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16)
2023(13454)
2022(11292)
2021(10318)
2020(8771)
2019(19816)
2018(19382)
2017(38059)
2016(20658)
2015(22992)
2014(22534)
2013(22167)
2012(20086)
2011(17709)
2010(17943)
2009(17268)
2008(17446)
2007(15852)
2006(13638)
2005(12427)
作者
(56799)
(47866)
(47388)
(45127)
(30484)
(22767)
(21803)
(18432)
(17612)
(16968)
(15922)
(15872)
(15106)
(14762)
(14726)
(14639)
(14550)
(14188)
(14027)
(13634)
(11821)
(11603)
(11470)
(10854)
(10710)
(10659)
(10645)
(10618)
(9538)
(9417)
学科
(94864)
(89095)
经济(88985)
(87297)
企业(87297)
管理(80150)
方法(41830)
(34363)
数学(32906)
数学方法(32672)
业经(30373)
(29562)
(27193)
财务(27170)
财务管理(27131)
企业财务(25875)
农业(20669)
中国(19689)
(19116)
技术(18300)
(16438)
(16206)
(16059)
贸易(16052)
理论(15878)
(15799)
(15596)
(14846)
地方(13948)
经营(13216)
机构
学院(298449)
大学(290329)
(125130)
经济(122814)
管理(122189)
理学(105376)
理学院(104429)
管理学(103069)
管理学院(102517)
研究(88227)
中国(71071)
(61152)
(58726)
科学(51332)
(48914)
财经(48747)
(45194)
(44189)
(43556)
中心(41818)
业大(41612)
研究所(38870)
农业(38610)
经济学(37671)
北京(36014)
财经大学(35910)
(35779)
商学(34909)
商学院(34616)
经济学院(34336)
基金
项目(191101)
科学(152589)
研究(143367)
基金(139777)
(119234)
国家(118140)
科学基金(104015)
社会(92980)
社会科(88148)
社会科学(88123)
(76483)
基金项目(74285)
自然(66092)
教育(65810)
自然科(64601)
自然科学(64584)
自然科学基金(63491)
(62255)
编号(59136)
资助(55935)
成果(46723)
(43217)
(42834)
重点(42531)
(41766)
(41137)
创新(39544)
课题(39183)
国家社会(38035)
(37717)
期刊
(142283)
经济(142283)
研究(82834)
(53995)
中国(51666)
管理(48376)
(46260)
学报(39272)
科学(38557)
农业(31528)
大学(30495)
学学(29210)
技术(27110)
(26809)
金融(26809)
业经(26790)
教育(25111)
财经(24767)
经济研究(22227)
(21317)
(19296)
问题(18626)
财会(17844)
技术经济(17384)
商业(15480)
现代(15011)
(14904)
会计(14763)
(13934)
世界(13779)
共检索到433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华  司光禄  冯弘毅  
已有文献对企业边界的探讨一直在产权理论与不完全契约理论下展开,由于其假设的非现实性,难以对并购等企业边界调整的现实作出合理解释。本文在詹森等人工作的基础上,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分析了企业边界的变动情况,提出企业具有经济边界和组织边界两重边界,通过构建基本模型说明股权分散型公司中企业边界的调整由拥有经营管理权的企业家实施,其调整是企业家才智的体现并由其独立操作。扩大经济边界会增加代理成本,需要必要的治理。组织边界的调整需要股东同意并受治理环境的制约。存在大股东的企业中企业边界的调整则由控股股东或其代理人实施,没有政府干预时企业家会通过边界调整实现企业增长;当政府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增加时,企业家调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丽梅  薄建奎  
文章阐述了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肯定了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治理模式,并指出强化公司治理对于规范企业运作、保障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炯  胡培  任志安  
本文认为 ,当放弃了“科斯企业边界理论”中的两个并未言明的假设后 ,现实中的古典企业存在着两重清晰的边界 ,一是法定边界 ,二是契约边界 ,而契约边界的相互交叉是一种经济常态。随后 ,随着“经理革命”的出现 ,公司制企业又出现了经营边界和治理边界。最后 ,根据公司的四重边界的性质 ,本文论证了谁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 ,并提出公司治理存在着三层结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夏健明  陈元志  
本文以核心竞争力为视角,应用供应链的分析方法从理论上探索企业边界界定的基本原则。我们认为,企业的最终边界主要是由终端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企业对产品、服务需求的定制化程度,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决定。本文得出了企业边界的理论模型和决策分析框架,并将其应用于大型玩具商的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颖珊  
企业边界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指标。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外部价值链的整合是企业边界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文章从价值链整合视角出发,分析了价值链整合对企业边界的作用机制,并指出了在新经济条件下影响企业边界的具体要素及价值链整合对其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经济条件下,价值链整合通过影响企业内外部的价值创造对企业边界产生影响,同时企业内外部的价值整合与匹配是企业边界调整与管理的重要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忠爱  
企业边界如何决定是现代契约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企业战略管理所涉及的重要问题。本文提取演化经济理论的合理内核,以此来分析企业边界决定的影响因素,并对企业边界演进理论进行评论的趋势作出预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强  薛恒新  
科斯在论述企业边界的时候,用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两个变量来确定企业的边界。但在目前情况下,这未必能有效地解释现实。有必要引入第三个变量———竞争的压力,来说明企业的边界确定同时受到交易成本、组织成本和竞争压力三者的共同影响。竞争压力导致企业边界扩大,企业扩大边界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竞争压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竹泉  杜媛  
本文将企业的形成视为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的结果,由两个层次的集体选择决定。第一层次是所有可能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契约和交易契约的选择,企业契约的选择者将构建企业并拥有企业所有权。第二层次是拥有企业所有权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控制权和合作剩余分享方案的选择。第二层次集体选择的可能集是第一层次集体选择中个体理性的约束条件,本文借助不等式组推导了第二层次集体选择的可行集。在对企业形成逻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企业的所有权边界和经营边界。最后,总结提出了"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的企业观",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新军  
企业管理与公司治理客观上存在着三个边界划分:时间边界、概念边界以及规模边界。管理与治理孰轻孰重,依赖于企业发展阶段以及公司规模大小。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或公司规模比较小的时候,强化管理能迅速提高企业绩效,而在公司规模比较大的阶段强化治理能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效益。"管理拐点"所对应的产量即为治理的起点,而"治理拐点"所对应的产量即为治理最优规模结构,也是子公司进一步分离的起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善庆  叶小兰  
企业边界变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组织结构特征因素以及组织规模因素。目前,企业边界已经从单个企业扩展到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范围有多大,企业的边界就有多大;企业的边界随着产业集群的边界变化而变化。此外,随着产业集群功能的不断完善和产业集群的不断升级,企业组织边界趋于模糊甚至虚拟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清杰  
企业边界是企业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不同的理论分支对之有不一样的见解。本文在批判了新制度经济学中用边际交易成本解释企业边界论的基础上,从企业的知识、能力出发,按照动态效率标准对企业边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企业依据自身情况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影响企业边界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泽将  雷玲  伞子瑶  
本文使用加权综合法和熵值法测算出省级层面的营商环境指数,选取2011—2019年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营商环境如何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及其相应的情境特征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优化营商环境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发展质量。(2)与国有企业相比,优化营商环境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显著增强。相较于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作用在非高新技术企业中更为明显。(3)优化营商环境可以通过降低在职消费、抑制大股东掏空和提高审计质量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文献,明晰了营商环境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同时也为政府部门改善营商环境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俊生  
本文基于企业边界理论,考察了保险公司专业经营模式、单一经营模式、保险集团模式以及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等不同的经营模式的选择与变动问题。研究发现,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系统中,保险公司对不同经营模式的选择,应该是在竞争机制下演进的结果,而不应该由人为的政策约束来限制其选择集合的空间。保险公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增加能力边界的深度,拓宽能力边界的广度。为此,保险公司要重视知识的创造、共享、转化和运用,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学习型组织,增强对外界知识的吸收能力。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玉新  
公司治理是决定日本企业过度现金持有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近年来日本的公司治理改革通过引入和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对管理层通过现金持有直接谋取私利等行为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另一方面,日本企业对现金持有的偏好,也是针对日本偏向于经营者控制的公司治理体系的适应性反应。因此,日本的公司治理改革需要对经营者控制和经营者监督加以权衡,这样才能从主观偏好和客观条件两方面减少日本企业的过度现金持有,才能提高企业资源的配置效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忠新  
在内部控制审计强制执行以及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融合的背景下,基于综合社会契约理论构建了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态整合框架,即价值创造—利益均衡—责任承担模型,系统分析了在整合框架中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双向互动关系以及内部控制审计在整合框架中所发挥的作用,拓展了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视角,丰富了内部控制审计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计对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双向互动过程进行调节,在价值创造、利益均衡和责任承担环节中分别发挥着提高透明度、防范风险,促进公平、公正以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