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26)
- 2023(15289)
- 2022(12426)
- 2021(11152)
- 2020(8810)
- 2019(19813)
- 2018(19182)
- 2017(37041)
- 2016(20445)
- 2015(22595)
- 2014(22382)
- 2013(21708)
- 2012(20068)
- 2011(18308)
- 2010(18529)
- 2009(17386)
- 2008(17398)
- 2007(16027)
- 2006(14579)
- 2005(13641)
- 学科
- 济(90402)
- 经济(90304)
- 业(66025)
- 管理(64691)
- 企(54574)
- 企业(54574)
- 方法(32228)
- 中国(28677)
- 农(26950)
- 数学(26807)
- 数学方法(26601)
- 财(25266)
- 业经(23443)
- 地方(22935)
- 制(18920)
- 农业(18078)
- 务(17432)
- 财务(17395)
- 财务管理(17360)
- 贸(17031)
- 贸易(17013)
- 企业财务(16734)
- 学(16701)
- 易(16444)
- 银(15962)
- 银行(15919)
- 融(15878)
- 金融(15877)
- 行(15269)
- 发(14395)
- 机构
- 学院(298900)
- 大学(297768)
- 济(124075)
- 经济(121629)
- 管理(112246)
- 研究(104938)
- 理学(95497)
- 理学院(94432)
- 管理学(92985)
- 管理学院(92422)
- 中国(81110)
- 京(63480)
- 科学(62091)
- 财(59589)
- 所(53603)
- 农(53046)
- 研究所(47990)
- 财经(46988)
- 中心(46897)
- 江(46360)
- 业大(43457)
- 经(42545)
- 农业(41302)
- 北京(40328)
- 范(40159)
- 师范(39692)
- 经济学(37499)
- 州(37393)
- 院(37309)
- 财经大学(34628)
- 基金
- 项目(189998)
- 科学(149994)
- 基金(138018)
- 研究(137892)
- 家(121260)
- 国家(120155)
- 科学基金(102588)
- 社会(90213)
- 社会科(85518)
- 社会科学(85494)
- 省(74242)
- 基金项目(72364)
- 自然(65272)
- 自然科(63785)
- 自然科学(63770)
- 教育(62788)
- 划(62773)
- 自然科学基金(62673)
- 资助(55146)
- 编号(54943)
- 成果(45454)
- 发(45365)
- 重点(43304)
- 部(41591)
- 创(39549)
- 课题(39065)
- 国家社会(37361)
- 创新(36957)
- 发展(36166)
- 科研(35809)
- 期刊
- 济(147137)
- 经济(147137)
- 研究(92445)
- 中国(63349)
- 农(50326)
- 学报(49375)
- 财(48034)
- 科学(45025)
- 管理(44680)
- 大学(37480)
- 学学(35377)
- 农业(33639)
- 融(33610)
- 金融(33610)
- 教育(33217)
- 业经(25740)
- 财经(25139)
- 技术(23846)
- 经济研究(23415)
- 经(21593)
- 问题(19693)
- 业(18029)
- 贸(16134)
- 版(15164)
- 国际(14926)
- 商业(14907)
- 技术经济(14336)
- 世界(14078)
- 现代(14009)
- 图书(13284)
共检索到466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杰 薛有志
公司治理能否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是上市公司能否自发性地完善治理制度的标志。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方法,检验了中国股票市场对"公司治理自查与整改"公告的反应。结果表明,当公司治理缺陷被披露时,股票的超额回报率显著为负,从而证实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对投资决策产生了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依赖于公司多元化程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忠雪 毛安敏
本文以2012~2013年深市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度、股权集中度、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监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两职合一以及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显著负相关;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显著正相关。通过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严重程度的分析,确证了公司治理结构对其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百兴 李瑞敬
本文以2012、2013年按照相关规定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926家深市主板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公司治理特征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财务报告质量及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与披露后的经济后果结合起来分析发现,在被相关监管机构强制披露内控评价报告的情况下,研究期间样本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且财务报告质量会显著影响股票市场反应,而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却不会引起市场的显著反应。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财务报告质量 市场反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兰
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市场反应与融资成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则是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的视角出发,探究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及时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方式的多元化,对于稳定市场反应的效果进行分析,进而达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及时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方式的多元化与市场反应呈正相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及时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方式的多元化的提高,市场反应与融资成本的负相关性会得到弱化,即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及时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方式的多元化的提高,达到了稳定市场反应,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 市场反应 融资成本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徐静 葛锐 韩慧
信息技术发展促进了公司与投资者沟通渠道多元化,自媒体传播渠道对资本市场特定事件的市场反应产生影响。在沪深两市2015~2016年非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中,选择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公司,按照有无披露内控缺陷以及是否通过微博进行投资者沟通分类筛选,得到两组研究样本、两组对照样本和三组配对样本,然后采用事件研究法,观察内控缺陷披露前后一段时间内的累积异常收益,并控制是否具备微博传播渠道变量,分析其与内控缺陷披露的相关性,以确定自媒体传播渠道的影响。研究发现,自媒体传播渠道有助于抵减市场事件的负面反应。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方红星 孙翯
基于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及以前年度在内地、香港和美国三地证券市场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情况,探讨了影响交叉上市公司在内地市场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因素,并比较了不同市场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反应程度。研究发现:交叉上市公司能够受到更严格的市场监管和外部审计监督,因而能够更及时地披露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并加以补救;市场对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和改进行动有所反应。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交叉上市 市场反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万寿义 刘正阳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责任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各类企业违法违规事故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国有大型控股公司,这种现象引起了投资者、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研究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缺陷披露的反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交叉上市的紫金矿业为例,采用事项研究法,检验了A股和H股市场对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一系列有关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突发渗漏环保事故重要公告的市场反应,并比较了两地市场对同一公告的反应差异。研究发现:两地市场对重大事故公告均提前预知并呈负面反应,在公告前A股市场反应程度大于H股市场,公告发布后H股市场投资者更加敏感;两地市场对董事会(临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春玲 丁辉
本文以我国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公司内控缺陷披露和修复情况,以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控制委员会、CEO和CFO变更情况,研究内控缺陷披露和修复同公司治理结构变更之间的关系。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国内研究主要聚焦于内控缺陷及修复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CEO变更之间的关系,而针对公司治理结构变更同内控缺陷及修复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现有研究尚未取得一致。本文不仅检验了董事会、审计委员会、CEO与内控缺陷和修复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检验了内部控制委员会和CFO变更与内控缺陷修复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郭梦迪
本文采取案例研究与事件研究的方法,对DF航空公司2001年至2011年在中国内地和美国内控缺陷披露情况进行梳理,找出其差异的影响因素,对内控缺陷披露差异造成的市场反应加以分析,提出中国内地上市公司完善内控缺陷披露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内控缺陷披露 市场反应 对比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建红
内部控制缺陷自我评价与披露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也是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途径,本文以2010-2013年间深圳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为样本,分析了公司治理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监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负相关,其他如独立董事规模、审计委员会规模等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缺陷 自我披露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亚莉 马晓燕 胡志颖
一般而言,公司治理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被视为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的两个方面,二者对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具有促进作用。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主要表现的调查显示,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具有显著的公司治理特征。通过将样本组与对照组进行配比,在控制了经营复杂性、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等公司特征后发现,当年才成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公司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更大;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更频繁,重述报告的比例更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克钦
本文通过事件分析与回归分析,对沪市76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市场反应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具有显著的负面市场反应,披露质量对于市场反应具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媒体关注和公司治理对于市场反应具有正向影响且较为显著。市场反应受长期因素、外部因素影响更加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振 李晓庆
本文以2011-2013年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公司治理与内控缺陷披露的相关性以及外部监管处罚是否影响董事会和管理层对披露内控缺陷的态度。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国有股持股比例或独立董事比例越高的公司越倾向于积极披露内控缺陷信息;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公司倾向于不披露内控缺陷信息,并且更容易受到证监会或交易所处罚;证监会或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处罚,能对受处罚公司的董事会及管理层正视内控缺陷及其披露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公司治理 外部监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媚莎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但目前我国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缺陷。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从质量和内容两方面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要求更为严格,增强了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加强了外部监管者、企业管理层以及投资者对公司的监督约束作用,有利于强化公司治理,推动企业建立有效的激励和效益约束机制,长远来看,对解决公司治理中现有会计信息披露的缺陷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会计信息 公司治理 披露缺陷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显军 赵娜 王芳
作为一种典型的非财报信息,战略合作信息具有独特的价值,正受到资本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以2007—2018年上市公司战略合作协议公告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评分法和文本分析法全面评价了战略合作信息披露质量,并探讨了信息披露质量、信息披露"言行一致"的"短期"市场反应及其对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对战略合作信息披露持积极反应,即战略合作信息披露质量越高,信息披露窗口期股票超额累计收益率越高。同时,战略合作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战略合作越容易落地,即信息披露的"言行一致"性越强;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强化上述"正向反馈"。此外,战略合作信息披露的"言行一致"性越强,上市公司超额累计收益率越高,经营业绩越好。但在民营企业中仅表现出超额累计收益率的提高,在国有企业中仅表现出经营业绩的提升。因此,战略合作信息的准确披露有助于利益相关者深刻理解上市公司的战略规划,对公司经营大有帮助,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此类信息的披露要求和规范审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