(9449)
- 2011(8255)
- 2010(8330)
- 2009(7916)
- 2008(8021)
- 2007(7382)
- 2006(6498)
- 2005(5785)
- 学科
- 管理(33892)
- 业(32901)
- 济(31810)
- 经济(31753)
- 企(28737)
- 企业(28737)
- 财(16457)
- 方法(14683)
- 数学(12506)
- 务(12435)
- 财务(12407)
- 财务管理(12379)
- 数学方法(12317)
- 企业财务(11981)
- 制(10834)
- 农(10781)
- 体(9389)
- 中国(8785)
- 学(7728)
- 业经(7547)
- 农业(7303)
- 体制(6795)
- 理论(6475)
- 地方(6135)
- 银(5831)
- 银行(5804)
- 划(5707)
- 和(5560)
- 行(5440)
- 公司(5223)
- 机构
- 大学(130201)
- 学院(130083)
- 管理(50679)
- 济(46450)
- 经济(45227)
- 研究(43980)
- 理学(43295)
- 理学院(42853)
- 管理学(42127)
- 管理学院(41899)
- 中国(34483)
- 京(27873)
- 科学(27059)
- 财(26478)
- 农(22993)
- 所(22643)
- 中心(20652)
- 江(20456)
- 研究所(20334)
- 财经(20154)
- 业大(19714)
- 经(18240)
- 农业(17830)
- 北京(17455)
- 范(16673)
- 院(16590)
- 师范(16450)
- 州(16102)
- 技术(15011)
- 财经大学(14907)
- 基金
- 项目(86936)
- 科学(67684)
- 研究(63597)
- 基金(61626)
- 家(54593)
- 国家(54100)
- 科学基金(45759)
- 社会(39181)
- 社会科(36918)
- 社会科学(36902)
- 省(34641)
- 基金项目(32434)
- 教育(29813)
- 自然(29718)
- 划(29300)
- 自然科(28992)
- 自然科学(28978)
- 自然科学基金(28428)
- 编号(26105)
- 资助(25017)
- 成果(22671)
- 重点(19797)
- 部(19313)
- 课题(18753)
- 创(17444)
- 发(17394)
- 项目编号(16564)
- 科研(16561)
- 性(16471)
- 创新(16412)
共检索到199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秀华
公司治理随着利益相关者影响力和两权分离程度两个因素的变化而迁移,由股东价值最大化转变为内部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在新的标准下,公司治理应该有两项同等重要的任务:服务于所有者的价值创造和协调利益相关者关系。为实现两项任务必须构造新型所有权-董事会双层公司治理体系,所有权治理侧重于协调利益相关者关系基础上的价值创造,董事会治理侧重于在价值创造中协调利益相关者关系,所有权治理对两项任务的实现至关重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东明
公司治理效率应该包括公司治理收益与公司治理成本两方面内容,即公司治理效率的"好"与"差"应该体现于公司治理收益与公司治理成本之差,基于此,本文构建了评价国有集团公司治理效率的新的思路,并以上市的集团性公司为样本对该思路进行了研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裴武威
公司要从外部获得股权和债权融资,需要得到融资方的认同,最基本的是要使得融资方意识到它们的权利能够得到合适的保护,否则融资方就不愿意提供资金或会提高要价。公司治理评价就是证明公司对融资者提供这种保护的“显示信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尚轩
由于西方国家长期主导公司治理的议程设置和评判标准,使得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公司治理变革承受国外博弈和国内转型的双重压力。虽然中国经营传统商事公司的历史颇为久远,但无疑是探索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的后来者。中国的公司治理制度框架深受西方范式的影响,既体现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初始公司治理法律和政策实践的显著路径依赖,也体现在机制移植与本土制度情境的融合匹配密切相关。中国宜以西方公司治理理论话语的祛魅为起点,以公司治理演变历史的考察为支撑,以中国公司治理本土挑战的剖析为线索,立足本土确立中国公司治理的价值支点,系统推进平衡国外经验和本土实际、推进合规体系建设、厘清企业社会责任边界、衔接公司治理与证券监管等实践路径,藉此审慎探索公司治理的中国话语体系构造和表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谢利民 褚慧玲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制定考试评价标准是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与完善,同时对有效实施考试,对有效评价学生学业成果,对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课程标准是制定考试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原则,借鉴国外考试评价标准制定与实施的有益经验,对制定考试评价标准的依据、基本原则及其特点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评价 标准 目标 表现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淑琨 李有根
随着市场规范化程度的提高,公司治理将成为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本文根据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特点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从股权结构、股东权利、信息披露、治理结构以及治理与管理的匹配性五个方面提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治理评价系统。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治理评价 治理指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海通证券研究所上市公司治理评价项目组
评价体系开发了一个上市公司治理指数(CGI),用于评价一个公司遵循有效的公司治理规范,服务于企业的各个相关利益主体,尤其是股东、债权人和员工的利益,并有利于构建创造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的综合性指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平 黄贤涛
高校专利技术转化评价体系是对高校专利技术转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手段。针对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化体系的现状,介绍了三阶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流程和方法,并基于问卷调查、资料统计和专家评分所得的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高校的专利技术转化体系进行了量化评分和实证分析,指出我国高校专利转化评价体系在机构建设、政策扶持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不足,应进行相应的完善。
关键词:
高校 专利技术 转化体系 评价标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樊子君 李灿 赵秋爽
美国的慈善事业之所以成功,除了其拥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外,独立于政府监督的第三方监督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BBB明智捐款联盟"就是众多第三方监督机构之一。本文对"BBB明智捐款联盟"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详细说明了联盟的慈善组织评价标准及应用指引,以及其评估报告的类型和内容,最后提出针对我国慈善评估机构建立与完善的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华平 肖宏
内部控制体系评价可以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式,而定性评价受评价人员的主观判断的影响,往往缺乏客观性,定量评价则以其科学、精确、可比的特征受到内部审计机构的欢迎。随着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受到关注,内部控制体系定量评价标准的建立势在必行。通过设置内部评价标准模式,分化各个子控制系统,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评价内部控制体系的目的。
关键词:
内部控制体系 定量 评价标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健 吴腾华
发展金融市场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金融市场发展不仅体现在总量的扩张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结构的优化方面。评价金融市场结构优化与否的标准将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标准体系,它具体包括要素标准、功能标准、效率标准、核心竞争力标准、金融技术标准和金融生态标准等。优化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金融市场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和梯度化。其相应的指标体系分为三大类、18个一级指标和50多个二级指标等。
关键词:
金融市场结构优化 评价标准 指标体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瑾华 康丽娟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企业而言,培养造就一支素质过硬的技能专家队伍更是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迫切需要。本文以G公司技能专家管理体系建设为例,重点阐述以评价标准为核心的"选育用留"一体化技能专家管理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原东平
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分为一般标准和具体标准两部分,一般标准以具体标准为基础,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可按照控制目标、控制点、控制措施设计评价标准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鹏
文章基于2008—2018年中概股公司数据,对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治理绩效进行研究,报告了中概股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现状,实证检验了双层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双层股权结构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绩效;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堑壕效应没有明显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在双层股权制度下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绩效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异质性分析表明,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治理绩效在不同行业中不存在显著差别。因而,证券主管部门在引入双层股权结构的同时,要兼顾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企业要提升管理者公司治理水平,加强人才的培养。文章研究结论为加快股权与所有权制度改革、增强市场经济活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鹏
文章基于2008—2018年中概股公司数据,对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治理绩效进行研究,报告了中概股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现状,实证检验了双层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双层股权结构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绩效;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堑壕效应没有明显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在双层股权制度下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绩效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异质性分析表明,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治理绩效在不同行业中不存在显著差别。因而,证券主管部门在引入双层股权结构的同时,要兼顾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企业要提升管理者公司治理水平,加强人才的培养。文章研究结论为加快股权与所有权制度改革、增强市场经济活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