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08)
2023(13928)
2022(11754)
2021(10809)
2020(9157)
2019(20693)
2018(20253)
2017(39719)
2016(21513)
2015(24004)
2014(23508)
2013(23153)
2012(21047)
2011(18564)
2010(18847)
2009(18142)
2008(18373)
2007(16866)
2006(14699)
2005(13223)
作者
(59079)
(49856)
(49239)
(47017)
(31679)
(23746)
(22725)
(19151)
(18405)
(17677)
(16645)
(16499)
(15700)
(15363)
(15334)
(15117)
(15070)
(14712)
(14600)
(14204)
(12259)
(12016)
(11971)
(11336)
(11135)
(11099)
(11074)
(11026)
(9948)
(9814)
学科
(96047)
(92335)
经济(92131)
(87895)
企业(87895)
管理(81957)
方法(42572)
(35334)
数学(33367)
数学方法(33128)
(31016)
业经(30874)
(27376)
财务(27350)
财务管理(27311)
企业财务(26002)
中国(21735)
农业(21344)
(20025)
技术(18504)
(17412)
理论(16752)
(16552)
(16415)
(16193)
贸易(16184)
(15720)
(15308)
地方(14726)
(13599)
机构
学院(310657)
大学(303414)
(130024)
经济(127591)
管理(126447)
理学(108906)
理学院(107895)
管理学(106446)
管理学院(105863)
研究(93013)
中国(74487)
(64104)
(61580)
科学(53991)
财经(50900)
(50393)
(47439)
(46067)
(45973)
中心(43864)
业大(42832)
研究所(40914)
农业(39616)
经济学(39208)
北京(37955)
财经大学(37468)
(37380)
(36271)
师范(35969)
商学(35775)
基金
项目(197982)
科学(158071)
研究(149205)
基金(144724)
(123195)
国家(122042)
科学基金(107353)
社会(97838)
社会科(91953)
社会科学(91923)
(78962)
基金项目(76815)
教育(68606)
自然(67670)
自然科(66144)
自然科学(66127)
自然科学基金(65015)
(64384)
编号(61786)
资助(57839)
成果(49414)
(44565)
(44396)
重点(44001)
(42457)
(42321)
课题(40954)
创新(40641)
国家社会(39632)
(39199)
期刊
(149749)
经济(149749)
研究(88242)
(56570)
中国(56362)
管理(49942)
(47996)
学报(41241)
科学(40472)
农业(32555)
大学(32198)
学学(30699)
教育(28078)
技术(27849)
(27717)
金融(27717)
业经(27554)
财经(26150)
经济研究(23351)
(22505)
(19569)
问题(19446)
财会(18118)
技术经济(17804)
商业(15785)
现代(15465)
(15367)
会计(15131)
(14761)
世界(14369)
共检索到456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丽梅  薄建奎  
文章阐述了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肯定了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治理模式,并指出强化公司治理对于规范企业运作、保障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忠新  
在内部控制审计强制执行以及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融合的背景下,基于综合社会契约理论构建了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态整合框架,即价值创造—利益均衡—责任承担模型,系统分析了在整合框架中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双向互动关系以及内部控制审计在整合框架中所发挥的作用,拓展了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视角,丰富了内部控制审计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计对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双向互动过程进行调节,在价值创造、利益均衡和责任承担环节中分别发挥着提高透明度、防范风险,促进公平、公正以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忠新  
在内部控制审计强制执行以及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融合的背景下,基于综合社会契约理论构建了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态整合框架,即价值创造—利益均衡—责任承担模型,系统分析了在整合框架中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双向互动关系以及内部控制审计在整合框架中所发挥的作用,拓展了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视角,丰富了内部控制审计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计对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双向互动过程进行调节,在价值创造、利益均衡和责任承担环节中分别发挥着提高透明度、防范风险,促进公平、公正以及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文武  
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公司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年来更是如此。尽管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实践中越来越引起关注,但缺少对资本市场中影响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本文基于2008年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运用润灵公益事业咨询(RLCCW)对371份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200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所设计的评价体系和结果为研究对象,从公司治理环境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证明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一种内生化的概念,外部的治理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内部治理结构对企业社会绩效也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并不一定是一种线性关系,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股权集中度上。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有志  西贝天雨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兴起,使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公司治理中的重要议题。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企业更需要将社会责任纳入公司治理中,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中负责社会责任事务的组织机构,可统一命名为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它是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活动在利益相关者纽带作用下相互融合的实践产物,由企业高层设立并领导,触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且具有外部治理职能。通过对《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研究,发现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程度越高,相应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层级越高;相较于经理层领导的委员会,董事会介入的委员会制度设计更为成熟。针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制度化的研究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应从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的驱动力、制度设计以及影响后果等方面开展研究,为企业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泓  朱秀霞  
文章根据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将其划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并据此建立了一套客观、公正、具有可操作性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依据上市公司2008年和2009年的年报数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证明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并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将构建的指标体系分为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雪梅  卜华  
文章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对食品饮料行业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了2008到2010年深沪市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食品饮料行业A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两套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即通用指标体系和行业特色指标体系。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独立董事人数和债务融资与企业社会责任负相关;当实际控股人为国家时反而不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可能是国有控股人缺位导致的;从食品饮料行业特点来看,要增强社会责任的履行还必须重视高管激励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积极作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婉立  朱红  
通过构建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评价体系,对沪深300指数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水平整体不高,沪市上市公司披露水平显著优于深市,企业报告的披露水平不具有统一性。董事长与总经理兼职情况、监事会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水平负相关;董事会规模与披露水平显著正相关;董事会独立性与披露水平正相关。建议企业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完善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长义  
从历史的视角看,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历史的渊源性和发展的共生性。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都产生于现代大公司的出现,二者统一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实践中。公司治理是企业社会责任得以实施的重要途径;企业社会责任则能够推动公司治理的有效改善与良性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剑  
2010年11月1日正式发布的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标准)为全球企业共担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标准。ISO26000对企业需要考虑的社会责任的七个方面核心问题进行了阐述,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公司治理,这有利于在ISO26000背景下进一步审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林欣   杜国梓   林素絮  
以2010—2020沪深股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KNN分类算法,通过文本挖掘和机器学习对数字化转型强度指数进行评级,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社会责任履行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出于获取资源的目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而公司治理水平在数字化转型促进社会责任履行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分权程度较高、组织惯性较大企业组别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促进效果更显著。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政府要更多考察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并提供更为合理的制度条件。企业管理层既要重视其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要重视其内部治理,确保战略实施与平稳发展,改善社会责任履行效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智  徐广成  
通过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贡献指数,利用我国A股市场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内外部公司治理因素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治理因素是影响社会责任履行的主要因素,健全有效的内外部公司治理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也可以推动公司治理的有效改善和良性发展。最后对于如何提高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和执行的效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姬海莉  
运用实证分析法,以中国百家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法对公司治理、财务绩效和企业社会责任三者关联性进行验证性分析,并对通过强化公司治理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凤桂  
企业社会责任是由企业的本质所决定的。企业是一个具有"生产"和"交易"特性的一系列契约网络的集合。企业通过对其一级和二级利益相关者的负责,维持契约关系网络的稳定,以保持企业的基本生存,并通过声誉投资拓展这一网络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易开刚  
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的共同认知和理性选择,但在具体实践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尚存在众多约束条件,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行为频发。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自身利益与相关者利益"、"企业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自身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多重价值博弈均衡解。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是公司治理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得以机制化、体系化、长效化的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