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2)
- 2023(13725)
- 2022(11962)
- 2021(11251)
- 2020(9403)
- 2019(21511)
- 2018(21246)
- 2017(41398)
- 2016(22470)
- 2015(25250)
- 2014(25111)
- 2013(24525)
- 2012(22222)
- 2011(19748)
- 2010(19608)
- 2009(18173)
- 2008(17923)
- 2007(15598)
- 2006(13731)
- 2005(12228)
- 学科
- 济(84103)
- 经济(83962)
- 管理(75693)
- 业(69214)
- 企(61183)
- 企业(61183)
- 方法(38517)
- 数学(32700)
- 数学方法(32353)
- 财(29295)
- 农(22059)
- 制(21340)
- 中国(21293)
- 业经(20739)
- 务(20270)
- 财务(20200)
- 财务管理(20163)
- 企业财务(19263)
- 学(17169)
- 地方(15308)
- 体(15197)
- 理论(14697)
- 农业(14203)
- 贸(14188)
- 贸易(14176)
- 和(14147)
- 技术(14122)
- 环境(14070)
- 银(13947)
- 银行(13910)
- 机构
- 大学(314892)
- 学院(312047)
- 管理(127996)
- 济(122673)
- 经济(119955)
- 理学(111184)
- 理学院(110032)
- 管理学(108403)
- 管理学院(107826)
- 研究(99426)
- 中国(75174)
- 京(66361)
- 财(61733)
- 科学(59395)
- 财经(48970)
- 所(48180)
- 中心(45212)
- 江(44562)
- 经(44485)
- 农(44467)
- 业大(44104)
- 研究所(43441)
- 北京(41672)
- 范(39776)
- 师范(39443)
- 财经大学(36717)
- 经济学(36708)
- 院(36493)
- 州(36292)
- 农业(34514)
- 基金
- 项目(214600)
- 科学(169893)
- 研究(160452)
- 基金(157079)
- 家(135217)
- 国家(134088)
- 科学基金(116621)
- 社会(101785)
- 社会科(96380)
- 社会科学(96357)
- 基金项目(83931)
- 省(82691)
- 自然(75124)
- 教育(73503)
- 自然科(73326)
- 自然科学(73313)
- 自然科学基金(72003)
- 划(69438)
- 编号(65639)
- 资助(63472)
- 成果(53906)
- 部(48193)
- 重点(47456)
- 创(45133)
- 课题(44457)
- 发(44181)
- 制(43723)
- 教育部(42108)
- 创新(42029)
- 国家社会(41574)
- 期刊
- 济(134734)
- 经济(134734)
- 研究(93539)
- 中国(58401)
- 财(49915)
- 管理(47808)
- 学报(46625)
- 科学(43228)
- 农(40766)
- 大学(36300)
- 教育(34288)
- 学学(34114)
- 农业(28104)
- 融(27372)
- 金融(27372)
- 技术(25591)
- 财经(24195)
- 业经(21893)
- 经济研究(20745)
- 经(20441)
- 问题(17240)
- 理论(16123)
- 图书(15182)
- 科技(14814)
- 实践(14761)
- 践(14761)
- 财会(14719)
- 版(14421)
- 现代(14419)
- 技术经济(14130)
共检索到452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陈刚
基于2008金融危机的背景,本文在研究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进展及我国于2009年7月1日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出台的背景、具体内容及创新特点之后,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剖析了内部控制制度演进路径,认为,内部控制沿着内生的自律向法律要求的"合规"再到"创新"阶段的螺旋式路径演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遵循强制性公司治理和构建自主性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创新路径,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一个框架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控制 合规 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蒋巍
本文对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在开展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中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旨在进一步丰富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理论,推进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实践,并借此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工作者交流。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 研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文昌 王晨
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第一层次,对企业的管理控制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委托代理模型对公司治理层面的内部控制作用机制进行了数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公司治理的关键是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和信号值与可观测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形成对管理层行为的判断机制,同时运用上述结论对企业作出投资决策时的机制进行优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玉平 牛晓燕
文章以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剖析内部控制与现代公司治理的相互关系及理论依据,简述了我国现代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存在股权过于集中、监事会没有真正行使监督权及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难以得保证等方面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控制 现状 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古淑萍
文章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关系 ,分析了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乏力的现状 ,提出了完善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思路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 现状 思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金贵 严慧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企业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建立全方位的内部控制结构已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是从内部控制的理论出发,通过分析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和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来探讨如何从公司治理结构出发,建立和健全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一、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黄淑芬
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与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结合,是现代企业高效运行的保障。为促进我国公司制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正确认识科学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并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提高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控制 管理制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程新生
公司治理改革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近二十年来,全球公司治理研究由以美、英、日、德等主要发达国家为主,逐步扩展到转轨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研究内容从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扩展到治理模式与治理原则,再到公司治理评价和治理风险预警。当前治理风险与内部控制倍受关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启贤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强化公司治理被认为是企业对抗危机之良方,1998年台湾爆发多起企业掏空舞弊案件,其后更因金融机构不良债权之问题,爆发本土型金融风暴,暴露出台湾企业在公司治理之诸多问题,包括财务杠杆过高缺乏适当风险管控机制、职责划分不清内部控制不健全、董监功能不彰、决策机制闭锁、企业道德政策薄弱及财务信息揭露不透明等内部控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李波 陈晓坤
作为金融业主体构成部分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上市),形式上具备了公司治理的外观,但其治理结构的特点仍表现为国家和银行之间以行政为纽带的非经济性委托—代理关系,导致在政府作为出资人和宏观经济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下,商业银行经营目标中商业性质与政策性任务交错的无所适从,从而导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岳世忠 蔡立民
通过阐释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内部控制的基本内涵和历史沿革,在对上述三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委托代理理论是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共有的理论基础,公司治理结构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控制的好坏,最后提出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
委托代理理论 公司治理结构 内部控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永清 夏大慰
文章在分析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的逻辑起点,详细研究了内部控制的整合问题,包括内部控制整合的基础工作、内部控制整合的框架、内部控制整合的模块,最后以采购为例对内部控制制度整合进行了具体设计。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控制 整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杜萍 满海雁
对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的各种理论元素进行对比分析,对两者的关系从环境论和嵌合论角度进行阐述,指出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作支撑,而内部控制的创新和深化,将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并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 内部控制 控制环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凡林 杨周南
本文从IT治理、内部控制两个企业调控资源的措施因素入手,探讨两因素独立和协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IT治理是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企业后公司治理活动的必然选择,又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二者即相互独立又彼此协同,探讨一方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必然涉及到另一方;企业必须从包括传统内部控制和作业流程在内的固有格局中脱身而出,重新设计和再造各类控制手段和措施,将技术管理、风险识别、控制目标和组织架构等融合至新技术环境下,并将人的"软因素"与技术的"硬因素"协同与耦合,这是减少信息化风险,提升企业整体绩效的可行手段。
关键词:
IT治理 内部控制 公司绩效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曾祥飞 林钟高 崔亭亭
股权结构决定公司控制权的分布,是决定公司治理结构有效性的最重要因素。如果说公司治理结构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制衡机制,那么有效率的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则是这些权力制衡的重要前提和手段。合理的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才能形成完善的治理结构,内部控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政策和程序。公司控制权矛盾的变迁是引发内部控制治理功能变迁的基本原因,公司控制权的和谐配置是内部控制功能实现的基础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